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信息技术倍受重视。而在农村学校,由于各种软、硬件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的教学存在着很多困难。本文在多年的实践中分析从激发学生兴趣到精讲多练及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精讲多练;任务驱动式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在平常很少接触到计算机,偶尔也是去网吧等打游戏。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起初都是怀着好奇的心情,并觉得可以打游戏、很好玩,于是学习热情度高。但是随着课程的进行,一周两节课,如果是采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主宰教学全程的方式,只会让学生扫兴和反感,教学便无从谈起,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引起兴趣显然很重要。
《初中信息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和表达交流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起点水平和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的合理延伸或扩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实践。
一、 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不似其他学科,它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充其量只是引导。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学习的过程。而每个学生的内心都会潜在着一种对知识的渴求的欲望,作为教师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这种欲望激发出来、挖掘出来,这样就能取得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成果。在这个信息时代,计算机本身对学生就充满了吸引力,而这种好奇便是激发求知欲的最好推动力。
例如:在介绍Windows系统时,大部分学生还不熟悉计算机,我便示范桌面背景图案、图标大小等的改变,并让学生给自己的桌面换上喜欢的背景、去亲自感受Windows系统。而在介绍计算机组成的时候,在了解完硬件后,我先让学生玩了会系统自带的小游戏,四五分钟后学生正兴奋时再来解释这是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只是玩游戏,还包括画图、写文章等,顺便让学生亲自操作画图、写字板等工具,最后再引入应用外的系统软件。
这样,一节课下来,不仅把课程要求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也让学生对鼠标等的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最重要的是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再通过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此不断良性循环,以达到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二、 精讲少讲多练,讲授与练习有机结合
显然,信息技术不像其他科目,老师在上面讲讲学生听一听就行了。技术,顾名思义,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而农村学校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更少,所以我觉得更多的时间要留给学生亲自操作而不是长篇大论地讲。在难点上要精讲甚至重复演示一两遍,但是不是整节课都在讲,在讲究效率上,要点给学生提一下,难点演示一遍,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也可以让学生上来操作,让大家一起评价。总之,该讲的精讲,可以不用讲的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操练。
例如:在制作应用文档的模块中,我是让学生制作班级作文选。我把准备好的每个学生的作文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并发到每台计算机桌面上,让学生先看我演示再进行操作。在编辑正文时,我是这样演示的:
第一步,将多篇作文进行合并。操作方法是:执行“插入→文件”命令,选择合适的文档,单击“插入”按钮,将其他的作文插入到一个文档中。
第二步,为了使每篇作文独立成篇,需要在作文与作文之间设置分页,这时可以通过分页符来实现。操作方法是:执行“插入→分隔符”命令。
第三步,文稿的编辑。在修正文稿的过程中,Word文档提供了一些特定工具来提高文字处理的工作效率,例如“拼音和语法检查”“查找和替换”等工具。操作方法:执行“工具→拼写和语法”命令可以自动检查拼写和语法;执行“工具→查找与替换”命令能够快速修正文稿中的同类错误,或者找出相同字词;执行“工具→修订”命令可以修订文档;执行“工具→自动更正”命令能够自动更正文档中的错误;执行“工具→比较并合并文档”命令能够合并文档;而执行“工具→字数统计”命令能够自动统计字数等。
第四步,文稿的修饰。这一部分包括设置文稿字体、修饰段落首行缩进、文档分栏等。字体设计上逐一演示如何修改字体形状、大小、颜色及设计艺术字等;段落方面演示首行缩进、行距等;还演示了如何进行分栏等操作。
最后演示如何进行文稿的整体页面设置,主要是页眉页脚的设置。
在这些操作演示一遍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制作一份作文选,还让学生尝试执行“插入→文本框”来编辑文本,以修饰文章。
虽然两个课时九十分钟,我只讲了十几分钟,结果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作文选,不但兴致很高,Word文檔的相关操作也熟练了,教学目的也有效达到了。
三、 结合任务驱动式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近年来颇受欢迎的方法,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我觉得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好处。前面说过了,农村学校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不多,更多的时间应该留给他们动手操作。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便是给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操作去探索,在这过程中,教师再适时给予提醒和小结,这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更有效。
例如:在制作学生作文选的目录时,我是只是给学生任务:这节课给自己制作的作文选加上目录。任务提出后驱动学生自己去操作,由于前几节课下来都是在制作作文选,随着作品的不断完善,学生的兴致不断高涨,学生也很快融入进去。很多学生是先浏览课本的示例一步一步操作下来,也有学生是先设计好再去寻找每一步的操作。而我,也只是适时地给些建议和参与讨论,大部分同学卡壳的地方(如图片的处理)再加以提醒和演示。等大家做好了再统一演示他们的成果,并适时提问一下几个相关操作。这种教学方法是我比较喜欢用的方法,我也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总而言之,农村学校不似城镇学校,软、硬件设施都相对较差。所以,一节信息技术课要怎样上比较好要花上不少心思。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考虑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以上教学方法是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相互渗透使用,目的是为了让农村学校的学生更好更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作者简介:徐燕芳,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诏安县深桥中学。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精讲多练;任务驱动式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在平常很少接触到计算机,偶尔也是去网吧等打游戏。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起初都是怀着好奇的心情,并觉得可以打游戏、很好玩,于是学习热情度高。但是随着课程的进行,一周两节课,如果是采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主宰教学全程的方式,只会让学生扫兴和反感,教学便无从谈起,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引起兴趣显然很重要。
《初中信息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和表达交流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起点水平和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的合理延伸或扩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实践。
一、 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不似其他学科,它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充其量只是引导。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学习的过程。而每个学生的内心都会潜在着一种对知识的渴求的欲望,作为教师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这种欲望激发出来、挖掘出来,这样就能取得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成果。在这个信息时代,计算机本身对学生就充满了吸引力,而这种好奇便是激发求知欲的最好推动力。
例如:在介绍Windows系统时,大部分学生还不熟悉计算机,我便示范桌面背景图案、图标大小等的改变,并让学生给自己的桌面换上喜欢的背景、去亲自感受Windows系统。而在介绍计算机组成的时候,在了解完硬件后,我先让学生玩了会系统自带的小游戏,四五分钟后学生正兴奋时再来解释这是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只是玩游戏,还包括画图、写文章等,顺便让学生亲自操作画图、写字板等工具,最后再引入应用外的系统软件。
这样,一节课下来,不仅把课程要求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也让学生对鼠标等的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最重要的是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再通过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此不断良性循环,以达到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二、 精讲少讲多练,讲授与练习有机结合
显然,信息技术不像其他科目,老师在上面讲讲学生听一听就行了。技术,顾名思义,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而农村学校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更少,所以我觉得更多的时间要留给学生亲自操作而不是长篇大论地讲。在难点上要精讲甚至重复演示一两遍,但是不是整节课都在讲,在讲究效率上,要点给学生提一下,难点演示一遍,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也可以让学生上来操作,让大家一起评价。总之,该讲的精讲,可以不用讲的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操练。
例如:在制作应用文档的模块中,我是让学生制作班级作文选。我把准备好的每个学生的作文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并发到每台计算机桌面上,让学生先看我演示再进行操作。在编辑正文时,我是这样演示的:
第一步,将多篇作文进行合并。操作方法是:执行“插入→文件”命令,选择合适的文档,单击“插入”按钮,将其他的作文插入到一个文档中。
第二步,为了使每篇作文独立成篇,需要在作文与作文之间设置分页,这时可以通过分页符来实现。操作方法是:执行“插入→分隔符”命令。
第三步,文稿的编辑。在修正文稿的过程中,Word文档提供了一些特定工具来提高文字处理的工作效率,例如“拼音和语法检查”“查找和替换”等工具。操作方法:执行“工具→拼写和语法”命令可以自动检查拼写和语法;执行“工具→查找与替换”命令能够快速修正文稿中的同类错误,或者找出相同字词;执行“工具→修订”命令可以修订文档;执行“工具→自动更正”命令能够自动更正文档中的错误;执行“工具→比较并合并文档”命令能够合并文档;而执行“工具→字数统计”命令能够自动统计字数等。
第四步,文稿的修饰。这一部分包括设置文稿字体、修饰段落首行缩进、文档分栏等。字体设计上逐一演示如何修改字体形状、大小、颜色及设计艺术字等;段落方面演示首行缩进、行距等;还演示了如何进行分栏等操作。
最后演示如何进行文稿的整体页面设置,主要是页眉页脚的设置。
在这些操作演示一遍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制作一份作文选,还让学生尝试执行“插入→文本框”来编辑文本,以修饰文章。
虽然两个课时九十分钟,我只讲了十几分钟,结果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作文选,不但兴致很高,Word文檔的相关操作也熟练了,教学目的也有效达到了。
三、 结合任务驱动式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近年来颇受欢迎的方法,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我觉得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好处。前面说过了,农村学校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不多,更多的时间应该留给他们动手操作。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便是给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操作去探索,在这过程中,教师再适时给予提醒和小结,这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更有效。
例如:在制作学生作文选的目录时,我是只是给学生任务:这节课给自己制作的作文选加上目录。任务提出后驱动学生自己去操作,由于前几节课下来都是在制作作文选,随着作品的不断完善,学生的兴致不断高涨,学生也很快融入进去。很多学生是先浏览课本的示例一步一步操作下来,也有学生是先设计好再去寻找每一步的操作。而我,也只是适时地给些建议和参与讨论,大部分同学卡壳的地方(如图片的处理)再加以提醒和演示。等大家做好了再统一演示他们的成果,并适时提问一下几个相关操作。这种教学方法是我比较喜欢用的方法,我也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总而言之,农村学校不似城镇学校,软、硬件设施都相对较差。所以,一节信息技术课要怎样上比较好要花上不少心思。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考虑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以上教学方法是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相互渗透使用,目的是为了让农村学校的学生更好更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作者简介:徐燕芳,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诏安县深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