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已沦为劳动侵权帮凶

来源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企业之所以对派遣工“情有独钟”,是因为劳务派遣正成为规避《劳动合同法》、逃避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宝”。
  
  日前,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发表声明,否认此前一份由大学生发布的《可口可乐劳工权益调查报告》的结果。声明称,该报告中的指责并不属实。(《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12月17日)
  事情缘于2008年12月14日晚,由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的大学生组成的社会调查小组,发布《可口可乐调查报告》称,可口可乐严重侵害派遣工利益。报告说:“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存在大量的派遣工和其他非正式工,这些工人干着最危险、最苦、最累的工作,工作时间最长,工资却最低,而且还被拖欠甚至克扣。”
  虽然事实的真相有待地方劳动监察部门的调查,不过该事件却掀开了劳务派遣工生存状态的冰山一角。事实上,劳务派遣这一在西方只用于灵活就业的用工形式,在中国制造业中却被广泛采用,而农民正成为制造业劳务派遣工的主体。企业之所以对派遣工“情有独钟”,是因为在劳务派遣制度下,劳动力的雇用与使用分离,用工企业使用劳动者却不需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务派遣单位却不使用劳动者。
  在这种用工模式下,用工企业炒职工的“鱿鱼”轻而易举,只需将职工打发回劳务派遣公司而不需承担任何责任。如此一来,用工企业节约了成本,方便了管理,摆脱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制约;劳务派遣机构也从中捞到好处,拿到数额不小的劳动派遣管理费。可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性和安全感却受到了严重挑战,劳动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劳务派遣制度对职工权益的侵犯,主要体现在劳务派遣制度下,劳务工失去自身发展的空间,成为“劳动工具”,即使他们干得再好、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能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当他们奉献了青春光阴,等待他们的可能是解雇的命运。
  一些企业在劳务工和正式职工“同工不同酬”,劳务工的待遇远低于正式职工,劳务工备受岐视。一些劳务工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和患病时,用工单位往往也以没有建立劳动关系与派遣机构有协议为由,怠于承担本应承担的责任,转移了用工的风险。
  事实上,《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派遣采取了限制和抑制的态度,规定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岗位限定在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岗位上。然而,对何为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岗位,却并没有进一步明确。可虑的是,劳务派遣正成为一些企业规避《劳动合同法》,逃避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宝”。对此,应引起高度警惕。
  
其他文献
太原市美丽的汾河西岸,有一座中石化四星级加油站(山西省星级最高的加油站),它以贴心完善的服务、质优量足的油品和勇于担当责任的行为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好评,用顾客的话说,
强壮的沙暴天气过程分析用完了数字图方法和时间在 Gansu Province.The 研究结果在2004年5月23日扩大了观察信息的信息揭示沙暴灾难天气和不规则的信息的含义的唯一的机制结
回首60年,中国的质检事业走过了千山万水,越过了急流险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质检工作经历了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  一代代的质检人,他们是中国质量发展的亲历者,是质量管理的实践者,更是质量工作的推动者。  60年,大浪淘沙。很多人和事可能早已被历史遗忘,但有些人和事却被载入千古史册,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供后世瞻仰。  站在新中国历史60年的节点上,我们梳理了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