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既要强化高校学生的专业性知识,也要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大部分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最后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将社会热点问题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
关键词:社会热点问题;高校思政教育;价值;
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我们带入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完善,可及时接收社会热点问题。这类信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更大。随着社会热点问题持续升温,高校思政教育课堂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探讨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已成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
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不能与时俱进
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采用的教学手段是“灌输式”,即教师强制的将思政教育内容传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等消极态度,既不利于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政教育素质。
(二)掩盖负面新闻,仅传输正面新闻
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过程中,普遍的传输正面新闻,掩盖负面新闻。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学生接收负面新闻,影响其个人的发展,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但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却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实际,他们对事物具有很强的求知欲,若对他们隐瞒事件真相,那只会激发他们去探寻真相,加上他们本身就思想不够成熟,无法全面的考虑问题,易被不法分子鼓动,以至于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虽然能避免负面新闻大面积的在高校传播,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侵犯了学生的知情权,没有尊重学生,不利于帮助学生有效接受思政教育。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
社会热点问题主要反映的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必然会由不同渠道传播开。而且在传播过程中,问题的本质也会受到曲解或再加工,导致信息的接收者并不能有效地分辨信息的真伪。同时,由于个体的成长环境、文化程度等都不完全一致,使得他们对同一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一方面,部分群体思想上容易混淆,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部分群体能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做出积极进取的行为,促进社会发展。因此,社会热点问题是把双刃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面对和利用社会热点事件,探究其价值,帮助大学生形成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正确判断。
(一)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培育出具有先进思想的当代大学生。因此,高校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前提是要提升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组织他们在课堂上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让他们各抒己见。在正式步入社会之前,大学期间的思政教育是为大学生提前了解社会所做的基础准备。考虑到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了解不够深入,不能全面对待社会热点问题,易受到社会热点事件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思想产生波动。一方面,正面的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负面的社会热点问题会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加之被有心之人利用,很可能会让他们对人生、社会等失去信心。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积极引导,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既要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也要传授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要准确的把握社会热点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各自发表看法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社会热点问题出现的原因,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提升辨别是非和解决实际問题的能力,为后期更好的融入社会做准备。
(三)社会热点问题可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
高校思政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内容陈旧,局限于仅对理论知识的传输。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给学生带来新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所讲授内容受到学生的响应,也会带动老师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度。这样既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一)将社会热点事件参与度纳入评优标准
大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优评奖时,过多的注重考量学生的文化成绩,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量。这是一种片面的考量机制,高校应及时转变传统的考量标准,增加大学生参与社会热点事件的积极性等考量标准,鼓励表现良好的学生,督促表现较差的学生。
(二)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内容陈旧,高校应重视结合理论与实际,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改革,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趣味性和思想性,保证学生全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灵活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来解决社会热点问题。
(三)优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机制。
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课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创新意识,易造成活动流于表面。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的优化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感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充分重视并合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将其与高校思政教育课程融合起来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他们能够从社会热点事件中受到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觉悟,最终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升华。
参考文献
[1]李梓硕.浅谈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
[2]戴颖.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及引导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5.
[3]王艳玲.试论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J].中国校外教育,2017.
作者简介
杨桂锋(1985.10—),男,本科,西安培华学院,710125,讲师。
关键词:社会热点问题;高校思政教育;价值;
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我们带入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完善,可及时接收社会热点问题。这类信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更大。随着社会热点问题持续升温,高校思政教育课堂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探讨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已成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
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不能与时俱进
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采用的教学手段是“灌输式”,即教师强制的将思政教育内容传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等消极态度,既不利于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政教育素质。
(二)掩盖负面新闻,仅传输正面新闻
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过程中,普遍的传输正面新闻,掩盖负面新闻。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学生接收负面新闻,影响其个人的发展,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但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却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实际,他们对事物具有很强的求知欲,若对他们隐瞒事件真相,那只会激发他们去探寻真相,加上他们本身就思想不够成熟,无法全面的考虑问题,易被不法分子鼓动,以至于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虽然能避免负面新闻大面积的在高校传播,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侵犯了学生的知情权,没有尊重学生,不利于帮助学生有效接受思政教育。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
社会热点问题主要反映的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必然会由不同渠道传播开。而且在传播过程中,问题的本质也会受到曲解或再加工,导致信息的接收者并不能有效地分辨信息的真伪。同时,由于个体的成长环境、文化程度等都不完全一致,使得他们对同一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一方面,部分群体思想上容易混淆,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部分群体能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做出积极进取的行为,促进社会发展。因此,社会热点问题是把双刃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面对和利用社会热点事件,探究其价值,帮助大学生形成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正确判断。
(一)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培育出具有先进思想的当代大学生。因此,高校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前提是要提升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组织他们在课堂上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让他们各抒己见。在正式步入社会之前,大学期间的思政教育是为大学生提前了解社会所做的基础准备。考虑到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了解不够深入,不能全面对待社会热点问题,易受到社会热点事件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思想产生波动。一方面,正面的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负面的社会热点问题会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加之被有心之人利用,很可能会让他们对人生、社会等失去信心。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积极引导,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既要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也要传授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要准确的把握社会热点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各自发表看法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社会热点问题出现的原因,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提升辨别是非和解决实际問题的能力,为后期更好的融入社会做准备。
(三)社会热点问题可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
高校思政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传统,教学内容陈旧,局限于仅对理论知识的传输。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给学生带来新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所讲授内容受到学生的响应,也会带动老师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度。这样既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一)将社会热点事件参与度纳入评优标准
大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优评奖时,过多的注重考量学生的文化成绩,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量。这是一种片面的考量机制,高校应及时转变传统的考量标准,增加大学生参与社会热点事件的积极性等考量标准,鼓励表现良好的学生,督促表现较差的学生。
(二)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内容陈旧,高校应重视结合理论与实际,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改革,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趣味性和思想性,保证学生全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灵活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来解决社会热点问题。
(三)优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机制。
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课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创新意识,易造成活动流于表面。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的优化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感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充分重视并合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将其与高校思政教育课程融合起来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他们能够从社会热点事件中受到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觉悟,最终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升华。
参考文献
[1]李梓硕.浅谈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
[2]戴颖.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及引导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5.
[3]王艳玲.试论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J].中国校外教育,2017.
作者简介
杨桂锋(1985.10—),男,本科,西安培华学院,710125,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