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与武汉曾有如此交集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62613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抱石作画留影

  在20世纪中国书画史中,在革命浪潮不断、新旧时代交替、各种思潮涌现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一大批直面生活、处惊不变,勇立时代潮头的伟大书画家,他们用浓墨重彩书写着一个时代的不朽,将苦难与不屈、激情与才气转换成艺术的力量,为2 0世纪艺术史书写了壮丽的篇章。在这其中,傅抱石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有过几次重要交集


  最近,60余件傅抱石作品从南京博物院来到武汉美术馆,让当地的观众通过这场“大化惊高风:傅抱石作品展”,生动立体地看到一位大师的艺术成就和创作历程,以及与武汉这片土地的渊源。其实傅抱石在60余年的生命中,与武汉有着重要的交集,从那些历史勾连的梳理中,艺术家丰富的人生画卷也进一步展开。


1930年初傅抱石与罗时慧的合影


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画写生稿》纸本设色 1960年周韶华艺术中心藏

  抗战爆发之后,1938年4月,其时在中央大学任教的傅抱石受郭沫若邀请,到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担任郭沫若的秘书,做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10月,接时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紧急通知,他随三厅全体人员撤离武汉南迁衡山。1939年4月又随政治部三厅迁移至重庆,住在重庆西郊的东川金刚坡。这一时期,傅抱石迎来了自己绘画创作的高峰期。
  解放后,中央大学艺术系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傅抱石任国画教研室主任,主要讲授中国美术史。1957年,他出任江苏省国画院首任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并在1959年与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合画《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山水。
  1960年9月中旬至12月中旬,傅抱石率江苏画家团开始了“两万三千里写生”之旅,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写生足迹遍及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等地,1960年11月中旬就曾途经武汉。在武汉期间,他们先后参观武汉长江大桥、东湖风景区、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汉钢厂,与张振铎、周韶华等艺术家有过深入交流。在这次写生中,傅抱石留下了一批重要写生画稿,现藏于周韶华艺术中心的《待细把江山图画写生稿》便是其中之一,乃傅抱石当年赠予周韶华之作。


1934年武昌艺专师范科学生合影。前排左六为罗时慧。


在笔者所藏的这本1990年油印的武昌艺专同学录里,可见罗时惠(慧)的名字,而名字后面的通讯地址正好写着“南京傅原岗(付抱石家)”。

夫人求学武昌艺专


  与武汉的渊源不止于此。傅抱石的夫人罗时慧也曾在武汉度过一段求学时光。傅抱石逝世后,夫人罗时慧挑起全家重担(傅抱石于1965年去世时,六个子女还没有一个成家),竭力保护傅抱石遗作,使傅抱石的作品能如此完好和集中地保存下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陆续将作品捐给南京博物院。而南京博物院当年给家属的三万元奖励,也被罗时慧全部捐给傅抱石的故乡江西省新余县,以资后学。在今天众多关于傅抱石的研究中,罗时慧对于其艺术生涯的影响,人们谈及得很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不全面的。傅抱石在艺术上之所以能取得后来辉煌的成就,与夫人罗时慧的理解、付出与默默支持有很大的关系,罗时慧不仅是傅抱石艺术上的知音,更是他绘画作品的第一观赏者。
  罗时慧从小出生在殷实的家庭,衣食无忧,父亲罗鸿宾曾任江西省税务局长、法院院长。罗时慧是地道的大家闺秀,傅抱石当时只是个出身贫寒的青年教师,他们的结合是当时南昌城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美谈。


傅抱石《柳荫仕女》纸本设色 1945年傅抱石家属藏

  1932年,傅抱石受徐悲鸿建议,辞去江西省第一高中艺术科主任之职,作为江西籍公派留学生,于同年9月赴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学校(后更名为武藏野美术大学)研究科学习。根据资料记载,罗时慧曾在当时求学于武昌艺专。关于罗时慧的入学时间有几种说法,在叶宗镐先生编的《傅抱石年谱》中,记述罗时慧1933年6月毕业于武昌艺专音乐系。而根据“傅抱石赴日本求学的第二年罗时慧考取武昌艺专”的普遍说法,以及1934年罗时慧在武昌艺专的合影照,其于1933年开始就读于武昌艺专似乎更为可信。
  武昌艺专即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于1920年在武昌长街芝麻岭诞生,创办人是蒋兰圃、唐义精及徐自珩三人,它与“北平艺专”(1918 年创办)、“ 杭州艺专”(1930年创办)并称为中国最早的三大艺专。作为中国第一所私立美术专科学校,武昌藝专办学水平高,社会影响大,因而受到不少名人关注——康有为曾为学校题写校名,蒋介石、于右任、蔡元培、张学良、张群、居正、王世杰、陈立夫、叶恭绰、钱大钧、黄建中、何成浚、陈其保等曾为学校题词。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一本油印的《武昌艺专同学录(1920年至1990年)》中找到了“罗时惠”这一姓名,地址一栏中明确地写道“南京傅原岗(付抱石家)”,这是证明罗时慧求学武昌艺专的珍贵资料。最终可以确定,罗时慧1933年考取武昌艺专,就读美术和音乐专业。


傅抱石《千山竞秀》纸本设色 1963年 97.9厘米×34.5厘米这是傅抱石东北写生的著名作品,是根据记忆和感受在南京创作的东北纪游写生之作。全幅近景以浓墨、湿笔大胆挥扫,描绘出庙宇、林木、游人、溪涧、亭阁等景致,中、远景则概括出对东北千山的整体印象,莽莽苍苍而秀丽明洁。

见证当年伉俪情深


  1934年8月中旬,傅抱石在南昌致金原省吾的信中,提到了妻子罗时慧:“晚家中尚有负担,幸今年度晚之妻,已卒业美术专科音乐系,任中学之音乐教师。故晚对于家庭之责任略可减轻,但晚仍有极大之困难。若无特备之机会,理想中留学时间之实现,却不可能。”
  对夫人罗时慧的感激之情,也可见于傅抱石《柳荫仕女》一画中。此画作于1945年6月26日,时值罗时慧35岁生日,傅抱石在画作上的题跋读来感人至深:“今日为时慧三十晋五生日。入蜀六载余,实未尝重视之也。……战时一切,均极激荡,而我辈仍不废笔墨丹青,所居仅足蔽风雨,所衣皆丁丑前之遗,真如大痴家无担石之储也。幸时慧忍受向所不能忍者。……际兹浊世,一切不堪。倘将来得有所传,皆非余所应有,盖莫非余母之所训,暨时慧之所助成也。
  在纪念傅抱石去世20周年文集中,罗时慧深情地写道:
  抱石是个责任心很强的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有自觉的责任感。他数十年中,无限热爱生活,顽强追求事业,永无休止地动脑筋,对自己从不满足,千方百计去突破现有水平。
  在家庭里,他上对老母,下对儿女,全部关心到无微不至,有时甚至使我感到有些过分。他哪怕是离家只有三天,必定有两封信回来。有时人都到了家,他进门便问我:“今天收到信么?”我说没有。他却有把握地说:“信太慢,在路上了,不相信,你等着看,邮递员马上便会送来的。”真教我好气又好笑。他一生离家的时间,加起来也不满五年,家信却有一大皮箱。
  由此可知,从1932年留学日本开始,凡是傅抱石离家的日子,他总会以书信的方式向妻子罗时慧记录自己每天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即便是解放后,傅抱石每次外出写生,给罗时慧写信几乎成了他每天都要做的习惯,而这些书信足足装满了一大箱,可惜这些书信在“文革”中被付之一炬,如果能保存到现在,应该是研究傅抱石艺术非常珍贵的一批资料。


傅抱石《竹林七贤》纸本设色 20世纪50年代此幅画竹林七贤徘徊于清幽的竹林之间,或品茗饮酒,或徐行远眺,或弹琴,或斟酌文辞,为文士雅集的具体写照,非常逼真地刻画出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也从中寄托了傅抱石自我的价值理想和精神情怀。傅抱石《潇潇暮雨》纸本设色 1945年此幅诗意画作品依据明代诗人李东阳《游岳麓寺》诗意而创作的诗意画作品,描绘巴蜀雨雾弥漫的奇特景象。山川在烟雨弥漫中静静地沉寂,山阁殿宇微微露出雨帘水气中,山间小路上一持杖红衣人正匆匆低头前行。傅抱石《琵琶行》纸本设色 1940年此为傅抱石根据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莫辞更坐弹一曲”诗意而创作的作品,全幅以大写意笔触与细笔结合的形式表现画面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画面氛围,是其诗意题材的精品之作。

链接


  1960年11月,傅抱石率江苏画家二万三千里写生时途经武汉,在武汉期间,他们先后参观武汉长江大桥、东湖风景区、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汉钢厂,傅抱石即兴绘就了一幅《待细把江山图画写生稿》。近日,这幅见证了傅抱石与武汉特殊情感的作品,又在武汉美術馆隆重推出的“大化惊高风——傅抱石作品展”中亮相于公众面前,令人瞩目。
  据了解,武汉美术馆此次推出的展览主题取自傅抱石一方“踪迹大化”印章,综观傅抱石的一生,这方印是傅抱石锐意进取、立志改造中国画的关键词之一。根据傅抱石艺术创作实践的时间顺序,展览共分为三个篇章——“意与古会”“心与贤知”“境与景合”,共展出傅抱石山水作品27件、人物作品25件、速写画稿册页3本、篆刻印章5件、著述手稿原件3套,及各种图像和文字资料,全方位呈现傅抱石的绘画历程及其崇高的艺术理想。
  此次展览中将呈现傅抱石寓居重庆金刚坡所进行的一系列写生稿、描绘南京生活所见景色的作品,以及1960年“二万三千里写生”、东北写生旅途中的精彩之作,另外还可见其一系列诗意画代表作品,如《千山竞秀》《待细把江山图画写生稿》《潇潇暮雨图》《巴山夜雨》等。在傅抱石的山水画创作之外,他往往醉心于历史故事画、人物画的绘制,包括《竹林七贤》《琵琶行》《晋贤图》《屈原像》等均为此次展览中的重要作品。据悉,此展将持续至10月31日。
其他文献
流行于中晚唐至宋代的“行脚僧”系列图像,以当时禅僧的云游生活为基础素材创作而成。满腹经卷的行囊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第17窟发现了12幅绢本和纸本的“行脚僧图”。其中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的绢本(图1),金粉设色,纵79.8厘米、横54厘米。该图绘长眉深目的壮年行脚僧,一轮头光彰显庄严的神力。他不带帽,左手执塵尾,右手持龙头杖。锡杖的实用功能退化后,禅僧行脚开始使用形制简易的竹、木
期刊
只有三类人民币可以买卖,人民币买卖不得炒作错版币概念,不得借助稀缺性或特殊题材哄抬、串通操縱价格……近日,最新公布的一份征求意见稿引起了钱币收藏界广泛关注。  为规范人民币纸币、硬币及相关商品买卖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货币文化传播,央行近日组织对规范性文件《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禁止非法买卖人民币的通知〉的通知》(银发〔1997〕399号)进行修订,
期刊
一间间临河建造的房屋、一座座架在河上的小桥、一个个古典园林展现的诗意画卷……这里是苏州,它不仅有着如画的风景,还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最近,这座城市新添了一个文化新地标——苏州博物馆西馆,成为了不少游客的“打卡地” 。被称为“十个盒子”的苏州博物馆西馆已于9月29日正式开馆。  9月29日,苏州博物馆西馆正式开馆。这座历经三年打造的博物馆,位于苏州市高新区狮山文化广场,是苏州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著名古代书画鉴定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钟银兰先生摘自小藏君日记  最近,编辑部的小伙伴专访了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先生,回忆他的恩师钟银兰先生。  钟先生在文物鉴定学界有着﹃钟八大﹄的美称,因为她一眼即能分辨八大山人无年份作品的创作时间,﹃火眼金睛﹄想必就是形容如此吧。  也许对于钟银兰先生来说,鉴定是她的工作,职业使然,并不是那么神乎其神的事。但在我们这些后辈看来,她
期刊
“改革開放40多年来,民间收藏取得了长足进步。当前,与其他收藏类别相比,钱币收藏要走得更快一些、更稳一些。而通过钱币评级等诸多有益尝试,钱币收藏爱好者将更加安心,钱币收藏事业也将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近日,在合肥举行的“第七届全国钱币收藏博览会暨中国钱币收藏高峰论坛”上,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长罗伯健在致辞中这样说道。  本届博览会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与安徽省收藏家协会主办,涵盖交流交易、高峰论坛、专题展
期刊
尽管已经过去了20年,但那一天的经历,黎毓馨回忆起来,依然清晰得仿佛是在昨天。  当750公斤重的巨石终于被移开,盖板开启的瞬间,他一眼看到正中央那件锈迹斑斑的铁函。虽然泥水和泥浆浑浊了瘗埋之物的真面目,但在场的每个人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家都很清楚,秘藏了千年的稀世珍宝得以重见天日,意味着中国的考古发掘很可能会迎来新的重大发现。  这时,一位守候在旁的媒体记者瞅准时机,给黎毓馨递上了一个数码相
期刊
作為中国国内第一家注册成立的物流企业集团,宝供物流在业界被冠上了这样几个“第一”:   第一个在中国运用现代物流的理念为客户提供全程物流服务;   第一个在中国建立覆盖全国的物流运作网;   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物流信息系统;   第一个在中国创立物流企业集团......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宝供的
期刊
走进位于北京亮马桥四季酒店的安居客艺术中心,你会被突如其来的“奇形怪状”的画作“撞击”。这是一种视觉的撞击,挂在墙上的究竟是绘画、雕塑还是装置?似乎都是,但又似乎都不是;这又是一种心灵的撞击,木质、画布、岩彩、丙烯……当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迸发出的是一种独特的心灵感受。  对,独特!这正是业界专业人士的共鸣。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说,“他”的创作会给今天的艺术家很多启示,确确实实是艺术家自己
期刊
送优惠券、降价、打折、特价、买一送n、抽奖、免费试用……在这个信息纷繁的市场经济时代,各种早已司空见惯的促销战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据权威部门统计,在国内消费型企业的所有营销开支中,促销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75%以上,而且,虽然企业的促销开支已经居高不下,但是促销费用的年增长率却仍然高达12%,而同期公关费用的增长率却仅为7%。原因何在?  产品同质化、渠道同质化的加剧,使得直接针对消费者的促销活动在
期刊
市场竞争往轻松说,是博弈;往残酷说,是搏杀,“商场如战场”。  其实并不尽然,从战场归来的,一定是胜者和败者,但在市场角逐中,或都是胜者,或都是败者,或有胜有败。比起战场,市场还展现了更加残酷的一面——败者总是大多数。  “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市场本身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而其中长期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经典”的策略。    经典策略1 创新    操作指数:6  效果指数:10  经典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