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每当春暖花开,人们想起田野,就会联想到鲜花。然后就是在花朵间飞舞的蜜蜂与蝴蝶。这样的场景似乎已印在人们的脑海中。蜂与蝶,在中国文人的笔下,风韵无限,已有干年。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幼年时期就已经在各种图画书以及歌谣中认识了它们。这里说的蜂多指采蜜的蜜蜂,它们的辛勤与创造力,给人完全不同于蝴蝶的洒脱浪漫的印象。蜜蜂的行为总能让人联想到人性的光芒,因而我们对它们往往怀有一些特殊的情感——羡慕、敬佩、赞赏。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迄今已经记录在案的蜂类有上万种之多,但由于许多蜂类在人迹罕至的树冠层活动而可能未被记录,所以实际的种类更多。不同种类的蜂,生活习性各有不同,有些是独居生活的,有些是群居的,发展到更高的形式的是以社会性分工聚居。它们群居于蜂巢上并且具有明确的分工,有负责产卵的蜂后,有负责交配的雄蜂,以及司职筑巢、哺育幼虫,保护整个家族的工蜂。工蜂全部为雌蜂。昆虫世界里这种高级的生存策略,正体现了物种演化的奇妙之处。
说到蜂,我们除了会条件反射式地想到蜜蜂,还有很多人会想到马蜂。马蜂学名又称胡蜂,还有个别名叫大黄蜂。这类让人闻之色变的小东西,可谓名震四海。就连美国最著名的F-18战斗机也以“大黄蜂”为代号,足以证明它们震摄四方的攻击性和战斗力。它们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行技巧高超,最为关键的是它们的雌蜂腹部藏着一根细长的螫针,那是产卵管演化而成的。在遇到危险或者干扰时,马蜂会迅速发起攻击,甚至成群出洞。螫针里的毒素会让人出现过敏和中毒反应,有时会有比较严重的后果。与蜜蜂不同的是,它们的螫针可以反复螫刺,因而相当具有威胁性。无论如何,都要记得尽量远离蜂巢,如果无意中接近了。发现后要尽快躲避。其实,在自然世界里,我们始终要记得一点,人类并非总是最强悍的。
从拍摄的角度来讲,我们并不需要对蜂做太细致的分类,但我们仍需花精力去了解它们不同种类间的不同习性,然后有所针对地选择拍摄方式和器材。
先说镜头的选择,广角镜头拥有更加广阔的视角,所产生的透视感较强。用广角镜头拍摄较小的主体需要较近的拍摄距离,在强调主体的同时,也可以表现主体以外更多的环境元素。比如拍摄蜂和蜂巢、蜂和花朵时,可以尝试多使用广角镜头。相对地,中长焦镜头拥有较为狭窄的视角,可以在距主体较远处进行拍摄,适合需要虚化背景和压缩画面时使用,从而拍出主体的特写,突出局部细节。对于杂乱的背景,中长焦镜头可以简化画面。除此之外,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例如不易接近主体拍摄时,超长焦镜头就可以发挥作用了。所以从理论上说,从超广角镜头到超长焦镜头,只要有相对的近距拍摄能力,都可以纳入选择的范围,但适用性和便携性应是选择的重点。一款50~100毫米的中短焦微距镜头和200~400毫米的长焦镜头,便可应对多数拍摄需求,如果再搭配一只可以近摄的广角镜头,会更加理想。不同焦距的镜头,由于进光量不同,在曝光时也要注意精细调整。如果主体和环境反差较大,还需要更换测光模式,如点测光或手动设置曝光。在出发之前,即使你觉得带的镜头已经足够用,但是增距镜仍是必不可少的,还是带上它们吧。
在实际拍摄中,由于多数蜂的体型偏小,所以具有1:1放大率的镜头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如果想要表现更丰富的细节或拍摄某些体型特别微小的蜂类,如体长两三毫米的寄生蜂,则需要具有更高放大倍率的镜头才行。给普通微距镜头安装近摄接圈,近摄皮腔或反接广角镜头,都能达到增加放大倍率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高放大率拍摄时,要把极浅的景深控制好。放大率越高就需要越多的光线,在自然光条件下往往很难达到高速曝光的要求,所以就需要闪光灯或强光手电等人造光源。拍摄时要控制好人造光源的光质和光量,需要根据色彩和主体大小的不同来进行实际测试。例如想要表现更多的层次和细节,就可以通过附加柔光罩、反光板来把光质变成柔和的散射光。如果想要营造戏剧化的光线,可以通过自制闪光灯束光筒或使用其他光源获得。
如果要抓拍动态的画面。无论是蜜蜂访花,还是胡蜂捕猎,如果没有附加闪光灯的光源,则要尽量保证快门速度在1/400秒以上,如果光线条件良好,就设置成光圈优先。想要凝固飞行中的主体的动态瞬间,就要尽可能地提高快门速度。如果想要表现被摄主体的飞行动感,可以在几十分之一秒间多做尝试。
虽然拍摄动态画面时,三脚架在多数情况下无用武之地,但绝不能因此就以为三脚架在这里不重要。在凌晨或者傍晚,蜂类停栖着的时候,自然光往往不足,不仅无法手持完成拍摄,即使使用有防抖功能的微距镜头,成功率也非常低。尤其是要考虑到景深控制,在低感光度的设置情况下,快门值甚至会低到几分之一秒。这时不仅需要三脚架,还需要使用快门线和预升反光板来完成拍摄,以保证更精确的景深控制和画面的清晰度。
从行为方式上,我们可以大致把常见的蜂分为这样几类:蜜蜂类。胡蜂类、寄生蜂类。现在我们说说这三个类别在拍摄时的特点和需要留意的问题。
蜜蜂类:这个类群的不同种类虽然在体型和行为方式上有所差别,但是找到它们相对容易:有蜜源植物的地方,往往就能找到它们。只要不过分刺激和干扰,接近它们还是比较安全的。对焦方式可以用预设焦点的办法,先把镜头设置为手动对焦,然后找到一个焦平面的参考点,比如一朵花的某个伸出来的花蕊或者其他位置。根据主体的活动情况,选择好预设位置和预设点后,等待主体飞到焦点位置时按下快门。这样的办法成功率较高,只是需要耐心等待时机。设置高速连拍,还会进一步提高拍摄成功率。
胡蜂类:它们都是游侠类的角色,除了在建巢时会有相对固定的活动路线,往往都是到处飞来飞去,随机地搜寻和捕猎。拍摄它们需要我们有更快的反应速度,选择自动对焦还是手动对焦,要看个人平时的熟练程度。如果因为主体活动导致镜头难以合焦,还是迅速设置为手动吧。也许手动对焦拍摄对于依赖自动对焦的人来说有些困难,但跨越了这一困难,习惯了手动对焦的方式后,拍摄者往往会更有信心和把握。
寄生蜂类:这类蜂以小型蜂类为主,有些种类体长仅有2毫米,比常见的蚂蚁还要小。所以要在自然环境中发现它们并不容易,我们要特别留意一些叶子上的“小黑点”。我们往往会在寻找其他目标时无意中发现它们,比如蝶卵上的金小蜂,螳螂卵鞘上的螳小蜂,或者蝴蝶和蛾类幼虫身边飞来飞去的其他小型寄生蜂。只要停下来多观察一会儿,就会有奇特的发现。它们与其他生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往往让人赞叹不已。
我们之所以喜欢拍摄昆虫,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相对容易发现,也不是因为它们千差万别。而是在如此微观的世界里,它们几乎就是精灵,不管它们是具有所谓的“智慧”,还是仅仅为了繁衍和生存。当我们越了解它们,就会越发地喜爱它们,有时候,甚至会想象自己是它们中的一员,即便只是一只蜂,整个世界也会因此忽然变得更加博大和宽广。
在这个生命力最为旺盛的季节,到户外去吧!哪怕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观察者,无论是否拍摄,我们都会从自然中获益。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让我们留心倾听它们的花间私语。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每当春暖花开,人们想起田野,就会联想到鲜花。然后就是在花朵间飞舞的蜜蜂与蝴蝶。这样的场景似乎已印在人们的脑海中。蜂与蝶,在中国文人的笔下,风韵无限,已有干年。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幼年时期就已经在各种图画书以及歌谣中认识了它们。这里说的蜂多指采蜜的蜜蜂,它们的辛勤与创造力,给人完全不同于蝴蝶的洒脱浪漫的印象。蜜蜂的行为总能让人联想到人性的光芒,因而我们对它们往往怀有一些特殊的情感——羡慕、敬佩、赞赏。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迄今已经记录在案的蜂类有上万种之多,但由于许多蜂类在人迹罕至的树冠层活动而可能未被记录,所以实际的种类更多。不同种类的蜂,生活习性各有不同,有些是独居生活的,有些是群居的,发展到更高的形式的是以社会性分工聚居。它们群居于蜂巢上并且具有明确的分工,有负责产卵的蜂后,有负责交配的雄蜂,以及司职筑巢、哺育幼虫,保护整个家族的工蜂。工蜂全部为雌蜂。昆虫世界里这种高级的生存策略,正体现了物种演化的奇妙之处。
说到蜂,我们除了会条件反射式地想到蜜蜂,还有很多人会想到马蜂。马蜂学名又称胡蜂,还有个别名叫大黄蜂。这类让人闻之色变的小东西,可谓名震四海。就连美国最著名的F-18战斗机也以“大黄蜂”为代号,足以证明它们震摄四方的攻击性和战斗力。它们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行技巧高超,最为关键的是它们的雌蜂腹部藏着一根细长的螫针,那是产卵管演化而成的。在遇到危险或者干扰时,马蜂会迅速发起攻击,甚至成群出洞。螫针里的毒素会让人出现过敏和中毒反应,有时会有比较严重的后果。与蜜蜂不同的是,它们的螫针可以反复螫刺,因而相当具有威胁性。无论如何,都要记得尽量远离蜂巢,如果无意中接近了。发现后要尽快躲避。其实,在自然世界里,我们始终要记得一点,人类并非总是最强悍的。
从拍摄的角度来讲,我们并不需要对蜂做太细致的分类,但我们仍需花精力去了解它们不同种类间的不同习性,然后有所针对地选择拍摄方式和器材。
先说镜头的选择,广角镜头拥有更加广阔的视角,所产生的透视感较强。用广角镜头拍摄较小的主体需要较近的拍摄距离,在强调主体的同时,也可以表现主体以外更多的环境元素。比如拍摄蜂和蜂巢、蜂和花朵时,可以尝试多使用广角镜头。相对地,中长焦镜头拥有较为狭窄的视角,可以在距主体较远处进行拍摄,适合需要虚化背景和压缩画面时使用,从而拍出主体的特写,突出局部细节。对于杂乱的背景,中长焦镜头可以简化画面。除此之外,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例如不易接近主体拍摄时,超长焦镜头就可以发挥作用了。所以从理论上说,从超广角镜头到超长焦镜头,只要有相对的近距拍摄能力,都可以纳入选择的范围,但适用性和便携性应是选择的重点。一款50~100毫米的中短焦微距镜头和200~400毫米的长焦镜头,便可应对多数拍摄需求,如果再搭配一只可以近摄的广角镜头,会更加理想。不同焦距的镜头,由于进光量不同,在曝光时也要注意精细调整。如果主体和环境反差较大,还需要更换测光模式,如点测光或手动设置曝光。在出发之前,即使你觉得带的镜头已经足够用,但是增距镜仍是必不可少的,还是带上它们吧。
在实际拍摄中,由于多数蜂的体型偏小,所以具有1:1放大率的镜头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如果想要表现更丰富的细节或拍摄某些体型特别微小的蜂类,如体长两三毫米的寄生蜂,则需要具有更高放大倍率的镜头才行。给普通微距镜头安装近摄接圈,近摄皮腔或反接广角镜头,都能达到增加放大倍率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高放大率拍摄时,要把极浅的景深控制好。放大率越高就需要越多的光线,在自然光条件下往往很难达到高速曝光的要求,所以就需要闪光灯或强光手电等人造光源。拍摄时要控制好人造光源的光质和光量,需要根据色彩和主体大小的不同来进行实际测试。例如想要表现更多的层次和细节,就可以通过附加柔光罩、反光板来把光质变成柔和的散射光。如果想要营造戏剧化的光线,可以通过自制闪光灯束光筒或使用其他光源获得。
如果要抓拍动态的画面。无论是蜜蜂访花,还是胡蜂捕猎,如果没有附加闪光灯的光源,则要尽量保证快门速度在1/400秒以上,如果光线条件良好,就设置成光圈优先。想要凝固飞行中的主体的动态瞬间,就要尽可能地提高快门速度。如果想要表现被摄主体的飞行动感,可以在几十分之一秒间多做尝试。
虽然拍摄动态画面时,三脚架在多数情况下无用武之地,但绝不能因此就以为三脚架在这里不重要。在凌晨或者傍晚,蜂类停栖着的时候,自然光往往不足,不仅无法手持完成拍摄,即使使用有防抖功能的微距镜头,成功率也非常低。尤其是要考虑到景深控制,在低感光度的设置情况下,快门值甚至会低到几分之一秒。这时不仅需要三脚架,还需要使用快门线和预升反光板来完成拍摄,以保证更精确的景深控制和画面的清晰度。
从行为方式上,我们可以大致把常见的蜂分为这样几类:蜜蜂类。胡蜂类、寄生蜂类。现在我们说说这三个类别在拍摄时的特点和需要留意的问题。
蜜蜂类:这个类群的不同种类虽然在体型和行为方式上有所差别,但是找到它们相对容易:有蜜源植物的地方,往往就能找到它们。只要不过分刺激和干扰,接近它们还是比较安全的。对焦方式可以用预设焦点的办法,先把镜头设置为手动对焦,然后找到一个焦平面的参考点,比如一朵花的某个伸出来的花蕊或者其他位置。根据主体的活动情况,选择好预设位置和预设点后,等待主体飞到焦点位置时按下快门。这样的办法成功率较高,只是需要耐心等待时机。设置高速连拍,还会进一步提高拍摄成功率。
胡蜂类:它们都是游侠类的角色,除了在建巢时会有相对固定的活动路线,往往都是到处飞来飞去,随机地搜寻和捕猎。拍摄它们需要我们有更快的反应速度,选择自动对焦还是手动对焦,要看个人平时的熟练程度。如果因为主体活动导致镜头难以合焦,还是迅速设置为手动吧。也许手动对焦拍摄对于依赖自动对焦的人来说有些困难,但跨越了这一困难,习惯了手动对焦的方式后,拍摄者往往会更有信心和把握。
寄生蜂类:这类蜂以小型蜂类为主,有些种类体长仅有2毫米,比常见的蚂蚁还要小。所以要在自然环境中发现它们并不容易,我们要特别留意一些叶子上的“小黑点”。我们往往会在寻找其他目标时无意中发现它们,比如蝶卵上的金小蜂,螳螂卵鞘上的螳小蜂,或者蝴蝶和蛾类幼虫身边飞来飞去的其他小型寄生蜂。只要停下来多观察一会儿,就会有奇特的发现。它们与其他生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往往让人赞叹不已。
我们之所以喜欢拍摄昆虫,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相对容易发现,也不是因为它们千差万别。而是在如此微观的世界里,它们几乎就是精灵,不管它们是具有所谓的“智慧”,还是仅仅为了繁衍和生存。当我们越了解它们,就会越发地喜爱它们,有时候,甚至会想象自己是它们中的一员,即便只是一只蜂,整个世界也会因此忽然变得更加博大和宽广。
在这个生命力最为旺盛的季节,到户外去吧!哪怕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观察者,无论是否拍摄,我们都会从自然中获益。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让我们留心倾听它们的花间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