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河南省发展新数据为基础从物流需求、物流业的人力资源和物流业的环保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物流的发展现状。然后从物流设施建设、物流行业人力资源建设、环保性和农产品物流四个方面提出了河南物流未来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河南物流;现状分析;发展策略
0.引言
伴随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振兴,中国智能骨干网在河南设置节点,河南省物流业将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河南省的公路通车里程全国领先、高速公路里程位于全国之首;京九铁路,陇海铁路交织于境内;航空运输发展迅猛,特别是郑州航空港的经济综合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航空港经济发展的先进试验区;水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内河航运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研究河南省的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河南省物流的现状
1.1物流的需求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将转向以国内消费拉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转变过程中,河南作为中国地理的中心,必将成为我国未来的大型综合性物流中心之一。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是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位于中国的华南和华东地区,这些地区制造业发达、制造能力强大;然而,这些发达制造产业所需要的原材料以及能源则基本来源于我国的西北、东北地区。一方面,我国华南和东南地区制造业的原材料和能源需要从东北和西北运输过去用以生产;另一方面,东北和西北地区也需要把琳琅满目的商品从华南和东南地区运输过去用以消费。这种严重的地位优势差异和产销不均衡的经济格局就必须依靠强大的物流业作支撑,以便形成全国范围内经济的良性发展。
1.2物流的人力资源分析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河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94023567人,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占50.51%,女性占49.49%,0—14岁人口占21%,15—64岁人口占70.64%,65岁及以上人口占8.36%,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01557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42266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9226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667662人。从统计数据可以得出:15-59岁人口近七成,河南劳动力供给充足;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上升,全省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在全省劳动力充足、劳动者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的大背景下,河南省物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丰富而且高质量。
1.3物流的环保性分析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对于物流行业来说,就是在物流的各个运营环节节能减排、加大环保力度。物流环保的基本实施途径就是大力推广绿色物流和低碳物流。表1是河南省2013年主要运输方式运载的货运量。
据此可以看出,河南省物流中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公路运输(92.89%),其次是铁路运输(4.27%)和水运(2.83%),航空运输(0.01%)所占比例最小。公路运输量竟然是铁路运输的近22倍、水运的近33倍、航空的9289倍,各运输方式的运输量严重不协调,运输方式不合理,环境承受力过大。
2.河南物流发展策略
2.1政府要引导基础设施建设
强大的物流需求也必然会要求过硬的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和大型物流中心做支撑才能顺畅运转。政府应当引导物流行业发展,加大行业资源整合力度,在具有天然交通优势的郑州市规划和建立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在郑州规划建设好综合运输枢纽,力争实现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的无缝衔接。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综合以下几个方面:铁路方面,着重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对接;公路方面,打通省际间高速公路通道;水运方面,联合黄河上游和下游省份政府结合水利治理和调水工程大力发展内河航运;航空运输方面,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机场,打破当前铁路、公路、航空等各自为政的格局。然后以郑州的发展模式为示范向周边城市群扩散发展。实现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省、辐射周边、服务全国的综合物流体系,以迎接河南省物流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2.2物流企业要重视人力资源建设
最新的一份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总体规模持续增长,但新转移劳动力增势趋缓;转移呈现加速回流态势,“就业本地化”趋势更加明显。河南省物流行业应该专注于提高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吸引“回流”的有专业从业经验的物流人才;也应积极招收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加以悉心培养为我所用。为迎接河南大物流基地的构建做好充分的人力资源准备。
2.3物流企业要落实环保生产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业的环保经验,在策略上增强多式联运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提高铁路运输和水运在物流货物运输中的比例。企业更应该落实环保生产,例如,在物流企业界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倡物流企业实行4R绿色包装,即少耗材(Reduction)、可再用(Reuse)、可回收(Reclaim)和可再循环( Recycle);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高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以提高配送效率;发展甩挂运输,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降低运输成本;建立企业间网络撮合平台,为中小货运企业提供配载服务,以降低卡车空驶率,实现有效环境保护。
2.4政府要重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发展农产品物流不仅可以促进农产品从农村运输到消费城市,从而直接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间接推进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升级。政府要对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进行区域性的科学规划设计,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产品物流的金融支持力度;协助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并制定相关政策以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深化发展;利用电视等信息传播媒介以科技讲座的形式向农民传达和普及物流知识和物流技术。
3.结语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物流的需求、人力资源和环保性对河南省物流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的物流需求必然逐年上升,但数据显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相对落后而且不合理;潜在从业人力资源丰富,而专业物流人才缺乏,人才流动大。主要运输方式比例不合理,尚不符合绿色物流要求。
政府需要引导和支持物流企业加强基础物流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应该把握劳动力转向省内的趋势,积极培养和吸纳物流从业人员;物流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产品物流对于全省经济健康发展,社会良性发展,政治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际刚.物流经济分析:发展的视角[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孙辉泰,贺亦军.广东省绿色货运发展路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4):98-99.
[3]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3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河南省统计局.2014-02-28
[4]汪玚. 绿色货运,以勇气和理性烛照未来!——中国绿色货运行动研讨会(2013)实录[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6)56-57.
[5]孙文力,夏云霞.浅析河南农村物流发展[J].成功(教育),2009(2):140.
【关键词】河南物流;现状分析;发展策略
0.引言
伴随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振兴,中国智能骨干网在河南设置节点,河南省物流业将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河南省的公路通车里程全国领先、高速公路里程位于全国之首;京九铁路,陇海铁路交织于境内;航空运输发展迅猛,特别是郑州航空港的经济综合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航空港经济发展的先进试验区;水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内河航运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研究河南省的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河南省物流的现状
1.1物流的需求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将转向以国内消费拉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转变过程中,河南作为中国地理的中心,必将成为我国未来的大型综合性物流中心之一。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是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位于中国的华南和华东地区,这些地区制造业发达、制造能力强大;然而,这些发达制造产业所需要的原材料以及能源则基本来源于我国的西北、东北地区。一方面,我国华南和东南地区制造业的原材料和能源需要从东北和西北运输过去用以生产;另一方面,东北和西北地区也需要把琳琅满目的商品从华南和东南地区运输过去用以消费。这种严重的地位优势差异和产销不均衡的经济格局就必须依靠强大的物流业作支撑,以便形成全国范围内经济的良性发展。
1.2物流的人力资源分析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河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94023567人,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占50.51%,女性占49.49%,0—14岁人口占21%,15—64岁人口占70.64%,65岁及以上人口占8.36%,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01557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42266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9226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667662人。从统计数据可以得出:15-59岁人口近七成,河南劳动力供给充足;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上升,全省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在全省劳动力充足、劳动者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的大背景下,河南省物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丰富而且高质量。
1.3物流的环保性分析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对于物流行业来说,就是在物流的各个运营环节节能减排、加大环保力度。物流环保的基本实施途径就是大力推广绿色物流和低碳物流。表1是河南省2013年主要运输方式运载的货运量。
据此可以看出,河南省物流中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公路运输(92.89%),其次是铁路运输(4.27%)和水运(2.83%),航空运输(0.01%)所占比例最小。公路运输量竟然是铁路运输的近22倍、水运的近33倍、航空的9289倍,各运输方式的运输量严重不协调,运输方式不合理,环境承受力过大。
2.河南物流发展策略
2.1政府要引导基础设施建设
强大的物流需求也必然会要求过硬的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和大型物流中心做支撑才能顺畅运转。政府应当引导物流行业发展,加大行业资源整合力度,在具有天然交通优势的郑州市规划和建立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在郑州规划建设好综合运输枢纽,力争实现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的无缝衔接。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综合以下几个方面:铁路方面,着重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对接;公路方面,打通省际间高速公路通道;水运方面,联合黄河上游和下游省份政府结合水利治理和调水工程大力发展内河航运;航空运输方面,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机场,打破当前铁路、公路、航空等各自为政的格局。然后以郑州的发展模式为示范向周边城市群扩散发展。实现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省、辐射周边、服务全国的综合物流体系,以迎接河南省物流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2.2物流企业要重视人力资源建设
最新的一份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总体规模持续增长,但新转移劳动力增势趋缓;转移呈现加速回流态势,“就业本地化”趋势更加明显。河南省物流行业应该专注于提高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吸引“回流”的有专业从业经验的物流人才;也应积极招收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加以悉心培养为我所用。为迎接河南大物流基地的构建做好充分的人力资源准备。
2.3物流企业要落实环保生产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业的环保经验,在策略上增强多式联运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提高铁路运输和水运在物流货物运输中的比例。企业更应该落实环保生产,例如,在物流企业界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倡物流企业实行4R绿色包装,即少耗材(Reduction)、可再用(Reuse)、可回收(Reclaim)和可再循环( Recycle);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高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以提高配送效率;发展甩挂运输,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降低运输成本;建立企业间网络撮合平台,为中小货运企业提供配载服务,以降低卡车空驶率,实现有效环境保护。
2.4政府要重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发展农产品物流不仅可以促进农产品从农村运输到消费城市,从而直接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间接推进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升级。政府要对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进行区域性的科学规划设计,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产品物流的金融支持力度;协助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并制定相关政策以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深化发展;利用电视等信息传播媒介以科技讲座的形式向农民传达和普及物流知识和物流技术。
3.结语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物流的需求、人力资源和环保性对河南省物流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的物流需求必然逐年上升,但数据显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相对落后而且不合理;潜在从业人力资源丰富,而专业物流人才缺乏,人才流动大。主要运输方式比例不合理,尚不符合绿色物流要求。
政府需要引导和支持物流企业加强基础物流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应该把握劳动力转向省内的趋势,积极培养和吸纳物流从业人员;物流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产品物流对于全省经济健康发展,社会良性发展,政治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际刚.物流经济分析:发展的视角[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孙辉泰,贺亦军.广东省绿色货运发展路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4):98-99.
[3]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3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河南省统计局.2014-02-28
[4]汪玚. 绿色货运,以勇气和理性烛照未来!——中国绿色货运行动研讨会(2013)实录[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6)56-57.
[5]孙文力,夏云霞.浅析河南农村物流发展[J].成功(教育),2009(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