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天津在十月初突然降温——前一天还能穿短袖,第二天穿着绒衣外套还会被冻得瑟瑟发抖。这种断崖式的降温让人感觉很难接受。虽然气象预报说日间温度维持在十五六度,但我和小女儿待在没有阳光的屋内犹如直接进入了冬季,索性穿好衣服出去吃火锅。在室外步行走走可以提高体温。把核心部位裹严实,面部、手露在寒风里,能刺激血液循环,让自己更抗冻。
一推门,如沐春风。火锅店里有暖风,还有许多蒸腾着热气的红锅子、白锅子,门口摆着让食客打发时间的小零食、饮料,放着节奏感很强的歌曲,让人不仅身体暖和,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的多种刺激让人心里也暖和了起来。孩子小,我们点了番茄锅。锅开后,不着急涮食材,先盛两碗汤——她一碗,我一碗。晾到不烫嘴,慢慢喝下,顿时五脏六腑通透起来,从里暖到了外。
有人觉得火锅算不上有品位的吃法——把各种食材,连荤带素,有块儿、有叶儿,一股脑地下入锅中,难品真味。吃的时候也不雅,所谓“海底捞”——不知滚滚蒸汽下是什么,先捞再说。捞起来的无论自己想不想吃都要放入口中。著名美食评论员袁枚老师在《随园食单》中说:“冬日宴客,惯用火锅……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难差。今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问哉?”
袁老师是真食家,家境殷實,吃多见广,对菜品有独到的见解,既懂原料优劣,也知烹饪技法。他不认可火锅,与他对菜肴的独特审美标准有关。袁枚认为:“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善治菜者,须多设锅、灶、盂、钵之类,使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吃饭和审美都是极具个人主观视角的事情,所以袁老师对火锅的看法不能说有啥错。
但现代人大多是热爱火锅的,特别是年轻人。上学的时候没钱,聚会最爱选数签子算账的串串香——一种麻辣火锅的廉价版本。素的2毛钱一串,荤的5毛或1块,很适合饭量大的学生吃。上班之后解馋,会选高档一些的火锅店。那里不仅装潢漂亮,食物新鲜,还能做免费美甲、按摩,而且特别适合拍照。有长辈参加的冬日聚餐,常去传统铜锅涮羊肉店。手切羊肉、糖蒜和烧饼,好吃又实惠。吃完出门,无论风多大,准保你不冷。
液化气取代碳火,每个火锅上面都安装有抽油烟机,可以算得上是人类饮食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之一了。另一个伟大发明的头衔,应该授予“一人一锅”。孤独是现代人的常态。有的人享受孤独,习惯了一个人敲击键盘工作、一个人上下班坐地铁,也习惯了一个人吃饭。有的人害怕孤独,不喜欢一个人住,一个人去看牙医,因为害怕一个人去外面吃饭,即便有时间也选择点外卖。但无论享受孤独的,还是害怕孤独的,大抵没有多少人有勇气一个人去吃麻辣火锅。对着翻腾的食物海洋,一个人显得更加渺小。“一人一锅”完美地解决了这道难题。即便很多人去,也是一人面前一个火锅,自己煮自己吃。一个人去既不尴尬,也不会被锅子的气势镇住。它卖的不是火锅,而是解救孤独的一方良药。难怪这家公司能上市。
我们今天在品评各类美食的时候,如果不在食物的色香味之上为其增加一些社会学方面的评语,似乎就显得不够有文化。但其实食物的出现与发展的起因并没有那么高大上。人一开始和其他动物一样生食,会用火了就烤,有了盛具就放水里煮,制造业再发达些开始蒸。风靡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麻辣火锅,最早只是四川自贡穷苦盐工的食物。取盐的畜力主要是牛,牛老或死之后便成了食物,其中牛杂最便宜。但内脏腥膻味道太重,于是用重盐、重辣来调味。之后,才有了让人止不住口水的水煮牛肉和麻辣火锅。
比起当初那些“发明者”而言,今天的我们无疑太幸福了。不想出家门,不想买食材,不想洗菜,不想收拾,但是想吃火锅怎么办?手机点一下就能办到。除了食材、调味料、围裙,一起送上门来的还有锅、底料、浓汤,甚至是插线板。这下算是彻底温暖到家了。不对,不是温暖到家了,是根本没出家门,不用经风见雪便可趁热吃火锅。倒出锅底调料,加入高汤,接通电源,整个家都沸腾了——窗户玻璃上渐渐有了水汽,锅子里面慢慢冒出蒸汽,人的额头上徐徐吃出热气。吃完了不用收拾,再点击一下手机,服务人员上门“清场”。
我们经常可以在养生节目里看到,专家说吃火锅于现代人的健康不利:首先是烫食有致癌风险,其次汤里嘌呤太高,再有调味过重有可能令血压升高。嘌呤高的问题最好解决,不喝汤,先涮菜、再涮肉。火锅里煮出的食材的确很烫。水煮开是100℃,火锅汤大多有油,开锅温度只会更高。传统火锅的麻酱底料、麻辣火锅的香油蘸料,除了能给食材增加滋味,还可以帮助降温。吃慢点,多吹吹,蘸点儿料,能帮助食物降温。口味太重这事儿不好解决,不过这事儿也不能怨到火锅的身上。喜欢麻辣、喜欢吃咸的人,不吃火锅,吃其他食物,也照样会挑口味刺激的品种。
若说火锅有罪,那就是它太暖了——会让人过得不知身在冬日,忘记寒冷,以至于吃罢出门疏于保暖,有可能着凉。所以,冬日里吃完热乎的火锅,即便不冷,出门也请多穿一件衣服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