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三峡好人》以“寻找”精神家园为主题和线索,以影象片段和声音为载体,表达了导演贾樟柯对于三峡两岸在迁徙中失去家因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内心感受和真实记忆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迁徙 寻找 影象 声音
迁 徒
迁徙,是贾樟柯导演的故事片《三峡好人》的真实背景,影片的开始随着江轮的缓缓行驶,三峡两岸的移动。汽笛的长鸣,把我们带进了正在迁徙中的三峡。一个承载了2000多年历史文化的城镇在短时间里即将消失,在当今中国。由于各种各样的缘故几乎天天都在发生着拆迁的故事,但是没有一个如长江三峡大坝修建带来的拆迁那样令人震撼!几年后,当三峡成为一片平湖,我们该如何向后人讲述三峡“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激流险峻和巫山云雨的风情灵动?当然会有文字图象的记录,有领导剪彩,大坝合拢时红旗招展的影象报导。但是,有关输入微机中作为人的姓名符号所代表的数以万计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感受和记忆,将如何重现与保存?
因迁徙即将离开和因迁徙正到来的人都汇聚在这里:与三峡告别合影的游客:来此谋生打工的农民工,寻找发财商机的生意人,以及拖着行李登上移民安置轮船的三峡好人。说他们是好人,大概是因为他们背井离乡付出代价,只不过从他们的脸上很难看出“好人”的自觉。
当贾樟柯把镜头对着迁徙中的三峡时,已表明了一个电影人对中国现实的关注和严肃思考。如果说贾樟柯以往的电影如《小武》、《站台》更多反映生活一隅中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失意青年的躁动与期待,那么在《三陕好人》中,导演的视角和胸襟更加开阔,对影象声音纪实风格的理解和表达也愈加成熟。
影片中导演用客观平静的画面记录了一个工程数据——“三期水位线156.3米”。影象通过远景、中景、近景多次出现这行数字,将一个不断迫近你,由远而近追赶着你的动态过程呈现出来。
细雨泥泞的县城街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家徒四壁等待迁徙的居民,拆迁的废墟、砖瓦、钢筋水泥……到处弥漫着嘈杂、烟尘、不安和焦虑……这种感受与飞机在头顶上轰炸时的惊恐万状、瞬间毁灭、血肉横飞不同,它是一种水淹人散、片瓦不留,荡然无存的沧海桑田的无情与悲凉。
通常我们都体验了被时间追赶的无奈与惶恐。如果说被时间追逐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那么三峡长江水流对两岸人的驱赶这一给定的事实,却是人类制造的,应该说,这次大迁徙,是人类被自己所放逐,或许这属于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所付出的代价!当经济发展的速度超出人类与自然发展的规律和周期,势必导致精神的紊乱和匮乏,长江三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人共同的家园,我们丢失了!
寻 找
导演贾樟柯在影片中为我们组接了两个互不相干的山西人寻找亲人的故事,但“寻找”本身是相同的。有意思的是,寻找,是由两个从家园出来的外乡人去展开,这里的家园已被抽象为一种符号,一种完整情感的象征,于是与此有关的亲情、爱情成为寻找的对象和永恒不变的内驱力,也成了影片的主题和线索。
声 音
影象和声音作为电影呈现主题的媒介和载体,也是贾樟柯对电影艺术纪实风格的运用,该片一个显著的特征,即对声音元素的处理,在表现人物性格、内心感受、画面切换、烘托主题等方面,都充分展示了声音元素的表意功能。
首先是对音响的处理,置身于三峡,到处是挥动棒锤拆建筑物的敲击声,旧厂房的拆迁敲打,声声入耳,既有在真实场景中的录音,也有声音在对心理感受的反映:敲打声在群山中久久回荡.也重重地震动了我们的耳膜,持久而无法摆脱。声音一直传递到远方,最后归于沉默和短暂的安静无声。问苍天大地,大自然却无言以答。这种虚拟的无声,却是对现实真实的高度概括与再现。
其次是贾樟柯的电影总伴有各种混乱的嘈杂声响:在江轮上,先是川剧选段(林冲夜奔),接着是黄梅戏,粤剧、广播里导游的声音。与此相应的杂乱场景:闲聊的、打牌的、算命的、变魔术的。生活中的不协调和多样性得以强化和再现。
再就是影片中几段歌曲的穿插出现,值得玩味。
从山西来三峡找16年前的老婆并要看看自己女儿的韩三明。同小马哥交换手机号码,各自拔响对方电话,韩三明的彩铃是“好人一生平安”,它正好反映了韩三明重情重义的忠厚性格和怀旧之情。
小马哥的彩铃是《上海滩》主题歌:“浪奔。浪流。”这时画面切换到电视上移民迁徒的场面。屏幕上有“再见,移民”字样和女孩告别家乡时的眼泪。岸上挥动衣服告别的场面……这段悲情音乐与画面的组接是贾樟柯的神来之笔。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动。
在两人的寻找中,穿插了一个小男孩的两首流行歌曲,一是韩三明在船上,小男孩唱起:“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朴素、直白、简单的爱与人物性格心境完全统一:另一次是来寻找丈夫的沈红在大街走着,男孩唱的是:“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飞越这红尘永相随,追逐你一生……”准确的表达了沈红性格的浪漫气质和坚定,当沈红的被伤害已成为现实,导演通过收敛泪水和愤怒,用一个“谎言”保存了沈红对完整感情的追求。也是对沈红的极大尊重。
影片中最生动和精彩的一段是在地下歌舞厅里演绎的,演唱的歌手赤裸上身大汗淋漓,十分投入深情地唱着“酒干倘卖吾……没有地哪有家,没有你哪有我?”场面十分搞笑甚至滑稽,但是台上台下,有被歌声打动的瞬间。即便在远离开歌厅以后,歌声仿佛还在三峡夜空飘荡……这让我们想到并思考三峡人明天的命运。
片中不多的对话,带着浓郁的重庆奉节方言和山西方言,夹杂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很有纪实性。
影 像
摄影能表现被摄对象的具体性和实在性,并以影像的方式再现它的直观的运动过程。但是影像并不是现实本身,而是被创作者,摄影机中介了的现实。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摄影技术的运用处理:一是指从镜头里看到的世界与现实是不同的,现实中本来具有的东西一旦纳入镜头,就会呈现出来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张力和诗意。
贾樟柯电影中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用极其尊重的态度来记录生活片断,还原生活真实。
影片中最多的影像是废墟,砖瓦碎片和断裂的钢筋水泥,还未夷平的旧居民楼房,半壁墙上贴着的奖状,走廊厨房玻璃窗上还残留着油烟……
同样的废墟,在倒闭拆迁的旧厂房中,地上是破帆布手套,一把被丢弃的旧锁,生绣滴水的铁管,散发着霉味和灰尘的车间,昏暗的墙上是当年的标语口号……随着镜头的推进、移动,它唤起了我们曾经熟悉的生活,给我们以无限想象的空间:我们脑海里浮现出与此刻形成强烈反差的景像,不由生出一种人去楼空,好景不长的无限悲伤和怀旧之情。
摄影师即便是拍天空,江水,和云雾,都是那样安静和充满深情,或许我们在忙碌中无暇感受云水中的诗意。这种诗意的发现是贾樟柯超常的生命体验和发现。
当十元人民币后面的三峡夔门风景画与50元人民币后面的黄河壶口瀑布被农民工和韩三民指出时,我们再一次惊异贾樟柯的发现:那两张无数次经过我们手与手传递的人民币,却从来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只有当它与自己的家乡发生了联系,人民币才会从货币的物质形态附加上更为持久的情感价值。而且,黄河与长江作为一个民族的象征,以这样的方式被记录,使影像具有了更多的涵意。
影片的结尾更是拍得意味深长,韩三明决定回老家下煤矿挣钱来赎回老婆,他带着一群民工踏上回家的路,这时在两幢建筑楼之间的钢丝绳上,有一个人正从一端向另一端走去,这应该是一个虚拟的场景,但是它所指向的东西却是真实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走自己人生道路的纲丝绳,没有退路,前途未卜。这种开放式,不确定性的结局,正是生活本身的暧昧与风险。这一极有创意的影像,给我们对现实的感受可能比真实本身更真实。
或许,这就是贾樟柯用影象和声音的方式带给我们关于“三峡好人”在迁徙中寻找的故事。
【关键词】迁徙 寻找 影象 声音
迁 徒
迁徙,是贾樟柯导演的故事片《三峡好人》的真实背景,影片的开始随着江轮的缓缓行驶,三峡两岸的移动。汽笛的长鸣,把我们带进了正在迁徙中的三峡。一个承载了2000多年历史文化的城镇在短时间里即将消失,在当今中国。由于各种各样的缘故几乎天天都在发生着拆迁的故事,但是没有一个如长江三峡大坝修建带来的拆迁那样令人震撼!几年后,当三峡成为一片平湖,我们该如何向后人讲述三峡“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激流险峻和巫山云雨的风情灵动?当然会有文字图象的记录,有领导剪彩,大坝合拢时红旗招展的影象报导。但是,有关输入微机中作为人的姓名符号所代表的数以万计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感受和记忆,将如何重现与保存?
因迁徙即将离开和因迁徙正到来的人都汇聚在这里:与三峡告别合影的游客:来此谋生打工的农民工,寻找发财商机的生意人,以及拖着行李登上移民安置轮船的三峡好人。说他们是好人,大概是因为他们背井离乡付出代价,只不过从他们的脸上很难看出“好人”的自觉。
当贾樟柯把镜头对着迁徙中的三峡时,已表明了一个电影人对中国现实的关注和严肃思考。如果说贾樟柯以往的电影如《小武》、《站台》更多反映生活一隅中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失意青年的躁动与期待,那么在《三陕好人》中,导演的视角和胸襟更加开阔,对影象声音纪实风格的理解和表达也愈加成熟。
影片中导演用客观平静的画面记录了一个工程数据——“三期水位线156.3米”。影象通过远景、中景、近景多次出现这行数字,将一个不断迫近你,由远而近追赶着你的动态过程呈现出来。
细雨泥泞的县城街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家徒四壁等待迁徙的居民,拆迁的废墟、砖瓦、钢筋水泥……到处弥漫着嘈杂、烟尘、不安和焦虑……这种感受与飞机在头顶上轰炸时的惊恐万状、瞬间毁灭、血肉横飞不同,它是一种水淹人散、片瓦不留,荡然无存的沧海桑田的无情与悲凉。
通常我们都体验了被时间追赶的无奈与惶恐。如果说被时间追逐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那么三峡长江水流对两岸人的驱赶这一给定的事实,却是人类制造的,应该说,这次大迁徙,是人类被自己所放逐,或许这属于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所付出的代价!当经济发展的速度超出人类与自然发展的规律和周期,势必导致精神的紊乱和匮乏,长江三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人共同的家园,我们丢失了!
寻 找
导演贾樟柯在影片中为我们组接了两个互不相干的山西人寻找亲人的故事,但“寻找”本身是相同的。有意思的是,寻找,是由两个从家园出来的外乡人去展开,这里的家园已被抽象为一种符号,一种完整情感的象征,于是与此有关的亲情、爱情成为寻找的对象和永恒不变的内驱力,也成了影片的主题和线索。
声 音
影象和声音作为电影呈现主题的媒介和载体,也是贾樟柯对电影艺术纪实风格的运用,该片一个显著的特征,即对声音元素的处理,在表现人物性格、内心感受、画面切换、烘托主题等方面,都充分展示了声音元素的表意功能。
首先是对音响的处理,置身于三峡,到处是挥动棒锤拆建筑物的敲击声,旧厂房的拆迁敲打,声声入耳,既有在真实场景中的录音,也有声音在对心理感受的反映:敲打声在群山中久久回荡.也重重地震动了我们的耳膜,持久而无法摆脱。声音一直传递到远方,最后归于沉默和短暂的安静无声。问苍天大地,大自然却无言以答。这种虚拟的无声,却是对现实真实的高度概括与再现。
其次是贾樟柯的电影总伴有各种混乱的嘈杂声响:在江轮上,先是川剧选段(林冲夜奔),接着是黄梅戏,粤剧、广播里导游的声音。与此相应的杂乱场景:闲聊的、打牌的、算命的、变魔术的。生活中的不协调和多样性得以强化和再现。
再就是影片中几段歌曲的穿插出现,值得玩味。
从山西来三峡找16年前的老婆并要看看自己女儿的韩三明。同小马哥交换手机号码,各自拔响对方电话,韩三明的彩铃是“好人一生平安”,它正好反映了韩三明重情重义的忠厚性格和怀旧之情。
小马哥的彩铃是《上海滩》主题歌:“浪奔。浪流。”这时画面切换到电视上移民迁徒的场面。屏幕上有“再见,移民”字样和女孩告别家乡时的眼泪。岸上挥动衣服告别的场面……这段悲情音乐与画面的组接是贾樟柯的神来之笔。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动。
在两人的寻找中,穿插了一个小男孩的两首流行歌曲,一是韩三明在船上,小男孩唱起:“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朴素、直白、简单的爱与人物性格心境完全统一:另一次是来寻找丈夫的沈红在大街走着,男孩唱的是:“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飞越这红尘永相随,追逐你一生……”准确的表达了沈红性格的浪漫气质和坚定,当沈红的被伤害已成为现实,导演通过收敛泪水和愤怒,用一个“谎言”保存了沈红对完整感情的追求。也是对沈红的极大尊重。
影片中最生动和精彩的一段是在地下歌舞厅里演绎的,演唱的歌手赤裸上身大汗淋漓,十分投入深情地唱着“酒干倘卖吾……没有地哪有家,没有你哪有我?”场面十分搞笑甚至滑稽,但是台上台下,有被歌声打动的瞬间。即便在远离开歌厅以后,歌声仿佛还在三峡夜空飘荡……这让我们想到并思考三峡人明天的命运。
片中不多的对话,带着浓郁的重庆奉节方言和山西方言,夹杂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很有纪实性。
影 像
摄影能表现被摄对象的具体性和实在性,并以影像的方式再现它的直观的运动过程。但是影像并不是现实本身,而是被创作者,摄影机中介了的现实。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摄影技术的运用处理:一是指从镜头里看到的世界与现实是不同的,现实中本来具有的东西一旦纳入镜头,就会呈现出来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张力和诗意。
贾樟柯电影中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用极其尊重的态度来记录生活片断,还原生活真实。
影片中最多的影像是废墟,砖瓦碎片和断裂的钢筋水泥,还未夷平的旧居民楼房,半壁墙上贴着的奖状,走廊厨房玻璃窗上还残留着油烟……
同样的废墟,在倒闭拆迁的旧厂房中,地上是破帆布手套,一把被丢弃的旧锁,生绣滴水的铁管,散发着霉味和灰尘的车间,昏暗的墙上是当年的标语口号……随着镜头的推进、移动,它唤起了我们曾经熟悉的生活,给我们以无限想象的空间:我们脑海里浮现出与此刻形成强烈反差的景像,不由生出一种人去楼空,好景不长的无限悲伤和怀旧之情。
摄影师即便是拍天空,江水,和云雾,都是那样安静和充满深情,或许我们在忙碌中无暇感受云水中的诗意。这种诗意的发现是贾樟柯超常的生命体验和发现。
当十元人民币后面的三峡夔门风景画与50元人民币后面的黄河壶口瀑布被农民工和韩三民指出时,我们再一次惊异贾樟柯的发现:那两张无数次经过我们手与手传递的人民币,却从来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只有当它与自己的家乡发生了联系,人民币才会从货币的物质形态附加上更为持久的情感价值。而且,黄河与长江作为一个民族的象征,以这样的方式被记录,使影像具有了更多的涵意。
影片的结尾更是拍得意味深长,韩三明决定回老家下煤矿挣钱来赎回老婆,他带着一群民工踏上回家的路,这时在两幢建筑楼之间的钢丝绳上,有一个人正从一端向另一端走去,这应该是一个虚拟的场景,但是它所指向的东西却是真实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走自己人生道路的纲丝绳,没有退路,前途未卜。这种开放式,不确定性的结局,正是生活本身的暧昧与风险。这一极有创意的影像,给我们对现实的感受可能比真实本身更真实。
或许,这就是贾樟柯用影象和声音的方式带给我们关于“三峡好人”在迁徙中寻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