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天人们之所以爱“打盹”,主要是因为夏季夜里燥热难耐,影响睡眠,而白天气温高,机体的消耗较大,易有疲劳感,尤其是午饭后,机体为保证食物的消化吸收,全身大部分的血液会集中到消化系统,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加上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或学习,脑细胞也处于疲劳状态,因此使人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
实践证明,夏季时午睡,那怕是打个盹,也可以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使人的大脑和身体的其它系统得到放松和休息,从而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午睡因此被看作是最佳的“健康充电”方式。
不过,午睡还应讲究科学,方能提高睡眠质量,达到“健康充电”的目的。
◆讲究午睡时间,不要饭后即睡。刚吃过午饭,胃里装满了食物,消化系统正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如果这时午睡,必然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长期如此,甚至会引起胃炎或胃溃疡。专家指出,下列三种人饭后立即午睡会有危险:一是65岁以上患有动脉硬化的老人;二是体重超过标准20%的人;三是血压很低或血液循环有障碍的人。专家建议:午睡的时间最好是在饭后30~60分钟。
◆讲究午睡姿势,不要伏案打盹。一提到打盹,人们总认为是坐着或者趴在桌上睡觉,因为这样既凉快又方便省事。其实,伏案打盹是个不好的习惯,对健康很不利。因为人在睡眠状态下,心跳变慢,血管扩张,流入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坐姿打盹会加重大脑缺血,醒来之后,往往会出现头晕、耳鸣、腿软、面色苍白等症状。伏案睡觉还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增加心肺的负担。因此,午睡也好,打盹也好,都应上床休息,且以右侧卧位、两膝微曲为佳,这样心脏才不受挤压,微屈两腿又能使肌肉放松,便于胃肠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讲究睡眠时间,不要睡得过长。人的睡眠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阶段。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入睡70~90分钟后,便逐渐由浅睡眠状态转入深睡眠状态。人体在进入深睡眠状态后,全身肌肉松弛、多梦,午睡到这个时候起来,往往会感到浑身无力、身心不适,虽然睡眠时间很长,反而觉得没有休息好。所以说,深睡眠可恢复体力,浅睡眠有利于恢复脑力。因此,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职业、劳动强度、个体差异来安排午睡的时间。具体来说,体力劳动者午睡时间以90分钟左右为宜,脑力劳动者以65分钟左右为宜,最长都不应超过120分钟。
◆讲究午睡环境,不要逆风而眠。午睡的环境要选择好,不要贪图凉快而在窗前或有过堂风的地方午睡,更不要将脸逆风而眠或长时间对着电扇吹,以免风邪入侵,引起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此外,人在熟睡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会减弱,所以,午睡时腹部要用床单或毛巾盖好,以免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