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的心理学解释

来源 :青年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逼上梁山的好汉们真都是被逼无奈吗?为什么这个词总容易引起人们的怜悯和共鸣?一个“逼”字,道尽了无奈,也勾起了属于群体心理中最脆弱的那一块。
  
  人们形容自己被逼无奈去做某些不堪的事时,多半爱用一个词:“逼上梁山。”其意多指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具有正当性,且自己就算知道此事正当,还是一贯很宽厚地忍气吞声,实在活不下去才起来反抗。
  说的人多了,也就没人在意这约定俗成的说法背后究竟是何含意。其实若是较真,“逼上梁山”是个很错误的说法。无论是从史实还是心理状态上,都站不住脚。
  事实上好解释。无论《水浒传》如何拼命给英雄们身上刷光环,其实说到底还是一群反叛者。这群人当中的确有人是蒙受了不白之冤,活不下去才起兵造反,但也有人是出于种种私利才上山落草。
  一说到“逼上梁山”大多数人都想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漫天风雪当中,一个孤傲的身影,内心痛得几乎滴血:老婆被人抢,自杀了;朋友出卖自己,叫自己杀了;原本一个好好的上校军衔,因为得罪了总参谋长也被一撸到底……连想老老实实坐牢,都被迫上演中国版《越狱》。这种日子怎么混下去?A级通缉令悬在头上,不潜逃还等着杀头吗?
  问题是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梁山好汉里有的是第二种人。卖人肉包子被识破的,抢劫生辰纲以后被通缉跑掉的,每天在江上请人吃“板刀面”和“馄饨”的……
  所以水浒群雄未必全是“逼上梁山”,可《水浒传》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深刻把握了人心底最深的欲望。从这个角度上说,《水浒传》应该是一部最成功的心理学教材。
  刚才说过,“逼上梁山”最成功的典范就是林冲。《水浒传》开篇没多少字就把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列出来,马上给水浒英雄定了一个性:不管你上山原因究竟如何,混不下去还是为女色所迷都不论,只要肯落草就是“官逼民反”。
  我们在认识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的时候,都会有这种“光晕现象”。在心理学的解释上就是:第一印象给这个人或群体的定性,往往会延续迁延一生。那双枪将董平,为了抢人家知府的女儿而反出部队,又和“官逼民反”有什么联系?不过是沾了林冲的光罢了。
  《水浒传》成功地用这种特质给梁山好汉们的行为正了名,进而合理化。为了避免自己认知上的冲突,避免出现“自己做了错事”和“自己是正义的”之间的心理落差,无论是作者还是梁山好汉本人,都必须在心理上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这在心理学上叫“认知协调”。所以他们在江湖上讲“义气”,对宋江之类的“义气典型”要做到“纳头就拜”;在军事和政治上则要做到“替天行道”,尽管究竟什么是天道全梁山估计也没人说得清楚;在人际关系上,各个头领之间相互夸奖赞扬,在小群体内互相提供心理支援。这几点综合起来,就构成了梁山好汉对自己“逼上梁山”现状的认同。
  这种自欺欺人式的心理暗示保证了好汉们的心理健康,但是否能得到其他百姓的认同呢?这里又涉及到了群体心理学中的群体规范与传播理论。
  一部小说,要能在当时民间流传起来就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要浅显易懂,能够理解;第二要具备感染力,使大家愿意相信并传播。
  “逼上梁山”恰恰就同时具备了这两个要素。首先,这句话实在很容易理解,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只蚊子在耳边嗡嗡叫着准备吸血,那被人逮到还不狠狠一巴掌拍死?人民群众的逻辑有时候就是这样简单。被逼无奈之下铤而走险,是远古部落血亲复仇的一种延续,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正当性。
  此外,这句话也多多少少说出了普通百姓的心声。一个人处在群体间,他的心理应该同时具备两套规则:一是这个群体的规则,一是他渴望所属群体的规则。在现有群体规则限制其行动时,他会对渴望所属群体的规则产生更大的认同感。兔子急了要蹬鹰,草民被欺负得狠了也还有个梁山可去,这就是“逼上梁山”给普通人指出的另一条路。就算是天生的良民,在念叨着“逼上梁山”的时候也未尝没有给当权者点儿颜色看看的意思。
  如果把“逼上梁山”做细致剖析,就不难发现它其实是人际交往理论、心理认知理论、社会传播理论和群体规范理论几方面结合的产物。以小说家言的角度来看,《水浒传》正是通过树立这样一种思想,一面把故事扯圆了,另一面在群众中打开销路。毕竟谁看书时不喜欢把自己带入成为主人公,谁不愿做悲情英雄?
  原本站不住脚的概念,却能通过一本书深入人心,几乎变成文化底层的一种概念基石,这不能不说是《水浒传》的一大成功。
  图/李景山 编辑/芦淼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习不好的他,是勇敢面对,还是退缩回避?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双眼,他无言以对。报恩不成的他,承不起那份责任,于是只得拎起屠刀……    那天下午,马晓明的母亲刘芳正在家里擦地板。她显得心不在焉,因为她21岁的宝贝儿子马晓明又要去外省的某医科院校继续上学了。想着儿子一个人在外求学时孤单寂寞的身影,刘芳不免有点儿伤感。  在这一家人和邻居们眼里,马晓明一直是个懂事和孝顺的好孩子。回想儿子
期刊
18岁到28岁,财富积累的基础“黄金十年”。在这里,我们将见证一个人的成功理财之路。都说爱情是金钱的消耗剂,王小伟是不是也在恋爱中“只出不进、接近赤贫”呢?且看他的爱情理财观。    被题目吓到的看官放心,王小伟跟林琳并没有分手,只是相恋多年、感情已酣的他们已经超越了谈情说爱的层次,开始往“齐心协力狂理财”的境界奋斗。只是,24岁的王小伟似乎遇到了一个尴尬的难题,那就是:工作三年后,女友赚的比自己
期刊
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强手如林中,如一匹黑马脱颖而出,除了天时地利人和外,他还会有什么绝招,值得职场中人斟酌一番呢。    美国时间2008年11月4日,年仅47岁的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击败72岁的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奥巴马黑色的肤色、年轻缺乏经验、在国际政治方面不够坚定、一部分人还怀疑他是否忠诚美国……好奇的人们不禁会问:奥巴马是怎样克服这么多的不
期刊
提到山寨,大家第一印象往往是山寨手机。那硕大的镜头、夸张的8喇叭立体声,还有里面五花八门的小功能……  齐全的功能,低廉的价格,这两点使无数喜欢追逐流行的年轻人对山寨手机青睐有加。相比之下,安全隐患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的问题了。  2008年岁末,从政府到各大厂商,一夜之间就掀起了一场对山寨手机的声讨。但是如果把眼光从手机上移开,我们可以看到,“山寨”正逐渐成为“草根”的代名词,成为“平民化”的代表
期刊
她给妹妹戴上自己的银戒    金娜从麻醉的噩梦中醒来,望着守在病床边两眼红肿的妈妈和奶奶,她第一次涌出了痛心的泪水。  尽管,妈妈、奶奶丝毫不谈手术的经过和结果(大夫在她醒来前已经向家长做了交代),可她在手术前已经预料到不祥的恶果。医生术中发现,她的双侧输卵管都受到炎症侵害,将来可能会影响自然受孕的能力。而炎症来自性传播疾病,可能不止一种。  这时,她突然想起了妹妹银娜。妹妹小她两岁,正念初中最后
期刊
什么是墨菲定律?  在1949年,美国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当他看见那个同事一本正经地把16个测温器统统插错位置时,他在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更糟。”  这句话实在是富含哲理,所以被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不再局限于工程操作。它有了种种变体,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
期刊
抚摸是情人间最动听的语言,是父母与孩子最深的羁绊。却有谁知道,它背后却隐藏着哺乳动物最深的情绪、心理反应。    小猴子嘻嘻和哈哈是亲兄弟。  嘻嘻每天早上一睁眼开始哭,它肚子饿了。不过妈妈在很远的地方,它只得从自己的小床上爬下去,跳到妈妈身上,找寻奶水。  只是妈妈太瘦了,身体也不好。虽然奶水充足,但是身上冷冰冰的硌得难受。嘻嘻像完成任务似的填饱肚子,飞快地跳下妈妈的身子,重新缩回自己的小窝里。
期刊
不要和你认为只是可以一起生活的人结婚;而是要选择你认为没有对方你就无法生活的人。    现代社会里,人们的情感压力越来越大。出轨的,出柜的;不婚的,滥交的;丁克的,超生的……似乎比比皆是。而那个最著名的“围城”论断,就像一个预言,一直在情侣和夫妻间徘徊:婚姻就像一座城,城里的人想走出去,城外的人想走进来。  前几天我迎来了一个22岁的女子。她和男友已近谈婚论嫁,但是她现在有严重的婚前恐惧。她问我:
期刊
他喜欢上网,每天起床就趴在网上。  他来到咨询中心,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无线网络密码。  但他却不是网瘾。  他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岳乐是我见过的最喜欢上网的人。  他第一次来咨询中心时是随父母一起来的。那天他只是坐在沙发上,不怎么讲话。唯一说的是向助手要咨询中心的无线网络密码。  岳乐的母亲愁眉不展:这孩子成天上网,一旦断了网就像要了他的命。前几天电视上说每天上网超过6小时就算网瘾,是精神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