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用“说故事”的力量
在《说故事的力量》一书中,作者安奈特·西蒙斯(Annette Simmons)说道:“一个好的故事一旦被植入之后,会不断地自我重复,并继续经由一道过滤程序处理成新的经验,引导未来的经验朝你所期望的观念和选择迈进。”说故事与举案例,让人思考并获得启示,效果就像润滑剂一样。
在公司的会议中,如果大家仅是例行性地作汇报,很多人除了自己报告时会认真以外,其它时间总是会将心思转移,私下做起自己的事情来,会议自然也就不会有效率。此外,我们常在会议中碰到僵持不下的场面,大家各自维护着自己的立场不愿退让,我曾在主持一次公司的会议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时如果我要求其中一方退让,或许能够暂时解决问题;但是被要求退让的一方心里会感到不服气,而未被要求的人也会误以为自己有理,便会理直气壮地享受占上风的骄傲。于是,我讲了一个故事——今天来上班时,在一条窄巷中车行进到一半,对面也来了一辆车,两车僵持在路上。我因为急着要上班,所以按了喇叭示意要对方退让;但对方不仅不愿退让,反而也对我大按喇叭。
如果我不退让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会一直僵持在路上,直到上班迟到呢?还是下车跟对方大吵一架,甚至大打出手?不管怎样都会两败俱伤,不仅伤了和气,也让自己一整天的心情陷入阴霾。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困扰,我决定倒车让出空间,请对方先行;而当对方跟我会车时,除了向我表示感谢之外,上述不好的假设也都不会发生。讲完这个故事后,会议的气氛开始改变。有人主动发言打破了僵局,经过一个人的退让之后,大家争相地释放善意,结果原本没有效率的会议,突然间开始冒出许多可行的方案来。
人是有感情的,我们判断或决定事情时常常依靠感性而非理性或逻辑。所以,不管我们是说故事或举案例,目的无非是希望让对方有更宽广的思考空间,而非限制或告诉对方该怎么做。因此,在推动“情境式组织学习”过程中,希望参与者能多谈谈自己的真实故事或案例,因为从故事或案例中,我们不仅可以让他人更加了解我们,我们也能从他人的故事中学习。所以,情境的学习也就是从故事中学习,学习者在享受故事或案例过程中,会因“动感情”而学得好,还能进行运用,转化成“举一反三”的效果。
信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话的本身并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听者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常常同样的一句话,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给人的感受却大不一样。如妈妈对女儿说“房间这么乱还不整理一下!”女儿总会把妈妈的话当成耳旁风。但同样的一句话,如果换成是婆婆告诉媳妇,媳妇一定会很不好意思,赶快去清理。或者心里很不愉快,觉得婆婆很罗唆,是故意找自己麻烦,这句话可能会放在媳妇心中很久。这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就在彼此之间“信赖”关系的建立,妈妈无论对女儿说什么,女儿都会认为妈妈是爱我的,绝对是为我好,所以就算是被打被骂,最后还是要窝在妈妈的怀抱里。而婆婆就不同了,如果媳妇跟婆婆之间没有建立起信赖的关系,就很容易因一句话或一件小事而在彼此间产生心结。之后,如果不能透过良性的沟通来化解,就会累积埋怨、委屈等负面的情绪。
这也象一个老上司对部属讲了一席话,部属知道他的个性,所以很容易领会上司的用意;但同样的一席话,如果是让一位“空降部队”的上司来说,部属则可能认为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而将他的用意曲解。
该如何拉进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呢?这如同人与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的深化,该如何做呢?在“情境式组织学习”中,学习圈(Learning Circle)运作三个阶段中的前两个阶段一样,是“学习如何学习”与“建立信赖关系”。其内涵是培养学习圈的精神,也就是倾听、表达、懂得问、回馈与分享和培育。在学习圈的运作过程中,成员必须先有共同的约定——初步共识的建立,如果每位同仁都能遵守,并珍视自己是团队中的一份子,信赖关系就能慢慢地建立起来。
而在活动的组织阶段,是让成员们开始对话,而对话初期所谈的将是与团体毫无利益关系、但却是每个人都感兴趣的话题。由此,一方面鼓励成员学习去听不同的声音,另一方面也培养每位同仁有机会表达;从而进一步懂得对同一件事情如何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话语来表达。这一过程就像是从百鸟齐鸣到共同聚焦,使得对话的内容与过程能越来越深入。透过组织之间信赖关系的建立,成员会有勇气说出心底的话,而且这些话因对组织的成长具有意义,所以不管什么话都不会伤害到组织。此外,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后,也就成就了真诚团体的关系。
进入情境中体验学习
“情境式组织学习”的教育训练方法很富有弹性,它根据企业的特定需要而灵活地进行规划,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门“课程”。无论哪种需求,我们都是以“情境式组织学习”的方法来进行,其成效比传统上课的效果还要好得多。因为过程不是由讲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单单奉献个人智慧,而是以分组的方式,透过真诚对话激发出团体中每个人智慧的增加值。
因为分工细化与行业多样的关系,讲师不可能比企业内员工更了解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变化状况,甚至也不比他们在该行业内专业,要传授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实务”,确实有困难。但不能只讲理论,因为在信息如此快速广泛传播流通的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透过网络或各种媒体吸收到相关的信息(知识)。所以,现在的教育训练,不该再着重于请讲师来讲课的形式,而是应该让组织内的同仁们,谈谈他们的故事与经验,让团体进入体验的情境之中,因此,第一阶段是培养组织内成员“学习如何学习”的习惯与兴趣;第二阶段是在组织内“建立信赖关系”;第三阶段是透过团体的真诚对话来进行“实践学习”。
《商业周刊》(第896期)有一篇对麻省理工学院董事会主席米德进行的专访,题目为“美国职场情境式训练——上古战场学领导”。米德谈到他曾带着28个坦尼科的资深主管,花两天时间跟着历史学家、军事专家到美国内战中最重要的一个战场遗迹进行实地巡礼,从中学习领导经验。米德说:“第一次做这样的巡礼时,很多人抱怨为什么要在七月份的大热天到战场来巡礼?但最后却有许多人来跟我说,这是他们经历过的最棒、最有启发的领导课程。”“因为他们站在山头往下看,回想当年参与内战的重要人物在这里所做出来的一切决定,思考他们做了什么决定、为什么这么做?其实就是把自己放到一个领导的氛围中。”也就是说,进入情境中的体验学习要比在课堂上靠记忆、试图记住些什么来得有效果,也有意义。因为这是进行深度地学习,且能够“举一反三”地进行实际运用,而非肤浅地上课。
分享莫忘“价值沟通”
现在很多领导者一提组织学习都鼓励员工分享,认为分享可以得到新知并避免犯相同的错误。我曾辅导一家全球著名企业,该企业老板对我说:每次他有新想法就会立即用e—mail分享给员工,他觉得这样做了,组织学习就会有不错的成效。但我实际访问该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分支机构,一位员工说:我觉得我们的总裁很会讲,常分享欧美的新观念,但在他推行政策中很少采纳下面的意见,几次之后,即使他说愿意听我们的意见,可我们都已心灰意冷,懒得再提了。听到这里,我顿时了解了这家企业推动组织学习的盲点——经营者口口声声说分享,但却不懂得和做员工“价值沟通(Value- communication)”。
沟通——是设一个沟渠让水能流通,使意见流如水流一样能自由畅通。但有的经营者却像是开放前段沟渠,而在后段却设下闸门堵住,从而使倾听不存在。让员工表达了意见但他却没想去听,或是自己的政策只是要下属执行而不说明理由,有不同的意见而没办法进行价值沟通,分享也就无法达到真正的目的。分享不是把想法说出来就好了,而是要懂得运用因时因地的情境把话说出来,让对方容易了解而愿意从中思考与回馈,从而达到价值沟通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沟通,产生组织的创意与行动力,并且领导者若能有度量接受与自己不同的好政策,最终便可获得员工的信服。这也是全球化企业在面对多元文化时胜败的关键。
身为国际级企业领导者可以强势主导,但却不能忘了价值沟通。要让员工充分知道你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才能使组织学习成为变革的动力。像GE的杰克·韦尔奇、日产雷诺的卡洛斯·戈恩、IBM前总裁路·郭士纳等都具有强势领导的作为,却很重视与员工沟通的机会,使企业行动方案与员工整合在一起。而我的老友宏基老总施振荣曾花了一亿美元的代价学了一堂课:进军美国却发生与当地员工沟通不畅的问题,最后导致失败。“这不是语言问题,而是太多文化、概念、习惯都非常不同……。”因此,我在“情境式组织学习”中强调价值沟通的重要性,不是领导作秀,是一种实际行动,也是在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学习的园地。
领导者的身教
曾有个读者向我诉苦:因在处理公事上有欠周延而被上司说了几句,然后好几天不舒服,问我怎么办?我回答:上司批评你是认为你还是可造之才,让你成长才会说你,如不喜欢你,他可能连说都不会说你了。如果听了几句逆耳的话即满心怨恨,这是个人自卑的心里在作祟。以企业的角度来说,这是企业培育人才的要务,领导者的身教是培育人才的第一步,是塑造“组织学习”的关键。
组织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学习型组织,透过学习与分享,使每个人从学习内容到学习速度、方法都能受到启发。打造培育人才的环境莫过于组织学习,而成功与否取决于领导者的身教——言行一致与不断学习的习惯。现在,在很多成功企业的领导者身上都具有如此特质。当然,领导者并不是万能的百科全书,但他对员工的影响绝对不亚于制度性的学习课程。需要强调的是,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成员仅懂得知识是不够的,最好在于学习之后能产生新的经验。所以,领导者若有包容异见与学习的习惯,促使员工能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想出最适当的解决办法,对公司才能产生真正的利益。
什么方法能够培育员工达到激励的效果?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学习型组织中让员工个人的成长与公司接轨,形成双赢局面。也就是说,员工学习成果带给公司的贡献度能确切地反映在薪资与职务上,借以营造激励企业竞争力的文化。这是培育人才重要的概念,也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全文完)
在《说故事的力量》一书中,作者安奈特·西蒙斯(Annette Simmons)说道:“一个好的故事一旦被植入之后,会不断地自我重复,并继续经由一道过滤程序处理成新的经验,引导未来的经验朝你所期望的观念和选择迈进。”说故事与举案例,让人思考并获得启示,效果就像润滑剂一样。
在公司的会议中,如果大家仅是例行性地作汇报,很多人除了自己报告时会认真以外,其它时间总是会将心思转移,私下做起自己的事情来,会议自然也就不会有效率。此外,我们常在会议中碰到僵持不下的场面,大家各自维护着自己的立场不愿退让,我曾在主持一次公司的会议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时如果我要求其中一方退让,或许能够暂时解决问题;但是被要求退让的一方心里会感到不服气,而未被要求的人也会误以为自己有理,便会理直气壮地享受占上风的骄傲。于是,我讲了一个故事——今天来上班时,在一条窄巷中车行进到一半,对面也来了一辆车,两车僵持在路上。我因为急着要上班,所以按了喇叭示意要对方退让;但对方不仅不愿退让,反而也对我大按喇叭。
如果我不退让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会一直僵持在路上,直到上班迟到呢?还是下车跟对方大吵一架,甚至大打出手?不管怎样都会两败俱伤,不仅伤了和气,也让自己一整天的心情陷入阴霾。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困扰,我决定倒车让出空间,请对方先行;而当对方跟我会车时,除了向我表示感谢之外,上述不好的假设也都不会发生。讲完这个故事后,会议的气氛开始改变。有人主动发言打破了僵局,经过一个人的退让之后,大家争相地释放善意,结果原本没有效率的会议,突然间开始冒出许多可行的方案来。
人是有感情的,我们判断或决定事情时常常依靠感性而非理性或逻辑。所以,不管我们是说故事或举案例,目的无非是希望让对方有更宽广的思考空间,而非限制或告诉对方该怎么做。因此,在推动“情境式组织学习”过程中,希望参与者能多谈谈自己的真实故事或案例,因为从故事或案例中,我们不仅可以让他人更加了解我们,我们也能从他人的故事中学习。所以,情境的学习也就是从故事中学习,学习者在享受故事或案例过程中,会因“动感情”而学得好,还能进行运用,转化成“举一反三”的效果。
信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话的本身并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听者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常常同样的一句话,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给人的感受却大不一样。如妈妈对女儿说“房间这么乱还不整理一下!”女儿总会把妈妈的话当成耳旁风。但同样的一句话,如果换成是婆婆告诉媳妇,媳妇一定会很不好意思,赶快去清理。或者心里很不愉快,觉得婆婆很罗唆,是故意找自己麻烦,这句话可能会放在媳妇心中很久。这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就在彼此之间“信赖”关系的建立,妈妈无论对女儿说什么,女儿都会认为妈妈是爱我的,绝对是为我好,所以就算是被打被骂,最后还是要窝在妈妈的怀抱里。而婆婆就不同了,如果媳妇跟婆婆之间没有建立起信赖的关系,就很容易因一句话或一件小事而在彼此间产生心结。之后,如果不能透过良性的沟通来化解,就会累积埋怨、委屈等负面的情绪。
这也象一个老上司对部属讲了一席话,部属知道他的个性,所以很容易领会上司的用意;但同样的一席话,如果是让一位“空降部队”的上司来说,部属则可能认为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而将他的用意曲解。
该如何拉进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呢?这如同人与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的深化,该如何做呢?在“情境式组织学习”中,学习圈(Learning Circle)运作三个阶段中的前两个阶段一样,是“学习如何学习”与“建立信赖关系”。其内涵是培养学习圈的精神,也就是倾听、表达、懂得问、回馈与分享和培育。在学习圈的运作过程中,成员必须先有共同的约定——初步共识的建立,如果每位同仁都能遵守,并珍视自己是团队中的一份子,信赖关系就能慢慢地建立起来。
而在活动的组织阶段,是让成员们开始对话,而对话初期所谈的将是与团体毫无利益关系、但却是每个人都感兴趣的话题。由此,一方面鼓励成员学习去听不同的声音,另一方面也培养每位同仁有机会表达;从而进一步懂得对同一件事情如何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话语来表达。这一过程就像是从百鸟齐鸣到共同聚焦,使得对话的内容与过程能越来越深入。透过组织之间信赖关系的建立,成员会有勇气说出心底的话,而且这些话因对组织的成长具有意义,所以不管什么话都不会伤害到组织。此外,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后,也就成就了真诚团体的关系。
进入情境中体验学习
“情境式组织学习”的教育训练方法很富有弹性,它根据企业的特定需要而灵活地进行规划,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门“课程”。无论哪种需求,我们都是以“情境式组织学习”的方法来进行,其成效比传统上课的效果还要好得多。因为过程不是由讲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单单奉献个人智慧,而是以分组的方式,透过真诚对话激发出团体中每个人智慧的增加值。
因为分工细化与行业多样的关系,讲师不可能比企业内员工更了解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变化状况,甚至也不比他们在该行业内专业,要传授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实务”,确实有困难。但不能只讲理论,因为在信息如此快速广泛传播流通的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透过网络或各种媒体吸收到相关的信息(知识)。所以,现在的教育训练,不该再着重于请讲师来讲课的形式,而是应该让组织内的同仁们,谈谈他们的故事与经验,让团体进入体验的情境之中,因此,第一阶段是培养组织内成员“学习如何学习”的习惯与兴趣;第二阶段是在组织内“建立信赖关系”;第三阶段是透过团体的真诚对话来进行“实践学习”。
《商业周刊》(第896期)有一篇对麻省理工学院董事会主席米德进行的专访,题目为“美国职场情境式训练——上古战场学领导”。米德谈到他曾带着28个坦尼科的资深主管,花两天时间跟着历史学家、军事专家到美国内战中最重要的一个战场遗迹进行实地巡礼,从中学习领导经验。米德说:“第一次做这样的巡礼时,很多人抱怨为什么要在七月份的大热天到战场来巡礼?但最后却有许多人来跟我说,这是他们经历过的最棒、最有启发的领导课程。”“因为他们站在山头往下看,回想当年参与内战的重要人物在这里所做出来的一切决定,思考他们做了什么决定、为什么这么做?其实就是把自己放到一个领导的氛围中。”也就是说,进入情境中的体验学习要比在课堂上靠记忆、试图记住些什么来得有效果,也有意义。因为这是进行深度地学习,且能够“举一反三”地进行实际运用,而非肤浅地上课。
分享莫忘“价值沟通”
现在很多领导者一提组织学习都鼓励员工分享,认为分享可以得到新知并避免犯相同的错误。我曾辅导一家全球著名企业,该企业老板对我说:每次他有新想法就会立即用e—mail分享给员工,他觉得这样做了,组织学习就会有不错的成效。但我实际访问该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分支机构,一位员工说:我觉得我们的总裁很会讲,常分享欧美的新观念,但在他推行政策中很少采纳下面的意见,几次之后,即使他说愿意听我们的意见,可我们都已心灰意冷,懒得再提了。听到这里,我顿时了解了这家企业推动组织学习的盲点——经营者口口声声说分享,但却不懂得和做员工“价值沟通(Value- communication)”。
沟通——是设一个沟渠让水能流通,使意见流如水流一样能自由畅通。但有的经营者却像是开放前段沟渠,而在后段却设下闸门堵住,从而使倾听不存在。让员工表达了意见但他却没想去听,或是自己的政策只是要下属执行而不说明理由,有不同的意见而没办法进行价值沟通,分享也就无法达到真正的目的。分享不是把想法说出来就好了,而是要懂得运用因时因地的情境把话说出来,让对方容易了解而愿意从中思考与回馈,从而达到价值沟通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沟通,产生组织的创意与行动力,并且领导者若能有度量接受与自己不同的好政策,最终便可获得员工的信服。这也是全球化企业在面对多元文化时胜败的关键。
身为国际级企业领导者可以强势主导,但却不能忘了价值沟通。要让员工充分知道你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才能使组织学习成为变革的动力。像GE的杰克·韦尔奇、日产雷诺的卡洛斯·戈恩、IBM前总裁路·郭士纳等都具有强势领导的作为,却很重视与员工沟通的机会,使企业行动方案与员工整合在一起。而我的老友宏基老总施振荣曾花了一亿美元的代价学了一堂课:进军美国却发生与当地员工沟通不畅的问题,最后导致失败。“这不是语言问题,而是太多文化、概念、习惯都非常不同……。”因此,我在“情境式组织学习”中强调价值沟通的重要性,不是领导作秀,是一种实际行动,也是在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学习的园地。
领导者的身教
曾有个读者向我诉苦:因在处理公事上有欠周延而被上司说了几句,然后好几天不舒服,问我怎么办?我回答:上司批评你是认为你还是可造之才,让你成长才会说你,如不喜欢你,他可能连说都不会说你了。如果听了几句逆耳的话即满心怨恨,这是个人自卑的心里在作祟。以企业的角度来说,这是企业培育人才的要务,领导者的身教是培育人才的第一步,是塑造“组织学习”的关键。
组织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学习型组织,透过学习与分享,使每个人从学习内容到学习速度、方法都能受到启发。打造培育人才的环境莫过于组织学习,而成功与否取决于领导者的身教——言行一致与不断学习的习惯。现在,在很多成功企业的领导者身上都具有如此特质。当然,领导者并不是万能的百科全书,但他对员工的影响绝对不亚于制度性的学习课程。需要强调的是,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成员仅懂得知识是不够的,最好在于学习之后能产生新的经验。所以,领导者若有包容异见与学习的习惯,促使员工能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想出最适当的解决办法,对公司才能产生真正的利益。
什么方法能够培育员工达到激励的效果?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学习型组织中让员工个人的成长与公司接轨,形成双赢局面。也就是说,员工学习成果带给公司的贡献度能确切地反映在薪资与职务上,借以营造激励企业竞争力的文化。这是培育人才重要的概念,也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