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到底充当什么角色,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课程整合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教师,而信息教师如何在课程整合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课程整合的关键中的关键,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概念;课程整合;角色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我们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那么,信息技术又是如何渗透在教学中,影响教和学的呢?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二、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之走进校园,推动教育的发展。自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以来,各地区在中小学先后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进而又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既担负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中坚力量和核心力量。
1.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研究的实施者
这是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它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系统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将这一能力细化开来,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发能力、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课堂活动的调控能力等。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要力争成为教育家和研究者,必须具备相当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承担基于信息技术的教改实验能力,对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等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2.推进和实施课程整合的组织者
课程整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润滑剂”和“黏合剂”,直接影响着整合的进程和质量。信息技术教师要对课程整合的核心理念、基础理论、基本模式和方法作深入探索,强化自己的这一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要实现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只进行理论上的讲授,学科一线教师很难理解,更难以转变成自己的能力,所以信息技术教师有必要提供丰富的优秀的整合案例,组织老师去观摩。在听其他老师的公开课中,让老师去和自己的教学比较,自己去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学的改变。
3.驾驭信息的能者
信息技术教师的本职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自己必须首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即驾驭信息的能力。包括文献检索与资料查询、收集的能力,发掘、甄别、分析、组织、加工、管理、提取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将信息转化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和进行创新的能力等。
4.软硬件资源的开发者
当前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教授信息技术课,还兼任多项工作,比如电教设备管理和维护、校园网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管理与利用及电教软硬件的购买、编制及维护等等,这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阶段决定的。
5.校本培训的协调者与实施者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日渐深入人心,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广大教师的认可,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交际能力,善于向学校领导宣传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作为课程整合和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中坚力量,还要具有组织协调能力。
一方面,随着课程整合的深入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整合的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就要担负起培训学科教师的责任。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知识更新较快,只进行一次培训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发展,软、硬件设备的更新,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先学先用,进而对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指导。
6.新知识的学习者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具备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才能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胜任自身角色。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展得越好,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越显得重要。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参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最好结合某一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甚至可以兼一些课的教学,这样有利于将整合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参考文献】
[1]张雄.关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
[2]张舒予.信息技术教育的微观分析与宏观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03(6)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实验学校)
【关键词】概念;课程整合;角色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我们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那么,信息技术又是如何渗透在教学中,影响教和学的呢?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二、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之走进校园,推动教育的发展。自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以来,各地区在中小学先后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进而又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既担负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中坚力量和核心力量。
1.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研究的实施者
这是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它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系统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将这一能力细化开来,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发能力、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课堂活动的调控能力等。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要力争成为教育家和研究者,必须具备相当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承担基于信息技术的教改实验能力,对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等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2.推进和实施课程整合的组织者
课程整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润滑剂”和“黏合剂”,直接影响着整合的进程和质量。信息技术教师要对课程整合的核心理念、基础理论、基本模式和方法作深入探索,强化自己的这一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要实现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只进行理论上的讲授,学科一线教师很难理解,更难以转变成自己的能力,所以信息技术教师有必要提供丰富的优秀的整合案例,组织老师去观摩。在听其他老师的公开课中,让老师去和自己的教学比较,自己去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学的改变。
3.驾驭信息的能者
信息技术教师的本职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自己必须首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即驾驭信息的能力。包括文献检索与资料查询、收集的能力,发掘、甄别、分析、组织、加工、管理、提取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将信息转化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和进行创新的能力等。
4.软硬件资源的开发者
当前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教授信息技术课,还兼任多项工作,比如电教设备管理和维护、校园网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管理与利用及电教软硬件的购买、编制及维护等等,这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阶段决定的。
5.校本培训的协调者与实施者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日渐深入人心,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广大教师的认可,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交际能力,善于向学校领导宣传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作为课程整合和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中坚力量,还要具有组织协调能力。
一方面,随着课程整合的深入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整合的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就要担负起培训学科教师的责任。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知识更新较快,只进行一次培训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发展,软、硬件设备的更新,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先学先用,进而对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指导。
6.新知识的学习者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具备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才能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胜任自身角色。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展得越好,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越显得重要。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参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最好结合某一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甚至可以兼一些课的教学,这样有利于将整合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参考文献】
[1]张雄.关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
[2]张舒予.信息技术教育的微观分析与宏观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03(6)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