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子:借助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10周年院庆举办日本讲谈社漫画大师班的机会,我们有兴结识了讲谈社漫画学院(KFS)院长阿部敬悦,并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参加访谈的还有讲谈社漫画学院(KFS)常务董事田边理,讲谈社(北京)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近藤大介。
Q:讲谈社是日本三大出版社之一,KFS在讲谈社里处于怎样的位置并有哪些特点?
A:我们是讲谈社1968年所开设的一家子公司,以美术、漫画培训为主,也是当时作为讲谈社总社60周年的纪念事业之一。我们在最初创业的时期是主要做美术类的培训学院,到了上世纪70年代,漫画和绘本比较流行,所以我们又开设漫画班和绘本班,总共三个部门,都属于比较流行的。
我们教学特色有三点,一是培训的方式,以函授为主,学员在家里可以学接受培训的课程。
二是我们的教材,这是最让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的。教材是由日本老一代漫画家亲自参与编排的,现在日本非常有名的漫画家也参与了新教材的制作。教材中有很多珍贵的日本漫画家手绘原稿与技法的示范,比如通过怎样的步骤和技法来绘制人物的表情,悲哀的、快乐的、生气的样子,非常细腻,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是我们采取会员制的教学方法,爱好者先申请加入会,才能得到我们的教材。具体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先根据教材自己绘制漫画,然后把他们自己的漫画然后邮寄给我们。由我们的专业老师在原画上进行纠正、批注。
Q:这些都是通过邮寄,能不能通过互联网进行邮件的传送?
A:我们还没做网络上的教学,因为技术上比较难实现。最好教学方式的是给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在电脑上修改是比较难的。我们现在的方式是老师对学生作品进行修改的同时,由专业人员拍摄DVD制作成光盘,然后把光盘和修改后的作品一起寄给学生。每位参加培训的学生都会得到专业老师单独的辅导,所以人工费比较高。
Q:对希望参加培训的学员有没有具体的要求?主要面向哪些群体?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人员?
A:各种各样的人,漫画家到家庭主妇,喜欢画画的都可以,我们是函授的,所以没有限制,还包括正在工作的、学生、国外的等等。
Q:日本像这样的学校有多少?学费大概是多少?
A:类似的学校比较多,具体数量不清楚。学费方面,像大学的美术类专业一年平均学费是200万日元。私立学院的学费是150万日元。我们作为函授类培训,费用是最高的,三年要150万日元。
Q:学院会颁发相应的证书吗?
A:没有什么证明的,我们是私立的,没有国家的资格,没有证书。在日本私立大学、学院都是这样。
Q:接受培训以后的学生的去向是什么?是做专职的漫画家还是只是带着一种兴趣去学?
A:各种各样的,通常是专业的、有名的漫画家。也有漫画爱好者,学成后会向给杂志投稿、赚钱。也有家庭主妇,纯粹爱好的。最优秀的学生大约有400人,我们每年会把学生作品做成一本作品集,向2000家左右的出版社和文化公司去推荐,书上有学生的联系方式,如果有出版社对他们的作品感兴趣,会直接与他们联系。
Q:现在学生规模是多少?
A:大约有8000人,三年培训结束后还想继续学习的,还有4000人,学员的总体规模大概在12000人左右。
Q:每年都是这样的规模吗?我们中国的漫画从业者想参加这种培训,需要怎样的方式呢?
A:每年新参加培训的学生规模在3000人左右。假如中国人想参加,在北京有讲谈社的中国办公室,通过办公室可以参加的,现在有韩国、中国台湾地区、菲律宾三个国家可以接受我们的培训。
Q:讲谈社也是日本最著名的漫画出版公司之一,目前日本的漫画出版业是怎样的状况?
A:最近几年,漫画杂志行业是萎缩的,发行量是最高潮时候的三分之二,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日本孩子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少;二是现在的孩子玩电子游戏、看电子产品、手机多一些,不再看漫画。所以连载漫画的发行量越来越少,但是漫画单行本还可以。虽然漫画行业不景气,但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机会,我们有丰富的漫画内容资源,可以将漫画映像化,将漫画原作拓宽成动漫周边的新产品,比如把现有的漫画改编成电视剧或是制作电子游戏之类的,这是我们近期的战略。在日本由漫画改编的电视剧(非动画片)也非常多,大概能占到总数的60%左右。
Q:漫画市场萎缩,在日本想成为漫画家的人会不会也相应地减少?
A:将来想当漫画家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少。前几年日本电子游戏非常流行,大多数孩子们想做游戏专业,所以对漫画行业影响非常大,有本事的人都去了游戏那边。但是现在游戏行业不行了,又有很多人回到漫画了(笑)。
Q:为什么说日本的游戏行业现在不行了?
A:漫画大多是一个人画的,漫画家依靠作品或是个人就可以获得成功。游戏是几百个人做的,所以个人很难出名!同时,制作游戏的成本也非常高,所以现在的游戏作品越来越少,因为盗版也很多,价格也越来越低。
Q:现在日本漫画家的收入是不是有所下降?
A:以前在日本是这样的,我想赚钱,我当漫画家。现在是:我喜欢漫画,我来当漫画家,这样纯粹喜欢漫画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好的现象。
日本有名的漫画家的年收入大概是10亿日元。如果是非常著名的漫画家,比如《海贼王》的作者,可能会有几十亿日元的收入。
Q:那处于金字塔底层的漫画从业者的收入状况呢?
A:在日本漫画家的界限是有没有在漫画杂志连载,有连载的话一页是1万日元的稿费,年收入在1000万日元左右。没有连载的年轻漫画家一边要打工,或者做著名漫画家的助手。刚开做始连载的漫画家,一个人做不了漫画,要雇助手,还是很艰难的。
如果连载有人气的话,可以做单行本,单行本对漫画家来说是非常好的,因为有百分之十的版税。单行本漫画一般出版至少3万部以上,有人气的可以出版20万部以上,对漫画家是非常可观的收入。漫画受欢迎的话肯定会变成电视剧,电视剧的原作权(著作权)也会支付给漫画家一定比例的版税,还有周边的商品的版税也会给漫画家,这样漫画家的收入就会越来越好!
Q:原作改编成电视剧(非动画片)或做周边商品的话,漫画家可以得到百分之多少的版税呢?
A:如果做成周边商品,企业要支付4—5%的版税给漫画家的。制作一个小时的电视剧要给漫画家1000万日元的版税。在日本,漫画改编的电视剧比漫画改编的动画片要支付更高的版税,因为日本的电视剧一般在12集左右就结束了,而动画片最少要拍几十集,所以支付的版税就相应的少了。具体到每个漫画家获得的费用就不一样了,这需要出版社的编辑做为漫画家的代理人跟电视台或者其他机构进行谈判,要根据作品和漫画家的名气来定。
Q:一个漫画家的成长有两个非常关键的点;一是要出连载,二是要出单行本。出版社怎样判断哪些漫画能达到连载的水平?又如何从众多连载的作品中选出来做单行本?
A:连载是需要借助编辑的经验看新人和新作有什么样的才华以及他将来的发展线来判断的。同时也看要看作品与杂志的风格合适不合适,如果不搭的话,再有才华,我们也是不需要的。
单行本的问题就简单多了,连载漫画每周都有读者人气排行榜,我们会根据考前排名来出单行本。
Q:单行本里人气好的会再改编成电视剧吗?
A:大部分是电视台的人看这个漫画是否适合拍电视剧,他们觉得合适会跟我们联系。还有一部分是我们出版社直接推荐给电视台的。
Q:人气排行榜是怎样评选出来的?
A:漫画杂志会附带相应的榜单,每周有评选,最有意思的是什么,最没意思的是什么,每周都会有读者把榜单寄回出版社。一般来说,现在少年漫画的发行量在200万册左右,寄回的榜单大概是发行量的10%左右,就是说每周有将近20万的邮件。
讲谈社有专门的部门来整理、统计这些榜单。在日本,保护个人情报是非常严格的,每天要锁门,像保护金库那样。但是,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唯一获得人气度的方法。为什么会有20万读者会把榜单寄回给我们呢,因为寄的话有相应的奖励,有几百个或者几千个读者会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礼物,比如说新的游戏光盘……
Q:20世纪80-90年代是日本漫画家辈出的一个年代,但最近几年,似乎并没有新的大师级人物诞生,是不是经过这些年的洗礼,创作已经趋于瓶颈了?
A:日本漫画目前的状况是内容会按读者群体越来越细分,很少有像以前那种适合全国民看的漫画。市场这样细分的话,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现在日本漫画的技术越来越高,画面表现在细节上也越来越细腻。另一方面,现在也没有全国民性的大作,看完之后有惊奇感觉的漫画越来越少,这是很可惜的。有意思的是,今年的讲谈社漫画奖获奖的作品叫“进击的巨人”,是讲人类打败吃人巨人的故事,内容很简单,画风也很粗,但却是近年来少见的漫画作品,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很受大众欢迎。
Q:新媒体瓜分了很多纸质漫画市场,在讲谈社在新媒体漫画领域有什么规划?
A:讲谈社是日本在电子化出版领域最先进的一家公司。明年出版漫画的时候会同步推出电子版。我们没有自己的平台,是给所有媒体提供的付费下载,比如iPad。目前还是以纸质媒体为主,电子版面对的群体主要是宅男宅女。
漫画电子版售价是纸质媒体的一半左右,电子版的制作成本也是纸质媒体的一半。
Q:现在日本的新媒体业务占整个出版业多大的比重?
A:去年日本的出版行业收入是2万亿日元,电子媒体大概是600亿日元左右。
Q: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出版业未来的趋势会怎样?
A:出版界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有乐观的和悲观的两种。有一种悲观的看法比较有意思,以前光文社的出版部长山田顺,对电子图书有十多年的研究,去年他辞职了,今年3月写了一本书叫《出版大崩溃》,在日本非常火。他个人的主张是:随着电子图书的发展,纸质媒体的市场越来越少,出版社的开发成本越来越高。而电子图书除了漫画外,成本只是纸质媒体的十分之一左右。发行价也是十分之一左右,收入是纸质媒体的百分之一,没有找到盈利模式。而出版社则是越来越亏,因为电子版图书的都是免费下载的,消费者没有付款习惯,导致出版社和作者的收入越来越少,所以内容越来越差。不需要编辑,不需要管理、不需要市场部……所以出版社整体崩溃,最后只剩下美国的苹果、亚马逊、谷歌。
Q:能否谈一下讲谈社在中国的战略,希望在中国开展哪些动漫方面的业务?
A:从1997年开始,新闻出版总署不允许引进日本漫画,我们希望在中国开一家出版社卖漫画,但是开出版社也是禁止的,出版日本漫画也是禁止的。我们一直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今天的讲座是一种方法,培训漫画人才在中国很欢迎。同时,我们也在考虑,把日本原创漫画改编成轻小说,就是我们把原作的版权卖给中国出版社,中国出版社用漫画内容改编成在中国比较流行的轻小说。
Q:讲谈社是日本三大出版社之一,KFS在讲谈社里处于怎样的位置并有哪些特点?
A:我们是讲谈社1968年所开设的一家子公司,以美术、漫画培训为主,也是当时作为讲谈社总社60周年的纪念事业之一。我们在最初创业的时期是主要做美术类的培训学院,到了上世纪70年代,漫画和绘本比较流行,所以我们又开设漫画班和绘本班,总共三个部门,都属于比较流行的。
我们教学特色有三点,一是培训的方式,以函授为主,学员在家里可以学接受培训的课程。
二是我们的教材,这是最让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的。教材是由日本老一代漫画家亲自参与编排的,现在日本非常有名的漫画家也参与了新教材的制作。教材中有很多珍贵的日本漫画家手绘原稿与技法的示范,比如通过怎样的步骤和技法来绘制人物的表情,悲哀的、快乐的、生气的样子,非常细腻,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是我们采取会员制的教学方法,爱好者先申请加入会,才能得到我们的教材。具体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先根据教材自己绘制漫画,然后把他们自己的漫画然后邮寄给我们。由我们的专业老师在原画上进行纠正、批注。
Q:这些都是通过邮寄,能不能通过互联网进行邮件的传送?
A:我们还没做网络上的教学,因为技术上比较难实现。最好教学方式的是给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在电脑上修改是比较难的。我们现在的方式是老师对学生作品进行修改的同时,由专业人员拍摄DVD制作成光盘,然后把光盘和修改后的作品一起寄给学生。每位参加培训的学生都会得到专业老师单独的辅导,所以人工费比较高。
Q:对希望参加培训的学员有没有具体的要求?主要面向哪些群体?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人员?
A:各种各样的人,漫画家到家庭主妇,喜欢画画的都可以,我们是函授的,所以没有限制,还包括正在工作的、学生、国外的等等。
Q:日本像这样的学校有多少?学费大概是多少?
A:类似的学校比较多,具体数量不清楚。学费方面,像大学的美术类专业一年平均学费是200万日元。私立学院的学费是150万日元。我们作为函授类培训,费用是最高的,三年要150万日元。
Q:学院会颁发相应的证书吗?
A:没有什么证明的,我们是私立的,没有国家的资格,没有证书。在日本私立大学、学院都是这样。
Q:接受培训以后的学生的去向是什么?是做专职的漫画家还是只是带着一种兴趣去学?
A:各种各样的,通常是专业的、有名的漫画家。也有漫画爱好者,学成后会向给杂志投稿、赚钱。也有家庭主妇,纯粹爱好的。最优秀的学生大约有400人,我们每年会把学生作品做成一本作品集,向2000家左右的出版社和文化公司去推荐,书上有学生的联系方式,如果有出版社对他们的作品感兴趣,会直接与他们联系。
Q:现在学生规模是多少?
A:大约有8000人,三年培训结束后还想继续学习的,还有4000人,学员的总体规模大概在12000人左右。
Q:每年都是这样的规模吗?我们中国的漫画从业者想参加这种培训,需要怎样的方式呢?
A:每年新参加培训的学生规模在3000人左右。假如中国人想参加,在北京有讲谈社的中国办公室,通过办公室可以参加的,现在有韩国、中国台湾地区、菲律宾三个国家可以接受我们的培训。
Q:讲谈社也是日本最著名的漫画出版公司之一,目前日本的漫画出版业是怎样的状况?
A:最近几年,漫画杂志行业是萎缩的,发行量是最高潮时候的三分之二,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日本孩子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少;二是现在的孩子玩电子游戏、看电子产品、手机多一些,不再看漫画。所以连载漫画的发行量越来越少,但是漫画单行本还可以。虽然漫画行业不景气,但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机会,我们有丰富的漫画内容资源,可以将漫画映像化,将漫画原作拓宽成动漫周边的新产品,比如把现有的漫画改编成电视剧或是制作电子游戏之类的,这是我们近期的战略。在日本由漫画改编的电视剧(非动画片)也非常多,大概能占到总数的60%左右。
Q:漫画市场萎缩,在日本想成为漫画家的人会不会也相应地减少?
A:将来想当漫画家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少。前几年日本电子游戏非常流行,大多数孩子们想做游戏专业,所以对漫画行业影响非常大,有本事的人都去了游戏那边。但是现在游戏行业不行了,又有很多人回到漫画了(笑)。
Q:为什么说日本的游戏行业现在不行了?
A:漫画大多是一个人画的,漫画家依靠作品或是个人就可以获得成功。游戏是几百个人做的,所以个人很难出名!同时,制作游戏的成本也非常高,所以现在的游戏作品越来越少,因为盗版也很多,价格也越来越低。
Q:现在日本漫画家的收入是不是有所下降?
A:以前在日本是这样的,我想赚钱,我当漫画家。现在是:我喜欢漫画,我来当漫画家,这样纯粹喜欢漫画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好的现象。
日本有名的漫画家的年收入大概是10亿日元。如果是非常著名的漫画家,比如《海贼王》的作者,可能会有几十亿日元的收入。
Q:那处于金字塔底层的漫画从业者的收入状况呢?
A:在日本漫画家的界限是有没有在漫画杂志连载,有连载的话一页是1万日元的稿费,年收入在1000万日元左右。没有连载的年轻漫画家一边要打工,或者做著名漫画家的助手。刚开做始连载的漫画家,一个人做不了漫画,要雇助手,还是很艰难的。
如果连载有人气的话,可以做单行本,单行本对漫画家来说是非常好的,因为有百分之十的版税。单行本漫画一般出版至少3万部以上,有人气的可以出版20万部以上,对漫画家是非常可观的收入。漫画受欢迎的话肯定会变成电视剧,电视剧的原作权(著作权)也会支付给漫画家一定比例的版税,还有周边的商品的版税也会给漫画家,这样漫画家的收入就会越来越好!
Q:原作改编成电视剧(非动画片)或做周边商品的话,漫画家可以得到百分之多少的版税呢?
A:如果做成周边商品,企业要支付4—5%的版税给漫画家的。制作一个小时的电视剧要给漫画家1000万日元的版税。在日本,漫画改编的电视剧比漫画改编的动画片要支付更高的版税,因为日本的电视剧一般在12集左右就结束了,而动画片最少要拍几十集,所以支付的版税就相应的少了。具体到每个漫画家获得的费用就不一样了,这需要出版社的编辑做为漫画家的代理人跟电视台或者其他机构进行谈判,要根据作品和漫画家的名气来定。
Q:一个漫画家的成长有两个非常关键的点;一是要出连载,二是要出单行本。出版社怎样判断哪些漫画能达到连载的水平?又如何从众多连载的作品中选出来做单行本?
A:连载是需要借助编辑的经验看新人和新作有什么样的才华以及他将来的发展线来判断的。同时也看要看作品与杂志的风格合适不合适,如果不搭的话,再有才华,我们也是不需要的。
单行本的问题就简单多了,连载漫画每周都有读者人气排行榜,我们会根据考前排名来出单行本。
Q:单行本里人气好的会再改编成电视剧吗?
A:大部分是电视台的人看这个漫画是否适合拍电视剧,他们觉得合适会跟我们联系。还有一部分是我们出版社直接推荐给电视台的。
Q:人气排行榜是怎样评选出来的?
A:漫画杂志会附带相应的榜单,每周有评选,最有意思的是什么,最没意思的是什么,每周都会有读者把榜单寄回出版社。一般来说,现在少年漫画的发行量在200万册左右,寄回的榜单大概是发行量的10%左右,就是说每周有将近20万的邮件。
讲谈社有专门的部门来整理、统计这些榜单。在日本,保护个人情报是非常严格的,每天要锁门,像保护金库那样。但是,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唯一获得人气度的方法。为什么会有20万读者会把榜单寄回给我们呢,因为寄的话有相应的奖励,有几百个或者几千个读者会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礼物,比如说新的游戏光盘……
Q:20世纪80-90年代是日本漫画家辈出的一个年代,但最近几年,似乎并没有新的大师级人物诞生,是不是经过这些年的洗礼,创作已经趋于瓶颈了?
A:日本漫画目前的状况是内容会按读者群体越来越细分,很少有像以前那种适合全国民看的漫画。市场这样细分的话,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现在日本漫画的技术越来越高,画面表现在细节上也越来越细腻。另一方面,现在也没有全国民性的大作,看完之后有惊奇感觉的漫画越来越少,这是很可惜的。有意思的是,今年的讲谈社漫画奖获奖的作品叫“进击的巨人”,是讲人类打败吃人巨人的故事,内容很简单,画风也很粗,但却是近年来少见的漫画作品,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很受大众欢迎。
Q:新媒体瓜分了很多纸质漫画市场,在讲谈社在新媒体漫画领域有什么规划?
A:讲谈社是日本在电子化出版领域最先进的一家公司。明年出版漫画的时候会同步推出电子版。我们没有自己的平台,是给所有媒体提供的付费下载,比如iPad。目前还是以纸质媒体为主,电子版面对的群体主要是宅男宅女。
漫画电子版售价是纸质媒体的一半左右,电子版的制作成本也是纸质媒体的一半。
Q:现在日本的新媒体业务占整个出版业多大的比重?
A:去年日本的出版行业收入是2万亿日元,电子媒体大概是600亿日元左右。
Q: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出版业未来的趋势会怎样?
A:出版界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有乐观的和悲观的两种。有一种悲观的看法比较有意思,以前光文社的出版部长山田顺,对电子图书有十多年的研究,去年他辞职了,今年3月写了一本书叫《出版大崩溃》,在日本非常火。他个人的主张是:随着电子图书的发展,纸质媒体的市场越来越少,出版社的开发成本越来越高。而电子图书除了漫画外,成本只是纸质媒体的十分之一左右。发行价也是十分之一左右,收入是纸质媒体的百分之一,没有找到盈利模式。而出版社则是越来越亏,因为电子版图书的都是免费下载的,消费者没有付款习惯,导致出版社和作者的收入越来越少,所以内容越来越差。不需要编辑,不需要管理、不需要市场部……所以出版社整体崩溃,最后只剩下美国的苹果、亚马逊、谷歌。
Q:能否谈一下讲谈社在中国的战略,希望在中国开展哪些动漫方面的业务?
A:从1997年开始,新闻出版总署不允许引进日本漫画,我们希望在中国开一家出版社卖漫画,但是开出版社也是禁止的,出版日本漫画也是禁止的。我们一直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今天的讲座是一种方法,培训漫画人才在中国很欢迎。同时,我们也在考虑,把日本原创漫画改编成轻小说,就是我们把原作的版权卖给中国出版社,中国出版社用漫画内容改编成在中国比较流行的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