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陕北文化在长时间的积淀和积累中,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类型,其中陕北秧歌是陕北民间舞蹈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不仅是陕北劳动人民祈福、消灾的一种传统,也是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更是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一种内在体现。文章结合子长秧歌的现状分析了陕北秧歌的传承和发展,并论述了陕北秧歌体现的时代精神,旨在让陕北秧歌得到更好地发扬和传承。
关键词:陕北秧歌;传承与发展;时代精神
一、陕北秧歌概况
秧歌,人们又称它为“阳歌”,它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古代祭祀众神,意为祈祷保佑平安,后来它不断吸收民歌、戏曲、武术等民间艺术形式,最终发展为一种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民间舞蹈形式。中国四大秧歌体系包括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和山东鼓子秧歌,所以陕北秧歌也是我国现存的秧歌代表性流派之一[1]。
陕北秧歌文化底蕴丰厚。研究显示,陕北秧歌最早起源于我国宋朝时期,成熟于明朝时期,繁荣于清朝中期,没落于清朝后期[2]。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秧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逐渐走向正轨、走出陕北、走向更大的舞台。多年来,在广大文艺爱好者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下,这种民间传统舞蹈更加契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时代要求。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和政府都十分重视陕北秧歌的保护和传承,顺利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其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二、陕北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一)古代的陕北秧歌
陕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沟,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自古以来地质条件较为恶劣,同时又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处于半干旱的情况,可谓是“十年九干旱”。特别是遇到高温干旱、雨水少的年份,农民种的庄稼多半就会收成不好。由于以前的人们不懂科学,对自然灾害知识缺乏,不能正确地认识自然现象,导致人们将气候规律、自然现象引起的自然灾害归咎于神灵,于是便想通过“跳大神”的方式达到祈求神灵、粮食丰收、消灾去病的目的。人们认为,秧歌队唱唱跳跳,锣鼓喧天进村入户,便能够给人们带来好运,“陕北秧歌舞”便由此而来并延续至今。
(二)解放区的陕北秧歌
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些新文艺工作爱好者响应政策,奔赴农村,以求在农村能够发现新的创作灵感、找寻新的创作源泉,由此便带来了一场大规模大范围的挖掘、传承和创新陕北秧歌的运动,它赋予了陕北秧歌新的生命力。这些文艺工作爱好者,经过不断的实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陕北秧歌的衣饰、唱词以及动作等方面进行了改良和创新,随后将其作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和革命样板戏呈上了舞台,秧歌剧应运而生,此举也加速了陕北秧歌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由于陕北秧歌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也被誉为“胜利秧歌”“解放秧歌”。
(三)当代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随着几百年来人们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陕北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也发展为老百姓强身健体、聚集娱乐、欢度节日的一个必备项目。同时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具有地方特色流派,子长秧歌就是陕北秧歌的一个地方代表。
在子长市,每年正月十五“秧歌过街”活动,都是子长春节期间文化活动的重头戏。每逢新春佳节和正月十五前后,政府和人民群众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秧歌活动,当地人称其为“闹秧歌”,没有秧歌的年是不圆满的年,由此可见,秧歌在子长人心目中的地位。每到“闹秧歌”的时候,大人和小孩都会跑到大街小巷去看秧歌,锣鼓喧天,很是热闹。子长市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秧歌队在街上表演,现在表演的秧歌形式一般是大秧歌,男女搭配一般为四列,女子多以双扇,男子则拿着伞,扭着欢快的秧歌。子长市每年都会选送一台大秧歌去延安表演,以此来展示子长儿女的新面貌。
以2019年子长市的春节秧歌为例,秧歌队分为中年秧歌队、青年秧歌队、少年秧歌队和乐队四大方阵。中年秧歌队的风格是传统老秧歌,青年秧歌队的风格是现代秧歌,少年秧歌队的风格是释放孩子们天性的秧歌。秧歌队员们和导演组的成员不辞劳苦,冒着严寒,在腊月、正月都进行了认真排练、彩排,力争为全县人民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从演员、乐队、导演,到道具、乐器、彩车装饰、服饰、化妆、表演方式、音乐选择等方面,大胆地进行了创新和提升。秧歌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服饰新鲜好看,不丢传统文化,刻意加入了子长特有元素,为大家呈现一场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秧歌。
每逢新春佳节,陕北各地的群众也都会以“闹秧歌”来庆贺新年,以求来年风调雨顺、消灾免难。秧歌队少则数十人,多则近百人,在领队和唢呐队的带领下,通过“扭、摆、走、跳”的秧歌动作,来表现欢快喜悦的心情,让围观群众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氛围之中。近年来,除了扭秧歌,各地也会根据当地的实际,给秧歌队加入新的形式,比如表演“踢场子”“水船”“跑驴”等节目,也会由各种代表不同形象的人物组成综合舞队,为秧歌增添很多趣味性和可看性。
三、陕北秧歌体现的时代精神
陕北秧歌是历代陕北人民根据当时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创作的,不同程度反映出当时陕北人民的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具有群体性、民俗性、继承性和文化性,也最直接、最生动、最直观地表达了陕北人民的性格、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乃至宗教信仰,不同历史时期的陕北秧歌也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精神。
(一)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
陕北秧歌最早起源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后在陕北各地广为流传,地域上自北向南分别为神木市、府谷县、佳县、吴堡县、绥德县、米脂县、清涧县、延川县、子长市、宜川县、洛川县等。随着历史的繁衍和变迁,其形式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陕北秧歌与陕北民间舞蹈的其他类型,如火塔塔、安塞腰鼓、洛川蹩鼓等一样,均具有粗犷的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也是陕北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陕北秧歌是陕北人民最初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在各种礼仪、信仰、习俗和文化生活之中时刻体现出陕北人民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心态,也贯穿于陕北民族的生命始终。扭秧歌时,身体的多个部位包括头、肩、颈、臂、腰、胯、腿甚至眼睛和指头尖在内,都会饱含激情地扭动、甩动、抖动。陕北秧歌的动作洒脱大方、简单易学,跳起来热闹欢快、喜庆愉悦,跳的人脸上的表情也无不欢欣鼓舞。这也体现出陕北人民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
(二)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陕北秧歌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经历了新秧歌运动,当时广大文艺工作者、舞蹈爱好者以延安为中心的辐射整个陕甘宁边区,深入农村学习秧歌及腰鼓,在学习掌握基本的动作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经过进一步的打磨提升,逐渐提升为规范的舞蹈动作,从而形成了展现新农民形象的新型秧歌。秧歌队领头的伞头特意改为工农形象,持木制镰刀斧头。同时创造出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新内容的秧歌剧,例如:《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十二把镰刀》等。大场秧歌《边区好地方》、扇秧歌《南泥湾》等新秧歌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特别是“翻身秧歌”还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这些秧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能鼓舞我方人员斗志、消灭敌人嚣张气焰,最后还起到了庆祝胜利的作用。这也体现出陕北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时代精神。
(三)文化自信的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要坚定文化自信。陕北秧歌是陕北黄河文化板块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拥有最为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和独具特色的民族特点,雅俗共赏、风格突出,是陕北民间文化的所独有的地域特色和艺术形态,也是陕北文化精神的典范之一。与此同时,陕北秧歌也是研究、保存、继承、发展陕北民间传统艺术和人文资源的珍贵史料和活化石。今天我们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陕北秧歌仍然拥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既是广大群众十分喜爱的传统文化活动,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和缺少的重要内容。坚持传承发扬陕北秧歌,就是坚定陕北人民的文化自信。
四、實现陕北秧歌的传承的有效途径
(一)不断打磨提升出精品
陕北秧歌剧目繁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很多剧目已发展成熟。在此基础上,更要注意出精品,要注重质量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只有精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更长久地传承。所以要加强对优秀剧目的打磨,在舞蹈动作、服装道具、剧目内涵等方面精雕细琢,尤其是要注意精神层面的提高,要赋予更深的文化内涵,力求剧目上一个新台阶。
(二)促进传统与现代融合
陕北秧歌作为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其传统特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年轻人是传承和发扬的中坚力量。所以,当代秧歌编创团队在编创秧歌舞的过程中,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在保留其原生态特质基础上注意与现代舞蹈、流行元素等相结合,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年轻群体喜欢。只有这样加强对陕北秧歌原生态的重视并有所创新,才能实现有效继承,从而为其长久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
(三)积极构建陕北秧歌发展体系
积极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作用,制定并实施合理可行的推动政策,投入足够的资金建设相关保护传承组织,注重新媒体的宣传和推广。同时积极开展“秧歌进校园”活动,鼓励成立陕北秧歌培训机构,推进在高等艺术院校设立秧歌专业,最大程度上促进陕北秧歌的长久发展。同时,加强对陕北秧歌舞蹈家的支持,特别是加大陕北秧歌传习所和传承人的支持力度,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价值,更有效的发扬和传承陕北秧歌[4]。
五、结 语
综上所述,陕北秧歌作为陕北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北劳动人民长久以来粗犷奔放的个性、艰苦朴素的风格以及勤劳智慧的结晶,优秀的秧歌不仅能够给群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坚定陕北人民的文化自信,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和水平。陕北秧歌通过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今后也必将在不同时期积极地传递与时俱进的、始终向上的时代精神。
(子长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 于丽.陕北秧歌历史变迁与发展举措[J].人民论坛,2016(5):201-203.
[2] 薛晓旭.陕北秧歌的传承与保护[J].大舞台,2012.
[3] 杨英.浅析怎样提高民间舞蹈教学的质量[J].大众文艺,2016,(06):50-51.
[4] 姚成.高校舞蹈教育中民间舞蹈艺术传承现状以及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8,(01):189-190.
关键词:陕北秧歌;传承与发展;时代精神
一、陕北秧歌概况
秧歌,人们又称它为“阳歌”,它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古代祭祀众神,意为祈祷保佑平安,后来它不断吸收民歌、戏曲、武术等民间艺术形式,最终发展为一种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民间舞蹈形式。中国四大秧歌体系包括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和山东鼓子秧歌,所以陕北秧歌也是我国现存的秧歌代表性流派之一[1]。
陕北秧歌文化底蕴丰厚。研究显示,陕北秧歌最早起源于我国宋朝时期,成熟于明朝时期,繁荣于清朝中期,没落于清朝后期[2]。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秧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逐渐走向正轨、走出陕北、走向更大的舞台。多年来,在广大文艺爱好者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下,这种民间传统舞蹈更加契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时代要求。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和政府都十分重视陕北秧歌的保护和传承,顺利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其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二、陕北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一)古代的陕北秧歌
陕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沟,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自古以来地质条件较为恶劣,同时又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处于半干旱的情况,可谓是“十年九干旱”。特别是遇到高温干旱、雨水少的年份,农民种的庄稼多半就会收成不好。由于以前的人们不懂科学,对自然灾害知识缺乏,不能正确地认识自然现象,导致人们将气候规律、自然现象引起的自然灾害归咎于神灵,于是便想通过“跳大神”的方式达到祈求神灵、粮食丰收、消灾去病的目的。人们认为,秧歌队唱唱跳跳,锣鼓喧天进村入户,便能够给人们带来好运,“陕北秧歌舞”便由此而来并延续至今。
(二)解放区的陕北秧歌
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些新文艺工作爱好者响应政策,奔赴农村,以求在农村能够发现新的创作灵感、找寻新的创作源泉,由此便带来了一场大规模大范围的挖掘、传承和创新陕北秧歌的运动,它赋予了陕北秧歌新的生命力。这些文艺工作爱好者,经过不断的实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陕北秧歌的衣饰、唱词以及动作等方面进行了改良和创新,随后将其作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和革命样板戏呈上了舞台,秧歌剧应运而生,此举也加速了陕北秧歌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由于陕北秧歌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也被誉为“胜利秧歌”“解放秧歌”。
(三)当代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随着几百年来人们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陕北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也发展为老百姓强身健体、聚集娱乐、欢度节日的一个必备项目。同时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具有地方特色流派,子长秧歌就是陕北秧歌的一个地方代表。
在子长市,每年正月十五“秧歌过街”活动,都是子长春节期间文化活动的重头戏。每逢新春佳节和正月十五前后,政府和人民群众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秧歌活动,当地人称其为“闹秧歌”,没有秧歌的年是不圆满的年,由此可见,秧歌在子长人心目中的地位。每到“闹秧歌”的时候,大人和小孩都会跑到大街小巷去看秧歌,锣鼓喧天,很是热闹。子长市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秧歌队在街上表演,现在表演的秧歌形式一般是大秧歌,男女搭配一般为四列,女子多以双扇,男子则拿着伞,扭着欢快的秧歌。子长市每年都会选送一台大秧歌去延安表演,以此来展示子长儿女的新面貌。
以2019年子长市的春节秧歌为例,秧歌队分为中年秧歌队、青年秧歌队、少年秧歌队和乐队四大方阵。中年秧歌队的风格是传统老秧歌,青年秧歌队的风格是现代秧歌,少年秧歌队的风格是释放孩子们天性的秧歌。秧歌队员们和导演组的成员不辞劳苦,冒着严寒,在腊月、正月都进行了认真排练、彩排,力争为全县人民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从演员、乐队、导演,到道具、乐器、彩车装饰、服饰、化妆、表演方式、音乐选择等方面,大胆地进行了创新和提升。秧歌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服饰新鲜好看,不丢传统文化,刻意加入了子长特有元素,为大家呈现一场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秧歌。
每逢新春佳节,陕北各地的群众也都会以“闹秧歌”来庆贺新年,以求来年风调雨顺、消灾免难。秧歌队少则数十人,多则近百人,在领队和唢呐队的带领下,通过“扭、摆、走、跳”的秧歌动作,来表现欢快喜悦的心情,让围观群众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氛围之中。近年来,除了扭秧歌,各地也会根据当地的实际,给秧歌队加入新的形式,比如表演“踢场子”“水船”“跑驴”等节目,也会由各种代表不同形象的人物组成综合舞队,为秧歌增添很多趣味性和可看性。
三、陕北秧歌体现的时代精神
陕北秧歌是历代陕北人民根据当时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创作的,不同程度反映出当时陕北人民的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具有群体性、民俗性、继承性和文化性,也最直接、最生动、最直观地表达了陕北人民的性格、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乃至宗教信仰,不同历史时期的陕北秧歌也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精神。
(一)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
陕北秧歌最早起源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后在陕北各地广为流传,地域上自北向南分别为神木市、府谷县、佳县、吴堡县、绥德县、米脂县、清涧县、延川县、子长市、宜川县、洛川县等。随着历史的繁衍和变迁,其形式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陕北秧歌与陕北民间舞蹈的其他类型,如火塔塔、安塞腰鼓、洛川蹩鼓等一样,均具有粗犷的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也是陕北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陕北秧歌是陕北人民最初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在各种礼仪、信仰、习俗和文化生活之中时刻体现出陕北人民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心态,也贯穿于陕北民族的生命始终。扭秧歌时,身体的多个部位包括头、肩、颈、臂、腰、胯、腿甚至眼睛和指头尖在内,都会饱含激情地扭动、甩动、抖动。陕北秧歌的动作洒脱大方、简单易学,跳起来热闹欢快、喜庆愉悦,跳的人脸上的表情也无不欢欣鼓舞。这也体现出陕北人民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
(二)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陕北秧歌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经历了新秧歌运动,当时广大文艺工作者、舞蹈爱好者以延安为中心的辐射整个陕甘宁边区,深入农村学习秧歌及腰鼓,在学习掌握基本的动作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经过进一步的打磨提升,逐渐提升为规范的舞蹈动作,从而形成了展现新农民形象的新型秧歌。秧歌队领头的伞头特意改为工农形象,持木制镰刀斧头。同时创造出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新内容的秧歌剧,例如:《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十二把镰刀》等。大场秧歌《边区好地方》、扇秧歌《南泥湾》等新秧歌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特别是“翻身秧歌”还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这些秧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能鼓舞我方人员斗志、消灭敌人嚣张气焰,最后还起到了庆祝胜利的作用。这也体现出陕北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时代精神。
(三)文化自信的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要坚定文化自信。陕北秧歌是陕北黄河文化板块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拥有最为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和独具特色的民族特点,雅俗共赏、风格突出,是陕北民间文化的所独有的地域特色和艺术形态,也是陕北文化精神的典范之一。与此同时,陕北秧歌也是研究、保存、继承、发展陕北民间传统艺术和人文资源的珍贵史料和活化石。今天我们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陕北秧歌仍然拥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既是广大群众十分喜爱的传统文化活动,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和缺少的重要内容。坚持传承发扬陕北秧歌,就是坚定陕北人民的文化自信。
四、實现陕北秧歌的传承的有效途径
(一)不断打磨提升出精品
陕北秧歌剧目繁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很多剧目已发展成熟。在此基础上,更要注意出精品,要注重质量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只有精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更长久地传承。所以要加强对优秀剧目的打磨,在舞蹈动作、服装道具、剧目内涵等方面精雕细琢,尤其是要注意精神层面的提高,要赋予更深的文化内涵,力求剧目上一个新台阶。
(二)促进传统与现代融合
陕北秧歌作为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其传统特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年轻人是传承和发扬的中坚力量。所以,当代秧歌编创团队在编创秧歌舞的过程中,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在保留其原生态特质基础上注意与现代舞蹈、流行元素等相结合,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年轻群体喜欢。只有这样加强对陕北秧歌原生态的重视并有所创新,才能实现有效继承,从而为其长久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
(三)积极构建陕北秧歌发展体系
积极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作用,制定并实施合理可行的推动政策,投入足够的资金建设相关保护传承组织,注重新媒体的宣传和推广。同时积极开展“秧歌进校园”活动,鼓励成立陕北秧歌培训机构,推进在高等艺术院校设立秧歌专业,最大程度上促进陕北秧歌的长久发展。同时,加强对陕北秧歌舞蹈家的支持,特别是加大陕北秧歌传习所和传承人的支持力度,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价值,更有效的发扬和传承陕北秧歌[4]。
五、结 语
综上所述,陕北秧歌作为陕北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北劳动人民长久以来粗犷奔放的个性、艰苦朴素的风格以及勤劳智慧的结晶,优秀的秧歌不仅能够给群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坚定陕北人民的文化自信,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和水平。陕北秧歌通过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今后也必将在不同时期积极地传递与时俱进的、始终向上的时代精神。
(子长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 于丽.陕北秧歌历史变迁与发展举措[J].人民论坛,2016(5):201-203.
[2] 薛晓旭.陕北秧歌的传承与保护[J].大舞台,2012.
[3] 杨英.浅析怎样提高民间舞蹈教学的质量[J].大众文艺,2016,(06):50-51.
[4] 姚成.高校舞蹈教育中民间舞蹈艺术传承现状以及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8,(01):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