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作文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ix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绝对不能忽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更要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作文课。一直以来如何有效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是许多语文教师的一大困惑,根据自己多年一线教学的反思、积累和经验,在这里粗浅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会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让学生写出上乘之作,必须让学生学会积累。
  首先是生活中的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关注小事,关注细节,走入生活,拓宽视角,实话实说。让孩子从生活中取材把小事做大——“大”就是具体、生动、难忘。农村有广阔的天地,可以就地取材。像农民春耕、秋收的画面都可以放大去写。在校园内、在家里发生的高兴的事、难过的事也都要注意随时把它积累下来。人们常说生活就是语文的大课堂,其实确切地说它是作文的大课堂才更确切。另外可以带领学生适当地开展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取材。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了孩子写作的兴趣,以兴趣为火种,去点燃每一位孩子的表达欲望。同时也可以把课堂搬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让学生有一双会发现、会审美的眼睛,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
  其次是语言的积累。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还有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是在强调让孩子多读书。多读还不行,重要的是一定要会读,让学生慢慢地读、欣赏地读。读书时,想作文,并注意摘抄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平时要经常翻阅读书笔记,把一些好词佳句储存在自己的脑海里,在作文时及时输出应用。
  最后是感受的积累。告诉学生:当你特别喜欢某个事物时,请你把它当作人来写,这就是“拟人”的写法。
  温家宝总理曾经在一所小学对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不但要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会表达”。学会了表达,也就学会了习作,它们是息息相关的。这就说明语文老师绝不能忽略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首先训练学生倾听的能力,其实能够学会倾听是最难的,这需要孩子精力集中。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在他的作文课上这样点评过他的学生,他说:“学会倾听的人,才会懂得多”。另外要想提高學生的表达能力,首先老师要学会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敢说”,要充分尊重学生,让自己的课堂是幽默的,富有亲和力的。这样才能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想要表达的欲望,进而培养了他们习作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懂得巧用评价,建立学生的信心。努力规范学生的交际语言,使学生 “说对”,掌握交际语体,使学生“说好”。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言要充满语文味,说话要有气场、有激情、有风度,要富有幽默感和亲和力。老师把话说好了,潜移默化的熏陶着学生,学生自然也就会说话了,学生会说话了,自然也就会习作了。总之,在表达训练中,将说写结合,读改结合,采用“说、写、读、改”的模式,训练学生表达由通顺明白到准确形象到生动,在反复的锤炼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能使学生初步达到“言之有文”。至此,通过作文教学的观察、构思和表达的训练,学生写出的作文也就有“序”、有“物”、有“理”、有“文”了。
  二、注重为学生创设情境
  “情动而辞发”,大凡写作,都是为了抒发感情,而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总觉得很难找到学生情感的激发点,因而写出来的作文不是形式雷同,就是干巴巴的。而在教学作文时,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写作的热情,让学生想写。从研究学生的心态入手,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实践中,为使学生感到学习写作是一种乐事,我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写作的教学环境,以情感设入营造兴奋、和谐的氛围。记得2010年我在长春听过于永正大师的一节作文课,就深受启发,也可以说是大开眼界。于老师的作文课就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他主张的是让学生注意关注生活中的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写大了就是好作文。
  三、学会评价
  作文教学改革,必须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落实学生自主评价的主体功能。学生习作完成后,教师要培养学生有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自评,既是一种自我肯定与激励,也可作为老师批改作文的参考。对同学作文的互评,相互找对方作文的优点,这首先是一个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同时它也可作为老师批改作文的参考。互读互改,共同提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这也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力量,只有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长远的目光。要从“作文”的目的和“发展人”的角度去思索,站在一个新高度去认识,讲究灵活互动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激发学生自主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这样才能实现质的飞越。
其他文献
新疆伊宁市英也尔乡界梁子小学  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正在改变或即将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各级学校也开始给予重视,不断增加投入、增加课时。但是,身居西藏农牧区的一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现状不容乐观。农牧区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实际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也促进了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中。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 小学数学课堂  多媒体网络教学通过图、文、音、像等信息,形象、具体地传授知识和表现教学内容,并大大扩展时空范围,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长期任教以来,我发现高中外语阅读教学所沿用的都是传统且陈旧的以教师为中心原则,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授的内容较注重词汇,句型的朗读,记忆和语法的操练。这种接受型的教学理论体系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外在的:记住教师所教的语言知识和通过考试,传统教学的主要问题是,站在“教师本位”的立场上,只说清了“教师做什么”,至于学生的能力是否因之切实发生变化,能否测量,
【摘 要】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书法可以说是读书人必修而且要修好的一门课,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书法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让学生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这无疑对写字教学与书法教学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条件等限制,对写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仍存在误区,更多把写字仅仅当作语文学习的一种书写工具。写字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写字教学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学习方法培养,良好情感态度
【摘 要】仔猪贫血,又称仔猪缺铁性贫血或仔猪营养性贫血,是指5—28日龄的哺乳仔猪缺铁所导致的一种营养性贫血性疾病。仔猪营养性贫血(NutritionalAnemiaofPiglet)是指5~28天内哺乳仔猪由于营养不足及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铁的缺乏而引起的贫血,临床上以可视粘膜色淡,轻度黄染或苍白;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下降,血红蛋白显著减少等为特征,又称为缺铁性贫血或者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仔猪
目的观察康复卒中单元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急性脑梗死伴有吞咽困难患者162例,进入卒中单元病房84例,普通病房78例。卒中单元病房组
“三生教育”是貫彻落实《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幼儿园开展“三生教育”对当前《纲要》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促进和巩固的作用。在幼儿园里,一天的生活都是课程,小到进餐、午睡、如厕、穿衣这些生活琐事,大到晨间锻炼,户外活动的安全教育,再到日常五大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到春游、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无不包含着“三生教育”的内容,贯穿着“三生教育”的理念,充满着“三生教育”的契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