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收获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y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2年4月底到5月中,新华社中国国际文化影像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美国媒体摄影家协会,在北京和四川两地分别开办了四期国际摄影培训班,邀请美国媒体摄影家协会的四位资深摄影专家布雷克·迪舍尔、盖尔、穆尼、彼得·克罗格和托德·乔伊斯分别教授Adobe Lightroom应用,用光打造图片故事、照明与人像摄影以及视频:捕捉故事的动态等课程,培训内容包括摄影用光、后期处理、新媒体视频拍摄等。此次培训不是简单的摄影技术培训,更着眼于中外摄影理念、发展方向的交流,内容安排涵盖了流媒体教学、用光技巧、后期制作等专业并具前瞻性的课程。四位学习了不同课程的学员在这里分享了他们的收获。
  视频课:记录动态影像是摄影师未来发展的趋势
  潘超越
  随着摄影,摄像各类技术及设备的发展进步,流媒体已经成为新闻报道,信息传播的又一发展趋势。掌握视频拍摄技能,进行新媒体报道,是许多摄影记者所要面临的转型。
  在《视频:捕捉故事的动态>课程中,拥有30年摄影经验,十多年视频拍摄经验的美国女摄影师,电影制作人盖尔-穆尼(Gail Mooney),向我们展示了她对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动态影像的热情,她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学员们讲述了动态影像捕捉与静态照片拍摄的区别,她把这二者称为摄影师的“两门语言”,提出在采访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转换。
  在不少中国摄影师的印象里,动态影像的记录应由摄像师用摄像机来完成,运用数码相机自带的“摄像”功能似乎显得不够专业。通过盖尔的介绍我们得知,用数码单反相机记录动态影像在美国已经成为一项非常“专业”的技能,也将是摄影师们未来发展的趋势。她通过讲述自己的“转型”经历告诉学员:她找到了一个新的“讲故事”的方式。在一次拍摄舞蹈演员的过程中,她发现舞蹈的动态美无法用静态的照片来完美呈现,于是她第一次选用摄像机进行拍摄,从此,她爱上了这种记录方式,并一发不可收。随着数码单反相机摄像功能的逐步发展,她转用数码单反相机进行视频拍摄和短片制作,从而成为了一名静态摄影和动态摄像兼修的摄影师。
  下面,就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动态影像这门“外语”在“语法”上与摄影师的“母语”静态影像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WHO:从旁观者到介入者
  其实,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动态影像可以运用在商业广告,无政府组织宣传,新闻报道,纪录片,人物介绍等领域,但在此次课程上,盖尔针对学员的实际情况,主要讲授新闻采访中的摄像,包括人物采访(A-roll)和解释性画面(B-roll)的拍摄。
  对于摄影师本人来说,摄像较摄影最大的不同就是身份的转变,即从一个客观记录新闻现场的旁观者变成一个必须进入新闻现场并与新闻人物打交道的介入者。这就对摄影师们的个人能力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放式提问,引导性话题,言语交替中的停顿,学会倾听……课堂上,盖尔多次为学员传授采访技巧,“逼”着那些平时不善言语的摄影师们开口说话,学会,学好与被摄者沟通的技能和艺术。
  HOW:从平行展现到时间线展现
  通常来说,照片的呈现方式分为单幅与组图,均属于空间维度上的平行展现;与之相比,视频作品则属于一种时间维度上的顺序展现。简而言之,同样的素材用不同的顺序排列,讲述的故事就大不一样。
  盖尔认为,一部好的视频作品至少需要这样4个元素:惊喜,生动的人物,情感,追求。她认为,即使是讲述关于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只要具备以上4个元素,哪怕是再小的“追求”,也会让人为之感动。因此对于摄影师来说,一方面,在前期采集素材时就要有很强的后期编辑意识:另一方面,在后期编辑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在“时间线上”排列组合出最能打动人的呈现方式。
  WHAT:从无声到有声
  从受众的感官角度来看,照片是一种视觉作品,相对单一;而视频则是图像和声音的综合体,更为丰富。盖尔老师认为,声音包括采访对话,现场声、背景音乐等,在整个视频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获取“好的”声音成了摄影师们在记录动态影像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专业的全媒体摄影记者不仅仅要对摄影技术驾轻就熟,对数码单反相机的摄像功能了如指掌,而且还要有很强的声音采集意识和能力。数码单反相机的内置麦克风,外接指向性麦克风、无线收声器,独立数码录音机……这些器材为保证获取良好的声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我发现有学员特地购买了价格不菲的录音器材,同时,不少学员在对比各类声音素材的过程中表现出几近苛刻的态度。这为他们走向“专业化”道路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整个中国新闻摄影界而言,摄影记者打破摄影与摄像的界限,向全媒体记者转型的步伐已经开始;摄影师掌握两门“语言”,甚至多门“外语”似乎成为未来必备的生存之道。
  人像班:提升驾驭光线摄影基本功
  刘杰
  前美国媒体摄影家协会董事托德·乔伊斯为我们讲述了“照明与人像摄影”课程。他将多年的商业摄影经验娓娓道来,与学员分享了他的摄影用光心得,针对不同场景和拍摄条件,实地演示布光、拍摄技巧,从现场光人像摄影,到单灯人像摄影,以及复杂光线条件下的人像摄影,在整个过程中还穿插了图片故事的拍摄和编辑。
  老师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展现了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许多学员都为这种“极致”所折服。在人像班五天的课程中,听老师将多年商业摄影的经验娓娓道来,与其他学员一起拍摄作业,一起讨论作业的长短,互相促进,短短一周,充实且快乐。收获如下:
  第一,“生气”何处来?圣经中说,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生命气息,在人像摄影中至关重要。没有“生气”的人,只是尘土;没有“生气”的人像摄影,只是一副皮囊。在一幅人像摄影作品诞生过程中,摄影师扮演着上帝的角色。摄影师尊重拍摄对象,就是尊重自己,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人像摄影,越要谨慎按下快门。老师托德说:优秀的人像作品有种独特的魅力,能够与观者产生交流感,引导观者走近照片中的人物,激发观者产生了解此人的好奇心。看来,出色的人像作品,饱含着力量,能够打通画里画外的空间隔绝,引发一种跨界的空间交流。也许这就是照片的力量所在。至于何为有“生气”的作品?似乎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只要仔细琢磨影史佳作,便会明了。   第二,读景与读图。摄者读景,观者读图。一个场景,转化为传播环境下一张照片的过程,至少要经过两次解读。第一次是摄影师解读场景,选择他想要读者看到的角度,瞬间和范围;第二次是读者解读图像,从中获取自己想知道或者愿意知道的信息。从摄影师的角度讲,他镜头中的影像只占他接触到的影像信息的一小部分,是很有限的;而这些“有限”的影像,对读者来讲可能就是“全部”。这就需要摄影者具备强大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既要“看到”眼前事件和景象的全貌,又要懂得主次,辨清是非,“拍到”能够概括和浓缩全貌的影像。要做到这一点,有时候需要的只是时刻把食指放在快门上再加一点好运气。如马格南摄影师萨尔加多在一分多钟的时间里,拍摄了76张里根总统遇刺的照片,瞬间为马格南赚了1 30万美元,挽救了财政危机中的马格南;但更多的时候,摄影师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缓慢而不间断地一步一步往前走,动用自己的全部才智,热情和耐心,才能得到优秀的作品。正如美国媒体摄影家协会分会长艾利在首期培训班毕业典礼上讲的,他鼓励在座的摄影师学习哲学,因为伟大的摄影师都是哲学家。其实,艾利并不是要求摄影师转行研究哲学,而是强调,一个严肃的摄影师需要有较完善的“世界观”。而“世界观”这个重要的哲学术语中的“观”字,正好诠释了艾利的忠告:摄影师要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
  第三,器之用。西方擅器,东方擅气。近代西方科技远超东方,照相机便是其中一“器”。西方人的思维习惯,让他们发明了相机,并精于使用;东方人的思维习惯,让我们的先辈恐惧于相机的如实记录,怕被摄取了魂魄。直到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西方人的精密与钻研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托德多次强调环境中的线条对主体人物的支撑作用,例如,地铁里具有透视感的延伸线条,能够引导观者视线集中到一点;一堆杂乱的易拉罐前,穿纯色衬衣的人物仍然会显得非常突出。他还看重画面中冷暖色调的相互映衬,明暗对比,虚实相生。假如要拍一张外科医生的肖像,可以用手术室中的冷色背景衬托医生的暖色调面孔,医生背后的手术台恰到好处的虚化,既能交代环境,又不抢主人公的镜头。而手术室中的光线可能并不均匀,需要用闪光灯补光,为了使闪光效果柔和,需要用到柔光板或者将闪光灯打到旁边的反光板上,通过主人公侧上方的反光板柔化强烈的闪光;为了达到冷暖色调对比,可能还要在闪光灯上加装滤色片。此时,医生眼睛里会映出反光板,成为漂亮的眼神光,而医生背后手术台旁高强度的手术灯光,可以给医生打出靓丽的轮廓光。于是,一张漂亮的环境肖像所需的灯光条件就齐备了。而此时,真正的拍摄还没有开始。复杂么?有点儿。然而,用不用人造光要随机应变,要遵循以自然光为主,为先,人造光为辅,为次的原则;优秀的作品要将道具运用出自然的效果,让观者意识不到摄影师按快门之前“所有的努力”。
  第四,细节决定差距。银色反光板反射的光线强硬且不易发散,反光板与被摄人物的距离远近对反射的光线强度没有太多影响,所以可以在远处使用;白色反光板反射的光线柔弱且易发散,反光板离人物越近,反射的光线越强,反之越弱:光源面积越大,发出的光线越“软”,如大面积的手术灯,反之,面积越小发出的光线越“硬”,如手电筒;光源离被摄人物越近,人物接受到的光线越“软”,反之,光源越远,人物接受到的光线越“硬”,越容易出现“阴阳脸”。
  摄影如奇遇,摄影如“赌博”,按下快门之前,没有人知道画面是什么样子;过后,又几乎没有挽回的余地。平凡朴实的双眼,才能拨开乱花,看见真实:敢于冒险的心,才能跳出樊篱,收获惊喜。
  用光打造图片故事:光影效果提升图片故事艺术性
  邢广利
  在新闻摄影国际培训班上,商业摄影师,前美联社签约摄影师布雷克·迪合尔(Blake J.Discher)讲述了课程《光的运用:用光打造图片故事》。老师布雷克与我们分享了他多年积累的各种摄影经验,如随身携带反光板,用色差或者曝光差异分离被摄者和背景,记得签署模特肖像权协议、不要使用机顶闪光灯拍摄人像等。
  五天课程由简单到复杂,理论讲授中穿插拍摄实践。从现场光人像摄影,到单灯人像摄影,一直到复杂光线条件下的人像摄影。在这个过程中,穿插讲了一些图片故事的拍摄和编辑,但大多一带而过,更多是专注于人像摄影的种种细节。
  总结起来,布雷克的课程中,教授了人像摄影中要注意的以下内容,归纳为十要十不要。此外,他列出的职业摄影师的拍摄配件清单(不含相机、镜头和外拍灯等主要设备)也非常实用,可以作为人像拍摄工作中的参考。
  人像摄影十要:
  1 要为编辑提供多种组合:同一个姿势,要拍摄横片、竖片,特写和全景,至少四个画面;
  2 要用大光圈虚化背景,长镜头拍摄人像;
  3 要随身携带反光板,很好用;
  4 要拍摄RAW格式的图片;
  5 要用灯架的一条腿指向模特,这样灯倒下来不会砸到被拍摄者;
  6 要至少提前一小时抵达拍摄现场;
  7 要先拍保底照片,再进行创作;
  8 要用色差或者曝光差异分离被摄者和背景;
  9 要时刻准备拍照,快结束时被摄者状态更好;
  10 要记得签署模特肖像权协议。
  人像摄影十不要:
  1 不要让客户看到你着急的样子;
  2 不要使用机顶闪光灯拍摄人像;
  3 不要拍一张看一张;
  4 不要买太多设备,够用就好。
  5 不要让模特参与杂志图片的选择与编辑。
  6 不要让眼镜边框挡住眼睛。
  7 不要让被拍摄者胸口直接对着镜头。
  8 不要抱胸的动作。
  9 不要一个人去拍摄,带个助理是个明智的选择。
  10 不要在网站,名片等细节却又显示品质的方面吝惜投入。
  职业摄影师拍摄配件清单(不含相机,镜头和外拍灯等主要设备):反光板,滤色片,胶带,偏振镜,备用电池,LED灯、闪光灯连线,灯架,柔光伞,夹子,粉底。
  图像软件课:后期处理释放摄影记者的想象力   刘勇贞
  来自美国的彼得·克罗格(Peter Krogh)为我们讲解了有关Lightroom软件对照片的管理、优化及应用技巧的相关知识。
  作为职业新闻摄影工作者,如何妥善保存巨大的图片数据,如何从过往拍摄的图片中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这正是我们所期望解决同时又是Lightroom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Lightroom不仅是一个图片处理软件,它还是一个强大的图片“管家”。你可以在Lightroom软件中浏览你所有拍摄过的照片,哪怕这些照片此时并没有储存在你的电脑中:你还可以按照照片的拍摄时间,地点,内容、关键字甚至是镜头光圈,所用焦距,快门速度等数据精确检索,这些功能在当下这个海量数据时代是非常讨喜的,可以让图片编辑和摄影记者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当然,Lightroom的强项还在于为我们提供有效的图片后期服务。当我们所拍摄的照片在色调,曝光,锐度等方面出现偏差时,Lightroom可以将其修复至你满意的效果。它的强大之处是可以非常简单、快捷地对照片局部进行一些理想化的调整,而又不影响照片整体的格调,这是我个人最喜欢这个软件的一个方面。
  坦白地讲,有些人对照片后期处理软件“望而却步”,认为一旦对新闻照片用了软件、做了处理就是做假,就要出事。我却认为,我们不仅不能对图片处理软件“谈虎色变”,相反还要善加利用。随着国内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器材设备,拍摄技艺及表现理念逐步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准,照片“生产线”后端的编辑加工环节就显得格外重要,也为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再次飞跃的空间。只要能够提升照片表现力,优化照片感观度,同时又不损害新闻照片客观,公正、真实原则的操作,我们都应当大胆接受,尝试去应用。我们不能拒绝新的事物,因为它是“势”;同样我们也不能滥用新事物,因为它有“度”,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协调好“势”与“度”之间的关系,顺应这个“势”,把握一个“度”。
  从某个层面来讲,此次课程学习的不仅仅是一种软件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大家通过对自己拍摄的照片加以修复和调整,反馈出在拍摄时忽略或欠缺的方面,从而知晓原片与成片的差距在哪,并在下次拍摄时多加注意,潜移默化地做到“以修促摄”,我想这也是这一课程给我们的一点重要体会。
  此外,彼得·克罗格为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款软件,还带领大家到户外进行了实景拍摄,过程中他与我们分享了人像,图片故事,全景照片等题材的拍摄方法及技巧,同样使我们受益颇多。
其他文献
4月20至23日,第15届CHINA P&E展会在北京“鸟巢”边的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CHINA P&E)创办于1998年,每年在北京举行。如今,该博览会无论在规模,产品数量,技术创新等各方面,都较前几年有了明显提升,已成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器材博览会之一,甚至被一些机构称为世界三大国际影像展之一。  由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主办的这一展览,展出内容包括
期刊
玛姬·泰勒(Maggie Taylor)在她的数码相片集锦中,向我们开启了许多扇通往奇妙的变幻多姿的梦幻世界之门。然而,玛姬与其他醉心于用数码方法制作眼花缭乱的影像的人不同,她的作品与过去紧紧牵绊在一起,这种过去不是我们每一次曝光所意味的那稍纵即逝的瞬间,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一段过往。  玛姬通过在故纸堆或者易趣网上收集旧照片,择取其中部分图像合成在自己的作品之中。那些旧照片大多是人物肖像—
期刊
2001年在东营举办的“一品”国际摄影节首次将“策展人”制引入国内摄影界:2004年,平遥国际摄影节举办了“策展人学院”;2009年,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组织了中国摄影界首次“十大策展人”评选……中国的摄影界已经完全接受了策展人这一职业,不仅出现了本土的策展人,国外知名策展人在国内露面的次数也更加频繁。  如今,对大众而言,“策展人”这个称谓不再新鲜,各类“策展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人表示中国的当
期刊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每当春暖花开,人们想起田野,就会联想到鲜花。然后就是在花朵间飞舞的蜜蜂与蝴蝶。这样的场景似乎已印在人们的脑海中。蜂与蝶,在中国文人的笔下,风韵无限,已有干年。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幼年时期就已经在各种图画书以及歌谣中认识了它们。这里说的蜂多指采蜜的蜜蜂,它们的辛勤与创造力,给人完全不同于蝴蝶的洒脱浪漫的印
期刊
“佳能商业影像论坛”北京站的活动于6月27日在康乾盛世影棚揭幕,来自深圳的商业摄影师贺建华应邀到场讲授自己的商业摄影成功之道,100多名商业摄影师和相关媒体参加了这次活动。“佳能商业影像论坛”由佳能在北京,广州、成都三地举办,为青年商业摄影师群体介绍新的产品与技术,推介全新的应用方案,并邀请业界知名摄影师授业解惑。  北京站的活动分为新产品应用讲座(包括相机介绍,闪光灯、无线传输、DPP运用等)、
期刊
作为评论家和理论家,赫拉尔多·莫斯克拉(Gerardo Mosquera)曾是“新古巴艺术”的代表,在当代艺术与艺术史领域著作丰富;作为独立策展人,他曾是哈瓦那双年展创始人之一,曾任纽约新当代美术馆特邀策展人,现任西班牙摄影节总策展人。  为西班牙摄影节工作之前,赫拉尔多与摄影的关系并不大,受他邀请前往西班牙共同策展的侯瀚如和黄笃也都活跃于更大范围内的当代艺术领域。或许艺术创作是有载体区别的,但是
期刊
作为一名退休后从事摄影的业余爱好者,倪益瑾将摄影看作实现“悦心、健体、交友”的方式。虽然摄影并非他的职业,他却以不输给职业摄影家的精神认真对待,勤奋地创作,在拍摄中收获满足和快乐,从祖国各地的美景中获取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倪益瑾对风景的喜爱始于初中时代。他喜欢阅读,图书馆是课余和假期他最爱去的地方,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让他百读不厌,这两本书是作者30年代初在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
期刊
摄影师自述:  我对裸露的人体总是很着迷。无论是男人的还是女人的,纤细的或是富有曲线美的,我都愿意拍摄它们,用我已知的拍摄技巧,正在尝试的新技巧,抑或从摄影大师的作品中找寻灵感……但我总是不满足,因为我从未成功地将我心目中的完美画面用摄影的方式凝固,我发觉我的拍摄总是精致却缺少感情的。  于是,我不断重来。这么做是为了获得视觉乐趣,所以我力图从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开始思考。  感谢我的模特儿弗朗西丝卡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陆蓉之在家里来回走了两个晚上,终于为台湾引进的第一个有“Curator”的国际展想出了“策展人”这个中文词。后来,她说自己做梦也没想到策展人会在中国成为如此泛滥的行业。  2011年,陆蓉之宣布退出策展界,她在微博中写道:“今天的策展环境太混乱了。我给了‘策展人’的命名,收不回了,只有自己退出,作为我沉默和退缩的回应。”她认为,“由西方人引路的策展人时代已走到了尽头。”  “前阵
期刊
在为期一周的马来西亚沙巴行之前,我对巴夭族人的资料进行了多方面的搜集和了解,最后决定把镜头的视角对准巴夭族的少年。这不仅是我对这个特殊民族现状和未来的关注,也是更想从他们身上解读到时代变迁烙下的印痕,从他们天真的表情和活动当中,发现人们对于自然的适应能力,以及不同人群复杂而多样的生存状态。  位于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西北隅的沙巴,隶属马来西亚,与马来半岛隔南中国海相望。因没有台风,地震,而被称为“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