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范读引路。激发兴趣
1 重视教师范读
教师精彩的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语感培养、训练的一种好方法。我听过一些特级教师的公开课,的确,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是一个亮点,表现出了对文本的理解感受,读出了独特的感悟程度和角度,甚至同一感受有不同的读法。但我在体验学生朗读的时候,总能听到大师精美的朗读,一词、一句、一段,或是先学生而读,形成浓厚的情感氛围;或是学生反复朗读尚欠火候时示范导读,画龙点睛;或是学习重点内容处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读,让学生品味赏析,促进学生情智共生等等。徐世英先生是这样理解讲解朗读的,他说:“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正是教师的范读对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起着铺垫、激趣、纠正、熏陶、催化作用,教师的范读因而能更有效地指导着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2 分层领读
教师范读后,可让学生当小老师一句一句领读。这样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到的学生,他的朗读水平得到老师的肯定,喜形于色,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朗读的兴趣。对其他同学来说也是很好的促进,大家都十分专注地跟读,因为如果表现出色,也会当选为小老师领读。
3 师生相互激励,提高朗读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不是对学习目的的认同和学习意义的理解,更多的是对学习过程本身感兴趣,而竞赛和在竞赛中的相互激励,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我的竞赛手段有:①把自己看成他们中的一员,参与到他们的朗读比赛中。刚开始学生会不敢和我比,都说:“你是老师,肯定比不过你。”于是我故意在读课文时,不经意的地方错几个字,让学生觉得,老师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激励学生敢和我比赛。慢慢地,学生也不再害怕和我比赛,甚至因为要战胜我,而在家,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在课堂上仔细听我的朗读,抓我的朗读小错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的课文读得更好了,胆子也大了。②各个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比赛。学生难免会有个体差异,全班一起比赛,对一些本来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讲,比较吃亏,并且长此下去,会打消他们朗读的积极性。于是我根据班上的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这样他们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比赛,同时在比赛完后,让学生互相说说对方的优点,说说自己哪些地方比他强,然后再比。这样一轮又一轮的比赛,激励过后,巩固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培养了学生朗读能力。
二、传授朗读方法。掌握朗读技巧
当大部分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时,教师要趁势交给学生读书的“金钥匙”。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传授方法时不能操之过急,起点要低,要逐步引导,循循善诱。
1 让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要求学生朗读时做到一个“准确”,即:不读错、不添字、不漏字,发音清楚、响亮、不拖音。避免低年级学生因理解能力差出现的唱读、读破句现象,读得流利。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重音,这非常重要,试想一下,学生如果一口气把课文读完,语调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那就谈不上是朗读了。
2 朗读时学会抓住关键词语
读好关键词语能帮助学生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和情感。“熟能生巧”,随着朗读文本数量的积累,学生逐渐学会自己捕捉文中的关键词语。语感在悄悄地形成,这样就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了。
3 思考联想,自我感悟
教师可以凭借角色效应,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担当角色,引导他想象、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这样朗读起来不但抑扬顿挫,还会饱含深情,极富情趣与感染力,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而和谐。在我的课堂中,经常可以看见学生三五成群在一起,商量怎样将自己的角色演好,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比如:在一年级下册《小伙伴》中,三个小朋友玛莎、安东、安娜对话时的不同语气,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这些角色边演边读。学生不但将课文中不同角色的语气都读出来了,而且演得活灵活现,剩下看的同学也看得津津有味。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训练,不能单纯地追求形式美,摆“花架子”,而是要通过多种方法的训练落到实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责任编辑 丁洪刚
1 重视教师范读
教师精彩的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语感培养、训练的一种好方法。我听过一些特级教师的公开课,的确,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是一个亮点,表现出了对文本的理解感受,读出了独特的感悟程度和角度,甚至同一感受有不同的读法。但我在体验学生朗读的时候,总能听到大师精美的朗读,一词、一句、一段,或是先学生而读,形成浓厚的情感氛围;或是学生反复朗读尚欠火候时示范导读,画龙点睛;或是学习重点内容处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读,让学生品味赏析,促进学生情智共生等等。徐世英先生是这样理解讲解朗读的,他说:“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正是教师的范读对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起着铺垫、激趣、纠正、熏陶、催化作用,教师的范读因而能更有效地指导着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2 分层领读
教师范读后,可让学生当小老师一句一句领读。这样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到的学生,他的朗读水平得到老师的肯定,喜形于色,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朗读的兴趣。对其他同学来说也是很好的促进,大家都十分专注地跟读,因为如果表现出色,也会当选为小老师领读。
3 师生相互激励,提高朗读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不是对学习目的的认同和学习意义的理解,更多的是对学习过程本身感兴趣,而竞赛和在竞赛中的相互激励,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我的竞赛手段有:①把自己看成他们中的一员,参与到他们的朗读比赛中。刚开始学生会不敢和我比,都说:“你是老师,肯定比不过你。”于是我故意在读课文时,不经意的地方错几个字,让学生觉得,老师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激励学生敢和我比赛。慢慢地,学生也不再害怕和我比赛,甚至因为要战胜我,而在家,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在课堂上仔细听我的朗读,抓我的朗读小错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的课文读得更好了,胆子也大了。②各个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比赛。学生难免会有个体差异,全班一起比赛,对一些本来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讲,比较吃亏,并且长此下去,会打消他们朗读的积极性。于是我根据班上的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这样他们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比赛,同时在比赛完后,让学生互相说说对方的优点,说说自己哪些地方比他强,然后再比。这样一轮又一轮的比赛,激励过后,巩固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培养了学生朗读能力。
二、传授朗读方法。掌握朗读技巧
当大部分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时,教师要趁势交给学生读书的“金钥匙”。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传授方法时不能操之过急,起点要低,要逐步引导,循循善诱。
1 让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要求学生朗读时做到一个“准确”,即:不读错、不添字、不漏字,发音清楚、响亮、不拖音。避免低年级学生因理解能力差出现的唱读、读破句现象,读得流利。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重音,这非常重要,试想一下,学生如果一口气把课文读完,语调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那就谈不上是朗读了。
2 朗读时学会抓住关键词语
读好关键词语能帮助学生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和情感。“熟能生巧”,随着朗读文本数量的积累,学生逐渐学会自己捕捉文中的关键词语。语感在悄悄地形成,这样就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了。
3 思考联想,自我感悟
教师可以凭借角色效应,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担当角色,引导他想象、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这样朗读起来不但抑扬顿挫,还会饱含深情,极富情趣与感染力,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而和谐。在我的课堂中,经常可以看见学生三五成群在一起,商量怎样将自己的角色演好,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比如:在一年级下册《小伙伴》中,三个小朋友玛莎、安东、安娜对话时的不同语气,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这些角色边演边读。学生不但将课文中不同角色的语气都读出来了,而且演得活灵活现,剩下看的同学也看得津津有味。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训练,不能单纯地追求形式美,摆“花架子”,而是要通过多种方法的训练落到实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责任编辑 丁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