揩排队的油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在国内生活了几个月,发现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说它无伤大雅,却很烦人,那就是:揩排队的油。比如,你因机票出了点差错,而航班在30分钟以后起飞,急如星火地在航空公司的柜台办交涉。办事员正在电脑上替你补办手续。你忙于填表,付款。这个过程中,至少五位和你一般急如星火的乘客,走近柜台,不由分说,打扰办事员:“请问XX航空公司的柜台在哪里?”“超大件行李在哪里办?”“小姐,麻烦你替我看看,这机票上的外语是什么意思?”“洗手间在哪个方向?”办事员习惯了,来者不拒,一一给以解答。我在旁边越来越生气,待到第三位乘客打扰完毕,我对办事员说,你最好集中精神把我的事办完,我怕赶不上趟了。办事员抱歉地说,知道,我赶快。可是,老被打岔,没办法呀!
   同样的状况,我在居住地附近的电讯服务中心也遇到过。家里的机顶盒坏了,我拿去这家服务中心,请求换新。先从自动发号机拿了号,再枯坐一旁等候叫号。40分钟以后轮到了,办事员替机顶盒做检验。从开始到把新盒子交给我,耗时10分钟,其间径直走近柜台提问题的不下八位: “靓女,能不能介绍电视的最新优惠?”“我上一趟洗手间,号就错过了,我赶着上班,能不能现在给我办?”“你们上一个月扣费出错,我该找谁?”“请问从这里去安仁巷,走哪条路近一些?”频繁的干扰,让办事员不得不放下手头工作。
   过去,国人无论乘车,购物,还是去办证,多半是一窝蜂,抢先的结果是一起被耽误。如今文明程度提高了,相关机构为排队提供的设施如自动取号,自动叫号,都相当完备。但排队形成习惯的同时,“揩排队的油”也成风气。这些人都有一个“理由”:提问极简单,只要一句两句的答复。但是,归根到底,这是沦肌浃髓的特权思想的余绪。一旦是众人之事,势必有人想“网开一面”,让他一人钻空,非“捷足”不足彰显他“门槛精”。
   事当然是小事,我注意观察另外两方面的人的反应:一是排在队伍里的,一是被提问的办事员。前者一律对之容忍,我从来没有听到一声抗议。为什么?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恐怕是心理惯性,怕当出头鸟,挨对方的骂乃至打。其次是将容忍误认作宽容,人家真急呢,反正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在机场补办手续那一次,第五位乘客询问办事员时,我出面阻止:“先生,劳驾,人家正忙着呢!你排队行不?”对方是斯文的眼镜男,他顿了顿,不满地说:“我只是问一问,用得着排队?”二是办事员。他们明白,抄捷径者开罪不得。你对她说,请去排队,她就怒吼:“回答一句会死呀!”由于各方的默许,以“插话”干扰排队愈演愈烈,
   纠正这一毛病,须做好以下的事:一,在每一需要排隊的地方,张贴告示,规定:提问必须排队,毋论问什么,问多久。二,关键人物是办事员。如果他或她坚持原则,对插话者一概不理睬,让对方排队,即使对方骂街也不退让。三,排队者对这类行为要一致抗议。
   有一次,我在旧金山地铁站排队,为的是补办遗失的乘车卡。队伍很长,我前面的一位老先生,终于排到窗口,他只问一个问题:“哪里能买到乘地铁和公交车的月卡?”
其他文献
我的第一个家在老西门离文庙十来分钟之遥的梦花街。街上一座“过街楼”,横跨小街搭建。外婆总是拎上一把靠背竹椅,抱着我在过街楼下乘凉。这个“洞”遮阳蔽日,又有徐徐的穿堂风,加上蒲扇摇啊摇,真是清凉之所。   当大人们拿张“夜报”谈山海经时,离过街楼十几米远的街面房小窗口,传出一声声响亮的招呼:“38号老陆,有电话!”于是,另一个声音,从亭子间上的老虎窗,或石库门里的小天井弹回來:“哦,来了来了!” 
期刊
坐同事小曾的顺风车。小曾说,去年他的车子喇叭坏了,一直忙着没空去修。将就着对付了一段时间,因为车上没有喇叭,他开车越来越有耐心,路上遇到什么事情总是不住地克制情绪,实在没办法时便把车速放慢再放慢。一年下来,蓦然回首,居然发现自己好像不再是个急性子了,患了多年的“路怒症”也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小曾又说,今年,他抽个空,去把汽车喇叭修好了。几个月过去,他感觉自己的脾气又慢慢地急躁起来了。看到
期刊
马赛克  王 景   某档综艺节目里,一位女士讲述她的奋斗经历,听起来十分励志:她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21岁经商失败欠下210万元巨债。但她没有气馁,如今公司办得红红火火……   “我相信只要努力,所有人都有机会成功!”她的话引得一片掌声。然而21岁就欠下210万元的债,细思难解。普通人家能借来这么多钱吗?   许多奋斗故事里,常常有类似的破绽。其实说自己有一定的有利条件作为基础,并不会抹杀
期刊
笔者每月收到《杂文月刊》最先阅读“谐图趣语”“画里有话”,漫画是形象思维,直观诙谐、内涵丰富、妙趣横生、给人启迪,还省眼力。以《杂文月刊》2020年8月原创版为例,《二楼是局长家》,三层楼住户都养鹦鹉,鹦鹉学舌各有不同:“你好!”“研究,研究!”“吃了吗!”不是什么人养什么鸟,同一种鸟被不同人饲养,模仿“业绩”大相径庭。《怎么会这样?》花前月下,青年男女约会,男士一个劲儿表白:“我不抽烟”“我不喝
期刊
在我搜集的诸多民谣中,有一首是出自晚清的,其云:“知县是铁扫帚,太守是大畚斗,布政是贼布袋,都好将去京里抖。”说的是晚清官场腐败状况:知县为官一任,把地皮扫得干干净净,太守拿着畚斗盛满后,直往布政的大布袋里装,这些搜刮来的财物“将去京里抖”——孝敬京官的。   其实,“贼布袋”这一贪喻,在晚清很是流行。就说初任知县、后为两广总督的李瀚章,此人是有“宰相合肥天下瘦”之称的李鸿章之兄。李瀚章收到某贪
期刊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转引了道书上记载的一个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牵牛娶织女,向天帝借二万钱下礼。久之不偿,被驱在营室间。”意思是说,牛郎想娶织女为妻,向玉皇大帝借了两万钱作为彩礼。由于这笔钱久借不还,玉皇大帝他老人家很生气,就把牛郎赶到了银河的西边,而把织女留在了河东,一年只允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晚上过河见一次面。   讲完故事,冯梦龙借题发挥道:“则天亦有嫁娶,亦有财聘,亦有
期刊
旧年老家的乡民把毫无保留地赠人东西说成“磕得筐”“净豆儿”。前者意为倾筐与人,倒完还要敲打、磕碰以使筐里的东西完全倒出来;后者是说东西都给了人家,自己兜里干干净净啥都没有了。这两个词都是土话,不是土著很难听得懂。读书后才知道“磕得筐”“净豆儿”还可以用一个文绉绉的词来表达,就是“倾囊”,比如送人东西叫“倾囊相送”,传授知识叫“倾囊相授”,都有毫无保留之意。   过去的手艺人,教徒弟少有倾囊的,因
期刊
清代名臣阿桂与其父阿克敦皆以科举入仕,有“父子大学士”的家风美誉。乾隆初年,阿克敦历任刑部侍郎、尚书十余年,熟知司法事务,并常教导阿桂。一次,阿克敦突然问阿桂道:“朝廷一旦用汝为刑官治狱情,宜何如?”阿桂不假思索地答曰:“行法必当其罪,罪一分与一分法,罪十分与十分法。无使轻重。”此语本是尊法崇法之言,谁知阿克敦听后怒骂:“是子将败我家,是当死!”阿桂茫然,惶恐请教。阿克敦曰:“如汝言,天下无全人矣
期刊
张伯行在清康熙四十二年调任山东济宁道时五十二岁。适逢当地旱灾,农民绝收,当务之急是让农民有饭吃。饭从何来?粮仓内有粮,可是却不敢动,那是皇粮,关系国家命脉。无计可施之際他从家乡河南仪封调来钱粮并缝制棉衣救济灾民,那些粮钱是他自己家里的,非公帑库存。这仍然是杯水车薪,他的奏疏一直禀报到紫禁城。康熙接报,旨令各道赈灾,允许他开仓济民。他打开粮仓取出两万两千六百石粮食赈济汶上和阳谷两县的灾民。这本是一个
期刊
人的一生,富贵贫贱都有可能出现。一般来说,由贫贱入富贵已是不易,由富贵转贫贱则更难。骤得富贵者,往往举止乖张。幾起几落之人,有的可能会在识得人生的悲欢离合、沉浮穷通之后,变得豁达和善良,也有的则在经历世态炎凉之后,变得更为冷酷、孤独和不近人情。从功成名就之后对故人的态度中,大体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   韩信少时不事生产,常从人寄食,人多厌之。有一阶段,在南昌亭长家白吃了几个月,亭长妻子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