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技术教学,一般是由教师集中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理论和技能有脱节,如何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并由此促进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实践相结合呢?明确学习目标,落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合理运用教学媒介;改革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认知程度;完善考核方式,不断强化考核效果;融入情感教育,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实验;学生;考核
《电子技术基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电子类专业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整个专业教学的质量。传统的电子技术教学的方法,一般是由教师集中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虽然加强了实践教学,但理论和技能有脱节,学生难以确切理解所学内容。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学效果也就不太显著。那么如何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并由此促进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实践相结合呢?
一、明确学习目标,落实教学内容
《电子技术基础》是理论课向专业工程类课程过渡的桥梁,它对学生的分析能力、估算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电路分析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学,存在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之初,就必须明确目标,合理把握绪论等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清楚《电子技术基础》学什么,怎么学习与研究电子技术基础,为什么要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等问题。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将指导学生预习、小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同时,不断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二、丰富教学形式,合理运用教学媒介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已经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根据课程需要研制了CAI课件,实现上机辅导、答疑:还有效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利用EDA、MATLAB软件强大的仿真功能进行电路系统的仿真、演示等。这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他们掌握课程内容,又能提高同学们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当然,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学中运用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如黑板粉笔、电子教案、实物投影、动画课件、虚拟电路等等,要做到合理有效,具有针对性,而不能一味地跟风,追求流行,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求最佳的表述方式。比如,CAI教学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但很容易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照本宣科。再如,对于较难理解的问题,“粉笔 黑板”是最好的表述方式,具有其独特的灵活性,同一内容与不同授课对象交流,这种即兴发挥的形式往往使师生均受益匪浅。此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实物投影,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使得课堂教学生气勃勃,师生互动,起到很好的启发性效果。
三、改革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认知程度
由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因此,要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就必须设置相应的实验、上机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将原来跟随课堂教学的实验课改革为三个层次的实验课,即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并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的教学内容。从教学工作取得的效果看,通过实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也得到了升华。
验证性实验,可以更新、调整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完善实验指导书,例如,对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特性,采取的就是验证型实验。
对于设计性实验,则要求学生根据项目内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自行设计、自行调试,最后完成项目要求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实验内容提倡虚实结合的方法,既有实物模拟实验,又有上机仿真实验,这种实验的典型应用,是对整流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而综合性实验应该注重的,是对所学知识的整合,使学生对本课程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像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使用的就是综合性实验。
四、完善考核方式,不断强化考核效果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理论为主的考试方式,现在,则采用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结合、集中考试与平时成绩评定结合的综合评分方式。通过改革考核内容与方法,结合实验考核,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我们对学生实行多角度考核,主要是问题讨论、课外作业、实验创新、期中试卷、期末考试等不同的角度。另一方面,就是重新设计笔试试题,将试题难度分为四档:(1)基本题占40%~50%,反映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2)中等难度题目占10%~20%,是稍有变化的基本题;(3)难度题目占5%~10%。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复杂性和灵活性;(4)实验题目占总成绩的20%。
五、融入情感教育,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缺乏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同其他课程一样,《电子技术基础》也不能用冰冷、生硬的态度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师生之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加强沟通,创造一个和谐、互动的氛围。教师真诚的情感付出,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而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日常教育教学中。因此,营造和谐的环境,让教师与学生一道,在情感上产生班集体的共振效应,自发做到以班级的荣誉为自己的荣誉、个人的进步也就是班级的进步,这不仅对教学工作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集体观念和责任感的加强,对于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总之,要改变电子技术教学理论和技能脱节的状况,应明确学习目标,落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合理运用教学媒介;改革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认知程度;完善考核方式,不断强化考核效果;融入情感教育,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实验;学生;考核
《电子技术基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电子类专业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整个专业教学的质量。传统的电子技术教学的方法,一般是由教师集中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虽然加强了实践教学,但理论和技能有脱节,学生难以确切理解所学内容。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学效果也就不太显著。那么如何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并由此促进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实践相结合呢?
一、明确学习目标,落实教学内容
《电子技术基础》是理论课向专业工程类课程过渡的桥梁,它对学生的分析能力、估算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电路分析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学,存在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之初,就必须明确目标,合理把握绪论等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清楚《电子技术基础》学什么,怎么学习与研究电子技术基础,为什么要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等问题。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将指导学生预习、小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同时,不断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二、丰富教学形式,合理运用教学媒介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已经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根据课程需要研制了CAI课件,实现上机辅导、答疑:还有效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利用EDA、MATLAB软件强大的仿真功能进行电路系统的仿真、演示等。这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他们掌握课程内容,又能提高同学们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当然,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学中运用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如黑板粉笔、电子教案、实物投影、动画课件、虚拟电路等等,要做到合理有效,具有针对性,而不能一味地跟风,追求流行,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求最佳的表述方式。比如,CAI教学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但很容易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照本宣科。再如,对于较难理解的问题,“粉笔 黑板”是最好的表述方式,具有其独特的灵活性,同一内容与不同授课对象交流,这种即兴发挥的形式往往使师生均受益匪浅。此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实物投影,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使得课堂教学生气勃勃,师生互动,起到很好的启发性效果。
三、改革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认知程度
由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因此,要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就必须设置相应的实验、上机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将原来跟随课堂教学的实验课改革为三个层次的实验课,即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并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的教学内容。从教学工作取得的效果看,通过实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也得到了升华。
验证性实验,可以更新、调整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完善实验指导书,例如,对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特性,采取的就是验证型实验。
对于设计性实验,则要求学生根据项目内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自行设计、自行调试,最后完成项目要求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实验内容提倡虚实结合的方法,既有实物模拟实验,又有上机仿真实验,这种实验的典型应用,是对整流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而综合性实验应该注重的,是对所学知识的整合,使学生对本课程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像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使用的就是综合性实验。
四、完善考核方式,不断强化考核效果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理论为主的考试方式,现在,则采用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结合、集中考试与平时成绩评定结合的综合评分方式。通过改革考核内容与方法,结合实验考核,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我们对学生实行多角度考核,主要是问题讨论、课外作业、实验创新、期中试卷、期末考试等不同的角度。另一方面,就是重新设计笔试试题,将试题难度分为四档:(1)基本题占40%~50%,反映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2)中等难度题目占10%~20%,是稍有变化的基本题;(3)难度题目占5%~10%。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复杂性和灵活性;(4)实验题目占总成绩的20%。
五、融入情感教育,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缺乏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同其他课程一样,《电子技术基础》也不能用冰冷、生硬的态度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师生之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加强沟通,创造一个和谐、互动的氛围。教师真诚的情感付出,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而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日常教育教学中。因此,营造和谐的环境,让教师与学生一道,在情感上产生班集体的共振效应,自发做到以班级的荣誉为自己的荣誉、个人的进步也就是班级的进步,这不仅对教学工作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集体观念和责任感的加强,对于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总之,要改变电子技术教学理论和技能脱节的状况,应明确学习目标,落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合理运用教学媒介;改革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认知程度;完善考核方式,不断强化考核效果;融入情感教育,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