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的艺术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9912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伊万的童年》是电影大师塔尔科夫斯基的处女作,也是他步入世界影坛的成名作。他运用独特的电影语言,塑造了伊万的梦幻世界,通过现实与梦幻的对比,突出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和对生命的残害。
  [关键词] 梦幻与现实 和平与战争 幸福与灾难 诗电影
  
  西方电影理论家将苏联时期的著名导演塔尔科夫斯基与意大利的费里尼和瑞典的伯格曼并列为世界上三位最有才华的艺术大师。美国电影史学家克莉丝汀·汤普森在《世界电影史卜书中写到“塔尔科夫斯基影响了1970年代和1980年代欧洲电影的绘画式倾向。”[1]而瑞典电影艺术大师英格玛·伯格曼也高度赞誉了塔尔科夫斯基的天才,他说:“我认为塔尔科夫斯基是伟大的,他创造了崭新的电影语言,捕捉生命一如倒映,一如梦境。”[2]
  众所周知,塔尔科夫斯基(1932-1986)一生只拍了七部半影片,但是每一部都受到世界影坛的瞩目,而且大多都获得了各种电影节的奖项,尤其是他的处女作《伊万的童年》就为苏联电影首次夺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大奖——圣马可金狮奖,随后又在旧金山电影节上获最佳导演奖,并在加拿大等12个其他电影节上获各种奖项,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现象。这第一部影片就使这位年轻的导演步入了世界影坛的殿堂。
  影片《伊万的童年》是根据苏联著名作家波戈莫洛夫的短篇小说《伊万》改编的。小说出版后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甚至编选入了中学课本里,还被译成了多种文字。
  1959-1960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就根据《伊万》拍摄了一部影片,但因故事情节落入陈腐俗套,主人公形象苍白无力,而不曾发行公映。
  又过了一年多,制片厂决定《伊万》的拍摄工作重新启动,另组摄制组,经电影大师罗姆的推荐,指定塔尔科夫斯基出任导演,这时塔尔科夫斯基才只有28岁,刚从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一年,是电影大师罗姆的学生。之前,塔尔科夫斯基的毕业作品《压路机和小提琴》就是在莫斯科制片厂拍摄的,该短片曾获纽约大学生影片比赛一等奖,因此他在制片厂还是小有名气的。
  其实,小说《伊万》提供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它讲述一个叫伊万的小孩,只有12岁,战争夺去了他的亲人,他怀着对敌人的仇恨,参加了红军,当了一名侦察兵,多次潜入敌人的后方获取情报。这次,他又带情报返回,发现了接头地点有敌人游动岗哨,在深秋的河里游了6个小时。来到哈尔采夫上尉所在的部队,在询问时,伊万竟以命令的口吻要向51号首长亲自报告。在他被接回的汽车上,得知首长要送他回后方去上军校,便逃掉了,于是只好答应他留在部队。伊万再次前往执行任务,但是一去再没有返回。战争结束了,伊万早已英勇牺牲。
  当罗姆将小说《伊万》交于塔尔科夫斯基、并向他说明任务后,年轻的导演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给导师交了答卷,他构思了独特的“伊万的梦境”情节,并且对导师说:“……如果没有这个梦境,我将无事可做。”
  这一语道破了贯穿于这个电影的导演构思——伊万的梦境的主题,显示出年轻导演创作个性中的天赋的诗意。
  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电影“发现自我”的时代,电影艺术继新现实主义的巨大成就之后,开始了一个突出个性和“作者电影”的时代。塔尔科夫斯基对当时代表着“作者电影”这一新理念的年长的同时代人瑞典的伯格曼和意大利的费里尼十分推崇。当时苏联电影在“解冻”思潮影响下也拍摄出了如《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士兵之歌》等一大批具有“新浪潮”意义的诗电影,这对塔尔科夫斯基都具有极大的影响。所以他一接手《伊万的童年》之后,便认定未来的影片应该成为独立构思的作品。
  塔尔科夫斯基的导演方案很快得到批准,电影只拍了5个月,而且节约了大量资金,1962~3月审查通过,6月公演,发行拷贝1500多个,受到观众极大欢迎。
  这究竟是怎样一部电影呢?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在那个年代我们未曾引进这部影片,而且《伊万的童年》也一直无缘与我国观众在大银幕上见面,我们也只好从影碟中欣赏了,但是艺术院校一直将它作为必修的教材。
  当年,塔尔科夫斯基从他的导师手中接受了拍摄任务之后,完全采取了与小说截然不同的视角不是年轻上尉哈尔采夫眼中所看到的那个伊万在战争中的种种经历。而是伊万这个12岁小债察兵眼中所看到的上尉和战争中所有的一切。当然,问题不在于视角的变化,而是初出茅庐、年仅28岁的导演塔尔科夫斯基拍摄出了一部非常独特的影片。
  正如苏联著名作家西蒙诺夫当时在他的一篇题为《表现伊万童年的诗篇》[3]的评论中所说:“波戈莫洛夫在他的小说中,以一个散文作家的准确而专注的眼光描写了战争,而塔尔科夫斯基则以诗人的眼睛阅读了他的小说,他吸收了所读的一切,然后以电影的语言在银幕上写出了一首诗——描写遭受战争摧残的‘伊万的童年’的悲剧的诗篇。这首诗也同时表现出,遇到战争以后,这童年成了什么样子,也表现出,如果没有战争,它又会是怎么个样子。我再说上一句这首诗也还表现出,千千万万普通的男女孩子的童年,那普通的、幸福的童年快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作家西蒙诺夫讲得非常准确,塔尔科夫斯基正是拍摄出了这样一部诗电影《伊万的童年》。他对诗电影的追求是有意识的,且不说苏联“诗电影”学派对他的影响,而他本人就继承了诗人的气质,因为他那作为诗人的父亲阿尔谢尼·塔尔科夫斯基(1907—1989)从他很小的时候起就对他有着很大的影响。
  那么,影片《伊万的童年》中的诗的内涵究竟体现在哪里?
  应该说,它首先体现在主人公伊万的梦境之中。伊万的“梦”始终贯穿在整个影片中,“梦境”构成了影片里的第二个时空,并且和作为现实的第一时空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这里不仅仅象征着和平与战争、幸福与苦难的并列对比,而且还隐喻着孩子们今后再也不能经受这种残酷的不幸,要阻止这种毁灭人类的战争。
  影片一开始就是伊万的梦境,那是阳光明媚、布谷声声、一片安逸宁静的田园风光,一只蝴蝶飞舞在淡黄色头发的男孩子周围,男孩子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观众甚至能清晰地听到他那爽朗的笑声,一只温驯l的小山羊瞪着透明的眼睛,四处张望着,妈妈那秀丽的面颊上显现着温馨的微笑,伊万贪婪地喝着妈妈用水桶打来的凉爽的井水,这是一幅美好幸福和安逸生活的画面,突然一阵枪声,镜头突然翻转过来,伊万从梦中惊醒,面前是残酷的现实,这是一座漆黑的、充满恐怖气氛的木仓房,观众看到的伊万已不是那梦境中面带微笑和幸福的阳光男孩子了,而是一个面颊黝黑消瘦、神情严峻愤恨的少年了,他警觉地走出仓房,这时银幕上呈现出片名、字幕 这第一个梦境只是影片的序幕,但是这一组简洁明亮的梦幻镜头 中,蕴涵着何其丰富的内容啊!它既是主人公伊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恋与眷念,又是艰苦酷烈的战争环境与恬静安详的和平生活的鲜明对比,正常的童年本应像过去那般绚丽、温情、甜蜜,然而残酷的战争将伊万幸福的童年生活剥夺了,尤其令人深思的是,和平时期童真无邪的伊万已不复存在了,如今他已被战火的烈焰扭曲了人性。这里的梦境既是情节,但又不完全是情节,但它却深深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灵……
  第二个梦境是伊万被哈尔采夫安置在掩蔽所后、等待司令部来人接他回去困倦入睡后出现的。他梦见妈妈在井边打水,和他谈论着天上的星星,于是伊万看到星星在井底水中的倒影,伊万伸手去捞水中的星星,又是突然一阵枪声,井上的吊桶像一颗炸弹直冲井底,妈妈也倒毙在井边,这时镜头翻转,伊万从梦中惊醒,他意识到自己是在掩蔽所里,面对现实他抬头望去。看见墙壁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我们是8个人,都没有超过19岁。再过一小时就要把我们拉出去处决了!替我们报仇吧!”原来掩蔽所设置在一座被法西斯强盗焚毁的教堂里,在教堂的地下室里曾关押过年轻的爱国者。
  对年轻的导演塔尔科夫斯基来说,所有这些绝不是随意的设置,而是包含着对影片的极其重要的主题。
  这一场梦境和第一个梦一样,都是以美好光明的画面开始、并以突然降临的惨变而结束的,通过梦境形象的描述,世界仿佛被劈成两半,在梦境的这一半世界里,伊万作为一个自由幸福、热爱生活的人而存在着,他具有美好的人类感情,是美好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在现实的另一半世界里,伊万变成一个复仇者,战争的残酷使他放弃了自我,纯朴天真的童贞完全失去,而他只知道复仇,这是两个水火不能相融的世界,而且从梦境到现实的翻转镜头也是年轻导演设置的一个隐喻,当然这种手法的意义远远超出表面的、理性的含义。这个翻转的镜头画面,不仅仅意味着从梦境转到现实,而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情绪的震动、思想的突变、生活的断裂……
  还有一个梦是伊万和一个小姑娘在满载苹果的汽车上。汽车奔跑在秋天丰收的大地上,苹果洒满了一路。几匹马儿跑过来吃着苹果 一虽然这样的画面不一定找出什么象征或暗示什么,但是这些镜头把我们的视线从残酷的战争中解脱出来,呈现出一幅幅“诗”的景象丰收的苹果、明亮的大地、幸福的童年、还有自由的马匹…这是一个自由的世界,在这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光辉的,生活本应该是这样的,在伊万的梦境里,我们似乎在穿越伊万的神话世界,但是战争毁灭了这样的世界。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影片最后苏军攻克柏林之后,幸存的哈尔采夫上尉在党卫军档案室里翻阅文档时,偶然发现了贴有伊万照片的档案,上面标注着伊万被绞杀的日期,至此观众知道了伊万的结局,他为祖国的胜利英勇地献身了。影片也本该到此结束了,但是此时又出现了伊万的梦境,而且画面是延续着影片开始时的伊万的第一个梦境妈妈提着水桶向前走去,孩子们在河边嘻耍着。孩子们散去后,伊万沿着河边追赶着一个小女孩,追过女孩后,径直向前跑去,紧接着是镜头的切换,我们看到的不是伊万进入镜头,而是一株枯死的黑色的树,接着这株枯树塞满整个画面。影片至此结束。
  如果严格按现实生活的逻辑来说,这个梦是讲不通的,人死了,怎么还会有梦幻呢?但塔尔科夫斯基在他的一篇文章里讲:[4]
  “在影片中穿插了梦境,他们是有重要的思想一结构意义的。最后一个梦特别重要。这个梦我们是知道伊万被处死刑之后看到的……拍摄这个最后的梦,并不是为了(像某些人以为的)使影片有一个光明的结尾。在一部大多数主人公都死亡的作品中做一个这样的安排是不对的,也是乏味的。(我们作者的立场自然是乐观主义的。但这是另一回事。)现在这是一部电影诗的悲剧。”
  塔尔科夫斯基一直认为故事中主人公的死亡是有极其特殊意义的。在很多情况下,不少作者都会以苦尽甘来的情节来铺陈故事的结局,或者以主人公的英雄事迹来作为回馈,但是,这部电影的故事却在主人公死亡后没有任何后续的描述。而且让死亡成为唯一的终结,主人公还只是个12岁的孩子,这明显的是突出了悲剧的主题。
  所以,导演塔尔科夫斯基在设置最后一个梦境的时候,里面枯树的形象正是顺应了伊万之死的情节做了内容上的必要补充。它向观众们形象地说明,即使在像伊万所眷恋和向往的充满阳光和自由的日子里,在千百万人用生命换取了胜利的日子里,就天下太平了吗?这里是提醒大家?还是让人们警惕呢?不管是什么,只要不在千千万万像伊万那幼小的心灵上背负着战争灾难的沉重负担,只要不在我们和平幸福生活的道路上竖起一棵枯死的黑树。
  这一景物在梦境中的显现,突出地体现了塔尔科夫斯基对视觉造型艺术的深刻把握,他用简洁的画面、形象的造型,台情合理地完成了人物命运最终结局的叙述。同时我们也看到,塔尔科夫斯基创造的诗意的梦境,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透过不同时空的形象塑造与对比,看到了战争对童贞和善良的扭曲与摧残,从而取得了对人们心灵的撞击和震撼的极大效果。
  综观塔尔科夫斯基的所有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经常在自己的影片中通过梦境与幻觉来表达意识深处的东西,他将那些无法用话语表达的、藏于潜意识和下意识深处的东西,巧妙地通过银幕形象表达出来,使如诗如画的梦境与故事情节片段构成独具风格的银幕形象,展示出最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正是塔尔科夫斯基追求诗电影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曹植《洛神赋》历代有多种诠解:第一种是感甄说,第二种是寄心君王说,第三是理想象征说,第四种是哀愁说。本文赞同第三种解释,但是和这种观点所不同的是,本文认为《洛神赋》是曹植和其理想之神的对话。  [关键词]《洛神赋》曹植 理想之神 对话    一、历代对《洛神赋》的诠解    《洛神赋》序曰:“黄初三年,余从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表面
【摘要】电影《三峡好人》以“寻找”精神家园为主题和线索,以影象片段和声音为载体,表达了导演贾樟柯对于三峡两岸在迁徙中失去家因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内心感受和真实记忆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迁徙 寻找 影象 声音    迁 徒    迁徙,是贾樟柯导演的故事片《三峡好人》的真实背景,影片的开始随着江轮的缓缓行驶,三峡两岸的移动。汽笛的长鸣,把我们带进了正在迁徙中的三峡。一个承载了2000多年
佳能RF24-240mm F4-6.3 IS USM  建议零售价:6499元  规格亮点:  焦距覆盖:24-240mm  防抖性能:5级光学防抖  最近对焦距离:广角端约0.5m,长焦端约0.78m  最高放大倍率:0.26倍  滤镜直径:72mm  最大直径及长度:约Φ80.4×122.5mm  重量:约750g尼康尼克尔 Z 24-200mm f/4-6.3 VR  建议零售价:6499元
[摘要]绘画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通过对前辈大师优秀作品的学习实践,及对后来者的影响,引起我们对关于绘画语言的反思。分析理解大师艺术作品中的语言及起到的纽带作用,使我们认识到艺术语言本身就具有跨越时代的意义和永恒性。  [关键词] 绘画语言 艺术大师 纽带    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听到最多的莫过于“绘画语言”这几个字了,在作品之中力图展现一个艺术家自己的绘画个性语言,在艺术作品中渴望找到
前时见高辉拍摄黄河沙滩痕迹之以小见大形态的照片,曾写下一则评论文章《形之像》。几年过后,又见高辉还是拍摄黄河沙滩痕迹的系列照片,依然是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却拓展出另一重景象。  “佛家言:‘一沙一世界’。意指大千世界里的纷纭现象,或可由‘以小见大’切入,照得宏观气象。”  此番高辉再度拍摄黄河沙滩痕迹,其进取层面由前番的二维平面衍化出三维的立体格局。这一手拓变,在视觉样式上推“无形”(前系列之命题
摘要:《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从物质和精神文化层面看到普通的中国人似乎没有分享到现代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却不可避免地承受着现代化带来的生存压力,面临家园丧失与重建的双重困局。  关键词:家庭伦理《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    2006年9月9日,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2007年2月18日,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又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第六代导演的电影连连获得欧洲电影节的肯
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和交际工具,语言承载着各种不同的功能。韩礼德(1994)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为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人际功能主要由语气、情态和语调组成。语气由主语和限定成分组成,是小句进行交际的关键。而情态意义被韩礼德分为情态和意态。当言语用以交流物品和服务时,小句以“提议”(proposal)的形式出现,它涉及的是意态。意态的归一度表现为规定和禁止,它通过不同程度的义务和不同程
皖南秋意 王俊摄  摄影创作者往往比常人更能享受内在的精神生活,沉思于光影的千变万化之中,把形象思维瞬间转换在方寸之间。王俊是一位擅于将内心感受用光影形式来表达的摄影人,钟爱自然风景和乡村风光,例如作品《皖南秋意》采用对称构图方式,以黑瓦白墙的徽居建筑作为主体,又利用墙内一株渐黄的银杏树作为点,既生动了画面又点明了主题;《云雾三清山》以恰当的曝光和豐富层次渲染了三清山犹如仙境的意境氛围;《寂静的山
作为韩国的第一部怪兽惊悚片,《汉江怪物》在影像艺术上融会东西精华,颇具创新。它不仅精心打造了韩国版的怪兽造型。而且充分调动视听的各种手段,对我们的视听体验形成了强烈冲击。电影的特效阵容非常强大。有参与i寸《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美国TheOrphanage公司来监督《怪物》的总体特效效果,还有制作过《指环王》系列和《金刚》特效工作的新西兰Weta Workshop工作室,获得过奥斯卡奖的澳大利亚的J
游云 胡太平 摄 / 尼康D4相机,焦距240mm,光圈F7.1,快门1/500秒。  胡太平游走在自然之间,寻求新的角度,捕捉变幻的光线,营造对比的效果,力图用镜头展示其中的神秘。作品《游云》将云层的壮美,大地的壮阔,湿地的静谧和个人的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金光》利用強烈的光影反差,刻画出自然的瑰丽与神秘;《秋之晨》在冷与暖的对比间充斥着人间烟火的气息;《仙境》利用近景远景的层次关系及色调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