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学数学衔接的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至于学生为什么进入中学,数学成绩不尽理想,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给学生设置进入中学的“缓冲期”,让学生能够顺利过渡,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提升他们数学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优化课堂;缓冲期;整合教学设计
经常听到家长的埋怨:“在小学的数学成绩很好,可是到了中学,孩子的数学成绩总是跟不上,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家长的问题,更是老师担忧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导致学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笔者曾经做过分析,一方面是数学教学的要求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学生很不适应,这样对数学的学习就失去了兴趣,成绩也不如小学。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成绩,就跟不上,特别是到了八年级,情况更加严重,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更加明显。初中教师也迷茫,怎么小学数学的基础这么弱呢?进入初中,这帮学生就不会学习了呀!另一方面就是初中高中的衔接家长都很重视,可是在小升初衔接的问题没有人关注。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宽松的学习氛围,形成优良的品质
学生刚从小学进入中学,教师在课堂上要能给予学生宽松的班级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形成浓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觉中学的学习氛围也是与小学的学习氛围差不多,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特别是班主任要能与数学教师互相配合,做好教学中衔接,班主任更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知道自己慢慢的成长,认识了新朋友,学习的内容更加的丰富,自己的眼界也不断地开阔。教师要能加强班级班风的建设,为后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小学生刚进入初中或许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习惯,简单地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无休止地做练习,学习依然停留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的习惯是初中数学老师先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刚接手七年级教学时,笔者总会帮助学生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而且能按预习、复习和小结,适当地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的读物、报刊,这样就能拓展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能够独立思考,更要懂得与学生学会合作,与教师共同总结结题的学习方法,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这样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能形成自己的智慧。
二、整合教学设计,优化课堂
1.新旧知识的衔接
小学数学的各章节的内容都是为中学数学服务的。中学的知识不是小学知识的简单的提高或者重复。因此,在初中教学中,要能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例如在代數式计算这部分的内容,小学数学中也学习过综合运算,学生基本掌握了运算的顺序,但是到了中学在进行计算的时候,要注意正负数,甚至一些代数之间的计算规律。
2.预习指导
初中的数学贯穿着一些理性的思维,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接受这么快。因此,教师在新课之前,要能对自己本班的学生进行正面的了解,同时教师能给予学生预习的学任务,让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有充分的准备,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听课就不会很被动,而是对自己预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学习数学就没有太多的恐惧,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指导学生预习,是教学的重要的环节。例如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这样做:一是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阅读课本的相关的内容,一些概念、例题甚至能处理好这些练习题;二是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听课中不再迷茫,而是具有针对性;三就是教师在新授课上对学生预习的内容做必要的检查,教师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这样教师就能掌握学生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或者梯度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具有学习的机会、参与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找到学习的快乐。
3.互动的教学环境
新课程的改革,让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求知识,而教师只是引导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做到互动的教学环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精心设计,例题的选择,不是把教材的内容直接搬给学生,而是要能把教材中的内容整合,适应班级内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都能找到学习的快乐。例题的呈现教师不要给予讲解,而是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分析,教师的设问要能适切,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适当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该问就问,该答就答,让学生在互动中寻求自己所需的知识,整堂课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适当给予补充,让学生在课堂上寻求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理念更新,目标明确
其实数学课,也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每个目标下都隐含着育人目标。我们教师教学目标都很明确,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更新,要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数学的课堂上,教师不要仅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要能更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初中的教师要能正确地看到本班的学生,不抱怨。不推卸责任,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进行着梯度教学,给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缓冲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较快地适应中学的课堂。
例如在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学习上,主要是通过直观感知的方法,领略了基本图形的概念、测量以及图形与位置等,而到了初中阶段,则在小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等,认识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引导学生学会说理,学会逻辑论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端正理念,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够有效做好中小学几何知识的衔接工作。
总之,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合理衔接是当下教师必需关注的问题,教师要能根据课程的标准,合理地整合教学的内容,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能找到学习的快乐,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红艳.课改十年 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了多少[J].教育界, 2011(26).
[2]严劲林.数学教学不要忽视了“活动经验”[J].东方教育,2011(10).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清潭中学)
关键词:优化课堂;缓冲期;整合教学设计
经常听到家长的埋怨:“在小学的数学成绩很好,可是到了中学,孩子的数学成绩总是跟不上,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家长的问题,更是老师担忧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导致学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笔者曾经做过分析,一方面是数学教学的要求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学生很不适应,这样对数学的学习就失去了兴趣,成绩也不如小学。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成绩,就跟不上,特别是到了八年级,情况更加严重,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更加明显。初中教师也迷茫,怎么小学数学的基础这么弱呢?进入初中,这帮学生就不会学习了呀!另一方面就是初中高中的衔接家长都很重视,可是在小升初衔接的问题没有人关注。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宽松的学习氛围,形成优良的品质
学生刚从小学进入中学,教师在课堂上要能给予学生宽松的班级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形成浓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觉中学的学习氛围也是与小学的学习氛围差不多,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特别是班主任要能与数学教师互相配合,做好教学中衔接,班主任更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知道自己慢慢的成长,认识了新朋友,学习的内容更加的丰富,自己的眼界也不断地开阔。教师要能加强班级班风的建设,为后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小学生刚进入初中或许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习惯,简单地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无休止地做练习,学习依然停留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的习惯是初中数学老师先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刚接手七年级教学时,笔者总会帮助学生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而且能按预习、复习和小结,适当地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的读物、报刊,这样就能拓展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能够独立思考,更要懂得与学生学会合作,与教师共同总结结题的学习方法,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这样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能形成自己的智慧。
二、整合教学设计,优化课堂
1.新旧知识的衔接
小学数学的各章节的内容都是为中学数学服务的。中学的知识不是小学知识的简单的提高或者重复。因此,在初中教学中,要能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例如在代數式计算这部分的内容,小学数学中也学习过综合运算,学生基本掌握了运算的顺序,但是到了中学在进行计算的时候,要注意正负数,甚至一些代数之间的计算规律。
2.预习指导
初中的数学贯穿着一些理性的思维,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接受这么快。因此,教师在新课之前,要能对自己本班的学生进行正面的了解,同时教师能给予学生预习的学任务,让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有充分的准备,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听课就不会很被动,而是对自己预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学习数学就没有太多的恐惧,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指导学生预习,是教学的重要的环节。例如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这样做:一是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阅读课本的相关的内容,一些概念、例题甚至能处理好这些练习题;二是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听课中不再迷茫,而是具有针对性;三就是教师在新授课上对学生预习的内容做必要的检查,教师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这样教师就能掌握学生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或者梯度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具有学习的机会、参与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找到学习的快乐。
3.互动的教学环境
新课程的改革,让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求知识,而教师只是引导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做到互动的教学环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精心设计,例题的选择,不是把教材的内容直接搬给学生,而是要能把教材中的内容整合,适应班级内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都能找到学习的快乐。例题的呈现教师不要给予讲解,而是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分析,教师的设问要能适切,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适当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该问就问,该答就答,让学生在互动中寻求自己所需的知识,整堂课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适当给予补充,让学生在课堂上寻求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理念更新,目标明确
其实数学课,也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每个目标下都隐含着育人目标。我们教师教学目标都很明确,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更新,要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数学的课堂上,教师不要仅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要能更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初中的教师要能正确地看到本班的学生,不抱怨。不推卸责任,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进行着梯度教学,给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缓冲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较快地适应中学的课堂。
例如在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学习上,主要是通过直观感知的方法,领略了基本图形的概念、测量以及图形与位置等,而到了初中阶段,则在小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等,认识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引导学生学会说理,学会逻辑论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端正理念,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够有效做好中小学几何知识的衔接工作。
总之,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合理衔接是当下教师必需关注的问题,教师要能根据课程的标准,合理地整合教学的内容,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能找到学习的快乐,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红艳.课改十年 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了多少[J].教育界, 2011(26).
[2]严劲林.数学教学不要忽视了“活动经验”[J].东方教育,2011(10).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清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