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改革进入课堂,相应地数学教材结构的更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探讨出一种新的初高中数学学困生教学衔接方法已经迫在眉睫了,以期待更好地解决数学学困生衔接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高中;数学学困生;衔接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改革进入课堂,相应地数学教材结构的更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探讨出一种新的初高中数学学困生教学衔接方法已经迫在眉睫了,以期待更好地解决数学学困生衔接教学的问题。
一、数学学困生成因的分析
现阶段,“初中教学教育对象由择优选拔扩大为全部学生毕业”,这就导致数学后进生占有较大比例,生源素质偏差的普通中学,数学后进生的状况更是令人担忧。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方面的,大部分数学学困生是后天形成的,归纳起来,导致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学科本身的一些特点,使得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自卑感油然而生。
中学数学是一部分学生最喜欢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部分学生最厌恶的学科,甚至部分学生对数学存在着畏惧的心理。就其表现为:在课堂上,他们沉默寡言,提心吊胆,害怕老师提问,害怕到黑板上板演;对作业无从下手,只能瞎编乱造,或者一抄了事,或者干脆不做;总觉得自己的基础没有其他同学好,接受新知识没有人家快,逻辑思维能力没有人家强……,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这种心理的存在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自卑感油然而生,哀叹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意志逐渐消沉下去,觉得数学越来越乏味,于是数学成绩也越来越差。
2.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高中教材结构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学生不能很快适应。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与统编教材相比,新课程教材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还是组织结构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新教材虽然结构严谨、观点新颖,学术性强,但客观上存在难度较大,容量较大的现象。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学习,课程目标是呈阶梯性实现的,加上各学困生的数学本来就差,更加剧了学生短期内适应的难度。
3.初高中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学生还不能很快的适应高中教师的教法。
初中教师的教学主要依据初中学生特点及教材的内容,教学进度较慢,对重点内容及疑难问题都有较多时间反复强调、答疑解惑;而高中教师在处理高中教材时却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反复强调教材内容,对于习惯于初中教师教法的学生进入高中后,难以适应高中教师的教法。另外,初中教师在知识点的处理上侧重记忆,学生只要记住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高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加以认真讲解,还要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加上其他原因,要求教学中不但重视书本上内容,还要补充各种课外知识,对习惯于“依样画葫芦”缺乏“举一反三”能力的高一学生,显然无法接受。
4.初高中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学生很难在短期内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初中学生习惯于跟着老师转,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数学问题,缺乏归纳总结能力。进入高中后,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勇于钻研、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归纳探索规律。然而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一套学习方法,不善于抓住学习中自学、阅读、复习、小结等必要环节,对高中学习内容缺乏必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初高中学困生的衔接策略
1.融入情感教育,恢复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主体作用。
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爱是教育的载体,爱中渗透诱导、教诲和示范。厌学逃学着,懦弱颓废着,大多是缺乏爱心的滋润而造成的。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我们用爱唤起学生的信心,我们必须给学生自信的力量,让学困生相信自己能行。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优化“讲解”的情境,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来选择学习材料,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再利用具有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等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把教学内容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多种刺激迅速感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法和学法的平稳过渡和衔接。
可以说高中知识是初中知识的延伸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搞好两者的衔接工作,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联系和串通,为此,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必须以“低起步,小步子”为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4.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教给他们努力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一些学困生学习差,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方法不正確,甚至不知道如何来学习数学,所以老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首先要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辅助新旧知识的强化与巩固;养成及时预习和定时复习的习惯,降低新学知识的难度;培养他们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不出来问题时,教师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的说:“你先试试,慢慢地说给老师听!”我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的多好啊!等等鼓励性的话,让他们逐渐的找回学习数学的信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非一朝一夕之成功,初高中数学学困生衔接教学的探讨也不例外,在探索中,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创新,相信它会让老师和孩子更多的收获。
【关键词】初中;高中;数学学困生;衔接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改革进入课堂,相应地数学教材结构的更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探讨出一种新的初高中数学学困生教学衔接方法已经迫在眉睫了,以期待更好地解决数学学困生衔接教学的问题。
一、数学学困生成因的分析
现阶段,“初中教学教育对象由择优选拔扩大为全部学生毕业”,这就导致数学后进生占有较大比例,生源素质偏差的普通中学,数学后进生的状况更是令人担忧。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方面的,大部分数学学困生是后天形成的,归纳起来,导致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学科本身的一些特点,使得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自卑感油然而生。
中学数学是一部分学生最喜欢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部分学生最厌恶的学科,甚至部分学生对数学存在着畏惧的心理。就其表现为:在课堂上,他们沉默寡言,提心吊胆,害怕老师提问,害怕到黑板上板演;对作业无从下手,只能瞎编乱造,或者一抄了事,或者干脆不做;总觉得自己的基础没有其他同学好,接受新知识没有人家快,逻辑思维能力没有人家强……,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这种心理的存在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自卑感油然而生,哀叹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意志逐渐消沉下去,觉得数学越来越乏味,于是数学成绩也越来越差。
2.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高中教材结构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学生不能很快适应。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与统编教材相比,新课程教材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还是组织结构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新教材虽然结构严谨、观点新颖,学术性强,但客观上存在难度较大,容量较大的现象。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学习,课程目标是呈阶梯性实现的,加上各学困生的数学本来就差,更加剧了学生短期内适应的难度。
3.初高中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学生还不能很快的适应高中教师的教法。
初中教师的教学主要依据初中学生特点及教材的内容,教学进度较慢,对重点内容及疑难问题都有较多时间反复强调、答疑解惑;而高中教师在处理高中教材时却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反复强调教材内容,对于习惯于初中教师教法的学生进入高中后,难以适应高中教师的教法。另外,初中教师在知识点的处理上侧重记忆,学生只要记住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高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加以认真讲解,还要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加上其他原因,要求教学中不但重视书本上内容,还要补充各种课外知识,对习惯于“依样画葫芦”缺乏“举一反三”能力的高一学生,显然无法接受。
4.初高中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学生很难在短期内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初中学生习惯于跟着老师转,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数学问题,缺乏归纳总结能力。进入高中后,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勇于钻研、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归纳探索规律。然而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一套学习方法,不善于抓住学习中自学、阅读、复习、小结等必要环节,对高中学习内容缺乏必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初高中学困生的衔接策略
1.融入情感教育,恢复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主体作用。
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爱是教育的载体,爱中渗透诱导、教诲和示范。厌学逃学着,懦弱颓废着,大多是缺乏爱心的滋润而造成的。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我们用爱唤起学生的信心,我们必须给学生自信的力量,让学困生相信自己能行。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优化“讲解”的情境,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来选择学习材料,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再利用具有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等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把教学内容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多种刺激迅速感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法和学法的平稳过渡和衔接。
可以说高中知识是初中知识的延伸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搞好两者的衔接工作,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联系和串通,为此,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必须以“低起步,小步子”为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4.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教给他们努力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一些学困生学习差,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方法不正確,甚至不知道如何来学习数学,所以老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首先要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辅助新旧知识的强化与巩固;养成及时预习和定时复习的习惯,降低新学知识的难度;培养他们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不出来问题时,教师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的说:“你先试试,慢慢地说给老师听!”我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的多好啊!等等鼓励性的话,让他们逐渐的找回学习数学的信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非一朝一夕之成功,初高中数学学困生衔接教学的探讨也不例外,在探索中,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创新,相信它会让老师和孩子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