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吴济(1994—),男,汉族,重庆开州人,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摘 要: 中国与俄罗斯都是极为重视教育的国家,两国在教育领域倾注了大量资源以促其发展。两国之间的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具有很大差异。关于两国间高等教育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多,而关于其初中等教育异同的研究则较少。因此本文将从中俄初中等普通教育的体系、内容、改革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够从其中得出些许能够借鉴和反思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 初中等教育;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5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086-02
一、中俄初中等普通教育体系之异同
俄罗斯普通教育分3级:一级为学制4年的初级普通教育,二级为学制5年的基础普通教育,三级为学制2年的中等(完全)普通教育。[1]与以上三级教育相对应的学校分别为:1、初级学校;2、基础学校;3、中等(完全)学校。其中根据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其分为三类:1、文科学校,即侧重于人文素养培养的学校;2、理科学校,即侧重于自然学科教学的学校;3、含有侧重学科专业的专科学校;4、普通学校。普遍情况下,适龄学生可在7-10岁可在初级学校接受初级普通教育,11-15岁可在基础学校接受基础普通教育,16-17岁可在中等(完全)学校接受中等(完全)普通教育。整体而言,俄罗斯初中等教育已形成完备的体系,各学龄儿童皆能接受到科学合理的适龄教育。
中国的初中等普通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学制分别为6年、3年、3年。适龄学生通常在6-12岁接受小学教育,13-15岁接受初中教育,16-18岁接受高中教育。中国小学多数由地方政府兴办,也有较少私立小学,而中学亦有公立私立之分。其中前两阶段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即国家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予以保障的免费强制性教育。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学生可以升学进入高级中学进行3年学制的学习。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国学生所修主体课程基本相同,而在高中阶段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会于进入第二学年前在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择其一继续进行学习。
俄罗斯的初级普通教育相当于中国的小学教育,基础普通教育相当于中国的初中教育,而中等(完全)普通教育相当于中国的高中教育。但是两国初中等普通教育体系的学制有所差异,如上述所知,俄罗斯的初级普通教育学制要比我国小学教育学制短两年,基础普通教育学制比我国的初中教育学制长两年,而中等(完全)普通教育学制比我国的高中教育学制短一年。事实上,俄罗斯进行过多次学制改革,1993年前俄罗斯初中等普通教育为十年学制,在1993年新《教育法》以十一年学制替代了十年学制,之后又于2001年通过教育改革将十一年学制改为十二年学制,但是并不强制所有学校执行。俄罗斯的学校或偏重文科,或偏重理科,或全面均衡,但前两者的所专攻领域的广度与深度明显优于后者。中国的学校体制大致相同,明显区别为学校层次之分,并无方向之分。中俄初中等普通教育在升学考试制度方面也有所差异。在我国接受初中等普通教育的各阶段学生升学皆需要全国统一的升学选拔考试,如中考、高考等。而俄罗斯的中学生通过本校举行的考试便可获取毕业证,若想进入高校进一步进修,则需要前往理想院校参加院校举行的考试,但如今俄罗斯借鉴了中国的高考制度渐渐以全国统一考试替代了以往的考试制度,更大程度地实现了公平。
二、中俄初中等普通教育内容之异同
我国的小学教育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课程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小学课程是基本以苏联教育模式为模板进行设置,随后又开始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小学教育发展道路,之后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我国小学教育事业遭受了重创,在文革后便进入了近十年的重建恢复时期,近十年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渐渐又展开了新一轮的改革。如今我国小学课程设置结构是:“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樂、美术)等课程;小学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2] 相对于中国相对固化的小学教育内容,俄罗斯的初级普通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必修课程包括:俄语、文学阅读、外语、数学、周围世界、造型艺术、音乐、技术、体育。三年级技术课程必须学习《计算机实践(应用信息技术)》。俄语和文学阅读有两种方案:用俄语教学的学校和用地方语言教学的学校。在这一阶段学校会开展各类认知活动、实践活动、言语活动、组织活动等等来锻炼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与内在素养。[3]
在我国初中教育阶段国家课程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思想品德、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还包括生活·生命与安全、家庭·社会与法制等综合实践活动。除此之外,各学校还根据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设置了一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时设置方面,初中阶段各门课程的课时设置具有一定弹性幅度,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三门课程各占据了所有课时的约百分之十五,而其余课程则分别占据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课时,但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所占总课时比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俄罗斯的基础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为使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和自我确定,将知识性和务实性并重。在这一阶段必修课程为文学、外语、数学、信息和信息通讯技术、历史、通识(包括经济和法律)、地理、自然、物理、化学、生物、艺术(雕刻艺术和音乐)、工艺、生活安全理论、体育。[3] 必修课程即为国家课程,在全俄罗斯联邦范围内实施,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灵活度较大的课程,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校特色所制定的地方性必修课程和旨在推动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性课程。
我国高中阶段的主体课程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甚至至今高中阶段的课程开展似乎完全服务于高考,以高考为导向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考的重要性,甚至有“一考定终身”一说。在高中一年级阶段所有学生所学习的科目都一样,在进入高中二年级前会根据学生自身意愿进行文理分科,分科后语文、数学、外语依旧为共修课程,只是数学又分为理科数学与文科数学,文科数学难度稍小于理科数学。分至理科的学生主修物理、化学、生物,分至文科的学生主修政治、历史、地理。近十年来各省市陆续尝试着新课改,致力于进一步优化高中课程设置,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俄罗斯中等(完全)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为使青少年成长为现代社会合格公民。必修课程包括俄语、文学、外语、数学、信息学和信息技术、历史社会常识、经济学、法律、地理、生物、物理、化学、自然科学、世界艺术文化、工艺、生活安全理论、体育。基础水平必修课程有俄语、文学、外语、数学、历史、体育(也许有些课程在专业水平是没有的),还有公共常识的整合课程(包括经济和法律)和自然科学(自然科学课程只有基础水平,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物理、化学和生物基础水平的综合课程)。[3] 三、中俄初中等普通教育改革之异同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教育体系与苏联时期的教育体系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自解体之初俄罗斯联邦便开始对初中等普通教育进行改革。1993年俄罗斯联邦对初级普通教育进行了两方面改革:一方面赋予地方以更加灵活的自主权,另一方面调整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课时比例,提高人文学科课时,呼应人文精神回归。在对中等普通教育的改革中在办学模式方面主要是围绕“多元化”这一关键词进行展开,即在办学主体、投资主体、教育机构等多个层面打破国立垄断局面,扶持地方与私立,形成三元共存局面;在课程结构方面增加了课程的人文性与社会性,增强了课程实施的灵活度;在考试制度方面所进行的最大程度改革便是以全国统一考试替代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更大程度地实现了公平与公正。
步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上了新一级台阶,小学课程改革重心放到了学生学力和人格的发展,以及学生全面性和主体性的体现。在小学课程体系方面加入了更多丰富性的教学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着重于学生社会经验、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在我国中学阶段教育改革的成败取决于中学教育与中考高考之间的关系变革,同时高考的配套改革引领着中学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各省市在历史新阶段都陆续根据本省市特点进行了新课改,我们可以将广东省课改作为典例。广东省将高考模式改革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其中“3”为每个考生的必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和外语,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文/理科基础”指报考文科/理科类专业考生指定选考的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内容。“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 9 门学科。[5] 在课程设置方面,将统一科目划分为必修科目与选修科目,既保证基础能力培养又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引入高校学分制,使学生的学习机制更具弹性。与此同时将教材选择权下放到地方,保证了学校从具体实际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工具。
中俄两国在中等普通教育领域都不断在实践中探寻着先进合理的教育改革方案。两国之间的教育改革有诸多相似,如都愈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追求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更大程度的放权使得地方更具主动性等等。但是两国在中等普通教育領域也有很大差异,如俄罗斯在中等普通教育中逐渐重拾人文精神,更加注重人文学科,而在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在课时比例、学习人数、重视程度方面都强于人文学科。
四、结语
我们从教育体系、教育内容和教育改革三个方面入手简要介绍并对比了中俄两国在初中等普通教育领域的异同,对两国教育差异有了局部细化的认识。教育是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领域,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持续投入关注,也需要决策者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与改革创新的魄力。作为在文化教育领域交流颇为频繁的两个世界大国,可以在教育领域展开适当合作,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武金有,蔡志萍.俄罗斯教育体制的发展及学制[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4):86-88.
[2] 王林海.新中国小学课程改革:历程、问题及走向[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4-24.
[3]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компонен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стандарта общ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род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06.07.2004
[4] http://www.teacher-edu.ru/wmc/standarts/sschool/1080047343Стандарты общ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й школы Пояснительная записка
[5] 李朝仙.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关系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32-34.
摘 要: 中国与俄罗斯都是极为重视教育的国家,两国在教育领域倾注了大量资源以促其发展。两国之间的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具有很大差异。关于两国间高等教育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多,而关于其初中等教育异同的研究则较少。因此本文将从中俄初中等普通教育的体系、内容、改革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够从其中得出些许能够借鉴和反思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 初中等教育;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5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086-02
一、中俄初中等普通教育体系之异同
俄罗斯普通教育分3级:一级为学制4年的初级普通教育,二级为学制5年的基础普通教育,三级为学制2年的中等(完全)普通教育。[1]与以上三级教育相对应的学校分别为:1、初级学校;2、基础学校;3、中等(完全)学校。其中根据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其分为三类:1、文科学校,即侧重于人文素养培养的学校;2、理科学校,即侧重于自然学科教学的学校;3、含有侧重学科专业的专科学校;4、普通学校。普遍情况下,适龄学生可在7-10岁可在初级学校接受初级普通教育,11-15岁可在基础学校接受基础普通教育,16-17岁可在中等(完全)学校接受中等(完全)普通教育。整体而言,俄罗斯初中等教育已形成完备的体系,各学龄儿童皆能接受到科学合理的适龄教育。
中国的初中等普通教育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学制分别为6年、3年、3年。适龄学生通常在6-12岁接受小学教育,13-15岁接受初中教育,16-18岁接受高中教育。中国小学多数由地方政府兴办,也有较少私立小学,而中学亦有公立私立之分。其中前两阶段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即国家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予以保障的免费强制性教育。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学生可以升学进入高级中学进行3年学制的学习。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国学生所修主体课程基本相同,而在高中阶段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会于进入第二学年前在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择其一继续进行学习。
俄罗斯的初级普通教育相当于中国的小学教育,基础普通教育相当于中国的初中教育,而中等(完全)普通教育相当于中国的高中教育。但是两国初中等普通教育体系的学制有所差异,如上述所知,俄罗斯的初级普通教育学制要比我国小学教育学制短两年,基础普通教育学制比我国的初中教育学制长两年,而中等(完全)普通教育学制比我国的高中教育学制短一年。事实上,俄罗斯进行过多次学制改革,1993年前俄罗斯初中等普通教育为十年学制,在1993年新《教育法》以十一年学制替代了十年学制,之后又于2001年通过教育改革将十一年学制改为十二年学制,但是并不强制所有学校执行。俄罗斯的学校或偏重文科,或偏重理科,或全面均衡,但前两者的所专攻领域的广度与深度明显优于后者。中国的学校体制大致相同,明显区别为学校层次之分,并无方向之分。中俄初中等普通教育在升学考试制度方面也有所差异。在我国接受初中等普通教育的各阶段学生升学皆需要全国统一的升学选拔考试,如中考、高考等。而俄罗斯的中学生通过本校举行的考试便可获取毕业证,若想进入高校进一步进修,则需要前往理想院校参加院校举行的考试,但如今俄罗斯借鉴了中国的高考制度渐渐以全国统一考试替代了以往的考试制度,更大程度地实现了公平。
二、中俄初中等普通教育内容之异同
我国的小学教育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课程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小学课程是基本以苏联教育模式为模板进行设置,随后又开始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小学教育发展道路,之后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我国小学教育事业遭受了重创,在文革后便进入了近十年的重建恢复时期,近十年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渐渐又展开了新一轮的改革。如今我国小学课程设置结构是:“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樂、美术)等课程;小学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2] 相对于中国相对固化的小学教育内容,俄罗斯的初级普通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必修课程包括:俄语、文学阅读、外语、数学、周围世界、造型艺术、音乐、技术、体育。三年级技术课程必须学习《计算机实践(应用信息技术)》。俄语和文学阅读有两种方案:用俄语教学的学校和用地方语言教学的学校。在这一阶段学校会开展各类认知活动、实践活动、言语活动、组织活动等等来锻炼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与内在素养。[3]
在我国初中教育阶段国家课程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思想品德、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还包括生活·生命与安全、家庭·社会与法制等综合实践活动。除此之外,各学校还根据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设置了一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时设置方面,初中阶段各门课程的课时设置具有一定弹性幅度,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三门课程各占据了所有课时的约百分之十五,而其余课程则分别占据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课时,但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所占总课时比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俄罗斯的基础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为使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和自我确定,将知识性和务实性并重。在这一阶段必修课程为文学、外语、数学、信息和信息通讯技术、历史、通识(包括经济和法律)、地理、自然、物理、化学、生物、艺术(雕刻艺术和音乐)、工艺、生活安全理论、体育。[3] 必修课程即为国家课程,在全俄罗斯联邦范围内实施,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灵活度较大的课程,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校特色所制定的地方性必修课程和旨在推动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性课程。
我国高中阶段的主体课程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甚至至今高中阶段的课程开展似乎完全服务于高考,以高考为导向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考的重要性,甚至有“一考定终身”一说。在高中一年级阶段所有学生所学习的科目都一样,在进入高中二年级前会根据学生自身意愿进行文理分科,分科后语文、数学、外语依旧为共修课程,只是数学又分为理科数学与文科数学,文科数学难度稍小于理科数学。分至理科的学生主修物理、化学、生物,分至文科的学生主修政治、历史、地理。近十年来各省市陆续尝试着新课改,致力于进一步优化高中课程设置,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俄罗斯中等(完全)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为使青少年成长为现代社会合格公民。必修课程包括俄语、文学、外语、数学、信息学和信息技术、历史社会常识、经济学、法律、地理、生物、物理、化学、自然科学、世界艺术文化、工艺、生活安全理论、体育。基础水平必修课程有俄语、文学、外语、数学、历史、体育(也许有些课程在专业水平是没有的),还有公共常识的整合课程(包括经济和法律)和自然科学(自然科学课程只有基础水平,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物理、化学和生物基础水平的综合课程)。[3] 三、中俄初中等普通教育改革之异同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教育体系与苏联时期的教育体系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自解体之初俄罗斯联邦便开始对初中等普通教育进行改革。1993年俄罗斯联邦对初级普通教育进行了两方面改革:一方面赋予地方以更加灵活的自主权,另一方面调整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课时比例,提高人文学科课时,呼应人文精神回归。在对中等普通教育的改革中在办学模式方面主要是围绕“多元化”这一关键词进行展开,即在办学主体、投资主体、教育机构等多个层面打破国立垄断局面,扶持地方与私立,形成三元共存局面;在课程结构方面增加了课程的人文性与社会性,增强了课程实施的灵活度;在考试制度方面所进行的最大程度改革便是以全国统一考试替代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更大程度地实现了公平与公正。
步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上了新一级台阶,小学课程改革重心放到了学生学力和人格的发展,以及学生全面性和主体性的体现。在小学课程体系方面加入了更多丰富性的教学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着重于学生社会经验、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在我国中学阶段教育改革的成败取决于中学教育与中考高考之间的关系变革,同时高考的配套改革引领着中学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各省市在历史新阶段都陆续根据本省市特点进行了新课改,我们可以将广东省课改作为典例。广东省将高考模式改革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其中“3”为每个考生的必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和外语,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文/理科基础”指报考文科/理科类专业考生指定选考的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内容。“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 9 门学科。[5] 在课程设置方面,将统一科目划分为必修科目与选修科目,既保证基础能力培养又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引入高校学分制,使学生的学习机制更具弹性。与此同时将教材选择权下放到地方,保证了学校从具体实际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工具。
中俄两国在中等普通教育领域都不断在实践中探寻着先进合理的教育改革方案。两国之间的教育改革有诸多相似,如都愈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追求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更大程度的放权使得地方更具主动性等等。但是两国在中等普通教育領域也有很大差异,如俄罗斯在中等普通教育中逐渐重拾人文精神,更加注重人文学科,而在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在课时比例、学习人数、重视程度方面都强于人文学科。
四、结语
我们从教育体系、教育内容和教育改革三个方面入手简要介绍并对比了中俄两国在初中等普通教育领域的异同,对两国教育差异有了局部细化的认识。教育是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领域,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持续投入关注,也需要决策者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与改革创新的魄力。作为在文化教育领域交流颇为频繁的两个世界大国,可以在教育领域展开适当合作,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武金有,蔡志萍.俄罗斯教育体制的发展及学制[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4):86-88.
[2] 王林海.新中国小学课程改革:历程、问题及走向[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4-24.
[3]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компонен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стандарта общ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род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06.07.2004
[4] http://www.teacher-edu.ru/wmc/standarts/sschool/1080047343Стандарты общ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й школы Пояснительная записка
[5] 李朝仙.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关系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