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报告文学的真实与虚构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u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报告文学自传入我国以来发展迅速,也提供了诸多富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研究话题,报告文学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便是焦点问题之一。徐迟作为一名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家,对报告文学创作及理论研究的贡献十分突出。徐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在真实的基础上虚构”观念对报告文学甚至其他叙事文体创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报告文学;徐迟;真实与虚构
   中图分类号:I1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8-0149-02
   一、有关报告文学真实与虚构的三种观点
   报告文学的产生与现代报刊的兴起密不可分,这种文体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素有“文艺轻骑兵”之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报告文学处在新闻和文学的“交叉地带”,同时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类型,学界对其尚有很多争论,真实与虚构之争尤为激烈,主要形成了三大观点:一是要求报告文学的内容完全真实客观,不允许有任何虚构成分,他们认为报告文学最可贵之处便是真实;二是主张报告文学的内容可以虚构,可以描写假人假事,代表性作品有刘宾雁的《本报内部消息》;三是认为报告文学应该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虚构,既不能忽视文学性,也不能忽视真实性,要求报告文学把真实和虚构两者结合起来。
   徐迟,浙江南浔人,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在报告文学领域贡献突出,其报告文学被誉为“别具特色的科学诗篇”。本文将从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为切入点,探讨报告文学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二、以虚构体现文学性
   在报告文学创作过程中经常需要虚构。一方面,报告文学作者无法像摄像机一样及时到达现场,无法与亲历者一样感同身受,因此无法实现绝对的真实,虚构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报告文学的文学性特点决定其本质上是一种文学性叙事,创作中当然需要体现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把真实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文学化再现,使报告文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总体而言,报告文学中的虚构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科学概念的形象化
   在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科技题材占了很大一部分。在某些高精尖的科学问题难以解释的情况下,徐迟科技类报告文学中的想象更加多见。其报告文学作品《结晶》描写了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过程。在生物学领域的大背景下,“氨基酸排列”“肽链”“A链”“B链”都不可避免地涉及,但大部分读者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它们代表的科学含义,这对文章阅读产生了巨大困难。而徐迟在文章开头用了一个类比,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正如用12个音律可以作出无数回肠荡气的交响乐,26个拉丁字母可以构成无数单词,组成丰富的语言,蛋白质是由20个‘氨基酸’通過不同种类的排列组成的”[1]。用音符和拉丁字母来类比氨基酸,徐迟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深奥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得通俗易懂。
   (二)丰富细节
   为了使作品更加真实感人,报告文学往往会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者无法亲历现场,甚至有时采访对象已经离世,所以只能从第三方的描述或历史资料中找寻痕迹发挥想象。当然这种想象应该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而不是天马行空、无边无际的,这一点将会在下文中仔细阐述。
   在《哥德巴赫猜想》中,徐迟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送水果这一细节。然而徐迟在后来的访谈中表示“一袋水果”这一段细节描写是自己虚构的。“反正这里头是故弄玄虚,用了一点沙粒,在这个细节上写得比较细。”但不可否认这一段细节描写是必要的,在展现陈景润当时工作环境艰苦的同时,也体现了陈景润善良淳朴的本性。从“送水果”到“不要水果”再到“收下水果”,徐迟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将陈景润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了。
   三、以真实为前提
   报告文学本来就有新闻和文学两种功能。既然它是两者的结合,那就要尽可能地做到二者统一。在报告文学真实与虚构的问题上,以遵从真实为创作前提是普遍认同的标准,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事实本身的“非虚构”
   在前一部分里,笔者论述了报告文学中虚构的必要性,但报告文学的虚构与小说等文学样式的虚构是不同的,报告文学的虚构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报告文学需要先选择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或事件,运用再造式的想象来刻画人物。这种再造式的想象就需要大量的事实作为支撑依据。
   徐迟在《地质之光》中是这样描写李四光冲破国民党阻拦回来新中国的:“他在印度洋上航行并着手写作,心情坦荡,思潮汹涌……货轮有时傍着海岸在灯塔的照耀下行驶。有时在大洋中间,四顾茫茫,依靠罗盘、经纬仪和满天的星座,来定方向”[1]。在徐迟感人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李四光在海上编写《受了歪曲的亚洲次大陆》等论文的场景。但徐迟在写这篇作品时,李四光和其夫人都已离世,徐迟本人也并没有和李四光一起游历过印度洋,因此徐迟在大量阅读李四光的著作和历史资料后,合理地想象甚至是推测出李四光在海上游历的场景。这种真实当然令读者感动、震撼。
   (二)遵从基本历史事实
   报告文学的内容取自真人真事,发生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其虚构的故事情节也必须符合历史背景。在《地质之光》中,徐迟在阅读大量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对李四光回国看手表这一细节进行了合理的虚构:“当货轮离开了海岸,李四光看了一下手表:这正是格林威治时间深夜十二时。他朝那遥远的东方看了一眼,计算了一下西欧和亚洲的时差,欣喜地想到:‘现在好了,东方已经破晓,中国已经天在亮了。’[1]”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徐迟并没有机会采访到李四光本人甚至是其夫人,因此“货轮离开海岸正好是深夜十二点”这一细节是徐迟自己虚构的。当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李四光冲破国民党的层层阻力回到国内,将要投身于新中国建设,他的内心自然十分欣喜。文中的“东方已经破晓,中国已经天亮了”这句话一语双关,一方面指太阳刚刚升起,天蒙蒙亮;另一方面也指新中国刚刚成立,走过了灰暗时期,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迈进。
   徐迟的这个虚构可以说是整篇报告文学中最精彩的一部分。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作者只是简单地描写李四光从哪个地方经过,又从哪个地方回到国内,而没有他看手表的那部分,那整篇作品就变成简单的纪实而没有任何文学性了。
   四、结 语
   报告文学自五四时期传入我国以来,以其虚构和真实相交融的特点吸引着我们的目光,特别是在建国后更加迅猛地发展。对于这种新兴文体,学界争论颇多,其中关于报告文学真实与虚构的关系问题更是众说纷纭。在学界目前有三种大观点,前两种观点都片面强调报告文学真实性或文学性的某一方,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割裂了报告文学中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关系,认为两者不能同时存在。笔者较为认同第三类观点,即报告文学可以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虚构。
   当然,关于报告文学虚构与真实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争议的焦点,但是在这些争议中我们不应偏向某一方,应认识到报告文学两方交融的独特性,实现真实和虚构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6+28+111.
   [2] 朱子南.中国报告文学史[M].北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3] 王晖.时代文体与文体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 丁晓原.报告文学,回到现实大地的行走[J].当代作家评论,2011(1).
   [5] 张瑗.报告文学的文体范式及流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3).
  [责任编辑:杨楚珺]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视角聚焦2019年两会新媒体报道,以相关案例为基础,从多维度的内容、分发、技术和融合四个方面出发,整体勾勒出两会期间新媒体报道的变化与趋势,为业界提供新参考。总体上看,新闻创新与媒体融合是本次两会的着重点,特点观察主要呈现在两方面:一是智媒技术加持两会报道,使得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再度创新升级,展现出平台化、媒体化、智能化的趋向;二是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四全媒体”格局初步形成,结合
期刊
摘 要: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宏伟目标,需调动各方资源,发挥全国力量来共同实现,作为现代化进程之推进器的大众传媒责无旁贷。本文以《人民日报》2018年全年扶贫攻坚议题报道为研究样本,对有关报道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期冀对主流媒体加强与完善扶贫攻坚议题报道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主流媒体;扶贫攻坚;《人民日报》;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2018年,欧阳娜娜、王源等一批流量明星加入VLOG阵营,让VLOG慢慢从小众进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VLOG的制作当中,让它逐渐发展为一个新兴行业。相比于Youtube的视频博主有稳定的商业机制而言,方兴未艾的VLOG行业还缺乏相应的商业模式。既要保证VLOG忠于对生活多元化的的真实记录,实现其文化价值,又要实现商业植入,创造经济收益,“体验式”推广视频成为了新的内容模式。本文以
期刊
摘 要:Web2.0时代,依托互联网而产生的自媒体正在蓬勃发展,“人人都可以发声”“点对点”互联得以实现,人人都可参与的“微公益”日益发展壮大。然而,微公益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骗捐”问题,只有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才能使微公益获得更好的发展。文章选取典型案例——“罗尔事件”,对其加以具体剖析,并试图从政府、媒体、大众、技术以及社会五个层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自媒体;微公益;“罗尔事件”;“骗捐
期刊
摘 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是一个时代课题,而内容生态的搭建是推进深度融合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人民号”为例,着重研究其内容生态的搭建以及推进深度融合的路径。通过对“人民号”叙事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号”利用政务发布、主流媒体和用户三方力量搭建内容生态,推进深度融合。同时就“人民号”内容生态仍需改进之处做出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号”搭建的内容生态汇集了人民的力量与声音,使其具有了强大的传播力
期刊
摘 要:微信朋友圈中“流利阅读”“刷屏式打卡”现象是一种强势营销影响下的“病毒式”传播,当枯燥的英语学习被赋予社交与仪式的含义时,一场基于英语学习的在场互动仪式开始累积情感能量。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用互动仪式链模型剖析“流利阅读”刷屏朋友圈背后的互动仪式,提出英语 APP在产品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建立虚拟社群实现“虚拟共在”、设立学习目标与奖励刺激共同关注、创新情怀活动来增加情感能量以及让“神圣
期刊
摘 要:当代影视产业越来越注重作品中声音元素的运用,声音的功能性呈现是作品主題思想、内涵要义外化表现的重要路径。在众多声音元素中,音乐由于其自身的独立性,置于影视产业中会在原有音乐自身的价值上产生全新的功能意义和内涵价值。本文以经典影片《卧虎藏龙》为研究案例,探究影视作品中音乐的功能属性,以期提炼电影音乐深层的功能要义。   关键词:电影音乐;主题;意境;叙事   中图分类号:J617.6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作为理解中国媒体市场化改革以来一种重要的新闻职业话语机关,“新闻民工”并未随着新技术时代的到来而成为历史问题,反而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景观”。长期以来,围绕“新闻民工”的研究忽略了媒体从业者自身话语的阐释。本文通过直面中国媒体从业者的深度访谈,探寻他们对新闻民工话语的“在地理解”。研究发现,媒体从业者内部对这一话语呈现较为明显的冲突,尚未形成共识。这一冲突恰恰反映了媒体转型时期媒体从业者复杂
期刊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如何突破瓶颈,发挥优势,实现涅槃,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道深刻命题。珠海传媒集团深刻认识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抓媒体深化改革重大契机,奋力做好媒体融合这篇大文章,努力实现“1+1>2”的传播效果,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等共融互通,使效果最大化。新闻评论就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评论;融合;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
期刊
摘 要:在最早的电影短片之中,城市和电影就已产生了亲密的互动關系。电影成为城市文化形象构建的重要方式,城市的文化发展又影响着电影的创作表达。当下,中国城市建设正朝着趋同化的态势发展,“新都市电影”创作的繁盛也在淡化着城市文化表征的独特性。在这样的时代和创作背景下,鄂尔多斯青年导演周子阳却坚持电影创作对于城市的本土关照。电影《老兽》以书写城市现实生活的方式,通过对城市的物化空间和精神内蕴两个维度的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