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用一连串的发问“牵”着学生,迫使学生就范,学生只能盲目地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既定的数学公式随之接受套用公式得来的结论。在这种单一讲授、灌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发现的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逐渐淡薄了,棱角被磨平了,个性也逐渐消弥了,学生变得越来越循规蹈矩,老师授课越来越轻松,只是牵着学生走,最终导致老师教课能力无提升,俗套窠臼,毫无新意;导致学生思维休眠,使他们失去自己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才能改变数学死板的公式模式而因势利导小学生创新性地学习数学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应更多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交流演示性学习 注重实践应用 打破思维定式
小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用一连串的发问“牵”着学生,迫使学生就范,学生只能盲目地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既定的数学公式随之接受套用公式得来的结论。在这种单一讲授、灌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发现的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逐渐淡薄了,棱角被磨平了,个性也逐渐消弥了,学生变得越来越循规蹈矩,老师授课越来越轻松,只是牵着学生走,最终导致老师教课能力无提升,俗套窠臼,毫无新意;导致学生思维休眠,使他们失去自己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富有参与性、体验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已被纳入了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在课堂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地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白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研究性学习方式正好应运而生,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谓一箭双雕,不但传授了知识,而且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品质。那么,如何才能改变数学死板的公式模式而因势利导小学生创新性地学习数学呢?以下谈几点浅见。
一、创设有序氛围,倡导交流演示性学习
创设有序氛围,倡导交流演示性学习,是学生跳出题海,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师创设平等有序的氛围,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创设一种由小组成员共同合作交流演示的目标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演示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分享数学知识、经验和思考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经历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让学生获得比较、反思、评价和修正的机会。教师再创设环境时,需要使学生有机组合,例如分成若干演示小组时,组内成员要明确分工,必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等。
二、提倡自主探究,注重实践应用
所谓自主探究,指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这个环节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部分。其途径为“大胆尝试+理性思考”,具体方法有: (1)让学生自己确定方法。(2)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如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要求各小组在限定的时间内分别写出能被2、5整除的数,比一比哪一组写得多,让学生自己收集所观察的材料,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规律的积极性。(3)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呈现3/4=6/8=9/12后,教师问:上面的等式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是怎么变的?放手让他们观察思考,通过交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4)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先请学生用12个正方形(每个代表1平方分米)纸片摆成长方形,接着,要求同桌合作用24个正方形纸片摆成长方形,分别记录长、宽和面积的数据,问:长方形的面积跟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5)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应用不仅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一些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是有用的,也是有价值的。
三、学贵质疑,打破思维定式
善于质疑问难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有疑开始的,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学习,应从学会提出疑问开始。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即增加主体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激发创造欲望,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我们以科学的方法探究新知,获取新知,并把新知识巩固内化,这是探究性学习的课时终点目标,使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更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当新知获取后,学生参与本课时内容的基本练习、专项练习、综合练习后使之知识的内化,为防止学生思维定势,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在研究中,我们重视了设计结构不全、条件不明、必须发挥创造性、结合有关经验才能解答的开放性练习。开放性练习设计,我们从以下角度入手:
1.题目条件的开放: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周密思考,根据不同条件对问题作出不同的解提高全面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所求问题的开放:让学生由已知条件出发,去思考所能解决的各种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3.解题策略的开放:让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基础,进行解题策略的比较,逐步树立解题策略最优化的思想。
4.题目答案的开放:让学生面对条件、问题相同的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分析,获得不同的答案,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运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是逐步研究、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坚持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结合起来,把研究学生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成功,从而真正做到创新研究性学习让数学不再俗套。
【关键词】交流演示性学习 注重实践应用 打破思维定式
小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用一连串的发问“牵”着学生,迫使学生就范,学生只能盲目地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既定的数学公式随之接受套用公式得来的结论。在这种单一讲授、灌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发现的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逐渐淡薄了,棱角被磨平了,个性也逐渐消弥了,学生变得越来越循规蹈矩,老师授课越来越轻松,只是牵着学生走,最终导致老师教课能力无提升,俗套窠臼,毫无新意;导致学生思维休眠,使他们失去自己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富有参与性、体验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已被纳入了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在课堂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地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白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研究性学习方式正好应运而生,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谓一箭双雕,不但传授了知识,而且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品质。那么,如何才能改变数学死板的公式模式而因势利导小学生创新性地学习数学呢?以下谈几点浅见。
一、创设有序氛围,倡导交流演示性学习
创设有序氛围,倡导交流演示性学习,是学生跳出题海,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师创设平等有序的氛围,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创设一种由小组成员共同合作交流演示的目标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演示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分享数学知识、经验和思考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经历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让学生获得比较、反思、评价和修正的机会。教师再创设环境时,需要使学生有机组合,例如分成若干演示小组时,组内成员要明确分工,必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等。
二、提倡自主探究,注重实践应用
所谓自主探究,指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这个环节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部分。其途径为“大胆尝试+理性思考”,具体方法有: (1)让学生自己确定方法。(2)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如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要求各小组在限定的时间内分别写出能被2、5整除的数,比一比哪一组写得多,让学生自己收集所观察的材料,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规律的积极性。(3)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呈现3/4=6/8=9/12后,教师问:上面的等式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是怎么变的?放手让他们观察思考,通过交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4)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先请学生用12个正方形(每个代表1平方分米)纸片摆成长方形,接着,要求同桌合作用24个正方形纸片摆成长方形,分别记录长、宽和面积的数据,问:长方形的面积跟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5)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应用不仅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一些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是有用的,也是有价值的。
三、学贵质疑,打破思维定式
善于质疑问难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有疑开始的,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学习,应从学会提出疑问开始。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即增加主体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激发创造欲望,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我们以科学的方法探究新知,获取新知,并把新知识巩固内化,这是探究性学习的课时终点目标,使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更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当新知获取后,学生参与本课时内容的基本练习、专项练习、综合练习后使之知识的内化,为防止学生思维定势,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在研究中,我们重视了设计结构不全、条件不明、必须发挥创造性、结合有关经验才能解答的开放性练习。开放性练习设计,我们从以下角度入手:
1.题目条件的开放: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周密思考,根据不同条件对问题作出不同的解提高全面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所求问题的开放:让学生由已知条件出发,去思考所能解决的各种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3.解题策略的开放:让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基础,进行解题策略的比较,逐步树立解题策略最优化的思想。
4.题目答案的开放:让学生面对条件、问题相同的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分析,获得不同的答案,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运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是逐步研究、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坚持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结合起来,把研究学生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成功,从而真正做到创新研究性学习让数学不再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