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5月到2014年11月所收治的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依巴斯汀治疗,两组患者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中药;依巴斯汀;慢性荨麻疹;疗效
慢性荨麻疹是常见皮肤病之一,多数病程超过6周,主要特点是皮肤风团、瘙痒难忍、时发时止、难以治愈、退后无痕等[1],临床上对此多采取抗组胺西药治疗,其见效快,但易复发,需长时间服药,易出现药物性疾病。中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此病疗程比较长,仅靠中医治疗,患者依从性欠佳[2],对此,笔者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取中药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并与同期所选取的仅给予依巴斯汀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具体的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3年5月到2014年11月所收治的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小的是21岁,最大的是56岁,平均年龄(36.1±2.4)岁;病程最短的是2.1年,最长的是16.5年,平均病程(5.4±1.3)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的是19岁,最大的是58岁,平均年龄(37.2±2.1)岁;病程最短的是2.3年,最长的是16.7年,平均病程(5.1±1.6)年。纳入标准:年龄18-60岁;病程超过6周;有良好依从性,配合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心脏代谢、胃肠道症状、造血系统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特殊类型荨麻疹患者;治疗药物过敏患者;哺乳、妊娠期妇女;精神疾病患者;未按规定治疗、中断治疗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非统计学差异(P>0.05),可作为对比研究数据。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基本药方:黄芪30g,当归18g,白术、防风、白茅根各15g,桂枝、荆芥、浮萍、乌梢蛇、地骨皮各10g,大枣5g,每天1剂,加水煎熬,取汁200ml,平均分为2次,每次100ml,分早晚服用。同时配合依巴斯汀治疗,由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119,规格:10mg*7s,口服,每日一次,每次一片(10mg)。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依巴斯汀治疗,治疗方法同观察组。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所发生的反应,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根据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之差/治疗前症状积分,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标准:症状积分下降指数超过,或等于0.90,即为治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0.60~0.90,即为显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0.20~0.60,即为有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低于0.20,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如表一所示: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有5例患者出现轻度消化道不适、头昏等症状,对照组有4例患者也出现了类似症状,但是,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不影响治疗。
2.3两组患者随访结果对比
结束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随访6-8个月,随访率100%,无失访病例,其中观察组出现病情加重、复发患者2例,复发率6.5%,对照组出现病情加重、复发患者5例,复发率16.1%,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发生和遗传因素、内科疾病、物理因素、昆虫叮咬、感染、吸入物、药物、食物等具有一定关系,顽固难治[3]。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污染越发严重等影响,荨麻疹发病率逐渐增加。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荨麻疹属于瘾诊范畴[4],主要病因是气血虚弱、经络失和、禀赋不足、卫气不固、风邪外袭,治疗主要是以凉血活血、疏风止痒、益气固表为主。在本组药方中,方药组成有黄芪、当归、白术、防风、白茅根、桂枝、荆芥、浮萍、乌梢蛇、地骨皮、大枣,诸药合用,温中兼凉,有补有泻,有收有散,抗胆碱,健脾益气活血,祛风止痒,可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针对患者体质加减。依巴斯汀属于抗组胺药物,是一种长效、强效的组胺H1受体阻断剂。依巴斯汀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是维持时间短,中药治疗见效慢,但是维持时间长,中西合用起到了互补作用[5]。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药和依巴斯汀配合治疗法,同时发挥了两者的优势,疗效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明显优势,并且,疗程结束后,患者的复发率低[6]。
总而言之,中药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保证治疗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仅给予依巴斯汀治疗的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付丹丹,夏永华,李敏,等. 复方甘草酸苷递减疗法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03): 277-278.
[2] 王慧,曲力,赵春文,等. 氯雷他定、盐酸非索非那定、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33): 66-67.
[3] 宋淑红,赵栋桉,周静芳,等. 消瘾方加减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评价及对IgE、IL-4和IFN-γ水平的影响[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04): 229-231.
[4] 范芙蓉. 依巴斯汀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08): 993-994.
[5] 刘爱民,王坤,李雪莉,等. 中医辨证配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09): 839-841.
[6] 石春蕊,陈康兵,王敏,等. 中药当归饮子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40): 4102-4105.
关键词:中药;依巴斯汀;慢性荨麻疹;疗效
慢性荨麻疹是常见皮肤病之一,多数病程超过6周,主要特点是皮肤风团、瘙痒难忍、时发时止、难以治愈、退后无痕等[1],临床上对此多采取抗组胺西药治疗,其见效快,但易复发,需长时间服药,易出现药物性疾病。中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此病疗程比较长,仅靠中医治疗,患者依从性欠佳[2],对此,笔者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取中药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并与同期所选取的仅给予依巴斯汀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具体的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3年5月到2014年11月所收治的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小的是21岁,最大的是56岁,平均年龄(36.1±2.4)岁;病程最短的是2.1年,最长的是16.5年,平均病程(5.4±1.3)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的是19岁,最大的是58岁,平均年龄(37.2±2.1)岁;病程最短的是2.3年,最长的是16.7年,平均病程(5.1±1.6)年。纳入标准:年龄18-60岁;病程超过6周;有良好依从性,配合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心脏代谢、胃肠道症状、造血系统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特殊类型荨麻疹患者;治疗药物过敏患者;哺乳、妊娠期妇女;精神疾病患者;未按规定治疗、中断治疗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非统计学差异(P>0.05),可作为对比研究数据。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基本药方:黄芪30g,当归18g,白术、防风、白茅根各15g,桂枝、荆芥、浮萍、乌梢蛇、地骨皮各10g,大枣5g,每天1剂,加水煎熬,取汁200ml,平均分为2次,每次100ml,分早晚服用。同时配合依巴斯汀治疗,由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119,规格:10mg*7s,口服,每日一次,每次一片(10mg)。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依巴斯汀治疗,治疗方法同观察组。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所发生的反应,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根据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之差/治疗前症状积分,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标准:症状积分下降指数超过,或等于0.90,即为治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0.60~0.90,即为显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0.20~0.60,即为有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低于0.20,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如表一所示: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有5例患者出现轻度消化道不适、头昏等症状,对照组有4例患者也出现了类似症状,但是,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不影响治疗。
2.3两组患者随访结果对比
结束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随访6-8个月,随访率100%,无失访病例,其中观察组出现病情加重、复发患者2例,复发率6.5%,对照组出现病情加重、复发患者5例,复发率16.1%,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发生和遗传因素、内科疾病、物理因素、昆虫叮咬、感染、吸入物、药物、食物等具有一定关系,顽固难治[3]。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污染越发严重等影响,荨麻疹发病率逐渐增加。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荨麻疹属于瘾诊范畴[4],主要病因是气血虚弱、经络失和、禀赋不足、卫气不固、风邪外袭,治疗主要是以凉血活血、疏风止痒、益气固表为主。在本组药方中,方药组成有黄芪、当归、白术、防风、白茅根、桂枝、荆芥、浮萍、乌梢蛇、地骨皮、大枣,诸药合用,温中兼凉,有补有泻,有收有散,抗胆碱,健脾益气活血,祛风止痒,可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针对患者体质加减。依巴斯汀属于抗组胺药物,是一种长效、强效的组胺H1受体阻断剂。依巴斯汀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是维持时间短,中药治疗见效慢,但是维持时间长,中西合用起到了互补作用[5]。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药和依巴斯汀配合治疗法,同时发挥了两者的优势,疗效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明显优势,并且,疗程结束后,患者的复发率低[6]。
总而言之,中药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保证治疗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仅给予依巴斯汀治疗的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付丹丹,夏永华,李敏,等. 复方甘草酸苷递减疗法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03): 277-278.
[2] 王慧,曲力,赵春文,等. 氯雷他定、盐酸非索非那定、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33): 66-67.
[3] 宋淑红,赵栋桉,周静芳,等. 消瘾方加减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评价及对IgE、IL-4和IFN-γ水平的影响[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04): 229-231.
[4] 范芙蓉. 依巴斯汀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08): 993-994.
[5] 刘爱民,王坤,李雪莉,等. 中医辨证配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09): 839-841.
[6] 石春蕊,陈康兵,王敏,等. 中药当归饮子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40): 4102-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