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联合霉酚酸酯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an2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霉酚酸酯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霉酚酸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18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肝肾功能、HBV复制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恩替卡韦联合霉酚酸酯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18例患者显效9例(50%)、有效5例(27.8%),总有效率达77.8%;结论 :恩替卡韦与霉酚酸酯联合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可有效改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且长期用药未见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霉酚酸酯;恩替卡韦;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指的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通过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肾小球损伤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主要表现为膜性肾病和膜增生性肾炎,前者的发病机制在于小分子的乙肝e抗原先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的上皮下种植,而后带阳性电荷的抗乙肝e抗体再与其相结合而引起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所致;后者的发病机制则是由于大分子的表面抗原及其免疫复合物经由循环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的机制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内皮下沉积所致[1]。临床研究表明,恩替卡韦联合霉酚酸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具有较好疗效,本研究即采用该方案进行临床试验,旨在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霉酚酸酯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9-58岁,平均(25.8±10.6)岁。根据病理分型分为: 膜性肾病9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弥漫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例。
  1.2 研究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霉酚酸酯0.75 g/次,口服,2次/d,6个月后减为0.5/次,2次/d;配合恩替卡韦0.5mg/次,口服,1次/d,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肾功能、HBV-DNA、24h尿蛋白定量等水平变化。
  1.3 疗效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肝肾功能、HBV复制情况和不良反应。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肝肾功能正常,HBV-DNA阴转,尿蛋白较治疗前减少50%为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改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HBV-DNA定量较治疗前下降2个数量级,尿蛋白较治疗前减少50%为有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肝肾功能、HBV-DNA定量、尿蛋白无改善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8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显效9例,占50%;有效5例,占27.8%,总有效率达77.8%,详见表1。
  注:*为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P<0.05;#为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P<0.05
  3讨论
  以往对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采用的是激素配合干扰素的方案,但后者的不良反应严重,患者耐受性较差,限制了该治疗方法的全面应用。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虽可见HBV复制转阴,尿蛋白减少,但疗效尚不确切,且停药后容易复发。目前,恩替卡韦是公认的抑制HBV-DNA效果最强且耐药率最低的药物[2],通过特异性抑制HBV-DNA聚合酶反转录活性部位而快速高效地抑制HBV-DNA的复制,病毒DNA合成链终止,降低血清HBV-DNA水平,从而改善肾组织学病变,使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的组织得到明显改善,是当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霉酚酸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免疫抑制剂,在体内快速水解为麦考酚酸,通过非竞争性、可逆性强有力的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阻断鸟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抑制DNA的合成。二者联合应用,可选择性抑制T、B淋巴细胞的复制和增殖、抑制黏附分子糖基化,抑制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减少或抑制细胞因子产生其药理作用独特,不良反应小[3]。本研究中,恩替卡韦联合霉酚酸酯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18例患者显效9例(50%)、有效5例(27.8%),总有效率达77.8%。二者联用,可有效改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且长期用药未见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毕礼明,陈英兰.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和中西医干预[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8:901-904.
  [2] 施旭辉,陶国良,张栋. 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疗效观察[J]. 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21):67-69.
  [3] 黄娟,陈东风. 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3):267-269.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Lewis肺癌动物模型(Lewis模型)探讨T细胞和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的分布和浸润情况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实验性研究。采用42只C57BL/6小鼠建立Lewis模型,并随机分为T细胞组、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组和对照组,每组14只。各组分别回输CD4+CD8+Treg细胞、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和等量PBS,于1、5、9、13、17、21 d,用游标卡尺测量瘤体最长直径和最短直径,计算
目的探讨Bristol粪便性状评估表在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肠镜检查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男79例,女41例,年龄(61.53±10.28)岁;观察组男78例,女42例,年龄(61.05±10.27)岁。对照组给予常规肠道准备,观察组给予Bristol粪便性状评估后的肠道准备。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5月到2014年11月所收治的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依巴斯汀治疗,两组患者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复发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在炎症性肠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48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本次治疗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50.00%,治疗有效率为41.67%,治疗无效率为8.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及其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80例,按照患者不同的病灶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的临床症状,其中包括头晕、头痛、肿瘤压迫症状、眼底水肿及恶心呕吐情况,以及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其中包括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功能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二甲双胍”治疗法应用于盐敏感性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中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入院的盐敏感性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共计120例。利用随机分组法,将120例患者分成三组,并将其命名为:1组、2组与3组,各组均40例。其中,1组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二甲双胍”治疗,2组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3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测并记录三
期刊
目的探讨输液报警器在神经内科夜间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1月间英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夜间使用静脉留置针q8h静脉输液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9.67±2.93)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70.60±2.93)岁。对照组采用普通输液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备输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也是目前肿瘤防治中面临最严重的挑战。肺癌肿瘤微环境(TME)中完全的免疫抑制状态是肺癌发生和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是一种在肿瘤发生发展初期被异常激活的胞外基质细胞。TME中免疫相关炎症因子是介导CAFs激活的重要因素,激活后的CAFs可以通过减弱抑肿瘤反应、促进免疫抑制细胞募集活化、重塑TME的胞外基质等来加快TME中完全免疫抑制状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无复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无复流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25例患者采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25例患者使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分级情况和不良反应、出血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分级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