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非遗”艺术在高校中的传承方式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ru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趋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文化生态区遭遇前所未有的改变,导致其文化语境与传承载体面临“断层”境地。现今在“非遗”艺术与专业性高等学校之间呈现双向互动的趋势,探索其在综合类高校中的发展路径便是其“同一流向、不同支系”的尝试,此文旨在探寻综合性大学教育体系于“非遗”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独特优势,以夯实其深厚根基、承续其精神理念。
  关键词:“非遗”艺术  保护与传承  高校传承  综合性大学   三灶鹤舞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3-0070-04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非物态化的特性,因而常以言传身教的传统方式进行承续,在如今现代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载体、环境等皆面临着尴尬的处境:如“非遗”所赖以生存的原生文化生态区域发生变化、活态传承载体和主体的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等,致使非遗传承面临“人亡艺绝”的断层境地,尤其是以音乐舞蹈类为代表的、具有身体互动特性的“非遗”种类濒临消亡。同时,由于许多“非遗”多衍生于资讯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地区,因此面临传承人缺失且外部地区求学者难获资源的困境。例如“三灶鹤舞”作为广东省珠海市的传统民间乐舞,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2011 年被收录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的“三灶鹤舞”依然主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其传授的主要地区也仅局限于珠海一带,其传承、传递、传播的途径和范围依旧未突破原有的传统模式。笔者以此为例,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接受对象与渠道进行探索研究,旨在承续“非遗”精神之花,使其绽放于高校之肥沃土壤,灼灼其华。
   一、“非遗”语境下高校传承之缘由
   高校作为凝聚深厚文化底蕴的资源汇聚点,培养高素质修养、高文化水平人才的文化基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程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新时代青年,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和担当。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非遗”艺术进校园、进课堂作为一个具创新性和科学性的传承与保护民俗文化的方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归属感,更是能够从中寻找并培养“非遗”传承人,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光熠熠生辉。
   (一)传承途径的对比
   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构成中的角色举足轻重,各地区、各国家也对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途径和载体在进行不断地深入探索和尝试。在现今时代背景下,纯粹依靠单一化、直线型的世袭传承和师徒传承已难以适应當代社会的文化发展需求,因此对比起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来说,校园的“非遗”普及推广范围更广泛、受众人群更多元。另一方面,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如今进退维谷:其一是由于传统传承方式的传承者与传承接受者,往往局限于村县或家族而丧失自主“选择权”,从而形成师傅“不愿带”或徒弟“不愿跟”的窘迫现象;其二是由于传承接受者常为本地青年,处于外出打工或是在校学习的情况,其身负“唯一文化继承人”重任的同时,又难以深入集中于传承事业,因此引发传承“断崖”现象。
   然而,将“非遗”纳入学校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中进行传承与保护,比如将“非遗”带进通识类课程、开设特色兴趣课程、成立“非遗”社团或其他学生组织、设置展览馆或“非遗”文化角等相关举措,足以使得“非遗”传承人的择选与培养,以及普及、推广和传承的方式不再单一,赋予其兴趣性和大众化的特质。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项目具有一定的审美认知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审美娱乐功能,对于一直处于紧张学习状态的学生来说,体验“非遗”艺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业压力,放松身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非遗”的魅力、提升民族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使“非遗”艺术充分发挥其美育的作用。同时,在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思维敏捷度往往比较高,在其强烈的学习和兴趣热情驱使下,“非遗”的传习效率可显著提升,一定程度上突破现今我国“非遗”传承环节薄弱的现象。
   (二)传承优势的体现
   普通高等学校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作为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突出优势。
   首先,相比于中小学学生来说,高等院校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先锋群体,通常拥有更强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更具开拓性的思维和眼界,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程中有其不可小觑的力量。大学生身处外界社会与校园环境的交汇处,正处于大量吸收校内专业知识与校外前沿信息的年龄段,通常具有较为创新性和先锋性的眼光,在面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与全球化潮流时,可更有效地将二者融会贯通,促使现代科学技术与时代潮流为“非遗”传承与保护工程助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理想愿景,成为新时代的“非遗”创客。
   其次,综合性大学相比起专业性艺术院校来说,不仅具有艺术学专业,还包含文学、理学等多元的学科门类,因此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所触及的专业知识领域较为广泛。一方面,“非遗”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可走出纯粹的专业性领域,有效整合各领域学界的学生力量,在各院系学生的畅所欲言和各抒己见之中,形成各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相互碰撞与融汇,对“非遗”艺术的校园传承保护工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讨和解析,有效地避免纯专业内部深究而陷入的思维定式和局限误区。另一方面,综合性大学将“非遗”艺术所谓“神秘与传统”的面纱揭开,使其从“仅专业人士触碰”的层面放置于普通化、大众化的广泛群体视野之下,以大学生群体为渠道和载体,将其引向全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赋予其源源不断的生命源泉。
  二、探索“非遗”于高校传承之路径    正如《盐铁论》所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现今时代背景发展趋势中的“非遗”艺术保护与传承工程在综合性高等学校内实施,较传统世袭传承与师生传承而言更易于开展普及化的推广与学理性的实践研究。如今在各组织协会与院校的协作推动下,“非遗”艺术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虽已日益增多,但综合性大学开展“非遗”艺术传承的方式及具体实施内容尚未形成明确和系统的操作模式,笔者将根据对“非遗”艺术于综合性大学传承路径探索与实践的认识,展开具体的阐述与分析。
   (一)艺术专业生的专项研究
   艺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已接受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教育,其自身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性理论知识与艺术实践能力,在“非遗”艺术于综合性大学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具有主导性作用,能够搭建“非遗”传承人与其他院系的非艺术专业生之间的桥梁。对于其传承与保护中应承担的专项研究工作和具体开展模式展开论述:
   第一,宏观视野下传统文化基因的综合性把握。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起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更偏向于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的知识或技艺,是“从生活方式、理解习俗、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人文科学到道德、审美、宗教凑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由外向内的价值序列或价值结构”[1],因此在进行专项深入探究之前,应先以宏观整体的视野,从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切入,了解其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调查其起源和发展现状,从而捕捉其文化内涵和审美基因。以三灶鹤舞为例,其起源于宋代、衍生于广东珠海三灶,通过对于三灶地域环境与自然生态的研究,得知古代三灶本土居民与“鹤”之间的密切联系;或通过联想三灶鹤舞起源时代的民间艺术形式,推测三灶鹤舞与宋代“队舞”的演出程式之间的丝缕勾连等。旨在充分运用相关的艺术学科专业知识,对“非遗”艺术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和把握,并提出相应猜测和构想。
   第二,切身深扎“非遗”艺术诞生地的田野调查。一方面,通过参观当地博物馆、阅览当地图书馆相关资料、观览“非遗”艺术传习馆、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与学习、参加当地节庆民俗仪式等实地考察方式,以身体为媒介,通过“浸染式”的体验,从而更直观的、全方位地感受“非遗”艺术的人文魅力。另一方面,在田野调查过程中,以录制表演和教学视频、曲调记谱法、记录器乐配置和服饰道具制作方式等方法详细记录“非遗”艺术研究对象的信息,构建数据详实、史述兼具的数字资料库,以便于开展后期的艺术实践与研究报告撰写。在笔者前往三灶鹤舞诞生地——珠海三灶进行采风时,在当地文化馆与传习馆传承人的共同协助下,收集、整理并归纳了大量三灶鹤舞影像资料和文字材料,为运用于实验性教学和作品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第三,立足“非遗”艺术传统之上的创新实践。“非遗”艺术其原生的综合形态和仪式语境虽然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历史意义,但将其放置于现代社会大众的审视下,在某種程度上似乎与当今的审美取向格格不入,因而艺术专业学生在面临“非遗”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时,不应将其仅仅束以藩篱地进行封闭式保护,而是应该在“复制粘贴式”的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赋予其时代精神,使其符合当代的审美情趣。笔者在三灶鹤舞的创新型艺术实践探索中,根据实地考察所汲取的专业知识中提炼重要元素,在符合其地域性居民审美情趣和传统乐舞风格韵律的基础上,运用熟练填词与唱词方法、演奏方式,把握代表性舞蹈的主干动作,以理性的思辨与判断引领其向当代大众的审美倾向推进,比如鹤歌以标准粤语代替方言演唱、以更轻便材料制作服饰和道具等举措。同时充分发挥艺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以“元素”为单位创作既符合当代审美、又不失其真的乐舞短句、组合、剧目等,从而激发更多非艺术专业学生,乃至社会大众对于“非遗”艺术的兴趣,提升民族凝聚力和文化保护使命感。
   (二)非艺术专业生的知识拓展
   综合性大学所涵盖的学科门类广泛,其主体通常为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因此除艺术专业学生的专项研究之外,提升“非遗”艺术于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受众率可极其有效地提高“非遗”艺术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由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所擅长的学科领域迥然不同,且大多不具备系统的艺术专业知识,因而针对其而开设的“非遗”艺术相关课程和活动,应在其各自的特殊性中寻求共性,从而构建大多数非艺术专业学生对“非遗”艺术想象与期待的知识拓展体系。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归纳较有效的途径如下:
   与艺术专业生纵深方向的专项研究不同,非艺术专业学生对于“非遗”艺术的学习往往难以进行过于深入的研究层次,因此对于非艺术专业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应立足于认知与了解的阶段,其基础知识思维网的设立应往平面、横向的大众化普及方向发展。例如三灶鹤舞在高校中的传承,通过定期邀请三灶鹤舞传承人进入校园开设传承人工作坊、讲座论坛等活动,建立“非遗”艺术传承人与高校学生的双向互动平台。非艺术专业学生在讲座论坛活动中可在传承人的精湛表演和娓娓道来之中,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以调动自身感知力和想象力,在传承人所述的传统民俗故事中感受一方水土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在传承人工作坊中则可亲身体验鹤歌演唱、鹤舞表演、器乐伴奏等具体活动,浸染于“再现”的鹤舞民俗仪式与乐舞表演之中,得以拉近非艺术专业学生与三灶鹤舞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们对三灶鹤舞的认知度和热情度,完成由理论阐释到实践体验的完整“非遗”艺术认知活动,为其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基础知识思维网。同时艺术专业学生可充分发挥其教育和推广的专业能力优势,通过建立相关学生社团进行三灶鹤舞系列课堂教学,由专业生充当授课小老师,使高校“非遗”艺术传承发展之火焰久亮不止。
   除此之外,还存在众多较为快捷、便利的普及与推广方式,如通过艺术专业学生的创作型“非遗”艺术汇报演出,以具较高的审美价值艺术作品给予非艺术专业学生感官的刺激和审美体验,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开设“非遗”艺术展厅,直观、清晰地展现“非遗”艺术服饰道具和文化解析等相关信息,提升“非遗”艺术的认知率;通过校园街角举办民俗艺术体验活动,在校内模拟营造小型“文化生态区”,使学生在课外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汲取民族文化理念、镌刻民族情感记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三、高校承袭“非遗”精神之理念核心
   自我国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程以来,通过各项举措取得了斐然成就,铸就国际所赋予的“‘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之誉称。虽然我国在“非遗”艺术项目的保护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面对具体传承的问题依然有许多道路需要探索。可喜的是,笔者所研究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灶鹤舞”在传承方面得到了当地政府、文化部门,以及中小学和高校的大力支持。同时根据笔者研究探索其传承方式,萃取了“非遗”艺术项目在高校传承的具体价值体现:
   首先,“非遗”艺术融汇于高校具体课程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综合性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引领高校教育对象的全方面认知与学习,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从而培养心怀民族精神、具备高度文化自觉的综合性人才。现今社会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量较为稳定,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历年来增长迅速,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来说,一定程度上地掌握“非遗”艺术知识可增强其职业竞争力。例如将富有浓厚岭南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传统乐舞——三灶鹤舞,纳入岭南地区高校教育体系的课程中,不仅可以完善本地学生对于其所居一隅的地域文化認知,更能为当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程助力。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兼具历史悠久、内涵深厚、形式独特、技艺艰深等特质,综合性高校凝聚众多专业领域的“高、精、专”人才,充分调动高校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过对“非遗”科学系统的传习、保护和发扬,既可一定程度上注入“非遗”新的生命力,又可培养高校学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达到“非遗”与高校双向交融、互助互进的积极效果。
   最后,本科高校学制通常为4至6年,将“非遗”艺术纳入其教学体系,可在其不断涌入与输出人才的过程中形成保护与传承“非遗”的持续性,完美吻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非遗”保护制度建设相结合的倡导,从而突破“非遗”单一化、直线化的保护路径,以不断流动的人才资源库为源泉,注入不断更新的时代精神和创新理念,促进“非遗”艺术主河道的绵延不绝。并以大学生自主继承和发散式思维创新为根系,向深扎于文化遗产的深厚土壤继续延伸,以夯实“非遗”艺术之根基。
   四、结语
   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信息传播便捷快速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化潮流中的各地区与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面临着同质化的危险。为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在高校内的保护与传承应重视其多元因素和多层次价值序列,领会其深层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语境,在保证其综合形态、仪式语境和风格基调不变的基础上,缔造传统形态与创新形态同存共荣的文化结构,推动“非遗”艺术能够通过高校的传承在横向对比中具备世界性与民族性,在纵向继承传统文化中体现其本真性与独特性,使其在历史的时空中薪火相传、绵绵流长。
   正所谓“孤行者难起,众行者易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不能仅靠其所居一隅本地居民的力量,而需建立多主体协作的保护机制,通过多角度、多维度的团体协作,提升“非遗”参与者与传承者的数量,营造“非遗”优质生存环境。作为中国文艺界的新鲜血液,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时代性语境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澄清对于“非遗”现状的透视性解析,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破冰前行,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的方法与路径。在现今“非遗”艺术与专业性高等学校之间呈现双向互动的趋势下,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综合性大学中的发展路径便是其“同一流向、不同支系”的尝试和探索,旨在突破传统“非遗”传承方式的框架束缚,引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攀登世界文化高峰。
  
  参考文献:
  [1]陈来.化解“传统”与“现代”的紧张[A].传统与现代[C].上海:三联书店,2011.
其他文献
摘要:《山河故人》围绕着亲情与爱情,讲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一个家庭的构建与消解的故事。贾樟柯导演依旧在探索自我突破,努力塑造“戲剧性冲突”,创新性地把地时空片段与画幅比例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可以看到贾樟柯身上标签式的纪实主义美学和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力。  关键词:段落式叙事 戏剧性冲突 纪实美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期刊
摘要:目前,由于演出市场的不成熟、剧院管理模式的不完善,我国剧院发展缓慢,大多数剧院依靠引进国外演出剧目来吸引观众,占领市场份额。江南剧院作为南京市区历史较为悠久的剧院之一,立足市场,顺应时代,以打造自身品牌为目标,不断改变和调整思路,形成了一条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现代化剧院管理模式。  关键词:江南剧院 运营模式 品牌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
期刊
摘要:姜夔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他所创作的作品在艺术思想上具有很高水平,他创作的音乐展示了中国传统古代音乐的特质,而且其善于利用音乐旋律的多样性,节奏的善变和音乐整体结构的改变而突破传统音乐的枷锁,逐渐形成自己的一种流派。  关键词:姜夔 自度曲 创作 演唱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3-0044-04   之所以选择姜
期刊
摘要:勇于创新的教师始终在为学生的专业发展与需求尝试探索课程改革。开展线上教学的模式探索,既是课程改革的机遇也是对教师的挑战。郑州科技学院教师结合线上教学的优势特点与特殊时期教学环境,对《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进行了课改探索,本文从《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线上教学实施与课改特色进行阐述。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 线上教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
期刊
摘要:新兴音乐团体是我国艺术文化工作体系中的基层组织,是我国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的中坚力量。古筝素有“东方钢琴”的美称,以地方民营古筝学校为基础,组建新兴音乐团体可以有效解决人才不足、新建团体力量薄弱等问题。但是地方民营古筝学校与官办学校不同,民营学校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在运营以及教学体系方面也并不健全。所以如何使民营古筝学校更加规范化运营,使之与新兴音乐团实现结合,从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可持续
期刊
摘要: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需要以人才作为载体,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以缙云道情为例,将音乐非遗融入地方高校通识教育既能突显高校通识课程的地方特色,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促进缙云道情等音乐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其具体措施包括开设相关通识教育课程、编写相关教材、实践演出等。  关键词:音乐非遗 地方高校 通识教育 缙云道情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民间美术既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种物质产品,它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就民间美术产业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和影响民间美术发展的因素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旨在推动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促进民间美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美术 功能 因素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2-0186-03   中國民间美术像一枝枝绚丽的花朵盛
期刊
摘要:在众多摄影门类中,黑白摄影具有瞩目的重要地位。黑白摄影使用独有的黑、白、灰艺术造型语言,依托画面细腻的层次和质感表现客观世界。在黑白画面中,体现着摄影者的艺术境界及创作理念,拍摄的影像更加抽象、单纯,更富有想象空间,这也是黑白摄影的精妙所在。  关键词:黑白摄影 想象 简洁 抽象 独特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3-0172-04  
期刊
摘要:音乐,需要人们耳朵去聆听,同时也饱含着丰富的情感。为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不仅要以听觉为前提,更需要关注其审美过程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即情感方面内容。音乐欣赏中,对情感的体验,能够让学生对音乐学习有着更大的兴趣,从而对音乐有着进一步的理解,在欣赏聆听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基于此,对小学生欣赏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体验作出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 欣赏教学 情感体验  
期刊
摘要: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增设舞蹈教育专业,学制三年,学校立足江门,服务整个广东,辐射祖国华南地区,以及通过“第一侨乡”“以侨为桥”推广服务东南亚以及广大华侨聚居的海外。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就广东省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舞蹈教育专业的必要性和市场需求、发展前景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关键词:高职 舞蹈教育专业 必要性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