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弱电网环境下电网阻抗值较大以及传感器等元件造成延迟引发的并网电流品质差的问题。本文采用多谐振前馈与电流估计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多谐振前馈控制提取低次谐波,使得正反馈通道只在主要背景谐波处有反馈作用,同时引入电流估计法在不改变对LCL固有谐振频率抑制效果的前提下,降低系统成本。仿真结果表明并网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降低2.56%,增强系统对含有低次谐波弱电网的适应能力,验证了此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707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B06060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弱电网环境下电网阻抗值较大以及传感器等元件造成延迟引发的并网电流品质差的问题。本文采用多谐振前馈与电流估计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利用多谐振前馈控制提取低次谐波,使得正反馈通道只在主要背景谐波处有反馈作用,同时引入电流估计法在不改变对LCL固有谐振频率抑制效果的前提下,降低系统成本。仿真结果表明并网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降低2.56%,增强系统对含有低次谐波弱电网的适应能力,验证了此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找出其扩散过程的影响因素是创新产品得以有效扩散的必要。本文基于IDT理论与TAM模型,依据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特征,建立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扩散影响因素模型,并以"宝宝"类理财产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感知有用性(PU)和感知易用性(PEOU)正相关性最强,对客户选择创新产品影响最大;感知风险性(PR)负相关性最强,对客户选择创新产品阻碍最大。
<正>近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民政局通过“五强化”工作思路,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市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探索出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社工站建设的路子。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社会工作指导服务中心1个,县(区)社工总站17个,乡镇(街道)社工站226个,拥有驻站社工585人,其中持证社工110人。强化政策支持,做好顶层设计。
<正>"博巴森根"是生活在四川省阿坝州的嘉绒藏族五屯地区的藏族人民所独有的藏族大型叙述性群众锅庄舞蹈。在表演该锅庄舞蹈时,所穿戴的服饰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装饰,更是当地历史发展、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的综合体现。研究该舞蹈的服饰,不仅可分析服饰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与审美情感,还可以从服装的演变中发现该地区特有的屯兵文化遗
第一部分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合并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特征研究目的研究通过比较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合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患者和PSC未合并IBD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进一步探讨PSC合并IBD的疾病特点。研究方法纳入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PSC患者42例,其中合并I
目的:探讨哺乳期妇女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入情况与母乳中PUF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于南京市纳入110名产后30~50天的健康哺乳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3天膳食调查(即时性图像法),用膳食数据库计算能量及各PUFA摄入量。采集母乳后,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母乳PUFA水平。应用SPSS 26.0对PUFA摄入与母乳5种PUFA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对象日均能量摄入为2 044.
牛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养牛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患病牛表现为流产、关节炎、滑液囊炎、公牛睾丸炎等症状,严重影响公母牛的繁殖能力。目前,最好的预防方法是进行全面的净化处置并从疫苗接种、加强消杀等方面加强日常的综合防控,可以选择减毒活疫苗和2号病菌疫苗进行肌肉注射接种或者口服,降低牛布病的发生率和传染性,促进养牛业的安全、健康发展,保障广大养殖场(户)的自身健康和养殖效益。
<正>相比的传统的施工方式,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装饰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使用率,避免材料过度浪费的情况出现。所谓装配式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之前,根据施工要求在工厂生产某些零部件,保证这些零部件质量、规格、参数符合施工标准之后再统一运输到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现场,经由现场产业工人进行调配使用。
随着国内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为了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语文课文教学模式,将学生从单一的文章阅读转化为拓展性阅读,引发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拓展了现有的思维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标提出,要强化辨析、运用案例、创设情境等,让高中思想政治课“主动”起来,引导学生走向自主辨析、自主学习的道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创设情景、自主探究也是探究性问题自身的特点,所以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运用能够较好地实现这个要求。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运用,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在探究中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创新能力,并最终指向学科素养的落实。但是,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