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林希元(明))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良好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形式。核心是培养学生劳动实践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综合实践为载体,使学生能够融入社会,感触生活,通过参与、体验与感悟,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近年来,我校在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摸索了些许经验,不断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和体系,不断的思考四个问题。一是什么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二是为什么要进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怎样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四是通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要到达什么样的育人目标?学生会有多少收获?尽可能的通过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规律、季节、学段变化,有条不紊的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安全管理
年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学生个体等三种组织形式,三级家委会主要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所有工作,学校政教处及班主任协助,家长与学生自愿参与。整体活动要有方案、行程安排及安全预案等,交通出行以步行、公交车、集体租车、私家车拼车等四种出行方式,并签订安全承诺书。活动时间主要以节假日、寒暑假为主,学校以年级为单位组织邻近学校的社会实践参观活动,时间安排在工作日。
二、社会实践活动系列化
学校早期开展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碎片化无规划,班级想去哪儿去哪儿,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走马观花式的郊游游玩,没有目的,没有活动设计,没有活动升华内化,没有彼此分享。随着不断的开展、摸索、总结经验与教训,在反思中摸索如何让社会实践活动系列化進行,真正切合学生成长规律,让初中三年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综合实践素养。
1.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系列化
三个年级八大板块四个时段。每个年级分为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寒假、暑假四个时段开展不同板块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个年级:分七八九三个年级
八大板块:民俗文化体验、农业实践、企业参观、公益性志愿性社会实践、游学实践、远足踏青、职业体验、社会调查。
根据不同板块提前考察对接项目,选择适合学生的优质项目。例如说农业实践项目,我们先找家长资源,在全校进行项目的摸排,家里有大型果园、蔬菜大棚、无土栽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产业链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选择有一定技术的家长作为指导员,让学生初步了解农业知识。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要去哪儿?去了干什么?达到什么教育效果?学生实效性的收获?
预备阶段:在前阶段的基础上召开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及家长动员、安排、要求主题班会,同时了解实践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知识,并布置实践任务。
开展阶段:开展实践活动
升华阶段:实践活动分享主题班会
目的是让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真真正正的能够达到实效,达到活动教育开展的高效化。一定要让学生和家长明白此类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外出游玩,要达到开展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体现活动育人的价值。
3.八大板块实践活动的实践教育达标
①民俗文化体验
②农业实践
③企业参观
④公益性(志愿性)社会实践
⑤游学实践
⑥远足踏青
⑦职业体验
寒暑假期间可以尝试适合自己的职业体验。主要依托家庭父母职业特点,尽可能的进行职业体验。(如果没有合适的体验,可以借助亲朋好友同学关系)通过职业体验,体会父母职业的艰辛和不易,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等素养。
⑧社会调查
初中阶段有一门课程叫《社会综合实践教材》,里面每一课都有调查研究,非常好,接地气,话题讨论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我们对此课程进行了外延,走出校门进入社会,调查研究你感兴趣的问题,就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要有实事求是,调查深刻,数据准确的探究精神。
4.社会实践活动结出的意外之果
长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和活动单位企业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意外的延伸了活动内涵。例如参观青铜器博物院之后,院方主动与我们带队领导教师联系,让文物历史进校园,培养青铜器博物院小义务讲解员。国核锆业、长岭纺电每年都来我校开展高科技锆业、棉纺领域的知识讲解及活动体验。服装厂与我校深度融合,开展了服装设计、服装制作技艺体验进校园活动。
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收获颇丰、硕果累累。相继推出社会实践作品成果展、外出实践摄影作品展、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展、社会实践活动分享主题班会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让社会实践活动达到质的升华和巨大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与社会影响力。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和价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前很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对德智体美劳课堂教育的延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接触群众,了解社会。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很自然地走出校门,离开书本,走入社会,通过融入社会、贴近自然、感触生活的方式,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反思社会现象,发展批评思考能力,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会促使学生对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并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特点,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学生在系列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动手、思考、解决问题等过程,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求真精神和务实的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珍爱美好生活的优良心理品质。
近年来,我校在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摸索了些许经验,不断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和体系,不断的思考四个问题。一是什么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二是为什么要进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怎样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四是通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要到达什么样的育人目标?学生会有多少收获?尽可能的通过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规律、季节、学段变化,有条不紊的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安全管理
年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学生个体等三种组织形式,三级家委会主要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所有工作,学校政教处及班主任协助,家长与学生自愿参与。整体活动要有方案、行程安排及安全预案等,交通出行以步行、公交车、集体租车、私家车拼车等四种出行方式,并签订安全承诺书。活动时间主要以节假日、寒暑假为主,学校以年级为单位组织邻近学校的社会实践参观活动,时间安排在工作日。
二、社会实践活动系列化
学校早期开展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碎片化无规划,班级想去哪儿去哪儿,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走马观花式的郊游游玩,没有目的,没有活动设计,没有活动升华内化,没有彼此分享。随着不断的开展、摸索、总结经验与教训,在反思中摸索如何让社会实践活动系列化進行,真正切合学生成长规律,让初中三年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综合实践素养。
1.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系列化
三个年级八大板块四个时段。每个年级分为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寒假、暑假四个时段开展不同板块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个年级:分七八九三个年级
八大板块:民俗文化体验、农业实践、企业参观、公益性志愿性社会实践、游学实践、远足踏青、职业体验、社会调查。
根据不同板块提前考察对接项目,选择适合学生的优质项目。例如说农业实践项目,我们先找家长资源,在全校进行项目的摸排,家里有大型果园、蔬菜大棚、无土栽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产业链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选择有一定技术的家长作为指导员,让学生初步了解农业知识。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要去哪儿?去了干什么?达到什么教育效果?学生实效性的收获?
预备阶段:在前阶段的基础上召开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及家长动员、安排、要求主题班会,同时了解实践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知识,并布置实践任务。
开展阶段:开展实践活动
升华阶段:实践活动分享主题班会
目的是让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真真正正的能够达到实效,达到活动教育开展的高效化。一定要让学生和家长明白此类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外出游玩,要达到开展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体现活动育人的价值。
3.八大板块实践活动的实践教育达标
①民俗文化体验
②农业实践
③企业参观
④公益性(志愿性)社会实践
⑤游学实践
⑥远足踏青
⑦职业体验
寒暑假期间可以尝试适合自己的职业体验。主要依托家庭父母职业特点,尽可能的进行职业体验。(如果没有合适的体验,可以借助亲朋好友同学关系)通过职业体验,体会父母职业的艰辛和不易,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等素养。
⑧社会调查
初中阶段有一门课程叫《社会综合实践教材》,里面每一课都有调查研究,非常好,接地气,话题讨论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我们对此课程进行了外延,走出校门进入社会,调查研究你感兴趣的问题,就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要有实事求是,调查深刻,数据准确的探究精神。
4.社会实践活动结出的意外之果
长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和活动单位企业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意外的延伸了活动内涵。例如参观青铜器博物院之后,院方主动与我们带队领导教师联系,让文物历史进校园,培养青铜器博物院小义务讲解员。国核锆业、长岭纺电每年都来我校开展高科技锆业、棉纺领域的知识讲解及活动体验。服装厂与我校深度融合,开展了服装设计、服装制作技艺体验进校园活动。
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收获颇丰、硕果累累。相继推出社会实践作品成果展、外出实践摄影作品展、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展、社会实践活动分享主题班会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让社会实践活动达到质的升华和巨大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与社会影响力。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和价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前很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对德智体美劳课堂教育的延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接触群众,了解社会。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很自然地走出校门,离开书本,走入社会,通过融入社会、贴近自然、感触生活的方式,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反思社会现象,发展批评思考能力,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会促使学生对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并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特点,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学生在系列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动手、思考、解决问题等过程,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求真精神和务实的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珍爱美好生活的优良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