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陈英锡祖籍福建,1933年出生于印尼。中学毕业后本可以继续留在当地发展,或者到英国、澳洲留学,父母也希望他这样做,但陈英锡却有自己的打算:希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他说:“漂泊海外的游子,最渴望得到母亲的温暖。” 他渴望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为振兴中华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951年6月上旬,陈英锡和林仪媛、李竹君等一大批同学,在雅加达港乘坐荷兰渣华轮船公司的一艘客轮,告别“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开始了盼望已久的回国之旅。在轮船上,大家都兴奋不已,但陈英锡在兴奋之余还带有几分沉重:他的父母希望他留在印尼,不同意他只身离去,他是不顾家人的劝阻,自行办理回国手续“偷偷”离开的。
客轮在茫茫的大海上乘风破浪前行。陈英锡的心情随着祖国的临近而逐渐开朗起来。第9天,他们在甲板上看到祖国美丽的海岸线,顿时欢呼起来:“啊,中国!中国!”
二
在报考高等院校时,陈英锡填志愿表时报的都是农业院校。认识他的人都有些不解,说:“你生长在城市,为什么对农业这么感兴趣呢?”他向大家透露一个内心的“秘密”:“在印尼念书时,我的老师张国基先生曾经对我说,‘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可惜由于旧中国的黑暗腐朽,亿万同胞饥寒交迫,捧着金饭碗饿肚子。现在祖国获得了新生,一穷二白的土地等待着你们去开拓耕耘。’这些话对我影响很大。我树立了一个理想,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我一定要为祖国农业的发展作点贡献。”
高考发榜后,陈英锡如愿以偿,被录取到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他积极向上,刻苦钻研。4年后,终于怀揣大学毕业文凭,奔赴矢志为之效力的农林战线——山西太原万柏林果树场工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万柏林果树场条件艰苦,设施简陋,员工的思想也比较封闭保守,要打开果树生产局面困难重重。陈英锡坚信:要改变落后面貌,一要靠艰苦奋斗,二要靠科学技术。他知难而进,把大学学到的知识一点一点地用于实践,又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他团结果树场员工,对原有的树种进行改良。经过辛勤努力, 100多株8年生的晚玛瑙江桃获得高产,株产370斤,亩产达6660斤。大家看到前所未有的丰产桃子,个个欢欣鼓舞。不少县区的领导和群众闻讯后也纷纷前来取经,订购桃苗。清徐县100余名社队干部在县领导的带领下,春天时节参观陈英锡一班人修剪桃树,对能否高产心存疑虑。到了秋天收获季节,原班人马再来参观,亲眼看到修剪过的桃树果实累累,异口同声地说:“老陈,我们服了!”他们不仅从万柏林果树场引进了桃种,还引进了种植和管理技术。一花引来百花开。陈英锡和同事们摸索出来的经验和技术,大大促进了太原市郊县区的果树生产。
三
在“文革”浩劫中,陈英锡被带上“臭知识分子”和“敌特嫌疑”两顶“帽子”,屡遭歧视和打击。有人劝他:“你有那么多亲属在国外,为什么不定居到国外去?”他回答说:“我们这些海外游子,是经过艰难险阻才回到祖国怀抱的。现在怎么能够因为受一点委屈和挫折,便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重新飘零海外、寄人篱下呢?”
1974年至1977年,陈英锡调到太原北郊区农业局,负责全区果树生产的技术指导。4年间,他克服重重困难,走遍各个果区,培训果树技术员,指导果树栽培管理。1975年,太原著名的水蜜桃产地瓜地沟,因水肥等管理不当,10年生的桃树提前老化,产量严重下降。陈英锡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症结所在。于是在瓜地沟召开全区果树现场会,亲自讲解和传授老树更新的技术及相关的管理措施。在瓜地沟共更新大桃树500余株,使瓜地沟桃树收入大幅度增长;并使全区的果树技术员学到新鲜的技术和经验,提高了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全区果树生产。北郊区成为太原市水平较高并起示范作用的果树生产基地。陈英锡每年平均培训技术员不少于200人。外县闻讯,也纷纷请他去讲课和指导。当人们吃到个大味甜的水蜜桃时,便会想起陈英锡的辛勤劳动,赞誉说:“老陈付出了辛劳,我们尝到了甘甜!”
1978年,陈英锡调回万柏林果树场工作。由于“文革”破坏,场里的桃园、苹果园遭到严重摧残,多数果树死亡,残存的也染上严重的病虫害,到处是一片狼藉衰败景象。面对惨景,陈英锡没有消极气馁。他决心从头做起,定植小树。花了3年功夫,耗费了无数心血汗水,终于把果园的果树补齐,使之重现生机。同时,他还加强科研工作,引进新品种,开发新技术。本场生产的“五月鲜”桃,成熟早,外形美观,品质优良,但产量很低,很多生产单位不愿意发展。陈英锡和同事们下功夫在栽培、管理各个环节进行试验,包括浇水、施肥、微量元素对比、断根处理、夏季修剪等试验,终于探索到“五月鲜”桃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授粉不良,便“对症下药”,在定植时配量合适的授粉树,使“五月鲜”桃的产量提高一倍以上,投放市场大受顾客青睐,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生产单位在事实面前转变了观念,纷纷采用新技术来栽培“五月鲜”桃,获得了产量和效益的双丰收。
由于成绩突出,陈英锡于1979年被评为山西省农业局先进工作者。
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陈英锡彻底摆脱了极左路线的羁绊,甩开膀子大干起来。他常说:“现在,全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们归侨知识分子大有用武之地,更应该珍惜时光,好好地干!”
果树生产面临着矮、密栽培的新趋势,即要求果树的树冠要矮小,单位面积种植株数要多,管理方便,优质高产。陈英锡带领同事们在这方面狠下功夫。自1978年开始,用4年时间研究、选育出一批短枝型果树品种,其后代2年生的树冠1米左右,即结出累累硕果。1981年,太原市农业局组织省市有关部门专家进行鉴定,一致认为是优良的短枝型品种,适用于矮化栽培,因而获得1981年太原市科技成果奖。 随着“五讲四美”运动的深入开展和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盆栽果树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群众需要什么,果树场就开发什么。陈英锡于1981年开始培育盆栽果树,当年就培育了60多盆,第2年又培育了100多盆,并繁殖了1000余株果苗,生产规模逐年扩大。这些盆栽果树,都是品质好、结果早、树姿花朵艳丽喜人的优良品种,别有一番情趣,深受群众欢迎。陈英锡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能用自己的心血汗水,为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作出一点贡献,心里真是感到甜丝丝、乐滋滋的。
为了增加果树生产效益,满足市场要求,陈英锡和同事们自己动手,设计和修建了一座地下果窖。当年贮藏苹果10万斤,赢利1万元,平均每斤苹果增收0.10元。1981年生产的苹果普遍个头小,单价较低,但经过贮藏,每斤苹果也能增值0.10元左右。修建果窖投资2万元,可贮藏16万斤苹果,2年后即可收回投资并有盈余。苹果经过窖藏,上市时间可延长至5月份左右。这样,在早熟水果上市之前,广大群众全年都可以吃上新鲜水果。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1980年,陈英锡晋升为农艺师,并被评为国家农垦部先进工作者。1981年被评为太原市劳动模范,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陈英锡和笔者等作为山西省的代表,出席全国归侨、侨眷、侨务工作者先进表彰大会,受到国务院侨办和全国侨联的联合表彰。广大归侨侨眷对他的先进事迹更加熟悉,尤其被他的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所感动。他在《桃鲜果红赤子心》一文中写道:“党和人民给予我的太多了,我的贡献太少了!岁月流逝,时不我待。我愿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地干,把有生之年继续奉献给果树事业。”
五
1985年,笔者调到山西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任职。陈英锡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对象,可是他很少参加省城侨界举办的座谈和联欢活动,他喜欢埋头苦干,不喜欢抛头露面;他总说自己干得太少、贡献太少。大家都为有这样的侨友感到骄傲!
正当广大归侨、侨眷(特别是印尼华中的一些同窗好友)为陈英锡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时,却传来陈英锡病倒的消息,大家无不感到关切和忧虑!1987年初,陈英锡患肝病住进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月14日,笔者与堂姐夫李竹君(鞍山冶金热能研究院总工程师、陈英锡的华中同学)一起,到医院探望陈英锡。医生对我们说,他因肝硬化腹水已经卧床不起,前几天病危刚抢救过来,嘱咐我们别多和他说话。
进了病房,只见他脸黄肌瘦,精神萎蔫,见了我们却精神为之一振,露出高兴神色。我们劝他:你一定要好好养病,其他事就不要考虑了。他说:“你们放心,我会没事的。现在只好如此,出去后再好好干吧!”哪知这次见面竟成诀别,不久就传来他病故的噩耗!他才50多岁,正直壮年,就撒手人寰,怎不令人痛惜万分!
陈英锡,他就是一个时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永远把党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的人。“把有生之年奉献给果树事业”,既是他的志愿,也是他生命的归宿。他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用心血和汗水培育出来的并奉献给社会的甜美,永远回味在人们的心田。
陈英锡祖籍福建,1933年出生于印尼。中学毕业后本可以继续留在当地发展,或者到英国、澳洲留学,父母也希望他这样做,但陈英锡却有自己的打算:希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他说:“漂泊海外的游子,最渴望得到母亲的温暖。” 他渴望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为振兴中华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951年6月上旬,陈英锡和林仪媛、李竹君等一大批同学,在雅加达港乘坐荷兰渣华轮船公司的一艘客轮,告别“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开始了盼望已久的回国之旅。在轮船上,大家都兴奋不已,但陈英锡在兴奋之余还带有几分沉重:他的父母希望他留在印尼,不同意他只身离去,他是不顾家人的劝阻,自行办理回国手续“偷偷”离开的。
客轮在茫茫的大海上乘风破浪前行。陈英锡的心情随着祖国的临近而逐渐开朗起来。第9天,他们在甲板上看到祖国美丽的海岸线,顿时欢呼起来:“啊,中国!中国!”
二
在报考高等院校时,陈英锡填志愿表时报的都是农业院校。认识他的人都有些不解,说:“你生长在城市,为什么对农业这么感兴趣呢?”他向大家透露一个内心的“秘密”:“在印尼念书时,我的老师张国基先生曾经对我说,‘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可惜由于旧中国的黑暗腐朽,亿万同胞饥寒交迫,捧着金饭碗饿肚子。现在祖国获得了新生,一穷二白的土地等待着你们去开拓耕耘。’这些话对我影响很大。我树立了一个理想,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我一定要为祖国农业的发展作点贡献。”
高考发榜后,陈英锡如愿以偿,被录取到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他积极向上,刻苦钻研。4年后,终于怀揣大学毕业文凭,奔赴矢志为之效力的农林战线——山西太原万柏林果树场工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万柏林果树场条件艰苦,设施简陋,员工的思想也比较封闭保守,要打开果树生产局面困难重重。陈英锡坚信:要改变落后面貌,一要靠艰苦奋斗,二要靠科学技术。他知难而进,把大学学到的知识一点一点地用于实践,又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他团结果树场员工,对原有的树种进行改良。经过辛勤努力, 100多株8年生的晚玛瑙江桃获得高产,株产370斤,亩产达6660斤。大家看到前所未有的丰产桃子,个个欢欣鼓舞。不少县区的领导和群众闻讯后也纷纷前来取经,订购桃苗。清徐县100余名社队干部在县领导的带领下,春天时节参观陈英锡一班人修剪桃树,对能否高产心存疑虑。到了秋天收获季节,原班人马再来参观,亲眼看到修剪过的桃树果实累累,异口同声地说:“老陈,我们服了!”他们不仅从万柏林果树场引进了桃种,还引进了种植和管理技术。一花引来百花开。陈英锡和同事们摸索出来的经验和技术,大大促进了太原市郊县区的果树生产。
三
在“文革”浩劫中,陈英锡被带上“臭知识分子”和“敌特嫌疑”两顶“帽子”,屡遭歧视和打击。有人劝他:“你有那么多亲属在国外,为什么不定居到国外去?”他回答说:“我们这些海外游子,是经过艰难险阻才回到祖国怀抱的。现在怎么能够因为受一点委屈和挫折,便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重新飘零海外、寄人篱下呢?”
1974年至1977年,陈英锡调到太原北郊区农业局,负责全区果树生产的技术指导。4年间,他克服重重困难,走遍各个果区,培训果树技术员,指导果树栽培管理。1975年,太原著名的水蜜桃产地瓜地沟,因水肥等管理不当,10年生的桃树提前老化,产量严重下降。陈英锡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症结所在。于是在瓜地沟召开全区果树现场会,亲自讲解和传授老树更新的技术及相关的管理措施。在瓜地沟共更新大桃树500余株,使瓜地沟桃树收入大幅度增长;并使全区的果树技术员学到新鲜的技术和经验,提高了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全区果树生产。北郊区成为太原市水平较高并起示范作用的果树生产基地。陈英锡每年平均培训技术员不少于200人。外县闻讯,也纷纷请他去讲课和指导。当人们吃到个大味甜的水蜜桃时,便会想起陈英锡的辛勤劳动,赞誉说:“老陈付出了辛劳,我们尝到了甘甜!”
1978年,陈英锡调回万柏林果树场工作。由于“文革”破坏,场里的桃园、苹果园遭到严重摧残,多数果树死亡,残存的也染上严重的病虫害,到处是一片狼藉衰败景象。面对惨景,陈英锡没有消极气馁。他决心从头做起,定植小树。花了3年功夫,耗费了无数心血汗水,终于把果园的果树补齐,使之重现生机。同时,他还加强科研工作,引进新品种,开发新技术。本场生产的“五月鲜”桃,成熟早,外形美观,品质优良,但产量很低,很多生产单位不愿意发展。陈英锡和同事们下功夫在栽培、管理各个环节进行试验,包括浇水、施肥、微量元素对比、断根处理、夏季修剪等试验,终于探索到“五月鲜”桃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授粉不良,便“对症下药”,在定植时配量合适的授粉树,使“五月鲜”桃的产量提高一倍以上,投放市场大受顾客青睐,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生产单位在事实面前转变了观念,纷纷采用新技术来栽培“五月鲜”桃,获得了产量和效益的双丰收。
由于成绩突出,陈英锡于1979年被评为山西省农业局先进工作者。
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陈英锡彻底摆脱了极左路线的羁绊,甩开膀子大干起来。他常说:“现在,全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们归侨知识分子大有用武之地,更应该珍惜时光,好好地干!”
果树生产面临着矮、密栽培的新趋势,即要求果树的树冠要矮小,单位面积种植株数要多,管理方便,优质高产。陈英锡带领同事们在这方面狠下功夫。自1978年开始,用4年时间研究、选育出一批短枝型果树品种,其后代2年生的树冠1米左右,即结出累累硕果。1981年,太原市农业局组织省市有关部门专家进行鉴定,一致认为是优良的短枝型品种,适用于矮化栽培,因而获得1981年太原市科技成果奖。 随着“五讲四美”运动的深入开展和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盆栽果树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群众需要什么,果树场就开发什么。陈英锡于1981年开始培育盆栽果树,当年就培育了60多盆,第2年又培育了100多盆,并繁殖了1000余株果苗,生产规模逐年扩大。这些盆栽果树,都是品质好、结果早、树姿花朵艳丽喜人的优良品种,别有一番情趣,深受群众欢迎。陈英锡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能用自己的心血汗水,为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作出一点贡献,心里真是感到甜丝丝、乐滋滋的。
为了增加果树生产效益,满足市场要求,陈英锡和同事们自己动手,设计和修建了一座地下果窖。当年贮藏苹果10万斤,赢利1万元,平均每斤苹果增收0.10元。1981年生产的苹果普遍个头小,单价较低,但经过贮藏,每斤苹果也能增值0.10元左右。修建果窖投资2万元,可贮藏16万斤苹果,2年后即可收回投资并有盈余。苹果经过窖藏,上市时间可延长至5月份左右。这样,在早熟水果上市之前,广大群众全年都可以吃上新鲜水果。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1980年,陈英锡晋升为农艺师,并被评为国家农垦部先进工作者。1981年被评为太原市劳动模范,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陈英锡和笔者等作为山西省的代表,出席全国归侨、侨眷、侨务工作者先进表彰大会,受到国务院侨办和全国侨联的联合表彰。广大归侨侨眷对他的先进事迹更加熟悉,尤其被他的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所感动。他在《桃鲜果红赤子心》一文中写道:“党和人民给予我的太多了,我的贡献太少了!岁月流逝,时不我待。我愿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地干,把有生之年继续奉献给果树事业。”
五
1985年,笔者调到山西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任职。陈英锡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对象,可是他很少参加省城侨界举办的座谈和联欢活动,他喜欢埋头苦干,不喜欢抛头露面;他总说自己干得太少、贡献太少。大家都为有这样的侨友感到骄傲!
正当广大归侨、侨眷(特别是印尼华中的一些同窗好友)为陈英锡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时,却传来陈英锡病倒的消息,大家无不感到关切和忧虑!1987年初,陈英锡患肝病住进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月14日,笔者与堂姐夫李竹君(鞍山冶金热能研究院总工程师、陈英锡的华中同学)一起,到医院探望陈英锡。医生对我们说,他因肝硬化腹水已经卧床不起,前几天病危刚抢救过来,嘱咐我们别多和他说话。
进了病房,只见他脸黄肌瘦,精神萎蔫,见了我们却精神为之一振,露出高兴神色。我们劝他:你一定要好好养病,其他事就不要考虑了。他说:“你们放心,我会没事的。现在只好如此,出去后再好好干吧!”哪知这次见面竟成诀别,不久就传来他病故的噩耗!他才50多岁,正直壮年,就撒手人寰,怎不令人痛惜万分!
陈英锡,他就是一个时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永远把党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的人。“把有生之年奉献给果树事业”,既是他的志愿,也是他生命的归宿。他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用心血和汗水培育出来的并奉献给社会的甜美,永远回味在人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