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su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展示
  看山水,如何看见生命的灵性?
  看人间,如何看见世事的真相?
  看史传,如何看见人性的善恶?
  看生活,如何看见人情的冷暖?
  看,需要眼睛;看见,则需要头脑和灵魂。
  请你以“看见”为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看见”是一种与时光和内心成熟度密切联系的动态的认识,也是一种从看表象到看内里的由浅入深的体验。同一种事物,我们要看见别人所未能看见的,看见别人所忽略的、所认识不到的层面,概括起来就是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
  “看见”,并不是考查考生看见了什么,而是考查考生“看见”背后的深层能力,那就是你是否由表及里,是否能看得与众不同,是否看出境界和层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不过此时的“山”“水”自然比第一层次的丰富多了!),看见“不同”,看见第三种境界的“山”“水”,这才是最出彩的地方,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
  技巧一:叙事抒情,鞭辟入里。学生可一下笔就单刀直入,触及写作的核心——看见,则需要头脑和灵魂。换句通俗易懂的话,就是说:“有些事物只有用心去感受,用大脑去思考,方能体会得当,这才是真正的看见。”引人思考之后,援引一两个典型事例,并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一步步形象诠释“看见”的深层内涵。最后,以精要的议论对主题“看见”加以拓展、深化,有力收束全文。
  技巧二:挖掘人文,展现素养。学生可将视野扩展到古今历史,精心选取三四个名人,或叙事,或抒情,或引用诗词,或慷慨陈理,“看见”他们的睿智豁达,“看见”他们的心忧天下,“看见”他们的潇洒淡泊,“看见”他们的壮怀激烈……如这般情感丰沛、人文气息浓郁的文章,定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技巧三:巧拟小标题,彰显主旨。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种事物,“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可围绕话题,选择几个不同的角度,根据每个段落的重点要点,拟定小标题,用小标题的形式连串全文,最后呼应文题,揭示主旨,这样的“看见”,应能给人深深的启迪。


  原文呈现
  看见
  □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1425班 刘彦清
  看,需要的是眼睛。
  而看见,需要的是心灵。(开头点明中心,但太浅白。)
  (一)
  阳光透过枝与叶之间的缝隙倾瀉而下,却不曾带来一丝夏日逼人的酷热。鸟儿在密叶间穿梭,清脆的啼鸣是它们自由的欢歌。我轻轻地抚摸着粗壮的树干,粗糙的树皮上是一道道裂开的沟壑。脚下,或粗或细的树根交错在一起,嶙峋的怪石上苔痕斑驳。路边,一丛丛矮小的蕨类植物与草本植物装饰着生命的绿意,清澈的溪水,托着几片落叶缓缓地流过。
  漫步其间的我,仿佛与它们融为一体。
  看山林,看见生命的灵性。(景物描写较生动,但与“灵性”契合不紧密。)
  (二)
  漫天的星天,仿佛要将夜空点亮,也点亮了人类想象的火把,那有遥遥银河中相会的牛郎与织女,那有代表着美丽与爱的维纳斯……夜色是背景,云层作幕布,闪烁的星辰,似乎触手可及。我仰头痴望着,只为将那星空的美,记录下来。现在所看到的星光,也许来自几亿年前呢。我这样想着,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置身于无垠的时空之中的自己是多么渺小。(景物描写不够具体,宜作详细补充,星空的“美”苍白无力,因此后面的感悟就如无根之萍,不够深透。)
  看星空,看见宇宙的浩瀚。
  (三)
  才到寅时,天边已露出了大片的鱼肚白。护栏上,地上,哪儿都凝结着一层露水。我在看台上踮着脚,向海边眺望。海面与云层构成了两条平行线,两线之间的薄雾,就像海天共披的一层轻纱。远处的渔船,在这片朦胧中若隐若现。一抹红光,终于破开了云雾。红光一点点地向上爬升,在海面上投下一道金光。天空,也慢慢地被染成了金红色。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景象。(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手法可稍作变化,对比烘托,情与景交融,把文章的情感推到最高潮。)
  看日出,看见自然的壮丽。
  看见,看见世界的美好。(“世界的美好”太宽泛,不能很好地总结全文,主旨不够深刻。段落之间过渡不够圆润,描述欠丰满,结尾太仓促。)
  诊断报告
  这篇文章的作者,从三个角度,选取了三处景物:山林、星空、日出来写自己的“看见”,表现自己对自然的感悟,主旨鲜明。但也有明显的不足。1.景物描写没有抓住特点具体描绘,给人平面化的感觉;2.由景到情再到理,未能恰当提升,牵强附会,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衔接不够自然;3.结尾草草了结,主旨没有深入挖掘,“看见”的含义仍停留在较表层的意义上。
  升格建议
  针对以上诊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修改:1.三个部分前的(一)(二)(三)各用一个恰当的小标题代替,如能引用优美的古诗词名句,与文章语言整体风格相得益彰,形式整齐,内容上涵盖本部分重点内容,并在段与段间起到紧密勾连的作用,更佳;2.景物描写须抓住特点,细腻传情,具化成可以捉摸的生动细节与字里含情的肺腑感叹;3.文章结尾要整合全文内容,且进一步深入挖掘,由景悟理,“理”的境界和层次应得到拓展、深化,“看见”的丰富内涵,才能跃然纸上,余味无穷。
  升格佳作
  看见
  □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1425班 刘彦清
  看,需要的是眼睛。而看见,需要的是心灵。
  夏木阴阴正可人
  (引用宋代秦观的诗句作小标题,文采斐然。)
  阳光透过层层枝与叶之间的缝隙倾泻一地斑斓,却不曾带来一丝夏日逼人的酷热。鸟儿在密叶间穿梭,清脆的啼鸣,是它们自由的欢歌。轻抚粗壮的树干,刻满风霜的树皮上,爬满道道蜿蜒的沟壑。或粗或细的树根,在礁石风化成的土地上盘绕蔓延、交错。在小径的这边或那边,嶙峋的怪石上苔痕斑驳。一丛丛矮小的蕨类植物与草本植物装饰着生命的绿意,清澈的溪水,托着几片落叶缓缓地流过。漫步其间的我,仿佛与它们融为一体。   看山林,看见生命的灵性与张扬。(层层:更加体现树林的枝繁叶茂;一地斑斓、刻满风霜的:增加文字的美感;爬满、蜿蜒、在礁石风化成的土地上盘绕蔓延:描写更加精准、形象。)
  星河欲转千帆舞
  (引用宋代李清照的诗句作小标题,内容上紧密相连。)
  漫天的星光,仿佛要将夜空点亮。夜色是嵊泗夜晚的背景,云层是星空的幕布,那仿佛触手可及的星辰是夜的精灵,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仰望浩瀚的星空,这深邃与隽永的美,我只能用眼睛,记录在心中。(这深邃与隽永的美,我只能用眼睛,记录在心中:修改原文,增加文字的美感,也贴近作者思路转换变化的特点。)此刻的星光,却是那遥远恒星的过去,甚至还有几亿年前绽放的光芒,而有些恒星可能早已坍塌、消亡。我的思维就这样跳跃着,那一瞬间,我似乎觉得自己置身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恍惚间,“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一颗流星倏然划过天际,也惊醒了幻梦中的我,广阔无垠的时空之海中,我,只不过是一粒小小的尘埃!而就是千千万万这样的“我”的探索与努力,才使人类历史绵延悠长……(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渲染了星空奇情壮采的特点,且呼应了小标题“星河欲转千帆舞”。)
  看星空,看见宇宙的浩瀚与绵远。
  逐退群星与残月
  (引用宋太祖赵匡胤的诗句作小标题,意境阔大。)
  才到寅时,天边已露出了大片的鱼肚白。护栏上,地上,树叶与草上,哪儿都凝结著一层露水。我在看台上踮着脚,向海的最远处眺望。海平面与天际的云层,勾勒成两条平行线,两线之间的薄雾,就像海天共披的一层轻纱。远处的渔船,在这片朦胧中若隐若现。一抹红光,逐退群星与残月,终于破开了云雾。红光一点点地向上爬升,在海面上投下一道金光。天空,也慢慢地被染成了金红色。不觉,元稹《苦雨》里的诗句浮上我的脑海:“东西升日月,昼夜如转珠。”逸闻说,赵匡胤这位屈伸自如匡世济民的君主,读元稹这首诗时曾叹息良久,后与群臣说:“微之(元稹字微之)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独此句词简格高,与为德(唐诗人王湾的字)‘海日生残月,江春入旧年’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文中引用元稹的诗句及赵匡胤的逸事,增添文采的同时,蕴涵哲理,为后文的抒情议论做了铺垫。)而此刻,这洗却夜色的霞光,也在我们的心头荡漾,夜色中略带压抑的心情,在晨光的照耀下豁然开朗。(勾勒:更加形象的情景交融的描写,如这洗却夜色的霞光,也在我们的心头荡漾,夜色中略带压抑的心情,在晨光的照耀下豁然开朗;对比烘托,表现了人物心情变化的过程,真实可信。第一、第二段文章都有观察景物到感悟事理的内在过程,补入的文字,结构上可以成为一体。)
  看日出,看见自然的壮丽与豁达。
  如果你有一颗善感、聪慧的心灵,定能看见世间万物不平凡的一面,目力所及,风景无限,看见所看不见的,发现所发现不了的,你将收获生活别样的馈赠。(结尾揭示主旨,文脉畅通,表现出作者一定的语文素养。)
  升格简评
  修改后的文章,有了飞跃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1.文章用散文诗的语言,以时间为线索,用小标题的形式,将白天的山林、海岛的夜空、海边的日出贯穿起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一幅海岛画面,构思巧妙,结构严谨。2.景物描写较为生动形象,用粗线条勾画轮廓,用细腻的描写抓住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3.文章融情于景,个性鲜明,恰当引用古诗名句及名人逸事,内容充实,文采飞扬,意蕴隽永,较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事物与生活的领悟,“看见所看不见的,发现所发现不了的,你将收获生活别样的馈赠。”作者良好的语言功底和写作思维可见一斑。
其他文献
【适用话题】崇拜 文化人 诗词之美 外在美与内在美  央视诗词大会火得一塌糊涂,几乎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一时间有了众多粉丝。一个文化类节目,怎么做到老少皆宜,妇孺皆知,抢了众多娱乐节目的风头的呢?  一、崇拜文化  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突然发现,生活里除了香车宝马,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于是,久被遗忘的诗词,重新登上了舞台。  《中国诗词大会》有一个环节叫“看图说诗词”,开始是评委康震老师
期刊
【适用话题】古典诗词 无用与有用 物质与精神  央视与国家语委、共青团中央共同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春节期间强势回归,在社会上掀起一股不小的古典诗词热。我作为第一场、第七场、第八场的擂主,又成了大家眼中的“背诗机”。  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喜欢古诗词,渐渐走上“文艺青年”的不归路。在拿下《中国成语大会》总冠军以及这次在《中国诗词大会》崭露头角前,我曾意识到古典文学的“边缘”地位,甚至常常感觉人
期刊
【适用话题】祖孙情 爱 乐观心态 坚持梦想  我的爷爷周有光已有一百岁了。爷爷一生的事业横跨经济和语言文字两大学科,并在耄耋之年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对人类文化的探讨。  我出生的时候,妈妈爸爸工作紧张,爷爷奶奶自告奋勇地承担起照顾孙女的重任,时间达六年之久。我至今都记得开始两天爷爷送我去幼儿园的情景。在一个新鲜的地方有玩具有小朋友,我很开心。及至发觉爷爷要走了,我着急地哭泣起来,抱着他的大腿不放。以后
期刊
【适用话题】公正 客观 谦虚 负责任  有光先生虽已逝世,但舆论风波未尽,众多媒体将周老推上神坛,我想已故的周老也深感无奈,对于周老的“汉语拼音之父”的称谓也引发议论,有人提出在上个世纪20年代设立的“拼音方案委员会”里周老只是其中一员,称其为“之父”,有些过了。斯人已逝,皆后人之评,周有光先生早都说过“不要称我为语言学家,我至多是一个语文工作者”。  我们很多人的学校启蒙教育,都是伴随着a、o、
期刊
人物速写  高度  一个人要想拥有一定的高度,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没有每天一个小时的阅读,没有那份长长的书单,没有三五天读一本名著的经历,董卿怎会被选做《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人,她又怎会在适当的时机口吐珠玑般说出恰当的诗句?不得不说是长期读书的厚积,奠定了董卿现在的高度。  坚持  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在怎样的年代,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学会坚持。即使形体表
期刊
互联网的迭代速度,真是快得惊人。  前几年,聊天时打一个微笑脸还是表达友好。没过几年时间,其观感已经跟“呵呵”差不多。如今要表达友好,最起码要发一个红彤彤的甜笑,要么是龇牙咧嘴的大笑,最好是表情图,最好还能动来动去。  一句话,必须足够夸张,足够浓烈。  如果谁今天还在手机上对你微微一笑,他要么是世外的高人,要么就是故意的冷淡,表达“不至于撕破脸,但不是很开心”这种程度的不满。  微笑和呵呵明明是
期刊
【适用话题】信念 坚守 忧国忧民  周有光说,他与季老只是文化观不同,个人交往没有任何问题。季羡林这个人还是很好的,他的《牛棚杂忆》也写得好。我们只是学术观点有不同。  2009年,有政协委员在中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建议中小学增加繁体字课程”的提案。随后,关于汉字该不该简化的问题,两位学术泰斗季羡林与周有光给出了不同的观点:  季羡林不提倡简化字:  1.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
期刊
作文君  最近,作文君被当当文学榜排名第一的《人间失格》吸引,作文君认识并喜欢上太宰治,缘于他说过的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听起来很是沮丧,却写满了他一生的悲伤、真实。1935年,他的短篇《逆行》入围第一届芥川奖,后因出版多部带有哀切的抒情作品而深受注目。1939年,他的《女生徒》获第四届北村透谷奖。1948年,他以《如是我闻》再度震惊文坛,并开始创作《人间失格》,书成之后,旋即投水自
期刊
前几天,我转发了一条罗辑思维的合伙人脱不花的微博,她说她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早中晚三次集中时间处理社交媒体、邮件等方面的信息,不要随刷随到。这是最节省时间的方法。不能再赞同,经过她的提醒之后,我开始按照这种方式来做,把手机放在最看不到的地方,电脑上的通知信息也全部关掉或者断网,发现效率提高了不仅仅是几倍。  现在大家都在推崇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做一些事情,有时候,我会觉得是一种误导。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
期刊
天空那么高,又無依无靠,为什么鸟敢在天空中飞呢?  鸟不害怕在天空中飞,不是因为天空中有什么依靠,而是因为鸟有一对会飞的翅膀。  内心的强大,不是因为可以依靠别人,而是因为可以依靠自己。  (卧龙摘自《黄小平小品文》)  【素材运用】人生在世,唯有自立自强,才能挺直生命的脊梁。就像鸟儿一样,在辽远高空,凭着一对翅膀照样自由飞翔。  【速用名言】  1.我寧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