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采后果梗抗氧化系统与褐变的关系

来源 :现代食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hong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新疆红提、木纳格葡萄为试材,在10±0.5℃的温度条件下,分析贮藏期间果梗之间的差异,研究果梗褐变与抗氧化系统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贮藏至第6 d,红提和木纳格葡萄果梗的总酚含量分别为5.37、5.41 A280 nm/g;PPO和POD的活性分别为0.21、1.09和0.82、0.11 U/g.红提葡萄果梗的SOD活性是26.98 U/g、CAT活性是64.44 U/g、APX活性是30.89 U/g,分别是木纳格葡萄的1.03倍、2.19倍和1.85倍.红提葡萄果梗的褐变指数、超氧阴离子(O2-·)、H2O2含量、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及类黄酮含量显著低于木纳格葡萄(p<0.05),分别低4.04%、43.17%、11.55%、43.32%、13.78%和30.94%.红提和木纳格葡萄果梗褐变指数均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总酚、类黄酮及H2O2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红提葡萄果梗褐变指数与POD活性、CAT活性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木纳格葡萄果梗褐变指数与PAL活性及SOD活性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因此,葡萄品种与抗氧化系统密切相关,导致果梗褐变进程有所不同.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阐述了一键顺控的概念和构架。一键顺控可以实现变电站倒闸操作由人工逐项操作向计算机远程自动操作的转变,解决了传统变电站控制技术所存在的巨大限制,在全面提升控制智能化水平的同时,提升了变电站内各设备设施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符合电力行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为各种变电站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一键顺控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使变电站可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其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区域能源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对于能源储能的需求日益提高,而传统方法对用户需求的考虑不充分,导致储能系统功率波动较大,储能性能不稳定。对此,文章提出一种考虑用户需求的区域能源互联网储能优化控制方法。考虑用户需求预测储能系统负荷,能及时捕捉用电负荷的功率变化;优化储能中心布局,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区域能源互联网储能优化控制模型,稳定储能系统性能。通过与不使用优化控制模型的方法进行对比可知,所提方法的储能系统功率波动更为平稳,具有有效性。
在变电站巡检工作中的主要业务场景中,深度引入“三化”设备运检体系,分别针对老旧变电站和新建变电站在运行智能、生产管理智能应用等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体系架构,优化运检业务模式,可以有效解决结构性缺员长期存在的问题。文章研究了变电运维“三化”体系的构建方法,通过改变运维人员以往简单重复的工作状态,优化工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阶段性提升现场感知、信息互动等技术水平,完善辅助设备后端管理,完善图像化数据库,并按规定进行大修技改的即时更新,为人员熟悉所辖变电站所有设备创造有效数据图像库。
风力发电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开数据,2020年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107 kW,占据电力资源新增装机容量的37.5%,累计装机突破2.8×108 kW,新增装机连续11年居全球首位。但是,当前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现状显示,在机组单机容量、设备控制、安全性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通过阐述我国风力发电应用情况,对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