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故乡是江浙接壤处的一座古城。城不大,但因它位于沪杭铁路线的正中间而显得很重要。小时候,故乡已经沦陷,常常见一队队鬼子兵踏着大皮靴从街上走过。东洋皮靴的硬底敲打着古镇的石板路,发出“咚、咚”的阵响,使刚刚懂事的我感到恐惧,也感到了耻辱,幼小的心田里生出了仇恨。
我五岁上学,年龄小,个小,但因为学业成绩优异连任班长。班长负责收发全班同学的作业簿,上每节课时喊“起立、行礼、坐下”,放学时站到全班同学的前列,领队到学生所在的那条弄口,喊“同学再见”后,大家各自回家。任务不重,同学对我又好,小小的我也能胜任。
“重任”终于落在身上。读完小学四年级,初小毕业了。升入高小五年级时,“规定”学日语。学校师生、社会百姓都抵制这个“规定”,前任校长因此被撤职。上面派来教日语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日本女人,细眉细眼的脸上堆满了笑,一副“善面”,让中国小孩子弄不清她怎么会跟一副凶相的鬼子兵一起从那个“司令部”大门里走出来的。大人们悄悄说,她是来哄中国的小孩子的,让中国小孩子忘掉自己的祖国,听她的摆布。当时全班四十二名同学,除了汉奸县长的宝贝女儿,日军翻译的乖巧儿子,保安队副官的蠢笨侄子以外,都同仇敌忾,与这个笑里藏刀的日本女人势不两立。
那年,我九岁。跟班里多数同学相比,大概矮了半个头,那个日本女人看我小,并不把我放在眼里,开学第二天,她叫我到办公室,用很流畅的中国话对我说:第一,上日语课喊“起立、行礼、坐下”时要用日语;第二,告知全班同学,上日语课任何人不得缺席;第三,在校外,碰到她或见到日军哨兵,一律鞠躬并用日语问候。她当时就教我用日语说“起立、行礼、坐下”。这三个词语,本来很简单,一学就能学会,但我不愿意学会它。于是,我翻来覆去地“学不会”。江南的九月,天气还很热,我站了很长时间,嘴巴还不停地念错,加上心里紧张,热汗冷汗交替流下。日本女人虽然耐心得无以复加,却也束手无策,只得让我回去再慢慢练,我嘴里答应着,心里想着怎样永远地学不会。此后,我一直没有用日语喊过上课时必须喊的三个词语。我说,我的日语说不准,说不准会惹同学发笑,反而不好。日本女人几次提出换一个班长,但每当这个时候,那些比我高大得多的同学一律举起手来,说班长必须由学习最好的同学来担当。令日本女人无言以对的是,我的各门功课的成绩始终是全年级第一。这样,日子长了,她的第一个“要求”就等于自然取消。至于上日语是否有人缺席,我的心里很清楚,我在点名时就会略去“不来者”的名字,并且在上课前把空着的课桌椅搬到教室外的墙后暂时“隐蔽”,因为她是近视眼,在她的眼里,教室里没有空位子,就是全部出席了。不过,为这点“小事”,一位平日埋头学习、沉默寡言的男同学总是细心地去向县长女儿、翻译儿子、副官侄子提出“警告”,对他们说,谁敢“告密”,谁就是小汉奸,如果跟同学一条心,你也是好同学。国难当头,小孩子居然也像大人一样说话和做事了,怪不得人们总说“在斗争中锻炼成长”呢。
当时,这座小城到处是鬼子兵,我们学校所在的那条弄口是鬼子的一个什么机关,不但日夜设有岗哨,而且哨兵总是牵着一条吐着的舌头的日本狼狗。殊不知,这座由数千年文明孕育的中国古城自有它的威严和机智。古城里,河浜交错,长江的一条条小支流,流过来又流过去,一座座石桥木桥,勾连着一条条小弄细巷,衔接着一处处宽埭坦滩,深深浅浅,曲曲折折。对于生于此、长于此的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它深浅有序,曲折自如;而对于想用武力来占领它的日本鬼子来说,则是深浅莫测,曲折迷离。大人们说,鬼子看似抖威,实是害怕。我们这些高小学生,是有知识、有志气的中国人,我们当然不会去向这些鬼子兵弯腰的。于是,每次放学,我领着全班同学走到距弄口有几百米远的桥头时,我就喊一声“同学再见”,天天如此,直到我们高小毕业,抗日战争胜利,我们班所有同学无一人向鬼子兵弯过腰。就是那县长的女儿、翻译的儿子、副官的侄子,也在大家的带动下,与全体同学采取一致行动。至于那个教日语的日本女人,我们只要老远看见了她,或从上塘穿到下塘,或从下塘绕到上塘,几步就躲开了。
可是,意外的情况发生了。那天放学排队时,日本女人径直向我走来,笑容在刹那间堆到了脸上。她说今天要随同学的队列走到弄口,送大家回家。一时间,既没有理由不让她随队,又没有办法把她支开。我看看大家,大家看看我,足足看了一分钟。我照例站在队列前,领大家走出了校门。古人说,情急生智,我转身对日本女人说:“今天真难得,你一直走在我们的队列里。让我们在分手前共同唱一支快乐的歌吧。”说完,不等她回答,我就起了头,挥着手,全体高唱:“日落西山,时届黄昏,倦鸟返休且长鸣……”这正是一首放学歌,大家唱得响亮、亢奋,边唱边走过岗哨,那哨兵见日本女人在队列里,也没有来干预。歌唱完了,弄口也走到了,我喊一声“同学再见”,回家了!哈!我们是昂首挺胸从鬼子兵面前走过来的!抗战胜利前的那个学期,正当我们即将小学毕业,日本女人的脸上已没有了笑容。当全班同学围坐在教室里高唱毕业歌的时候,日本女人早已不知去向。那年,我十岁。但是,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已经能够担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了。
我五岁上学,年龄小,个小,但因为学业成绩优异连任班长。班长负责收发全班同学的作业簿,上每节课时喊“起立、行礼、坐下”,放学时站到全班同学的前列,领队到学生所在的那条弄口,喊“同学再见”后,大家各自回家。任务不重,同学对我又好,小小的我也能胜任。
“重任”终于落在身上。读完小学四年级,初小毕业了。升入高小五年级时,“规定”学日语。学校师生、社会百姓都抵制这个“规定”,前任校长因此被撤职。上面派来教日语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日本女人,细眉细眼的脸上堆满了笑,一副“善面”,让中国小孩子弄不清她怎么会跟一副凶相的鬼子兵一起从那个“司令部”大门里走出来的。大人们悄悄说,她是来哄中国的小孩子的,让中国小孩子忘掉自己的祖国,听她的摆布。当时全班四十二名同学,除了汉奸县长的宝贝女儿,日军翻译的乖巧儿子,保安队副官的蠢笨侄子以外,都同仇敌忾,与这个笑里藏刀的日本女人势不两立。
那年,我九岁。跟班里多数同学相比,大概矮了半个头,那个日本女人看我小,并不把我放在眼里,开学第二天,她叫我到办公室,用很流畅的中国话对我说:第一,上日语课喊“起立、行礼、坐下”时要用日语;第二,告知全班同学,上日语课任何人不得缺席;第三,在校外,碰到她或见到日军哨兵,一律鞠躬并用日语问候。她当时就教我用日语说“起立、行礼、坐下”。这三个词语,本来很简单,一学就能学会,但我不愿意学会它。于是,我翻来覆去地“学不会”。江南的九月,天气还很热,我站了很长时间,嘴巴还不停地念错,加上心里紧张,热汗冷汗交替流下。日本女人虽然耐心得无以复加,却也束手无策,只得让我回去再慢慢练,我嘴里答应着,心里想着怎样永远地学不会。此后,我一直没有用日语喊过上课时必须喊的三个词语。我说,我的日语说不准,说不准会惹同学发笑,反而不好。日本女人几次提出换一个班长,但每当这个时候,那些比我高大得多的同学一律举起手来,说班长必须由学习最好的同学来担当。令日本女人无言以对的是,我的各门功课的成绩始终是全年级第一。这样,日子长了,她的第一个“要求”就等于自然取消。至于上日语是否有人缺席,我的心里很清楚,我在点名时就会略去“不来者”的名字,并且在上课前把空着的课桌椅搬到教室外的墙后暂时“隐蔽”,因为她是近视眼,在她的眼里,教室里没有空位子,就是全部出席了。不过,为这点“小事”,一位平日埋头学习、沉默寡言的男同学总是细心地去向县长女儿、翻译儿子、副官侄子提出“警告”,对他们说,谁敢“告密”,谁就是小汉奸,如果跟同学一条心,你也是好同学。国难当头,小孩子居然也像大人一样说话和做事了,怪不得人们总说“在斗争中锻炼成长”呢。
当时,这座小城到处是鬼子兵,我们学校所在的那条弄口是鬼子的一个什么机关,不但日夜设有岗哨,而且哨兵总是牵着一条吐着的舌头的日本狼狗。殊不知,这座由数千年文明孕育的中国古城自有它的威严和机智。古城里,河浜交错,长江的一条条小支流,流过来又流过去,一座座石桥木桥,勾连着一条条小弄细巷,衔接着一处处宽埭坦滩,深深浅浅,曲曲折折。对于生于此、长于此的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它深浅有序,曲折自如;而对于想用武力来占领它的日本鬼子来说,则是深浅莫测,曲折迷离。大人们说,鬼子看似抖威,实是害怕。我们这些高小学生,是有知识、有志气的中国人,我们当然不会去向这些鬼子兵弯腰的。于是,每次放学,我领着全班同学走到距弄口有几百米远的桥头时,我就喊一声“同学再见”,天天如此,直到我们高小毕业,抗日战争胜利,我们班所有同学无一人向鬼子兵弯过腰。就是那县长的女儿、翻译的儿子、副官的侄子,也在大家的带动下,与全体同学采取一致行动。至于那个教日语的日本女人,我们只要老远看见了她,或从上塘穿到下塘,或从下塘绕到上塘,几步就躲开了。
可是,意外的情况发生了。那天放学排队时,日本女人径直向我走来,笑容在刹那间堆到了脸上。她说今天要随同学的队列走到弄口,送大家回家。一时间,既没有理由不让她随队,又没有办法把她支开。我看看大家,大家看看我,足足看了一分钟。我照例站在队列前,领大家走出了校门。古人说,情急生智,我转身对日本女人说:“今天真难得,你一直走在我们的队列里。让我们在分手前共同唱一支快乐的歌吧。”说完,不等她回答,我就起了头,挥着手,全体高唱:“日落西山,时届黄昏,倦鸟返休且长鸣……”这正是一首放学歌,大家唱得响亮、亢奋,边唱边走过岗哨,那哨兵见日本女人在队列里,也没有来干预。歌唱完了,弄口也走到了,我喊一声“同学再见”,回家了!哈!我们是昂首挺胸从鬼子兵面前走过来的!抗战胜利前的那个学期,正当我们即将小学毕业,日本女人的脸上已没有了笑容。当全班同学围坐在教室里高唱毕业歌的时候,日本女人早已不知去向。那年,我十岁。但是,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已经能够担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