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玉江,男,1958年2月生,陕西省子长县人,现任中共志丹县委书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文艺报》《十月》《延河》《美文》《散文选刊》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百万字。著有《山路弯弯》《心路历程》《山外世界》《征途漫漫》《山高水长》《一路风尘》六部散文集和工作研究文集《探索之路》。
陕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风俗迥异,可以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在众多的民间风俗中,合龙口、拉碾子、定亲、过关、埋人等尤为独特。
合龙口
陕北人对住房极为重视和讲究,把修建窑洞作为置办家产的头等大事。人们往往有这样一种观念,吃不好、穿不好倒也可以,但没有窑洞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每家每户再穷也要想办法修建窑洞。
过去修建窑洞常常因山取势,以打土窑为主,修建石窑、砖窑那是有钱人家的事。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打土窑的越来越少,而修建石窑、砖窑甚至平房的却愈来愈多。修建窑洞对一户人家来说,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情。事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定地址和座向。接下来就是筹备材料、雇佣匠人和确定具体动工时间。在修建的过程中,小工是不用雇佣的。一开工,村里人或亲朋好友自然会来帮忙。窑洞即将修成时,要举行庆典——合龙口,即匠人有意在最中间的窑洞拱旋中央留下一块石头或一块转,然后站在窑背上,在噼噼叭叭的鞭炮声中,将主人事先准备好的小馍馍、红枣、水果糖和零钱等,向聚集在院子中的人们撒去。那些猴娃们便争先恐后地奋力争抢。抢到的就意味着福气大。在人们的嬉笑声中,匠人便将最后留下的那块石头或砖块小心翼翼的砌上,合龙口就算完了。之后,人们便开始吃“八碗”。有条件的还请来一班吹手响吹细打,那场面更是红火热闹。
拉碾子
严格地讲,石碾、石磨是人类原始社会的产物,是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延续和发展。在陕北偏远乡村,未通电之前,人们普遍使用。甚至人类进入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石碾、石磨在一些地方、一些农户当中仍然使用。
石碾用来碾米,石磨用来磨面。米、面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靠石碾、石磨加工而成,维系着人们的生活。石碾、石磨构造并不复杂。就石碾而言,它是由一个碾轱辘和一个碾盘组成。碾盘是一个较大的石圆盘;碾轱辘是一个半径约一尺、高达七八十公分的实心圆柱体。它们的组合是:在碾盘中央打一圆孔,竖穿一木质坚硬的木棒;在碾轱辘两头的中央,分别凿深约七八厘米的圆形石孔,装上木梢;然后用木夹子(碾夹子)套在木梢上,将碾盘和碾轱辘连接起来,在毛驴的拉动或人力的推动下,使碾轱辘围绕碾盘的中心周而复始有规则地旋转,从而完成碾米过程。
石碾打制一般要选择上等的青石。石场往往位于远离村庄的深沟,而人们大多居住在半山腰甚至山峁上。石碾由石匠打制成后,最担心、最惊心动魄的就是拉碾子。碾轱辘相比之下分量倒也不是很重,有十多个人就可以拉动;但碾盘则不同。碾盘一般半径一米左右,厚度达二三十公分,重约一吨多,要拉动它,需几十个人齐心协力才行。每逢拉碾子,主家就像过事情一样隆重,邀请村上所有强壮劳力参与。早上往往吃一顿 。吃罢之后,人们便拿上绳索、木棒,匆匆走向石场。第一道工序就是祭拜天地,向“青龙”(石碾)敬上黄表纸,祈求拉碾子平安顺利。接着,大伙在“总管”的指挥下,七手八脚用几十根麻绳和几根木棒,通过碾心紧紧地把碾盘捆绑起来,并在上面系上一块红布,用来避邪。其中有一人骑在竖起的碾盘上,喊着号子,一方面掌握平衡方向,另一方面指挥大家齐心用力。为了省力,确保安全,遇到平地用缓慢滚动的方式前进;遇到陡坡陡坬,则靠平磨的办法拉动。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特别是陡坡陡坬、危险地段,指挥者声嘶力竭,拉运的人齐声回应,个个挥汗如雨、使尽全力,那场面既扣人心弦,又激烈壮观。
中午时分,碾盘终于被拉回来了。主人高兴的合不拢嘴,忙前跑后开始炸油糕,用来款待拉碾子的人。而大伙则像完成了一项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异常高兴,有说有笑,吃得津津有味,满头大汗。之后,主人便不断地说着感激的话语,大伙便带着满足的神情,各自散去。
定亲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过去陕北乡下的婚姻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的甚至从小就被定了“娃娃亲”。但现在不同了,基本上是媒人牵线,男女双方互看,双方父母最终确定和操办。一但各个方面都满意时,媒人要说定男方给女方家一定数量的彩礼,然后就选定良辰吉日定亲。
定亲通常是男到女家。去时需带上烟酒、猪肉、馃馅以及给女方的衣物等。为图喜庆和吉利,所带的礼品均为双数,视情况不等。一般情况下,烟为2条,酒为2瓶,也有带4条烟4瓶酒的;猪肉为4斤,也有带6斤、8斤的;馃馅一般带24个,也有带48个的。当然,带的多,则被众人称为有钱、大方;带的少了,自然就会被视为人穷、小气。但对女方来说,不成亲是两家人,成了亲就是一家人,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而女方则送男方一双“稳跟鞋”和一条裤带,意喻着这桩婚姻将男女双方牢牢系在一起。定亲的仪式一般很简单,在媒人的主持下,参加定亲的有男女双方及双方的家长和一些亲人。大家在一起喝喝酒,吃吃饭,拉拉话,认认亲,定亲的仪式就算完了。再以后就是结婚的事了。
过关
过去,陕北乡下极为落后,交通闭塞,缺医少药,人们生病,主要依靠一些土办法和自身抵抗来恢复,所以孩子成长较为艰辛。为了使孩子健康生长、长大成人,孩子一生下来,愚昧的大人就将其“包锁”出去,让孩子认个“干大”,企盼孩子大吉大利、茁壮成长。
被选择包锁孩子者,通常是懂一些手艺和方术的人。包锁者每年要选定良辰吉日给孩子过一次“关”,带一次“锁”。届时,孩子的家长则给包锁者送一双鞋和其它物什,以示酬谢。
最有意思的是“过关”。过关一般选择在农历四月初八或农村庙会期间。这一天,被包锁的孩子带上干粮和笤帚,在父母的带领下,向事先约定、预告的地点赶去。包锁者早已做好准备,设置了一个用树枝搭建成的门槛,一手拿着刀子,一手握着铃铛,口中念念有词,说着一些诅咒鬼魅、祈求神灵保佑孩子平安的话语。被包锁的孩子一字而排开,人人腰间系一根麻绳,身后拖着一根长长的干草,顺着设下的门槛依次爬过。每过一次门槛,包锁者用刀斩一截干草,意喻将灾难斩尽。而孩子的父母则抱着孩子的衣衫,喊着孩子的乳名,要孩子“回家”。如此反复多次。过完关之后,大人督促孩子将随身带的干粮吃掉,把带来的笤帚送给包锁者,再给其付上些钱物,便将孩子领回家中,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对孩子成长自然也就放心多了。
这样一年过一次“关”,直到12岁为止。按照旧时说法,孩子到了12岁,灵魂就全了,可以抵御魔鬼的纠缠和灾难的降临,再也不用劳心费神了。
埋人
可以说人一出生就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走向坟墓。这是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也是人类无法抗拒的现实选择。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平民、黎元百姓,都是平等的。
人死后都要送葬。但送葬的方式,因地域差别和风俗习惯不尽相同,有天葬的、水葬的、火葬的,但更多的选择的是土葬。
在陕北,土葬极为盛行,而且与其他地方的土葬相比,更具独特之处。
在人尤其是老人快要咽气的时候,亲属和村里上年纪的人,很快要为其穿上老衣(寿衣),防止人完全死亡以后因尸体僵硬而难以穿戴。人咽气之后,立刻要找来一些干草(谷草),铺在窑洞内的脚地下,将死者平卧在干草之上,意喻亡者已离开阳世,即将走向阴间,再不能呆在活人睡的炕上了。接下来就要报丧。将岁数白纸用红布条扎起来,挂在门口,讣告主人家的老人已经去世。岁数白纸一根代表一岁,岁数越大,纸条越多。同时,一些儿孙们戴着号帽、身穿孝服,分别要给亲朋好友报告丧讯。一见面,必须跪拜,一方面表示对亲朋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对老人升天享福的祈祷。之后就要请阴阳、看坟地、确定出殡的时辰。一般亡者三天之后就要沉酣(也叫入殓),意思是再不能过多地使亡者受罪,让其安祥地在寿木中休息。因此要尽快搭灵棚、设灵堂,供亲戚邻里前来吊唁。当人们带着花圈、帐子(被面)前来祭拜时,吹手要走出院子,孝子们要在大门口磕头迎接,表示感谢。光景好的,灵棚搭的非常气派。灵堂的中央摆着灵柩,上方悬挂着亡者的遗像,前面摆着香案,上面供着亡者的牌位,两边的门柱上悬挂着表达亲属怀念、哀思、祈求之情的挽联,如“金童送出人间道,玉女迎入地狱门”等,横批一般是“羽化登仙”、“驾鹤西游”等祝福、幻想性的词语。打坟,常常由村里的青壮劳力共同帮忙,先挖一个三四米深的大坑,然后在坑的正面墙壁上向里挖一个三四米深、两米多宽、一米多高的墓窑。埋人的前一天晚上,往往要约客,通常吃的是 ,然后上祭饭。上祭饭的仪式非常隆重,所有的孝子贤孙按辈份大小,依次跪在灵前。祭饭由端祭饭的人一盘一盘送到灵前。送祭饭的人搽得瓦眉二道,拖着长长的腔调,表演着各种滑稽的动作,再加上唢呐的伴奏,那场面既悲壮又热闹。上祭饭一般需两三个小时,孝子们长跪不起,往往腿脚麻木,疼痛难忍,有的甚至难以支撑。但这又是考验孝心的时候,孝子贤孙们那敢偷赖,只好苦苦地支撑着。
出殡的头一天晚上,还有一道很重要的程序,就是撒路灯。通常用棉花或麻纸简单地搓成个灯捻,浸上清油,也可用碎玉米芯,蘸上汽油、柴油或麻油点燃,从灵前沿着大道向墓地撒去,为亡者进入地狱指出一条光明大道。
出殡的那天早晨,人们天不亮就起床了。帮忙的人七手八脚把灵柩(棺材)捆绑好。起阳前,亲属们都要回避,阴阳摇着铃铛,在逝者生前居住的房屋内念念有词,然后用“五谷”在窑里乱撒一遍,以示避邪。出殡时,灵柩上要放一只老公鸡,在吹手的唢呐声中,长子或长孙在前举起引魂幡,人们抬着灵柩(有条件的用架子车拉),孝子贤孙等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向墓地走去。同时,另有一班人很快将灵棚拆掉。
到了墓地,人们将灵柩慢慢放入墓穴。接着,阴阳和亲属下到墓坑,打开棺盖,将死者摆正,让亲属们最后看上一眼,然后将棺盖立于一边,防止日后棺盖腐烂塌陷在死者身上。同时,在墓穴的后掌小窑内点上一盏灯,立上刻着死者生辰八字的墓砖,再用干草倒退着将人们的足迹打扫干净,以图吉利。最后,盖上墓板(石板),在众人的帮助下很快将墓坑填起,滚成圆土丘,把引魂幡插在墓冢的顶端,绕墓冢周圈插上哭丧棍,在一片嚎啕大哭声中,一个人就这样永远地告别了阳世,走向阴间。
栏目责编/王刚
陕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风俗迥异,可以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在众多的民间风俗中,合龙口、拉碾子、定亲、过关、埋人等尤为独特。
合龙口
陕北人对住房极为重视和讲究,把修建窑洞作为置办家产的头等大事。人们往往有这样一种观念,吃不好、穿不好倒也可以,但没有窑洞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每家每户再穷也要想办法修建窑洞。
过去修建窑洞常常因山取势,以打土窑为主,修建石窑、砖窑那是有钱人家的事。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打土窑的越来越少,而修建石窑、砖窑甚至平房的却愈来愈多。修建窑洞对一户人家来说,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情。事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定地址和座向。接下来就是筹备材料、雇佣匠人和确定具体动工时间。在修建的过程中,小工是不用雇佣的。一开工,村里人或亲朋好友自然会来帮忙。窑洞即将修成时,要举行庆典——合龙口,即匠人有意在最中间的窑洞拱旋中央留下一块石头或一块转,然后站在窑背上,在噼噼叭叭的鞭炮声中,将主人事先准备好的小馍馍、红枣、水果糖和零钱等,向聚集在院子中的人们撒去。那些猴娃们便争先恐后地奋力争抢。抢到的就意味着福气大。在人们的嬉笑声中,匠人便将最后留下的那块石头或砖块小心翼翼的砌上,合龙口就算完了。之后,人们便开始吃“八碗”。有条件的还请来一班吹手响吹细打,那场面更是红火热闹。
拉碾子
严格地讲,石碾、石磨是人类原始社会的产物,是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延续和发展。在陕北偏远乡村,未通电之前,人们普遍使用。甚至人类进入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石碾、石磨在一些地方、一些农户当中仍然使用。
石碾用来碾米,石磨用来磨面。米、面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靠石碾、石磨加工而成,维系着人们的生活。石碾、石磨构造并不复杂。就石碾而言,它是由一个碾轱辘和一个碾盘组成。碾盘是一个较大的石圆盘;碾轱辘是一个半径约一尺、高达七八十公分的实心圆柱体。它们的组合是:在碾盘中央打一圆孔,竖穿一木质坚硬的木棒;在碾轱辘两头的中央,分别凿深约七八厘米的圆形石孔,装上木梢;然后用木夹子(碾夹子)套在木梢上,将碾盘和碾轱辘连接起来,在毛驴的拉动或人力的推动下,使碾轱辘围绕碾盘的中心周而复始有规则地旋转,从而完成碾米过程。
石碾打制一般要选择上等的青石。石场往往位于远离村庄的深沟,而人们大多居住在半山腰甚至山峁上。石碾由石匠打制成后,最担心、最惊心动魄的就是拉碾子。碾轱辘相比之下分量倒也不是很重,有十多个人就可以拉动;但碾盘则不同。碾盘一般半径一米左右,厚度达二三十公分,重约一吨多,要拉动它,需几十个人齐心协力才行。每逢拉碾子,主家就像过事情一样隆重,邀请村上所有强壮劳力参与。早上往往吃一顿 。吃罢之后,人们便拿上绳索、木棒,匆匆走向石场。第一道工序就是祭拜天地,向“青龙”(石碾)敬上黄表纸,祈求拉碾子平安顺利。接着,大伙在“总管”的指挥下,七手八脚用几十根麻绳和几根木棒,通过碾心紧紧地把碾盘捆绑起来,并在上面系上一块红布,用来避邪。其中有一人骑在竖起的碾盘上,喊着号子,一方面掌握平衡方向,另一方面指挥大家齐心用力。为了省力,确保安全,遇到平地用缓慢滚动的方式前进;遇到陡坡陡坬,则靠平磨的办法拉动。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特别是陡坡陡坬、危险地段,指挥者声嘶力竭,拉运的人齐声回应,个个挥汗如雨、使尽全力,那场面既扣人心弦,又激烈壮观。
中午时分,碾盘终于被拉回来了。主人高兴的合不拢嘴,忙前跑后开始炸油糕,用来款待拉碾子的人。而大伙则像完成了一项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异常高兴,有说有笑,吃得津津有味,满头大汗。之后,主人便不断地说着感激的话语,大伙便带着满足的神情,各自散去。
定亲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过去陕北乡下的婚姻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的甚至从小就被定了“娃娃亲”。但现在不同了,基本上是媒人牵线,男女双方互看,双方父母最终确定和操办。一但各个方面都满意时,媒人要说定男方给女方家一定数量的彩礼,然后就选定良辰吉日定亲。
定亲通常是男到女家。去时需带上烟酒、猪肉、馃馅以及给女方的衣物等。为图喜庆和吉利,所带的礼品均为双数,视情况不等。一般情况下,烟为2条,酒为2瓶,也有带4条烟4瓶酒的;猪肉为4斤,也有带6斤、8斤的;馃馅一般带24个,也有带48个的。当然,带的多,则被众人称为有钱、大方;带的少了,自然就会被视为人穷、小气。但对女方来说,不成亲是两家人,成了亲就是一家人,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而女方则送男方一双“稳跟鞋”和一条裤带,意喻着这桩婚姻将男女双方牢牢系在一起。定亲的仪式一般很简单,在媒人的主持下,参加定亲的有男女双方及双方的家长和一些亲人。大家在一起喝喝酒,吃吃饭,拉拉话,认认亲,定亲的仪式就算完了。再以后就是结婚的事了。
过关
过去,陕北乡下极为落后,交通闭塞,缺医少药,人们生病,主要依靠一些土办法和自身抵抗来恢复,所以孩子成长较为艰辛。为了使孩子健康生长、长大成人,孩子一生下来,愚昧的大人就将其“包锁”出去,让孩子认个“干大”,企盼孩子大吉大利、茁壮成长。
被选择包锁孩子者,通常是懂一些手艺和方术的人。包锁者每年要选定良辰吉日给孩子过一次“关”,带一次“锁”。届时,孩子的家长则给包锁者送一双鞋和其它物什,以示酬谢。
最有意思的是“过关”。过关一般选择在农历四月初八或农村庙会期间。这一天,被包锁的孩子带上干粮和笤帚,在父母的带领下,向事先约定、预告的地点赶去。包锁者早已做好准备,设置了一个用树枝搭建成的门槛,一手拿着刀子,一手握着铃铛,口中念念有词,说着一些诅咒鬼魅、祈求神灵保佑孩子平安的话语。被包锁的孩子一字而排开,人人腰间系一根麻绳,身后拖着一根长长的干草,顺着设下的门槛依次爬过。每过一次门槛,包锁者用刀斩一截干草,意喻将灾难斩尽。而孩子的父母则抱着孩子的衣衫,喊着孩子的乳名,要孩子“回家”。如此反复多次。过完关之后,大人督促孩子将随身带的干粮吃掉,把带来的笤帚送给包锁者,再给其付上些钱物,便将孩子领回家中,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对孩子成长自然也就放心多了。
这样一年过一次“关”,直到12岁为止。按照旧时说法,孩子到了12岁,灵魂就全了,可以抵御魔鬼的纠缠和灾难的降临,再也不用劳心费神了。
埋人
可以说人一出生就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走向坟墓。这是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也是人类无法抗拒的现实选择。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平民、黎元百姓,都是平等的。
人死后都要送葬。但送葬的方式,因地域差别和风俗习惯不尽相同,有天葬的、水葬的、火葬的,但更多的选择的是土葬。
在陕北,土葬极为盛行,而且与其他地方的土葬相比,更具独特之处。
在人尤其是老人快要咽气的时候,亲属和村里上年纪的人,很快要为其穿上老衣(寿衣),防止人完全死亡以后因尸体僵硬而难以穿戴。人咽气之后,立刻要找来一些干草(谷草),铺在窑洞内的脚地下,将死者平卧在干草之上,意喻亡者已离开阳世,即将走向阴间,再不能呆在活人睡的炕上了。接下来就要报丧。将岁数白纸用红布条扎起来,挂在门口,讣告主人家的老人已经去世。岁数白纸一根代表一岁,岁数越大,纸条越多。同时,一些儿孙们戴着号帽、身穿孝服,分别要给亲朋好友报告丧讯。一见面,必须跪拜,一方面表示对亲朋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对老人升天享福的祈祷。之后就要请阴阳、看坟地、确定出殡的时辰。一般亡者三天之后就要沉酣(也叫入殓),意思是再不能过多地使亡者受罪,让其安祥地在寿木中休息。因此要尽快搭灵棚、设灵堂,供亲戚邻里前来吊唁。当人们带着花圈、帐子(被面)前来祭拜时,吹手要走出院子,孝子们要在大门口磕头迎接,表示感谢。光景好的,灵棚搭的非常气派。灵堂的中央摆着灵柩,上方悬挂着亡者的遗像,前面摆着香案,上面供着亡者的牌位,两边的门柱上悬挂着表达亲属怀念、哀思、祈求之情的挽联,如“金童送出人间道,玉女迎入地狱门”等,横批一般是“羽化登仙”、“驾鹤西游”等祝福、幻想性的词语。打坟,常常由村里的青壮劳力共同帮忙,先挖一个三四米深的大坑,然后在坑的正面墙壁上向里挖一个三四米深、两米多宽、一米多高的墓窑。埋人的前一天晚上,往往要约客,通常吃的是 ,然后上祭饭。上祭饭的仪式非常隆重,所有的孝子贤孙按辈份大小,依次跪在灵前。祭饭由端祭饭的人一盘一盘送到灵前。送祭饭的人搽得瓦眉二道,拖着长长的腔调,表演着各种滑稽的动作,再加上唢呐的伴奏,那场面既悲壮又热闹。上祭饭一般需两三个小时,孝子们长跪不起,往往腿脚麻木,疼痛难忍,有的甚至难以支撑。但这又是考验孝心的时候,孝子贤孙们那敢偷赖,只好苦苦地支撑着。
出殡的头一天晚上,还有一道很重要的程序,就是撒路灯。通常用棉花或麻纸简单地搓成个灯捻,浸上清油,也可用碎玉米芯,蘸上汽油、柴油或麻油点燃,从灵前沿着大道向墓地撒去,为亡者进入地狱指出一条光明大道。
出殡的那天早晨,人们天不亮就起床了。帮忙的人七手八脚把灵柩(棺材)捆绑好。起阳前,亲属们都要回避,阴阳摇着铃铛,在逝者生前居住的房屋内念念有词,然后用“五谷”在窑里乱撒一遍,以示避邪。出殡时,灵柩上要放一只老公鸡,在吹手的唢呐声中,长子或长孙在前举起引魂幡,人们抬着灵柩(有条件的用架子车拉),孝子贤孙等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向墓地走去。同时,另有一班人很快将灵棚拆掉。
到了墓地,人们将灵柩慢慢放入墓穴。接着,阴阳和亲属下到墓坑,打开棺盖,将死者摆正,让亲属们最后看上一眼,然后将棺盖立于一边,防止日后棺盖腐烂塌陷在死者身上。同时,在墓穴的后掌小窑内点上一盏灯,立上刻着死者生辰八字的墓砖,再用干草倒退着将人们的足迹打扫干净,以图吉利。最后,盖上墓板(石板),在众人的帮助下很快将墓坑填起,滚成圆土丘,把引魂幡插在墓冢的顶端,绕墓冢周圈插上哭丧棍,在一片嚎啕大哭声中,一个人就这样永远地告别了阳世,走向阴间。
栏目责编/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