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异类”荣海兰:不做淑女做“流氓”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252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曾是美国时薪最高的亚洲模特,被中国台湾媒体称作“将小剧场运动带入台湾的第一人”,曹禺称她为“奇女子”。表演、艺术、慈善都是她热衷做的事情,但她始终以孩童的心态游戏人间。
  比她更有名的,是她显赫的家世:她是真正的贵族,荣氏家族第三代传人,著名民族资本家荣宗敬的孙女、已故国家原副主席荣毅仁的侄女。她的生活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奢华,父母随手送给她的礼物就是曼哈顿的两栋连体大楼……按照家里人的设想,她应该找一个门当户对的绅士,相夫教子,优雅地过完一生。但荣海兰却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
  不做淑女做“流氓”
  荣海兰出生于中国香港,6岁时随父母去了美国。对于一个从小走到哪儿都有管家跟着、在纽约上学、家住在郊外的House里、上下学都要司机接送的小女孩来说,追逐冒险一度是荣海兰生活的最大重心。
  小时候,她最喜欢坐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她心里头像揣了个兔子,怦怦地乱跳,就是喜欢这种世上没有人知道她在哪儿的快乐。
  按照家人设想,她应该像家族里的其他女人一样,被培养成一个淑女,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夫家,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从此相夫教子,优雅地过完一生。但是她没有,她从小就叛逆:她不喜欢弹钢琴,就留着很长的指甲跟老师学,至今一个音也弹不出来。
  荣海兰10岁的一天,走在路上,被星探看上,回家兴奋地说要当模特,全家人都被她吓坏了。这样的门第,出过成功的企业家、出过学者、出过国家领袖,唯独没有人想过有人会去做模特。最终母亲拗不过她,签了同意书,让家里的佣人带着她去应征模特,从此她就开始在T台上倾倒众生,接着拍了电影,演出话剧,成为当时最知名的亚洲美人。除了拍摄沙宣等广告片,还拍摄了《傅满洲的女儿》等美国影片。尽管很少做女主角,但是她感觉很过瘾。接着,她跑到台湾去拍电视剧,写剧本,导演舞台剧。
  这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豪门大小姐,让家人倍感头疼,而她对自己的评价则是:我就是一个流氓!这个中国话里的贬义词,她觉得很可爱。这源于她看过的一部卡通片,叫《小姐与流氓》,故事里的小姐落难了,路上的一只小狗来帮助她,一起在外面讨生活。“就是觉得这个词好玩嘛!我从小要什么就有什么,但我并不喜欢这样被宠爱的感觉。”
  抛下纽约回中国
  19岁,当别的女孩为得到一辆自行车而欣喜的时候,荣海兰得到的礼物却是曼哈顿的两幢楼,走到帝国大厦只要7分钟。那是父母送她的生日礼物。在那里,她成立了不牟利的龙族中美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只为让海外的人了解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事情缘起于她上大学时,一个有着淡蓝眼珠的德国老太太所办的皮影戏班。像从时光机器里钻出来的一样,那老人唯一会说的中国话是“山西”(实际上是陕西),聊起中国文化来却是喋喋不休。从那时候起,荣海兰知道,她长大了。那些从小被逼着灌进去的四书五经,这时才真正融进了血液里,“中国”再也与她分不开了。
  她在大楼里开讲座,在纽约大道办“春之季”、“秋之季”,专门推广中国文化。整条街都被封掉,路上彩旗飘扬,巨大的招贴画让路人停下脚步,他们互相耳语,饶有兴致地喃喃重复China,China。“不容易啊,领事馆都说我做的事是国家行为呢!”
  不过,想象中的中国和真正的中国距离不只是百步之遥。2001年,她抛下纽约的一切来到中国。尽管这里除了亲戚外一个朋友都没有,但是她不怕,她太想做出些事情了。
  在美国顺风顺水的她来到中国后不停地受骗上当。2002年她联系好了美国的拉瓜地亚高中,带几十个有潜质的中国孩子到美国去学舞蹈,全部免费。但最终还是没能成行。那时有律师跟她讲,想了解中国人,去看《三国演义》啊。
  她买回去翻开一看,“嚯,第一章不就是我的故事吗?”在中国开公司,她学到的头两个词就是“小蜜”、“架空”。那都是发生在她身上的桥段。2004年,一个她曾经非常信任,并被引为知己的朋友在一个项目的紧要关头骗了她。她带着愤恨上了飞机,在纽约的家里一连睡了20个小时。醒来后,她想,要不要再回去了?可最终还是买了机票。因为她这样问自己:“这是你做出决定的时候了。你是要像命中注定的那些人一样,做一个养尊处优的少奶奶呢,还是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你的未来在你的手中。否则,你怎么能是荣海兰呢!”
  最不用顾及的就是命
  凭着家族积攒多年的雄厚资本和商业基因,荣海兰在商业上寻求发展并不困难。但这个爱玩、有个性、爱梦想的女士,做过时薪最高的名模,做过小剧场话剧的编剧,做过甲级绣工,做过龙族中美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开创者,再到现在的中华慈善总会理事,她在不停地超越自己,寻求一个更好更大的平台和事业。
  小时候,荣海兰的祖父常说:“你在吃的时候,不要忘记没有吃的人。”母亲则告诉她:“不要浪费,现在很多人没有东西吃。你要是浪费,就会把自己的福气折了。”荣家的这一朴素的财富分享观和回馈社会的家训,是荣海兰慈善事业的最初萌芽。
  10岁左右时,荣海兰和哥哥去厄瓜多尔拍摄纪录片,她看到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在垃圾堆附近长大,唯一的玩具是开罐头的工具。他们很多人没衣服穿,和小狗挤在一起吃饭。大哥对她说:“你看看这里的小孩子,你一定要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这一幕带给荣海兰的转变是根本性的。她开始质问自己:“很多人什么都没有,你凭什么比别人多?你又替他们做了什么?”
  荣海兰的妈妈是她的好榜样,总是关心别人,但常常上当。妈妈告诉她:贫穷不是可耻的,最可怕的是不知道关爱。她一直按妈妈说的那样去做,有一次她对妈妈说:“你在教育上唯一的失败就是告诉我天下人都是美好善良的,等我长大了才发现不是这样!”但她还是赞成善良,虽然常常上当,但毕竟活得很愉快。
  很小的时候荣海兰就开始在美国做义工,领养了好多贫困国家的孩子,所以她对慈善组织很熟悉。但是荣海兰做慈善并不完全依靠慈善组织,她等不及申请捐助,常常自掏腰包来做。   作为中国中华慈善总会永久理事、慈善总会儿童关爱基金会执行主任,荣海兰要做的远远不只是出席个晚宴,或坐在记者面前侃侃而谈。更多的时候,她需要去抱一抱、亲一亲那些最需要关爱的孩子,给他们带一块橡皮或是笔记本。那些位于中国大西北或是黑龙江边上的村落,可能你一辈子都不会去,但荣海兰去了。“危险啊,有时候真的很危险。每次我去大西北,那里都要下雨。大山受潮后裂开,走在上面可容易掉进去。”她说。
  她印象最深的一幕发生在山西的一个极为贫穷的小村,在一个大山之上,四周有很深的湖泊围绕。想到山上去,必须先坐船。船小小的两头尖,周边是糟烂的痕迹。几个月前,其中的一条船翻在了湖里,船上的人都没有救上来。
  花了一顿饭的工夫,他们搞到了一条。当最终驶到河对岸时,天上已经飘下了阵阵雪花。他们坐着一种叫“狗骑兔子”的三轮小摩托车,跑起来时嘟嘟地往前蹿,边蹿边抖。山路很快就变得陡峭,没时间做心理准备,荣海兰上去时眼里就只能看见天,突然地一转,眼前的路就变得和车身一样宽,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下山时小摩托车几乎是半开半滑地冲下了山。有人不敢坐了,宁可下来走着。荣海兰却不能下来,“县领导都在那上面,实在不好意思不坐。”就这样,一条路他们从天亮走到天黑,路上没有吃的,就把雪捧起来,吃雪。
  十几个小时后,当他们最终见到孩子们时,这一切就都烟消云散了。在山顶上的小学,荣海兰系着红领巾,手拿话筒,语音高亢地向小孩子们介绍她带来的名人们: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像叔叔阿姨一样成功!台下齐喊,要!
  那一刻,她已经把什么都抛下了。
  观音菩萨是我的朋友
  荣海兰衣着入时、一口流利的纽约腔英语的外表下,有一颗天然的佛心。一位朋友评价她:“直到现在,荣海兰仍旧保持着18岁的灵魂——炽热的梦想和一眼望得到底的单纯。”荣海兰自己则说:“我喜欢观世音菩萨,我在美国有一个,我经常说观音菩萨是我的朋友。”
  但慈善不是随意撒钱那么简单的事情,这是一项需要爱心、耐心、佛心、慧心和决心的事业。荣海兰与其他慈善人士截然不同的是,她做慈善不是单纯地“救人”,而是让人学会自救。“我做慈善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同时搞活当地的经济,并把当地文化推向复兴。”她推动当地经济的切入点,是打文化牌。“我发现,经济贫困、慈善需求最迫切的地区,往往也是传统文化保留得最完好、最新鲜的地区。”
  有一次,在西部地区做慈善事业时,她惊奇地发现当地羌族文化的独特,源自西夏的羌文化“有很多美丽的传说,火是做什么的,日是什么意思,月是什么意思,珠帘垂下来是什么意思,每一样都有浪漫的故事”。荣海兰觉得,如果政府在当地出资打造“羌城”,让当地居民靠文化来赚取旅游和演艺收入,便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这一规划现在已经展开。
  最近几年,荣海兰在北京待的时间比较多,她在北京买了房子,住处的旁边就是办公室。
  她把慈善事业从美国做到了中国。她去过很多贫穷的地方,在这个过程里,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在帮助别人,相反,她经常被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感动,从他们的身上获得力量。每次出去吃饭看到有人浪费,她都觉得很可惜,她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太多人没饭吃,再加上土地生产力越来越弱,生产的东西越来越少,浪费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拿掉了。
  不接受AA制男人
  尽管荣海兰一再强调她的“野蛮”,但是面对镜头时,你却能发现她眼中透出的温柔。原以为她听了不会承认,没想到她得意地说:“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男人喜欢我的原因。”
  但是她一直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问她是不是选择太多,她大笑,“所有的恋爱,都是男友抛弃的我,我从来不抛弃他们。”荣海兰没有愤愤不平,反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他们认为我生命里最重要的是我要做的那些事情,而不是任何男人。可能他们觉得我确实没有认真过吧!”
  荣海兰曾经失恋后一个人跑去瑞士,坐在河边边梳头边感叹:“我的爱情就随着这流水跑掉了!”好友则劝她:“没关系,你每次恋爱都搞得跟初恋一样!”她哈哈大笑,像是在讲一个笑话,而不是让自己难过的经历。“有些伤痛是自己制造出来的。故意让这件事情很大,故意哀伤。人的悲哀和麻烦,可能是因为人总要试图想明白,其实事情不过如此。”
  虽然在国外长大,但她最接受不了喜欢AA制的男人。“这样的男人趁早不要,免得浪费时间。他今天说AA制,明天小孩子还要一人一半呢。”
  她是个爱情悲观主义者,“如果爱情能够长存的话我会结婚,但是我不认为爱情会长久。我一直认为婚姻是一个誓言,如果我结婚,那就是天长地久,但是我觉得我保证不了我的誓言。”她宁愿选择同居也不会去结婚。“如果离婚的话,他要是分我的财产,我不是得气死?”一句话逗笑了在场所有的人。“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她说,“也许有一天会突然结婚,吓大家一跳。”
  脱离既定路线的人生,需要强大而又平和的内心。在她的寓所里,她把画家凡·高和诗人李白摆在同一位置,他们都是荣海兰的精神导师。也许正因为如此,她偏离了一个名门闺秀成为一个优雅的居家主妇的可能,却让自己生命的画板色彩斑斓、绚丽异常。
  编辑 / 杨世莹
其他文献
有线数字电视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种种困难。以及来自多方面的挑战。无成熟的运营经验和统一的建设发展模式是有线数字电视的症结所在。高额的建设改造投入与有限的收入形
才子佳人缔结秦晋之好,坚强妻子伴他走过峥嵘岁月  茅于轼出身名门世家,父亲茅以新是铁道专家,大名鼎鼎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其伯父。1950年,茅于轼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到齐齐哈尔市铁路局工作。当时,他的初恋女友不愿从江南水乡追随他到遥远的东北生活,两人通了一段时间的信后,最终还是分了手。  失恋后,茅于轼因病回北京治疗,母亲为还在单身的儿子着急,就发动亲友给他介绍对象。这时,茅于轼舅妈的儿子偷偷塞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