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习共同体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浅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j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作者从利用学习共同体这一载体,从深入互动交流、问题学导探析以及双边评判讲析等三个方面,对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做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共同体;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思考
  教育实践学认为,学习实践,是学习实践者亲身探究和学习助学者有效帮助的社会活动形式。当今社会,各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再是各行其是的个体行为,而是紧密联系协作配合的集体行动。学生的学习探究同样如此。“学习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由亲身学习者和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其他助学者有机构建、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这一学习团体设立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各方面深入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出色完成学习任务,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精神的养成和形成。在以自主学习实践为主要形式的高中阶段,数学学科更需要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实施。鉴于这样的感悟,本人现简单论述利用学习共同体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一、利用学习共同体开展深入互动交流
  课堂教学进程的运动性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二者之间的学教活动不可割裂,而应该深入互动。众所周知,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自然而然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互助,水到渠成形成了学习共同体。高中生在教师、其他学生共同建成的学习共同体中,相互交流、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借鉴学习,汲取营养,从而有效掌握新知要义和认知技巧,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探知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高中数學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充分利用学习共同体这一有效载体,在讲授数学知识点新知内容或解决数学案例时,要引导和组织高中生组建学习共同体,围绕学习探知任务和要求,开展深入细致的师生谈话、生生交流等双边互动,借助于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其他学生的帮助,逐步有序深入进课堂教学新知的内涵中,正确全面的认知要点要义,不断积累自主学习探知的知识素养。如“圆的方程”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利用学习共同体,借助教师的主导特性,设计了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如下所示:
  师:问题导入,提出形如x +y +Dx+By+F=0①的方程的曲线是否都是圆?
  生: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讨论。
  师:提示学生,是否需要对圆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生:共同思考分析,指出如果①表示圆,它一定是某个圆的标准方程展开整理得到的,运用配方法,得(x+ ) +(y+ ) = ②
  师:那么圆方程②与什么存在关联呢?
  生:思考分析,不能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
  师:予以指点,指出可以从探寻圆方程②与 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予以考虑。
  师:利用学习共同体,分析当D +E -4F>0时,当D +E -4F=0时,当D +E -4F<0时,②的不同情况。
  师:总结得出形如x +y +DE+Ey+F=0(D +E -4F>0)的方程为圆的一般方程。
  二、利用学习共同体开展问题学导探析
  问题讲解是高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渗透教学新课标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主体数学能力的重要载体。笔者发现,问题解答,仅靠学生个人的力量和才智,难以全面、有效的解决,而通过学习共同体,可以聚沙成塔,集中才智,共同探究,实现问题有效解决,并且从中获取更为科学有效的思维方法、分析策略,进而内化于心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良好能力素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进程中,特别是问题解题思路的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和作用,组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等不同的解题互助单位,围绕问题解答的要求以及任务,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知、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等活动,从中提炼更为科学、更为有序、更为正确的分析、探究、解决思路和路数。值得注意的是,学习共同体的运用,并不是取代学生主体的探究,而是助推学生探究解析问题的进程,教师要为高中生提供一定时间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以便于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如“已知三角形ABC的边AB=5,BC=4,∠ABC=120 ,求边AC”问题教学中,教师组建学习小组这一学习共同,让好中差三类型共同参与,在优差互补的条件下,组织高中生对此开展共同探析活动。高中生探析问题条件认为:“这道题要运用向量的数量积相关性质内容”,针对问题所提要求,学习小组组员共同分析,讨论,指出:“这个问题看似和向量无关,要想运用向量的知识”。此时,教师予以指导,向学生指出,可以根据 = + 的关系式,通过 = + +2 · 的数量关系,从而求出AC的值。并强调指出:“解题时必须构造向量,突破点是如何构造向量”。每个组员结合所探和教师指点,开展自主分析解答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共同相互交流指正,完善修正解题过程。高中生在学习共同体的学导结合的协作作用下,得到该类型问题的解答方法要领,为高中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积淀了丰厚技能根基。
  三、利用学习共同体开展双边评判讲析
  笔者以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和设立,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指导和促进学生改进学习认知缺陷,形成和树立科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素养。在数学教学进程中,利用学习共同体开展学教活动,指导点评学习表现,明确指出改进方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利用学习共同体这一平台,组织学生个体之间、师生之间,创新和加工“评讲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师、其他学生等不同要素,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予以科学、客观评判,其他学生认真反思、查找,“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深入认清自身学习缺陷,获取科学解决方法,形成科学完备的学习技能,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是本人从三个方面对利用学习共同体,培养和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粗浅感悟和点滴想法,有许多不妥之处,请其他同仁予以有效指点。同时,还期望共同参与,为高中生良好学习能力养成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晓琴.高中数学课堂师生共同互动有效性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叶婷.高中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能力是当今社会人们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人未来成功从事各项工作的必备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成了一个教育的关注点。体验式阅读这一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帮助孩子建立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掌握适宜的阅读方法,并逐步将阅读经验迁移到自身生活中,从而体验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快乐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阅读对于提高儿童素质,促进儿
【摘 要】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关键问题是缺乏吸引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尝试韵律教学,不仅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有很强的锻炼价值。  【关键词】初中体育;韵律教学;价值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结构发育较快,心智发展也在不断趋于完善中,对抽象认知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情感也变的丰富起来。此阶段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体育课堂中,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初中生需要
【摘 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常常存在有效性缺失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课堂教学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教师也充分利用了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但是从学生学习的效能来看,这样的教学往往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培智学校,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特殊性,学生识记慢,遗忘快,理解能力差,教师总是放不开手,不停地讲,反复地练,教得相当的辛苦,但成效却总是不佳。几
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说话能力无疑是重要的一项。本文就如何训练初中生的说话能力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践经验,强调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
【摘 要】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老师说为中心的灌输式的说教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缺憾是过分地强调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现在还用这种方式教学的话,就不利于推进职业语文的教学目标,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才能在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不加重课外学业负担。如何提高语文课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逐步融入到素质改革中的方方面面。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语文是具有情感因素最多的一门学科,包含着多样的情感教育内涵,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生活乐趣完善学生的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应用势在必行,在平常的的教学活动中充分的渗透教育情感因素,激发培养学生的情感因子,达到语文教学的情感化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素质;综
【摘 要】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历史课程的特性之一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教学中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每一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价值观;历史教学  《中国历史》(2016版)相对于旧版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也是教师发现问题、思考探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