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一跃成为近期最为热门的关键词。在过去的一周,中国这场轰轰烈烈的“抢盐潮”,涨得汹涌,退得迅猛,充满了戏剧性。
风暴眼中的日本民众反而是淡定的,相比他们,中国民众的心中近日却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心理核爆,恐慌弥漫。但不要忘了,北京距离福岛大约为2400公里,上海距离福岛大约为2300公里。回顾这场突发事件的始末,政府、媒体与民众各自的行为与反应,错落交织,已满足了一个经典的公共危机案例所需要的全部要素,亦为今后公民社会的成长留下反思空间。
抢盐的“蝴蝶效应”
现在想来,整件事情让人感觉到可笑、怪诞又酸楚。此次谣言的“基础原理”大概可以归纳为:由于日本发生了核辐射泄漏事件,有人据此认为这以后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海盐可能就会因为核辐射而受到核污染,所以大家得赶紧囤盐……当然,其间也不乏部分民众囤盐以对抗日益走高的CPI的心态。两种心态交织,谣言不胫而走,传遍了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和澳门。
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以为这场“盐荒”,不过是个玩笑罢了,可是等到他们半信半疑地去超市打探时,才发现盐架空空,同样被抢购一空的还有酱油、咸菜,甚至尿不湿、奶粉等你所能想到的诸多生活用品。人们才知道,全民抢盐时代来临了!原来,世界上分为两种人:囤盐的人和不囤盐的人。
一元一小包的食用盐,在这场“抢盐潮”中,已经被一些不法商贩哄抬至5元、10元不等,此类情形,各地屡见不鲜。比如,在广东多地都出现了抢盐现象,个别商家趁机提价一包盐卖到10多元。而在上海,3月19日,货架上已经被1.7元一包的碘盐满满充盈的时候,杨浦区超市一位的年轻的收银员姑娘依然充满惊叹地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就在3月17日的抢盐潮中,“有人一下子就扛了三箱走,一箱盐50包!这么多盐,得吃多少年啊?!”
3月17日,本刊记者在微博上征集关于买盐和囤盐的故事时,跟帖不断。“货架上的酱油,一转眼就搬空啦”,有网友留言,大家关心的是,是不是买盐也要实行实名制?不幸的是那些刚好家里断盐的人,家人再去采购,一看,货架空空,有人倒卖,10元到12元一袋,欲哭无泪。不断被传播的,还有那些各地因趁火打劫发危难财而被查封的商贩的故事。
这场谣言风波的源头,一个说法是,始于浙江。浙江是中国有名的产盐区域,在浙江温州、宁波、绍兴等地的不少论坛,至今依然可以窥出这场“抢盐潮”的端倪。
大约从3月15日开始,浙江省内就开始涌现谣言,该谣言陆续传播至全省境内,老百姓开始抢购碘盐,并陆续告知亲友,这个消息传到上海,在上海的外来人员又打电话让老家的人买盐,谣言就此层层扩散开来,到达周围区域。
抢盐的人群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的抢购者,一种是迷茫的跟风者。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看到他们周围熟悉的人士加入浩浩荡荡的购盐大军时,恐慌升级,盐顿时成了宝贝。
此番抢盐的“蝴蝶效应”,堪比“非典”时期的抢购板蓝根、白醋、口罩,甲流袭来时的抢购大蒜的“疯潮”。当谣言迅速蔓延时,一场全民参与的“抢盐风潮”,突然而至。
谣言像长了翅膀
男女相亲,女问,有房吗?男说,没有。女问,有车吗?男答,没有。女问,有存款吗?男答,没有。女再问,那你还来相什么亲?男答,我有盐。女说:老公! ——这个段子在微博上,短时间内被转发了数次。在电梯里,商场内,熟人碰见,以此为笑料,轮番讲述。
事实上,连续数日,除却日本震区的灾情与救援情况,核辐射已经成为中国普通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我们在电视画面上看到,日本民众非常有序地领购生活必需品、药品,而远在中国的民众比他们更为惊慌失措,感觉核泄漏就如同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
各种各样的故事在坊间上演。让人啼笑皆非。在湖北,一位母亲接到在杭州工作的女儿的电话,女儿叮嘱,由于沿海城市担心日本核泄漏污染海水,平时他们食用的海盐会受到污染,让母亲多买些盐放在家中。这位母亲7点钟便守候在超市门口,超市一开门便火速购买了50斤盐。口口相传。其邻居们也开始抢购,有的买20包,有的30包甚至50包,去晚了的人发现,各个摊点已经很难再买到盐了。而在湖南,一位妻子反复告诫丈夫要囤盐50包,这位丈夫还算淡定,顶住压力,只囤了20包,“可以吃好几年了”。
“某超市,一大群市民疯狂抢购加碘食用盐,只见一位老太在旁神情自若的选购其他物品,其他人便问她为何不买盐?老太说道:上次非典的时候买的还没用完!”——这条关于盐的笑话,也短时间内在网络迅速蹿红。
“全民抢盐”的出现,绝非偶然。不要忘记的是,在此前,已经出现了一次抢购日本奶粉事件。3月15日,核泄漏已影响到日本进口产品,因担心日本以后出口的奶粉含核辐射物质,香港大批民众紧急抢购日本奶粉,旺角一间售卖日本奶粉专门店,一度出现数百名市民大排长龙抢购日本奶粉的火爆场面,其间警方派遣十多名警员到场协助维持秩序。由于人数众多,一些奶粉专门店限制每人购买奶粉数目,但全店货品仍在短短三小时内抢购一空。抢奶粉潮也蔓延到了中国内地,比如武汉的市民也开始抢购日产奶粉、尿不湿等等。
而紧随日本地震而来的核辐射谣言,已更新升级了多个版本,并且,谣言的影响范围似乎比核辐射还要大。
3月15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许多市民的手机上都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BBC报道,日本政府已经确认严重核泄漏,所有亚洲国家应该立即采取必要措施……”该消息还称,“首批污染物质下午4点就会到达菲律宾”。此条消息也以英文版本见诸微博,并被转发N次。
在许多人充满不安的等候求证期间。BBC坐不住了,他们不得不出面澄清,他们并未发布“日本核泄漏将影响亚洲邻国”消息。
“为了预防核辐射,在未来的两三个月里如果刮东风、东北风、东南风的时候,出门戴口罩、穿长衣(白色为好)、每天洗澡、多摄入含有碘的食物!尽可能不要过多接触海水,不要饮用海水淡化水和使用海鲜……”这则手机短信被转发多次,亦为抢购风潮推波助澜。
尽管专家称吃盐防辐射“不靠谱”,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碘酸钾,根本不能起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且如果食用过多食盐,还会引起其他疾病。
显然,这无助于缓解民众自发的抢盐风潮。
盐慌,到底始于什么?
日本地震了,中国的老百姓突然抢起了盐,两相对比,如此清晰。我们的疑问在于,“盐慌”,到底始于什么?中国老百姓的这种从众心理是如何而来的?应该说,现在这个社会的信息传播更为迅捷和透明,但为何公众比以前更为恐慌了呢?
1947年,美国社会学家G.W.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曾总结出一个决定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他们在这个公式中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
谣言形成的机理确实和传播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现代社会,网络让谣言传播的速度变得更快,也更加强大。
但在西安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天定看来,谣言的翅膀不是网络安装的,在没有网络的时代,谣言就有翅膀。
王天定教授至今清楚地还记得,1988年初江苏暴发甲肝之际,全国疯抢板蓝根,北京最夸张时据说一箱板蓝根能换一台彩电,当时的彩电可还是个稀罕物,北京街头药店柜头却都挂一个牌子:板蓝根缺货。
风暴眼中的日本民众反而是淡定的,相比他们,中国民众的心中近日却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心理核爆,恐慌弥漫。但不要忘了,北京距离福岛大约为2400公里,上海距离福岛大约为2300公里。回顾这场突发事件的始末,政府、媒体与民众各自的行为与反应,错落交织,已满足了一个经典的公共危机案例所需要的全部要素,亦为今后公民社会的成长留下反思空间。
抢盐的“蝴蝶效应”
现在想来,整件事情让人感觉到可笑、怪诞又酸楚。此次谣言的“基础原理”大概可以归纳为:由于日本发生了核辐射泄漏事件,有人据此认为这以后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海盐可能就会因为核辐射而受到核污染,所以大家得赶紧囤盐……当然,其间也不乏部分民众囤盐以对抗日益走高的CPI的心态。两种心态交织,谣言不胫而走,传遍了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和澳门。
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以为这场“盐荒”,不过是个玩笑罢了,可是等到他们半信半疑地去超市打探时,才发现盐架空空,同样被抢购一空的还有酱油、咸菜,甚至尿不湿、奶粉等你所能想到的诸多生活用品。人们才知道,全民抢盐时代来临了!原来,世界上分为两种人:囤盐的人和不囤盐的人。
一元一小包的食用盐,在这场“抢盐潮”中,已经被一些不法商贩哄抬至5元、10元不等,此类情形,各地屡见不鲜。比如,在广东多地都出现了抢盐现象,个别商家趁机提价一包盐卖到10多元。而在上海,3月19日,货架上已经被1.7元一包的碘盐满满充盈的时候,杨浦区超市一位的年轻的收银员姑娘依然充满惊叹地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就在3月17日的抢盐潮中,“有人一下子就扛了三箱走,一箱盐50包!这么多盐,得吃多少年啊?!”
3月17日,本刊记者在微博上征集关于买盐和囤盐的故事时,跟帖不断。“货架上的酱油,一转眼就搬空啦”,有网友留言,大家关心的是,是不是买盐也要实行实名制?不幸的是那些刚好家里断盐的人,家人再去采购,一看,货架空空,有人倒卖,10元到12元一袋,欲哭无泪。不断被传播的,还有那些各地因趁火打劫发危难财而被查封的商贩的故事。
这场谣言风波的源头,一个说法是,始于浙江。浙江是中国有名的产盐区域,在浙江温州、宁波、绍兴等地的不少论坛,至今依然可以窥出这场“抢盐潮”的端倪。
大约从3月15日开始,浙江省内就开始涌现谣言,该谣言陆续传播至全省境内,老百姓开始抢购碘盐,并陆续告知亲友,这个消息传到上海,在上海的外来人员又打电话让老家的人买盐,谣言就此层层扩散开来,到达周围区域。
抢盐的人群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的抢购者,一种是迷茫的跟风者。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看到他们周围熟悉的人士加入浩浩荡荡的购盐大军时,恐慌升级,盐顿时成了宝贝。
此番抢盐的“蝴蝶效应”,堪比“非典”时期的抢购板蓝根、白醋、口罩,甲流袭来时的抢购大蒜的“疯潮”。当谣言迅速蔓延时,一场全民参与的“抢盐风潮”,突然而至。
谣言像长了翅膀
男女相亲,女问,有房吗?男说,没有。女问,有车吗?男答,没有。女问,有存款吗?男答,没有。女再问,那你还来相什么亲?男答,我有盐。女说:老公! ——这个段子在微博上,短时间内被转发了数次。在电梯里,商场内,熟人碰见,以此为笑料,轮番讲述。
事实上,连续数日,除却日本震区的灾情与救援情况,核辐射已经成为中国普通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我们在电视画面上看到,日本民众非常有序地领购生活必需品、药品,而远在中国的民众比他们更为惊慌失措,感觉核泄漏就如同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
各种各样的故事在坊间上演。让人啼笑皆非。在湖北,一位母亲接到在杭州工作的女儿的电话,女儿叮嘱,由于沿海城市担心日本核泄漏污染海水,平时他们食用的海盐会受到污染,让母亲多买些盐放在家中。这位母亲7点钟便守候在超市门口,超市一开门便火速购买了50斤盐。口口相传。其邻居们也开始抢购,有的买20包,有的30包甚至50包,去晚了的人发现,各个摊点已经很难再买到盐了。而在湖南,一位妻子反复告诫丈夫要囤盐50包,这位丈夫还算淡定,顶住压力,只囤了20包,“可以吃好几年了”。
“某超市,一大群市民疯狂抢购加碘食用盐,只见一位老太在旁神情自若的选购其他物品,其他人便问她为何不买盐?老太说道:上次非典的时候买的还没用完!”——这条关于盐的笑话,也短时间内在网络迅速蹿红。
“全民抢盐”的出现,绝非偶然。不要忘记的是,在此前,已经出现了一次抢购日本奶粉事件。3月15日,核泄漏已影响到日本进口产品,因担心日本以后出口的奶粉含核辐射物质,香港大批民众紧急抢购日本奶粉,旺角一间售卖日本奶粉专门店,一度出现数百名市民大排长龙抢购日本奶粉的火爆场面,其间警方派遣十多名警员到场协助维持秩序。由于人数众多,一些奶粉专门店限制每人购买奶粉数目,但全店货品仍在短短三小时内抢购一空。抢奶粉潮也蔓延到了中国内地,比如武汉的市民也开始抢购日产奶粉、尿不湿等等。
而紧随日本地震而来的核辐射谣言,已更新升级了多个版本,并且,谣言的影响范围似乎比核辐射还要大。
3月15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许多市民的手机上都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BBC报道,日本政府已经确认严重核泄漏,所有亚洲国家应该立即采取必要措施……”该消息还称,“首批污染物质下午4点就会到达菲律宾”。此条消息也以英文版本见诸微博,并被转发N次。
在许多人充满不安的等候求证期间。BBC坐不住了,他们不得不出面澄清,他们并未发布“日本核泄漏将影响亚洲邻国”消息。
“为了预防核辐射,在未来的两三个月里如果刮东风、东北风、东南风的时候,出门戴口罩、穿长衣(白色为好)、每天洗澡、多摄入含有碘的食物!尽可能不要过多接触海水,不要饮用海水淡化水和使用海鲜……”这则手机短信被转发多次,亦为抢购风潮推波助澜。
尽管专家称吃盐防辐射“不靠谱”,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碘酸钾,根本不能起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且如果食用过多食盐,还会引起其他疾病。
显然,这无助于缓解民众自发的抢盐风潮。
盐慌,到底始于什么?
日本地震了,中国的老百姓突然抢起了盐,两相对比,如此清晰。我们的疑问在于,“盐慌”,到底始于什么?中国老百姓的这种从众心理是如何而来的?应该说,现在这个社会的信息传播更为迅捷和透明,但为何公众比以前更为恐慌了呢?
1947年,美国社会学家G.W.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曾总结出一个决定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他们在这个公式中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
谣言形成的机理确实和传播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现代社会,网络让谣言传播的速度变得更快,也更加强大。
但在西安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天定看来,谣言的翅膀不是网络安装的,在没有网络的时代,谣言就有翅膀。
王天定教授至今清楚地还记得,1988年初江苏暴发甲肝之际,全国疯抢板蓝根,北京最夸张时据说一箱板蓝根能换一台彩电,当时的彩电可还是个稀罕物,北京街头药店柜头却都挂一个牌子:板蓝根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