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大话题。作者从如何打造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灵活思维,提高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与探索。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对这种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课堂实效。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主体地位 培养能力
生物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有关动植物、微生物和人体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珍爱生命等情感和意识。以往的教学方法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式程序化,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自2008年起,本人尝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究,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动脑分析、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获取新知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程序设计
1.利用图书、网络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为了检测多媒体教学效果,将所教的平行班分成两组,一组实验班,一组对照班。每次讲新知识的前三天,让实验班各小组学生按分配的任务从网上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帮助他们使用教材、图书、网络查找到相关资料,并学会筛选和整理。
2.通过课件展示进行课堂交流讨论:课堂上各组学生分头汇报,全体学生观看、倾听主发言人搜索的信息。每个小组汇报完,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并相互讨论,充分锻炼学生分析、表达、总结等能力。学生展示结束后师生给予点评,有时还可以质疑或追问,让学生探究深层次的问题。学生交流时对于难懂的知识点,能够利用Flash动画进行展示,使理解更加深刻。因为学生是在自己学习,所以学生课上愿听、会听、专心听,课堂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3.利用多媒体进行归纳总结,反馈训练:每节课后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故采用学生交流,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散乱的知识点形成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变简单学习为深入学习,应用多媒体增大了教学容量,通过练习,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生情况,从而作出准确评价。
二、教学效果对比测试
经过一个学年的实验后,将实验班与用常规方法授课的对照班进行对比测试。结果两班成绩相差很多,平均分相差23.2分之多,优生率实验班超出平行班两倍多,且各方面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如八年级生物实验结业考试中,实验班的学生操作水平远高于对比班的学生的操作水平。
附:八年级生物结业考试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效果一览表
■
这些数字说明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生物知识,综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效果评价
1.利用多媒体激情导趣,调动学生各种学习习惯。生物学的微观结构与其生理反应知识比较抽象、内容枯燥、难以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调动,适时插入多媒体课件,发挥多媒体动画、视频放大、模拟演示等功能,把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可视化,学生感觉乏味的知识有趣化,困难问题简单化,这样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细胞的特点时,我用自制显微投影放大设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清晰观察到细胞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多媒体的应用,使那些在实验过程中看不到、摸不到的现象变得可见,这样教学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2.发挥多媒体的直观性特点,跨越时空界限,解决教学难点。生物学知识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同时很多知识点跨越时空,短时间看不到生物规律。教学时,可以发挥多媒体的时空跨越功能,把多个年代的生物知识联系起来,说明一个道理,让学生身临其境理解所学知识,加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例如在生物的进化的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远古时代的动物发展到现在的漫长历史过程,让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进化的生物内涵,从而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3.运用多媒体加大课堂密度,提高训练效率,减轻课业负担。多媒体课件具有大容量、交互性等特点。课上教师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前设计好检测题,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展示现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自行检测,查漏补缺,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课业负担。
4.多媒体的科学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搜集筛选资料,进行信息的处理,进行合作探究,这些都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为了制作课件,学生们查阅了大量资料,教师及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和他们一起分析整理,以获得实用的材料。在制作课件时小组成员既分工又有合作,他们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还注意与其他部分承接,做到自然过渡,使小组作品的严密性、整体性得到完美体现,从而增强了学生交流、合作、表达自主见解的能力。
科学使用多媒体技术,既能展示生物现象,又可揭示生物发展的规律,在揭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创造力。实践证明,多媒体的应用绝不是赶时髦,而是我们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法宝,应该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蔡振祥.探究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T].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2).
(责编 张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主体地位 培养能力
生物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有关动植物、微生物和人体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珍爱生命等情感和意识。以往的教学方法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式程序化,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自2008年起,本人尝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究,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动脑分析、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获取新知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程序设计
1.利用图书、网络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为了检测多媒体教学效果,将所教的平行班分成两组,一组实验班,一组对照班。每次讲新知识的前三天,让实验班各小组学生按分配的任务从网上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帮助他们使用教材、图书、网络查找到相关资料,并学会筛选和整理。
2.通过课件展示进行课堂交流讨论:课堂上各组学生分头汇报,全体学生观看、倾听主发言人搜索的信息。每个小组汇报完,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并相互讨论,充分锻炼学生分析、表达、总结等能力。学生展示结束后师生给予点评,有时还可以质疑或追问,让学生探究深层次的问题。学生交流时对于难懂的知识点,能够利用Flash动画进行展示,使理解更加深刻。因为学生是在自己学习,所以学生课上愿听、会听、专心听,课堂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3.利用多媒体进行归纳总结,反馈训练:每节课后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故采用学生交流,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散乱的知识点形成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变简单学习为深入学习,应用多媒体增大了教学容量,通过练习,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生情况,从而作出准确评价。
二、教学效果对比测试
经过一个学年的实验后,将实验班与用常规方法授课的对照班进行对比测试。结果两班成绩相差很多,平均分相差23.2分之多,优生率实验班超出平行班两倍多,且各方面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如八年级生物实验结业考试中,实验班的学生操作水平远高于对比班的学生的操作水平。
附:八年级生物结业考试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效果一览表
■
这些数字说明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生物知识,综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效果评价
1.利用多媒体激情导趣,调动学生各种学习习惯。生物学的微观结构与其生理反应知识比较抽象、内容枯燥、难以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调动,适时插入多媒体课件,发挥多媒体动画、视频放大、模拟演示等功能,把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可视化,学生感觉乏味的知识有趣化,困难问题简单化,这样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细胞的特点时,我用自制显微投影放大设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清晰观察到细胞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多媒体的应用,使那些在实验过程中看不到、摸不到的现象变得可见,这样教学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2.发挥多媒体的直观性特点,跨越时空界限,解决教学难点。生物学知识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同时很多知识点跨越时空,短时间看不到生物规律。教学时,可以发挥多媒体的时空跨越功能,把多个年代的生物知识联系起来,说明一个道理,让学生身临其境理解所学知识,加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例如在生物的进化的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远古时代的动物发展到现在的漫长历史过程,让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进化的生物内涵,从而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3.运用多媒体加大课堂密度,提高训练效率,减轻课业负担。多媒体课件具有大容量、交互性等特点。课上教师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前设计好检测题,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展示现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自行检测,查漏补缺,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课业负担。
4.多媒体的科学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搜集筛选资料,进行信息的处理,进行合作探究,这些都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为了制作课件,学生们查阅了大量资料,教师及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和他们一起分析整理,以获得实用的材料。在制作课件时小组成员既分工又有合作,他们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还注意与其他部分承接,做到自然过渡,使小组作品的严密性、整体性得到完美体现,从而增强了学生交流、合作、表达自主见解的能力。
科学使用多媒体技术,既能展示生物现象,又可揭示生物发展的规律,在揭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创造力。实践证明,多媒体的应用绝不是赶时髦,而是我们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法宝,应该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蔡振祥.探究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T].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2).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