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其中节能设计问题进行讨论,期望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给排水问题的解決。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
引言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能耗也呈现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建筑热水消耗约占建筑能耗的30%。因此在我国缺水严重的背景环境下,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除了要考虑用水的安全性、稳定性之外,还要充分考虑节水与节能问题。
一、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
给水系统以生活用水为主,包括厨卫间、绿化、广场等区域的用水。消防是维护建筑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保证消防给水时时畅通,至少要满足自救要求。因为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而消防云梯难以触及高层。常见的消防装置有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栓等。另外还包括辅助给水。排水系统也是以生活废水、污水为主,包括厨房污水、粪便污水、洗衣污水等。
厨卫间用水最多,如果排水管道堵塞,大量的水在室内淤积,必将影响正常生活。且污水会发出难闻气味,破坏室内空气质量。雨水排水和空调排水也很重要,否则可能会侵蚀外墙门窗,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给排水系统设计包括给排水方式设计、管道材料选择、管道布置方式、噪音处理方法等,有一方面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最终效果。所以在实际设计时,务必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以提高设计水平。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自1949年建国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房屋卫生技术设备的初创阶段。1949年一1964年《室内给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试行)标志着我国开始设置给排水专业,在房屋卫生技术设备中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我国第一批通过专业培训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人员走向社会中,有了自己的岗位,逐渐组成自己的团队。2)室内给排水的反思阶段。1964年一1986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被审批通过时标准开始了工程实践阶段,对以往机械套用国外研究成果导致的失误进行分析、总结、反思,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体系。3)建筑给排水的发展阶段。自1986年到现在,伴随建筑业不断的发展,建筑给排水专业也在伴随其不断进步。在发展阶段,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具有专业技巧,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并经过专业的培训,同时将国外优良的技术引进使用,促使建筑给排水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并且确定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标准,为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节能建筑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大推动了建筑行业在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居住环境质量,以及各种建筑材料的使用,对节能建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建筑损耗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步伐,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资源环境的恶化,对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建筑节能是十分重要的,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是非常巨大的。然而仅依靠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减排标准来实现是非常困难的,这既与相关的国家政策有关,也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相关的节能新技术有关。建筑工程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根据建筑不同的功能特点及使用寿命,在相关的规划和设计运行等阶段进行集成化的解决,并降低建筑的能耗需求。优化系统的供能能力。开发新式的能源系统。
四、节能建筑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一)利益的不均衡
利益的不均衡,顾名思义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存在着一定的利益矛盾。站在建筑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而言,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化的经济效益,就会以资源投资回报为目的,从而就会加大建筑节能材料的成本,故意抬高其价格,进而影响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
对于建筑设计者而言,节能建筑设计理论主要体现在设计图纸上,将其节能优化减排在图纸上得以充分发挥,但是这也是导致投资者与设计者之间产生主要的矛盾根本原因,要想完全按照图纸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就不可能产生那么大的回报利润,从而出现利益不均衡的现象。
(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
我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并且有些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人均占有量少。然而,受到目前一些不良的奢侈生活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并没有形成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这导致在生活中大量只用过一次的用水流入下水道被污染,进一步的为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现状带来压力。
(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
我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并且有些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人均占有量少。然而,受到目前一些不良的奢侈生活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并没有形成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这导致在生活中大量只用过一次的用水流入下水道被污染,进一步的为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现状带来压力。
五、建筑给排水节能建筑设计
(一)给水方式
给水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关乎建筑使用质量和工程造价,设计人员对此颇为留意。考虑到以市政自来水为给水源,且水压为0.3Ml'a,设计者采用进水引入管两路进水的方式。同时考虑到水压过高可能会破坏管道设各,该建筑通过分区给水实现整体正常供水,分为以下3个区:(1)地下室两层和地上3层为下行上给水,由城市管网直接供水:(2)4层-20层为下行上给水方式,借助变频调速泵完成。城市管网直接供水至地下贮水层,变频泵将其运至各个用户:(3)20层一36层为上行下给水,即从楼顶水箱通过变频泵实现各用户的用水。
(二)用水量
结合不同用途分别对其用水量进行精确计算,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或供水不足的情况。设计时考虑到办公楼用水、居住用水、洗车用水以及未预见用水等,按照用水人数、时间等对总用水量进行初步估计。因缺少部分资料,无法进一步精确,根据行业规定,按照最高口用水量的25%进行设计,最终确定生活水池的容积。地下室生活水池采用玻璃钢材料,作为生活用水加压系统,并设有深0.8m,'宽1.2m的吸水槽。
(三)利用太阳能加热节能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受我国纬度影响,有条件的地区推广使用太阳能或者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相结合的方式,替代传统的热源作为热水供应的热源,这样不但经济卫生,还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
通常将使用太阳能的集热装置分为热管式、真空管式及集热板式,其具有保温性能好、集热效率高、操作简单、不受环境影响以及维修容易等诸多优点,但是在设计时还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为保持水流平衡,集热应综合的应用并联方式和串联方式;其次,在选择集热器时,还要充分分析集热器的承压能力、抗冻性能以及抗热冲击性能等因素;最后,在我国北方一些较为寒冷的区域,应选择可靠的防冻方式。
(四)混合料摊铺质量控制
首先要确保三点:中线测量符合线型规范;打钢钎时排列成两条平顺的线型且距离摊铺机外端30-60cm;保证摊铺机传感器杆与机板成45度。其次采用水平测量法,由此使得沥青面层压实度达到80%以上,并通过标高控制法来确定钢丝绳标高位置。最后是测量摊铺机熨平板下垫板的厚度,并保证摊铺机与钢丝绳标高一致,这些都可以使得测量数据更加准确,施工过程更加顺利。摊铺机的铺设过程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并保证摊铺机的洁净度。
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十分缺水的国家,国民人均占有量是全世界倒数,所以节约用水是每位公民都应当做的事(针对建筑给排水节能问题,笔者认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最重要的不是节水技术,而是节水习惯。本文详细论述了节水技能和节水卫生器具,希望能在培养我国公民节约用水习惯方面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新民.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4:93-94.
[2]彭伟荣.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J].湖北造纸,2014,03:12-15.
[3]令芝红.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0:119-120.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
引言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能耗也呈现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建筑热水消耗约占建筑能耗的30%。因此在我国缺水严重的背景环境下,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除了要考虑用水的安全性、稳定性之外,还要充分考虑节水与节能问题。
一、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
给水系统以生活用水为主,包括厨卫间、绿化、广场等区域的用水。消防是维护建筑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保证消防给水时时畅通,至少要满足自救要求。因为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而消防云梯难以触及高层。常见的消防装置有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栓等。另外还包括辅助给水。排水系统也是以生活废水、污水为主,包括厨房污水、粪便污水、洗衣污水等。
厨卫间用水最多,如果排水管道堵塞,大量的水在室内淤积,必将影响正常生活。且污水会发出难闻气味,破坏室内空气质量。雨水排水和空调排水也很重要,否则可能会侵蚀外墙门窗,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给排水系统设计包括给排水方式设计、管道材料选择、管道布置方式、噪音处理方法等,有一方面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最终效果。所以在实际设计时,务必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以提高设计水平。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自1949年建国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房屋卫生技术设备的初创阶段。1949年一1964年《室内给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试行)标志着我国开始设置给排水专业,在房屋卫生技术设备中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我国第一批通过专业培训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人员走向社会中,有了自己的岗位,逐渐组成自己的团队。2)室内给排水的反思阶段。1964年一1986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被审批通过时标准开始了工程实践阶段,对以往机械套用国外研究成果导致的失误进行分析、总结、反思,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体系。3)建筑给排水的发展阶段。自1986年到现在,伴随建筑业不断的发展,建筑给排水专业也在伴随其不断进步。在发展阶段,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具有专业技巧,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并经过专业的培训,同时将国外优良的技术引进使用,促使建筑给排水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并且确定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标准,为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节能建筑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大推动了建筑行业在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居住环境质量,以及各种建筑材料的使用,对节能建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建筑损耗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步伐,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资源环境的恶化,对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建筑节能是十分重要的,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是非常巨大的。然而仅依靠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减排标准来实现是非常困难的,这既与相关的国家政策有关,也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相关的节能新技术有关。建筑工程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根据建筑不同的功能特点及使用寿命,在相关的规划和设计运行等阶段进行集成化的解决,并降低建筑的能耗需求。优化系统的供能能力。开发新式的能源系统。
四、节能建筑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一)利益的不均衡
利益的不均衡,顾名思义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存在着一定的利益矛盾。站在建筑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而言,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化的经济效益,就会以资源投资回报为目的,从而就会加大建筑节能材料的成本,故意抬高其价格,进而影响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
对于建筑设计者而言,节能建筑设计理论主要体现在设计图纸上,将其节能优化减排在图纸上得以充分发挥,但是这也是导致投资者与设计者之间产生主要的矛盾根本原因,要想完全按照图纸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就不可能产生那么大的回报利润,从而出现利益不均衡的现象。
(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
我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并且有些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人均占有量少。然而,受到目前一些不良的奢侈生活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并没有形成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这导致在生活中大量只用过一次的用水流入下水道被污染,进一步的为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现状带来压力。
(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
我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并且有些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人均占有量少。然而,受到目前一些不良的奢侈生活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并没有形成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这导致在生活中大量只用过一次的用水流入下水道被污染,进一步的为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现状带来压力。
五、建筑给排水节能建筑设计
(一)给水方式
给水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关乎建筑使用质量和工程造价,设计人员对此颇为留意。考虑到以市政自来水为给水源,且水压为0.3Ml'a,设计者采用进水引入管两路进水的方式。同时考虑到水压过高可能会破坏管道设各,该建筑通过分区给水实现整体正常供水,分为以下3个区:(1)地下室两层和地上3层为下行上给水,由城市管网直接供水:(2)4层-20层为下行上给水方式,借助变频调速泵完成。城市管网直接供水至地下贮水层,变频泵将其运至各个用户:(3)20层一36层为上行下给水,即从楼顶水箱通过变频泵实现各用户的用水。
(二)用水量
结合不同用途分别对其用水量进行精确计算,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或供水不足的情况。设计时考虑到办公楼用水、居住用水、洗车用水以及未预见用水等,按照用水人数、时间等对总用水量进行初步估计。因缺少部分资料,无法进一步精确,根据行业规定,按照最高口用水量的25%进行设计,最终确定生活水池的容积。地下室生活水池采用玻璃钢材料,作为生活用水加压系统,并设有深0.8m,'宽1.2m的吸水槽。
(三)利用太阳能加热节能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受我国纬度影响,有条件的地区推广使用太阳能或者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相结合的方式,替代传统的热源作为热水供应的热源,这样不但经济卫生,还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
通常将使用太阳能的集热装置分为热管式、真空管式及集热板式,其具有保温性能好、集热效率高、操作简单、不受环境影响以及维修容易等诸多优点,但是在设计时还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为保持水流平衡,集热应综合的应用并联方式和串联方式;其次,在选择集热器时,还要充分分析集热器的承压能力、抗冻性能以及抗热冲击性能等因素;最后,在我国北方一些较为寒冷的区域,应选择可靠的防冻方式。
(四)混合料摊铺质量控制
首先要确保三点:中线测量符合线型规范;打钢钎时排列成两条平顺的线型且距离摊铺机外端30-60cm;保证摊铺机传感器杆与机板成45度。其次采用水平测量法,由此使得沥青面层压实度达到80%以上,并通过标高控制法来确定钢丝绳标高位置。最后是测量摊铺机熨平板下垫板的厚度,并保证摊铺机与钢丝绳标高一致,这些都可以使得测量数据更加准确,施工过程更加顺利。摊铺机的铺设过程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并保证摊铺机的洁净度。
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十分缺水的国家,国民人均占有量是全世界倒数,所以节约用水是每位公民都应当做的事(针对建筑给排水节能问题,笔者认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最重要的不是节水技术,而是节水习惯。本文详细论述了节水技能和节水卫生器具,希望能在培养我国公民节约用水习惯方面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新民.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4:93-94.
[2]彭伟荣.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J].湖北造纸,2014,03:12-15.
[3]令芝红.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