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不是一张白纸,有其自身的心灵认知结构,以及接受价值和教育的内在系统。要正确塑造儿童的心灵,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认识儿童。
在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心灵教育并不是一个很显性的概念,甚至对于心灵教育到底是什么的回答也莫衷一是。但是,这并不影响“心灵”成为当今教育领域里的一个热词。教育是关乎人的事业,而人在万物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人是具有心灵的灵性存在,关注心灵本应是教育的题中之义。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这一著作中详细区分了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第一种是训练,就像训练动物一样,缺乏主体间内在心灵的交往;第二种是纪律,虽然主体间有交往,但受规则与奖惩的制约,主体间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交往;第三种则是存在,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师生双方都投入了他们的真情实感,因而也就进入了‘存在论’意义上的教育互动之世界。”[1]对于德育而言,走进心灵,不仅是追求,更是路径。德育要用心、入心、立心、致心,要始于心灵、进入心灵、建立心灵和诉诸心灵。
一、用心:打开生命的教育追求
教育与其他一切人类活动所不同的是,它是真正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活动。尽管受到一些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教育或者受教育常常被看作为一种获取财富、改变命运的途径。但是,究其本身的要旨而言,它所要改变的不是一个人的命运财富,而是一个人的生命。因此,教育就是用生命打开生命的过程。鲁洁教授在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时候曾经写出这样一段文字:
教育这个领域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生命去进入的。教育,究其实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对接与交融,也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摄养。这种生命间的对接、交融、摄养,也是人的生命之本性。……在教育过程中,一堂课、一席话、一次交流、一次学术活动……你都能从中体验到生命在人与人之间,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行之间……自由流淌,感受到他人的生命在你身中搏动,你自己也已经活在他人的生命之中,生命在交融中腾飞。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命拥抱是何其美妙的感觉!拥有这种生命感觉也许会是一种最大的享用,真是“一旦拥有,别无它求”![2]
教育是具有存在性的,这种存在性首先表现在生命性。用生命打开生命,用心灵引导心灵,这是教育永远的不二法门。当失去了这种生命性,教育只能停留在训练和纪律的范畴,而不能够真正影响人的存在。所以,当我们谈论心灵教育的时候,心灵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德育方法。不用心,就没有心灵教育;不用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夸米纽斯曾说过,如果要造就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完成。[3]教育是一种成人之业,对教育的理解首先是对人的理解。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你的教育对象当成一个人,二是要知道人是什么,即教育要塑造什么样的人。当一位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的时候,实际上他面对的是几十个不同的生命、几十个不同的世界。鲁洁教授在接受香港教育学院授予名誉博士时的致辞中提到,她初次登上讲台时内心充满了惶恐,这时有人建议她将底下的学生当作一个个的“木桩”就好了。于是,她就这样带着“木桩论”开始了教师生涯,但是几十年的教育领悟让她意识到“木桩论”对教育的危害是多么可怕!学生的本质是生命,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交流和融会,并最终完成心灵的塑造。在教育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心灵资源,要有对生命和心灵的丰富认知,这样才能够具备教育者的基本素养。
二、入心:走进心灵的教育智慧
人与人的交流还需要一个前提就是理解对方的心灵。儿童不是一张白纸,有其自身的心灵认知结构,以及接受价值和教育的内在系统。要正确塑造儿童的心灵,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认识儿童。有学者用一个新版“狼来了”的故事说明了在德育上这种认知的重要性:
小明是一个乖孩子,他小小年纪就要帮助父亲放羊。父亲对他说:“小明,你放羊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附近有野狼出现,野狼最喜欢抓小羊吃。但你不要惊慌,有野狼出现的时候,你只要大声叫‘狼来了!’其他牧羊人听到了一定会过来帮助你赶走野狼的。”小明听了父亲的话,便牢牢地记在心中。看羊的时候,小明突然有一个念头: 父亲的话当真吗? 牧羊人真的会来帮我吗? 我不如试试他们是否真的会来帮我。于是他大叫“狼来了”,果然其他牧羊人都跑过来。小明很开心,他开始对周围人充满信心,相信他们是乐于助人的。过了几天小明又在看羊的时候想: 虽然上次的试验成功了,但牧羊人是否每次都会来呢? 假若他们真的很忙的时候,他们会来帮助我吗? 于是他又试了一次,大声叫“狼来了”,果然牧羊人又都来了。小明非常开心,父亲的话真灵验,原来牧羊人都是充满爱心,乐意帮助人的。又过了两日,小明正像往常一样帮父亲看羊,突然有几只野狼出现了,于是他大声叫“狼来了”。但是,牧羊人都在猜疑,小明是不是又在欺骗他们呢? 于是他们不愿意帮助小明了。当时,只有林伯站出来,他说:“小明是个很乖的小孩,我们应该去帮他。”于是林伯急匆匆地跑上去。幸好这次林伯及时赶来,帮助了小明,救回了小羊的性命。然后林伯告诉小明,其他的牧羊人不愿意来帮助他是因为前两次他们被他欺骗了。小明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按成年人的理解,他的做法是错的,他不应该用说谎来试验他们。他现在知道并且确信其他的牧羊人都是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以后他不会乱叫“狼来了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儿童心灵中对道德的认知和成人不同的地方,要真正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首先需要走进儿童的心灵,了解他对道德的真正理解。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更是一种教育中应有的谦卑。一方面,教师要降低自己、迁就孩子;另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哪怕是儿童的心灵他也有自己的逻辑和系统,不能随意下结论,要下一番功夫去认真察悟、学习。如果缺乏这个前提,心灵教育就会打错靶子,走错方向。“入”心,就是要进入儿童的心灵世界,去了解他、认识他,这样才能进行真正的教育。
三、立心:重塑心灵的价值秩序
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塑造儿童正确的心灵。但什么是正确的心灵?人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价值是心灵的本质内容,不同人之间的区别本质上就是价值的区别。舍勒借助现象学的方法提出人的心灵秩序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秩序。他把人的价值按照从高到低的序列分为四种:宗教价值、精神价值、生命价值和感官价值,价值问题的产生根本上是源于对这一价值秩序的颠覆,即以低级的价值超越高级的价值。舍勒认为这种价值的颠覆是由与爱对立的怨恨造成的,他说:“在人是思之在者或意愿之在者之前,他就已经是爱之在者了。人的爱之丰盈、层级、差异和力量限定了他的可能的精神和他与宇宙的可能的交织度的丰盈、作用方式和力量。”所以要建立一个人正确的价值秩序,根本上就是建立他的爱的秩序。不能单纯地进行价值的灌输与说教,而是要深入儿童的心灵,建立他正确的价值之爱。 第一,养育心灵的阅读必不可少。南京有家书店的门楣上写道:“阅读是世界上最美的姿态”。好的书籍就是作者优美心灵的呈现,而阅读就是与这个优美心灵的对话。朱永新教授在一场讲座中提到共同阅读的气氛对于养成共同体价值的重要性。在推行阅读的过程中,书籍的挑选很重要。心灵教育强调,让儿童阅读经典书籍或者经典书籍的儿童版。经典书籍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讨论的是高尚的价值,呈现的是伟大的心灵。阅读就是要让儿童在与这些伟大的心灵对话中,养育其对高尚价值的爱与追求。
第二,心灵的成长需要时间与空间。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为儿童创造一片脱离外物缠裹而单单面对心灵的空间。香港的一些学校会设立“静室”,使儿童可以在那里单独和自己相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设置。除了空间以外,心灵教育还需要时间。当舍勒强调爱之情感产生心之价值时,其实他所强调的是需要确立道德主体自身对于价值的主动偏好。儿童需要单独面对自己的内心,真正认同并偏爱这种价值的时间。对道德的理解和认知是一回事,但价值的内化和认同是另一回事,心灵教育需要给予儿童这一价值内化的时间。
四、致心:道德自省的内在工夫
道德自省是个体对自身道德行为、意图、思想、动机等进行反思、省察,并作出道德判断、纠偏的心理过程。[5]心灵教育中的道德自省需要由外在的道德行为深入到内在的良知,在范围上需要关注天、人、物、我四方面的全人向度。
第一,心灵教育需要“明理”与“致良知”。“明理”和“致良知”本是朱熹理学和阳明心学的用词,在心灵教育中,可以化用这两个词的含义来表达道德自省两方面的要点:一是要有清晰的价值认知,二是要使儿童对其行为的道德自省诉诸良心。[6]在心灵教育中,如果我们忽略了“明理”,道德自省就不能真正有效地进入到心灵良知;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行为和良知的相通,就不能使道德自省超越行为而深入到道德主体的本心。只有真正地做到“明理”和“致良知”,心灵教育才能有效地将价值主体和道德行为结合起来,深入到儿童心灵当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纠正。
第二,心灵教育需要注重全人向度。所谓的全人向度,就是说心灵教育要从天、人、物、我四个认知领域的全面关系中建立儿童的心灵。这里的“天”是指超越性的向度,“人”是指他人、社会的向度,“物”是指外物、自然的向度,“我”是指自我的向度。就是说,要把儿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世界落实到自我与超越性,自我与他人、社会,自我与外物、自然以及自我与自我的四组关系当中。这四组关系也是人的价值良知与外在行为之间连接的通路。在道德自省当中,要注意引导孩子来认识他的行为对于超越性的追求,对于他人与社会,对于外物与自然以及对于自我来说,有什么样的益处或危害,而这些益处或危害判断的依据就是其良知中的价值秩序。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
[2]鲁洁.南京师范大学——一本用生命打开的教育学[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0-11.
[3]夸米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91.
[4]吴梓明.品德与心灵:幼儿教育的再思[J].内蒙古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0):36.
[5]何丽青.试析道德自省的作用因素[J].沧桑,2007(3):79.
[6]徐儒宗.江右王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71.
责任编辑/刁佳慧
在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心灵教育并不是一个很显性的概念,甚至对于心灵教育到底是什么的回答也莫衷一是。但是,这并不影响“心灵”成为当今教育领域里的一个热词。教育是关乎人的事业,而人在万物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人是具有心灵的灵性存在,关注心灵本应是教育的题中之义。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这一著作中详细区分了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第一种是训练,就像训练动物一样,缺乏主体间内在心灵的交往;第二种是纪律,虽然主体间有交往,但受规则与奖惩的制约,主体间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交往;第三种则是存在,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师生双方都投入了他们的真情实感,因而也就进入了‘存在论’意义上的教育互动之世界。”[1]对于德育而言,走进心灵,不仅是追求,更是路径。德育要用心、入心、立心、致心,要始于心灵、进入心灵、建立心灵和诉诸心灵。
一、用心:打开生命的教育追求
教育与其他一切人类活动所不同的是,它是真正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活动。尽管受到一些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教育或者受教育常常被看作为一种获取财富、改变命运的途径。但是,究其本身的要旨而言,它所要改变的不是一个人的命运财富,而是一个人的生命。因此,教育就是用生命打开生命的过程。鲁洁教授在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时候曾经写出这样一段文字:
教育这个领域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生命去进入的。教育,究其实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对接与交融,也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摄养。这种生命间的对接、交融、摄养,也是人的生命之本性。……在教育过程中,一堂课、一席话、一次交流、一次学术活动……你都能从中体验到生命在人与人之间,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行之间……自由流淌,感受到他人的生命在你身中搏动,你自己也已经活在他人的生命之中,生命在交融中腾飞。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命拥抱是何其美妙的感觉!拥有这种生命感觉也许会是一种最大的享用,真是“一旦拥有,别无它求”![2]
教育是具有存在性的,这种存在性首先表现在生命性。用生命打开生命,用心灵引导心灵,这是教育永远的不二法门。当失去了这种生命性,教育只能停留在训练和纪律的范畴,而不能够真正影响人的存在。所以,当我们谈论心灵教育的时候,心灵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德育方法。不用心,就没有心灵教育;不用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夸米纽斯曾说过,如果要造就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完成。[3]教育是一种成人之业,对教育的理解首先是对人的理解。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你的教育对象当成一个人,二是要知道人是什么,即教育要塑造什么样的人。当一位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的时候,实际上他面对的是几十个不同的生命、几十个不同的世界。鲁洁教授在接受香港教育学院授予名誉博士时的致辞中提到,她初次登上讲台时内心充满了惶恐,这时有人建议她将底下的学生当作一个个的“木桩”就好了。于是,她就这样带着“木桩论”开始了教师生涯,但是几十年的教育领悟让她意识到“木桩论”对教育的危害是多么可怕!学生的本质是生命,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交流和融会,并最终完成心灵的塑造。在教育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心灵资源,要有对生命和心灵的丰富认知,这样才能够具备教育者的基本素养。
二、入心:走进心灵的教育智慧
人与人的交流还需要一个前提就是理解对方的心灵。儿童不是一张白纸,有其自身的心灵认知结构,以及接受价值和教育的内在系统。要正确塑造儿童的心灵,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认识儿童。有学者用一个新版“狼来了”的故事说明了在德育上这种认知的重要性:
小明是一个乖孩子,他小小年纪就要帮助父亲放羊。父亲对他说:“小明,你放羊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附近有野狼出现,野狼最喜欢抓小羊吃。但你不要惊慌,有野狼出现的时候,你只要大声叫‘狼来了!’其他牧羊人听到了一定会过来帮助你赶走野狼的。”小明听了父亲的话,便牢牢地记在心中。看羊的时候,小明突然有一个念头: 父亲的话当真吗? 牧羊人真的会来帮我吗? 我不如试试他们是否真的会来帮我。于是他大叫“狼来了”,果然其他牧羊人都跑过来。小明很开心,他开始对周围人充满信心,相信他们是乐于助人的。过了几天小明又在看羊的时候想: 虽然上次的试验成功了,但牧羊人是否每次都会来呢? 假若他们真的很忙的时候,他们会来帮助我吗? 于是他又试了一次,大声叫“狼来了”,果然牧羊人又都来了。小明非常开心,父亲的话真灵验,原来牧羊人都是充满爱心,乐意帮助人的。又过了两日,小明正像往常一样帮父亲看羊,突然有几只野狼出现了,于是他大声叫“狼来了”。但是,牧羊人都在猜疑,小明是不是又在欺骗他们呢? 于是他们不愿意帮助小明了。当时,只有林伯站出来,他说:“小明是个很乖的小孩,我们应该去帮他。”于是林伯急匆匆地跑上去。幸好这次林伯及时赶来,帮助了小明,救回了小羊的性命。然后林伯告诉小明,其他的牧羊人不愿意来帮助他是因为前两次他们被他欺骗了。小明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按成年人的理解,他的做法是错的,他不应该用说谎来试验他们。他现在知道并且确信其他的牧羊人都是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以后他不会乱叫“狼来了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儿童心灵中对道德的认知和成人不同的地方,要真正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首先需要走进儿童的心灵,了解他对道德的真正理解。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更是一种教育中应有的谦卑。一方面,教师要降低自己、迁就孩子;另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哪怕是儿童的心灵他也有自己的逻辑和系统,不能随意下结论,要下一番功夫去认真察悟、学习。如果缺乏这个前提,心灵教育就会打错靶子,走错方向。“入”心,就是要进入儿童的心灵世界,去了解他、认识他,这样才能进行真正的教育。
三、立心:重塑心灵的价值秩序
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塑造儿童正确的心灵。但什么是正确的心灵?人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价值是心灵的本质内容,不同人之间的区别本质上就是价值的区别。舍勒借助现象学的方法提出人的心灵秩序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秩序。他把人的价值按照从高到低的序列分为四种:宗教价值、精神价值、生命价值和感官价值,价值问题的产生根本上是源于对这一价值秩序的颠覆,即以低级的价值超越高级的价值。舍勒认为这种价值的颠覆是由与爱对立的怨恨造成的,他说:“在人是思之在者或意愿之在者之前,他就已经是爱之在者了。人的爱之丰盈、层级、差异和力量限定了他的可能的精神和他与宇宙的可能的交织度的丰盈、作用方式和力量。”所以要建立一个人正确的价值秩序,根本上就是建立他的爱的秩序。不能单纯地进行价值的灌输与说教,而是要深入儿童的心灵,建立他正确的价值之爱。 第一,养育心灵的阅读必不可少。南京有家书店的门楣上写道:“阅读是世界上最美的姿态”。好的书籍就是作者优美心灵的呈现,而阅读就是与这个优美心灵的对话。朱永新教授在一场讲座中提到共同阅读的气氛对于养成共同体价值的重要性。在推行阅读的过程中,书籍的挑选很重要。心灵教育强调,让儿童阅读经典书籍或者经典书籍的儿童版。经典书籍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讨论的是高尚的价值,呈现的是伟大的心灵。阅读就是要让儿童在与这些伟大的心灵对话中,养育其对高尚价值的爱与追求。
第二,心灵的成长需要时间与空间。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为儿童创造一片脱离外物缠裹而单单面对心灵的空间。香港的一些学校会设立“静室”,使儿童可以在那里单独和自己相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设置。除了空间以外,心灵教育还需要时间。当舍勒强调爱之情感产生心之价值时,其实他所强调的是需要确立道德主体自身对于价值的主动偏好。儿童需要单独面对自己的内心,真正认同并偏爱这种价值的时间。对道德的理解和认知是一回事,但价值的内化和认同是另一回事,心灵教育需要给予儿童这一价值内化的时间。
四、致心:道德自省的内在工夫
道德自省是个体对自身道德行为、意图、思想、动机等进行反思、省察,并作出道德判断、纠偏的心理过程。[5]心灵教育中的道德自省需要由外在的道德行为深入到内在的良知,在范围上需要关注天、人、物、我四方面的全人向度。
第一,心灵教育需要“明理”与“致良知”。“明理”和“致良知”本是朱熹理学和阳明心学的用词,在心灵教育中,可以化用这两个词的含义来表达道德自省两方面的要点:一是要有清晰的价值认知,二是要使儿童对其行为的道德自省诉诸良心。[6]在心灵教育中,如果我们忽略了“明理”,道德自省就不能真正有效地进入到心灵良知;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行为和良知的相通,就不能使道德自省超越行为而深入到道德主体的本心。只有真正地做到“明理”和“致良知”,心灵教育才能有效地将价值主体和道德行为结合起来,深入到儿童心灵当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纠正。
第二,心灵教育需要注重全人向度。所谓的全人向度,就是说心灵教育要从天、人、物、我四个认知领域的全面关系中建立儿童的心灵。这里的“天”是指超越性的向度,“人”是指他人、社会的向度,“物”是指外物、自然的向度,“我”是指自我的向度。就是说,要把儿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世界落实到自我与超越性,自我与他人、社会,自我与外物、自然以及自我与自我的四组关系当中。这四组关系也是人的价值良知与外在行为之间连接的通路。在道德自省当中,要注意引导孩子来认识他的行为对于超越性的追求,对于他人与社会,对于外物与自然以及对于自我来说,有什么样的益处或危害,而这些益处或危害判断的依据就是其良知中的价值秩序。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
[2]鲁洁.南京师范大学——一本用生命打开的教育学[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0-11.
[3]夸米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91.
[4]吴梓明.品德与心灵:幼儿教育的再思[J].内蒙古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0):36.
[5]何丽青.试析道德自省的作用因素[J].沧桑,2007(3):79.
[6]徐儒宗.江右王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71.
责任编辑/刁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