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一直是个胆小的孩子。生人到家里做客,我不敢讲话;父母带我到陌生的环境,我紧挨着父母,不敢离开半步。父母亲对我胆小的评价言犹在耳,而这些话一直被我自然而然地认同,直到年过三十,才真正摆脱了胆小的阴影。
生下了自己的宝宝,我最怕的是宝宝也胆小。可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宝宝是个男孩子,但却一样胆小。宝宝一岁半了,奶奶说话声音大一些,他还是会吓得大哭;楼上突然一个响动,他会从梦中惊醒;电动玩具开动起来,他吓得又摇头又摆手又后退,如果还不关上,他就又大哭起来……我不知道胆小是不是也遗传,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让我的宝宝胆小下去。我看了很多资料,然后实行了我的“大胆计划”。
计划一:到人多的地方去
宝宝在家里还是挺活泼的,可是一出门就变得很“谨慎”,常常是一声不响地观察周围。为了让他愿意与人交流,我选了几个人多的地方,常带宝宝去。
一是我们小区的室外健身区,那里清晨、傍晚都有很多锻炼身体的邻居。这些热爱体育运动的人们也多数很开朗,见到小孩子总要逗一逗。我就让宝宝反复地跟邻居们打招呼、说再见,让宝宝看邻居们在运动器械边跑步、踢腿、跳绳、踢毽子。
可能是运动着的人们引起了宝宝的好奇,也可能是快乐的气氛感染了宝宝,他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他最喜欢看人们围个圈踢毽子,如果踢毽的人们大笑,他也跟着笑。遇到熟悉一些的邻居也愿意打招呼、说再见了。
二是公共汽车。以前带宝宝出行,不是坐宝宝爸爸开的车,就是坐出租车。现在,只要时间允许,我就会选车况较好的公共汽车。宝宝非常喜欢汽车,公共汽车的视野好,他在窗边可以看到很多汽车,他可以一个个地指着让我说型号和牌子。他也很喜欢看开车的司机,好像知道是司机让这个铁皮箱子动起来。带着宝宝上公共汽车,总有好心人让座。我也总是先说谢谢,再让宝宝“拜拜”表示感谢,反复多次,宝宝就敢于“拜拜”了。而且,他一表示感谢,周围的人就夸宝宝聪明可爱,宝宝因此受到很大的鼓励。
三是公园。节假日公园的人很多,多数都带着孩子。我会让宝宝观察别的小朋友,并找机会跟别的小朋友接触。渐渐地,宝宝不再躲别的小朋友,有时候还愿意摸摸别的小朋友。
四是超市。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宝宝很快就会兴奋起来,摸摸这儿,看看那儿,胆子也跟着大了起来。尤其走到卖面包的地方,阿姨总会切一小块给宝宝尝尝,宝宝这时候可一点儿也不怕人,吃完还会主动“拜拜”感谢。
有了这些与人友好交往的经历,宝宝好像已经感受到外面的环境并不可怕,越来越喜欢妈妈带他出去玩了。
计划二:亲子课多多上
我一直很认同带宝宝去上亲子课。毕竟专业的教育机构对孩子的认知能力、行为特点更了解。我先是报了一个比较传统的亲子中心,那里的老师很亲切,说话轻轻柔柔。宝宝跟十个同月龄的孩子一个班,玩的时候表现得很被动。看到老师发玩具,他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抢着拿,而是坐在我的怀里等着老师发。喜欢别的孩子拿的玩具,他也从来不抢。等到别人丢在一边,才悄悄地过去拿起来玩。如果别人来抢他的玩具,他会委屈地哭,或者干脆去玩别的。总的来说,这个亲子中心创造了集体生活,但基本没让宝宝胆子更大一些。
于是,我又去看了其他的亲子中心,最后选了一家有着西方教育特点的亲子中心。这个中心的教育有点“一惊一咋”,比如老师突然往孩子脸上吹泡泡,或者教孩子边拍地板边大叫大笑,或者把纱巾蒙在孩子脸上,然后突然扯下去,老师上课的时候一直在大声地唱歌、大声地说话……那里的宝宝们都很“皮”,这让我非常向往。
当然,宝宝刚去的时候很不适应,常常不知所措。因为没融入快乐的气氛中,有时候会莫名地哭起来。为了让他适应,我总是比上课时间早半个小时到亲子中心,先让他熟悉环境,大声地唱歌、逗他笑,让他兴奋起来,然后再上课。在家里,我也常学着老师,大声地学狗叫、鸡叫、马叫,给他在床上翻跟头,跟他一起哈哈大笑。
现在,宝宝每周有四次亲子课,一次婴幼儿游泳课。他虽然不是亲子中心最活跃的孩子,但已经会主动帮老师捡掉在地上的玩具,愿意主动走到老师面前,让老师亲吻他了。
计划三:肯定、鼓励宝宝
因为记得自己的父母说自己胆小,自己果真就胆小起来,所以,我从来不在宝宝面前说他胆小。当他做了对的事,或者经过努力有了一个进步,或者成功地完成了大人的指令,我都会夸他“真棒!”他虽然小,但非常懂得大人们的赞美,也喜欢听我说他“棒”。再后来,常常是还没等我夸他,他就自己先得意地说自己“棒”。
每天我和宝宝还有很多“回忆时间”。我会问他,“在亲子班是不是跟小朋友一起玩饭碗和小勺了,小朋友们是不是很喜欢跟宝宝一起玩啊?”或者“你是不是跟对门的李奶奶打招呼了?李奶奶是不是夸宝宝了?”或者“今天老师亲宝宝了吗?老师是不是特别喜欢宝宝啊?”宝宝会以会心的微笑表示赞同。专家说这叫“重温成功的时刻”,可以帮助宝宝自信起来,让他觉得别人对他的评价很高,他可以在与人交往中得到肯定和快乐。
计划四:化恐惧为好奇
宝宝害怕小狗、害怕电动玩具、害怕突然变大的声音。针对这些,我实施了化恐惧为好奇的策略。
我买来跟小狗有关的故事书、图片,给宝宝讲。然后带他远远地看小狗。告诉他那就是故事里那个爱吃肉骨头的小黑。然后问他愿不愿意看看小黑,问问它小白兔哪儿去了?如果宝宝愿意,就抱着他走近一点看小狗。如果在屋里隔着窗子看到了小狗,我也会问宝宝,那只小狗饿没饿呀?它是不是在找小兔子啊?宝宝就会趴着窗台一直看,还不停地指着小狗让我看。
我还买了造型可爱的电动玩具,比如一个企鹅妈妈带着三个企鹅宝宝。一开动,四只企鹅一起摇摇晃晃地走。宝宝害怕,我就先关了,给他讲企鹅妈妈给小宝宝们唱的歌可好听了,咱们听听它唱了什么,然后再开。宝宝还是有点怕,我就又指着企鹅妈妈头上的帽子,让宝宝看帽子转动。有了好奇心的牵动,宝宝很快喜欢上了电动玩具,为了看清它们是怎么走的,还会趴在地上看。
为了让宝宝习惯声音的大小变化,我教宝宝开关音响,调节音量,让他在自己调节音量的过程中不惧怕变大的声音。
据专家说,胆小害羞的宝宝长大后更容易成为富于同情、敏感细心的人,因为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观察和思考人们为什么这样做事。他们的内心世界尤其丰富,充满了想象力,很多杰出人士的童年也有羞怯的体验。所以,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有个胆小的宝宝,请先感谢上天的厚赠,然后根据你的宝宝的特点,制定自己的“大胆计划”吧,相信我们的宝宝都会战胜自我,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生下了自己的宝宝,我最怕的是宝宝也胆小。可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宝宝是个男孩子,但却一样胆小。宝宝一岁半了,奶奶说话声音大一些,他还是会吓得大哭;楼上突然一个响动,他会从梦中惊醒;电动玩具开动起来,他吓得又摇头又摆手又后退,如果还不关上,他就又大哭起来……我不知道胆小是不是也遗传,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让我的宝宝胆小下去。我看了很多资料,然后实行了我的“大胆计划”。
计划一:到人多的地方去
宝宝在家里还是挺活泼的,可是一出门就变得很“谨慎”,常常是一声不响地观察周围。为了让他愿意与人交流,我选了几个人多的地方,常带宝宝去。
一是我们小区的室外健身区,那里清晨、傍晚都有很多锻炼身体的邻居。这些热爱体育运动的人们也多数很开朗,见到小孩子总要逗一逗。我就让宝宝反复地跟邻居们打招呼、说再见,让宝宝看邻居们在运动器械边跑步、踢腿、跳绳、踢毽子。
可能是运动着的人们引起了宝宝的好奇,也可能是快乐的气氛感染了宝宝,他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他最喜欢看人们围个圈踢毽子,如果踢毽的人们大笑,他也跟着笑。遇到熟悉一些的邻居也愿意打招呼、说再见了。
二是公共汽车。以前带宝宝出行,不是坐宝宝爸爸开的车,就是坐出租车。现在,只要时间允许,我就会选车况较好的公共汽车。宝宝非常喜欢汽车,公共汽车的视野好,他在窗边可以看到很多汽车,他可以一个个地指着让我说型号和牌子。他也很喜欢看开车的司机,好像知道是司机让这个铁皮箱子动起来。带着宝宝上公共汽车,总有好心人让座。我也总是先说谢谢,再让宝宝“拜拜”表示感谢,反复多次,宝宝就敢于“拜拜”了。而且,他一表示感谢,周围的人就夸宝宝聪明可爱,宝宝因此受到很大的鼓励。
三是公园。节假日公园的人很多,多数都带着孩子。我会让宝宝观察别的小朋友,并找机会跟别的小朋友接触。渐渐地,宝宝不再躲别的小朋友,有时候还愿意摸摸别的小朋友。
四是超市。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宝宝很快就会兴奋起来,摸摸这儿,看看那儿,胆子也跟着大了起来。尤其走到卖面包的地方,阿姨总会切一小块给宝宝尝尝,宝宝这时候可一点儿也不怕人,吃完还会主动“拜拜”感谢。
有了这些与人友好交往的经历,宝宝好像已经感受到外面的环境并不可怕,越来越喜欢妈妈带他出去玩了。
计划二:亲子课多多上
我一直很认同带宝宝去上亲子课。毕竟专业的教育机构对孩子的认知能力、行为特点更了解。我先是报了一个比较传统的亲子中心,那里的老师很亲切,说话轻轻柔柔。宝宝跟十个同月龄的孩子一个班,玩的时候表现得很被动。看到老师发玩具,他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抢着拿,而是坐在我的怀里等着老师发。喜欢别的孩子拿的玩具,他也从来不抢。等到别人丢在一边,才悄悄地过去拿起来玩。如果别人来抢他的玩具,他会委屈地哭,或者干脆去玩别的。总的来说,这个亲子中心创造了集体生活,但基本没让宝宝胆子更大一些。
于是,我又去看了其他的亲子中心,最后选了一家有着西方教育特点的亲子中心。这个中心的教育有点“一惊一咋”,比如老师突然往孩子脸上吹泡泡,或者教孩子边拍地板边大叫大笑,或者把纱巾蒙在孩子脸上,然后突然扯下去,老师上课的时候一直在大声地唱歌、大声地说话……那里的宝宝们都很“皮”,这让我非常向往。
当然,宝宝刚去的时候很不适应,常常不知所措。因为没融入快乐的气氛中,有时候会莫名地哭起来。为了让他适应,我总是比上课时间早半个小时到亲子中心,先让他熟悉环境,大声地唱歌、逗他笑,让他兴奋起来,然后再上课。在家里,我也常学着老师,大声地学狗叫、鸡叫、马叫,给他在床上翻跟头,跟他一起哈哈大笑。
现在,宝宝每周有四次亲子课,一次婴幼儿游泳课。他虽然不是亲子中心最活跃的孩子,但已经会主动帮老师捡掉在地上的玩具,愿意主动走到老师面前,让老师亲吻他了。
计划三:肯定、鼓励宝宝
因为记得自己的父母说自己胆小,自己果真就胆小起来,所以,我从来不在宝宝面前说他胆小。当他做了对的事,或者经过努力有了一个进步,或者成功地完成了大人的指令,我都会夸他“真棒!”他虽然小,但非常懂得大人们的赞美,也喜欢听我说他“棒”。再后来,常常是还没等我夸他,他就自己先得意地说自己“棒”。
每天我和宝宝还有很多“回忆时间”。我会问他,“在亲子班是不是跟小朋友一起玩饭碗和小勺了,小朋友们是不是很喜欢跟宝宝一起玩啊?”或者“你是不是跟对门的李奶奶打招呼了?李奶奶是不是夸宝宝了?”或者“今天老师亲宝宝了吗?老师是不是特别喜欢宝宝啊?”宝宝会以会心的微笑表示赞同。专家说这叫“重温成功的时刻”,可以帮助宝宝自信起来,让他觉得别人对他的评价很高,他可以在与人交往中得到肯定和快乐。
计划四:化恐惧为好奇
宝宝害怕小狗、害怕电动玩具、害怕突然变大的声音。针对这些,我实施了化恐惧为好奇的策略。
我买来跟小狗有关的故事书、图片,给宝宝讲。然后带他远远地看小狗。告诉他那就是故事里那个爱吃肉骨头的小黑。然后问他愿不愿意看看小黑,问问它小白兔哪儿去了?如果宝宝愿意,就抱着他走近一点看小狗。如果在屋里隔着窗子看到了小狗,我也会问宝宝,那只小狗饿没饿呀?它是不是在找小兔子啊?宝宝就会趴着窗台一直看,还不停地指着小狗让我看。
我还买了造型可爱的电动玩具,比如一个企鹅妈妈带着三个企鹅宝宝。一开动,四只企鹅一起摇摇晃晃地走。宝宝害怕,我就先关了,给他讲企鹅妈妈给小宝宝们唱的歌可好听了,咱们听听它唱了什么,然后再开。宝宝还是有点怕,我就又指着企鹅妈妈头上的帽子,让宝宝看帽子转动。有了好奇心的牵动,宝宝很快喜欢上了电动玩具,为了看清它们是怎么走的,还会趴在地上看。
为了让宝宝习惯声音的大小变化,我教宝宝开关音响,调节音量,让他在自己调节音量的过程中不惧怕变大的声音。
据专家说,胆小害羞的宝宝长大后更容易成为富于同情、敏感细心的人,因为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观察和思考人们为什么这样做事。他们的内心世界尤其丰富,充满了想象力,很多杰出人士的童年也有羞怯的体验。所以,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有个胆小的宝宝,请先感谢上天的厚赠,然后根据你的宝宝的特点,制定自己的“大胆计划”吧,相信我们的宝宝都会战胜自我,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