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三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阶段。在短短的八个多月的时间中,不仅优化思维,发展能力,要将知识系统化,还要面临激烈的竞争,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所以高三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非常重视该时期的学习效果,在相同的复习时间内,复习方法得当,懂得考试技巧,懂得记忆技巧的考生得的分数肯定会更多。因此,采用高效的复习方法,制定有效的复习策略,考生才能在高考时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考历史 高效复习 策略探讨
高三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怎样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收获最大的复习效率,一直是大家探索的核心内容。为此,很多教师都主张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尽可能地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毫无疑问这是十分必要而且有效的。在这里本人根据十数年以来高三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使高考历史复习更具有高效性。
一、夯实基础,挖掘潜能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的基础知识对提高考试成绩十分重要,无论课本发生怎样的变化,不能很好的把握基础知识,能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想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必须坚持以本为本,高度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俗话说的好“巧夫难为无米之炊”,同样,水平再强的学生,如果没有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在高考中也不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在历史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对知识要点的认识。我在组织学生进行一轮复习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把每一课的内容都分成若干个问题,把每个问题都变成具体的要点,让学生在每个要点中都要找出关键词。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把问题的内容表述出来。把所有的问题都变成点,点、线、面结合起来形成整体、联系式的历史复习观。
二、精做习题、减负增效
毋庸置疑,如果历史复习没有高质量的训练题,那复习肯定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效的,但如果复习时每卷必做,每题必讲,也不值得提倡:无法保证试题中知识的高含量,也不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开放度。这样的复习,无疑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使其身心疲惫、麻木,还让学生所获甚少,高度劳作,低效结果。难怪学生对这样的复习既反感又畏惧。所以,在平时复习时,我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科学地选择一些精妙的试题,如考试时、训练时学生易出错的题目;如卷中有一定难度、囊括很多知识点、综合分析性较强的题目;再如一些既能测量出学生的思维个性、又能发挥宽阔的思维空间的即兴发挥题让学生当堂练。一堂课中,通过对这些试题的精做细讲,学生既反思了过失,也逐步积累了独立思考、完善总结的能力,同时还打破了复习课堂惯有的沉闷,调动了学生复习的自主性、参与度。精做习题减负增效做法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复习目的,提高了复习质量。
三、训练审题、减误增分
现在的学生大都聪明、灵活,但他们做题浮躁,马虎的观象也不鲜见,许多学生走出考场时兴高采烈,觉得胜券在握,可发下试卷目瞪口呆,懊悔不己,原因是审题不细或看错了题或误错了意。为此,我在复习训练时还特别着重他们审题习惯的培养,刚开始时,训练他们即兴说题,即面对一道新题,说出答案,再说出题中关键词及有效信息,这种即兴答题法既节省大量写的时间,又最大限度开动了学生的脑筋,还把学生的审题思路,审题习惯暴露无遗,这时,有些学生答题不对或不准确,出现了审题错误,找不出题中关键词及有效信息的现象。这样,让他再大声读一遍题,边读边思考,重新理解题意,找出错误之源,这时,许多学生会恍然大悟,叫道:“我看错题了”、“我想错了”。这样的审题训练,使学生的审题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审题失误大大减少,理解题中关键词及有效信息既快又准,这样,做起试卷的效果得到极大提高。
四、科学安排、各个击破
高三的时间是很短的,怎样合理、科学地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进行教学与复习呢?我的做法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学,时间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与练习,其中《中国历史》既可按专题讲,也可突破教材的章节按时期讲。总之,不能遗漏重要的知识点,特别要注意《考试说明》中已明确了的那些知识点。对《世界历史》可用“滚雪球”式的方法讲述和复习,即一面讲新知识,一面复习、考查旧知识,加强对高一、高二所学知识的巩固。除按此方式进行教学与复习外,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还应按单元进行“小综合”训练,力求“横中有纵”,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阶段:专题知识结构教学,时间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的三月至四月中旬。在这一阶段中,专题复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达到“纵中有横”,实现“纵横交错,经纬沟通”。这时,教师可将前面所学知识列成专题进行讲述式复习,把分散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个知识群,连缀成一条条有头有尾的知识链,进而编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知识网。在这里,历史专题的划分宜粗线条、粗框架,而不宜细碎、零散。如中国古代史一般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几条线索,中国现代史则可划分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各阶级的探索史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而将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民族解放斗争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别史及国际关系史等几个专题即可。同时,在这一阶段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教会学生运用知识。
第三阶段:综合及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的四月中旬至五月底。这一阶段的教学与复习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把學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形成复习迎考的最佳心理状态。以《考试说明》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模拟套题和思维性较强的问答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在这一阶段还要对学生加强培养对问题做出完整准确表述的能力。
总之,在高三复习最后的冲刺阶段,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是我们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复习方法,制定高效的复习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才是提高历史复习效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2018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8期陕西师范大学主办
[2] 2018年《历史教学问题》1-8期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关键词:高考历史 高效复习 策略探讨
高三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怎样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收获最大的复习效率,一直是大家探索的核心内容。为此,很多教师都主张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尽可能地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毫无疑问这是十分必要而且有效的。在这里本人根据十数年以来高三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使高考历史复习更具有高效性。
一、夯实基础,挖掘潜能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的基础知识对提高考试成绩十分重要,无论课本发生怎样的变化,不能很好的把握基础知识,能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想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必须坚持以本为本,高度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俗话说的好“巧夫难为无米之炊”,同样,水平再强的学生,如果没有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在高考中也不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在历史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对知识要点的认识。我在组织学生进行一轮复习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把每一课的内容都分成若干个问题,把每个问题都变成具体的要点,让学生在每个要点中都要找出关键词。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把问题的内容表述出来。把所有的问题都变成点,点、线、面结合起来形成整体、联系式的历史复习观。
二、精做习题、减负增效
毋庸置疑,如果历史复习没有高质量的训练题,那复习肯定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效的,但如果复习时每卷必做,每题必讲,也不值得提倡:无法保证试题中知识的高含量,也不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开放度。这样的复习,无疑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使其身心疲惫、麻木,还让学生所获甚少,高度劳作,低效结果。难怪学生对这样的复习既反感又畏惧。所以,在平时复习时,我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科学地选择一些精妙的试题,如考试时、训练时学生易出错的题目;如卷中有一定难度、囊括很多知识点、综合分析性较强的题目;再如一些既能测量出学生的思维个性、又能发挥宽阔的思维空间的即兴发挥题让学生当堂练。一堂课中,通过对这些试题的精做细讲,学生既反思了过失,也逐步积累了独立思考、完善总结的能力,同时还打破了复习课堂惯有的沉闷,调动了学生复习的自主性、参与度。精做习题减负增效做法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复习目的,提高了复习质量。
三、训练审题、减误增分
现在的学生大都聪明、灵活,但他们做题浮躁,马虎的观象也不鲜见,许多学生走出考场时兴高采烈,觉得胜券在握,可发下试卷目瞪口呆,懊悔不己,原因是审题不细或看错了题或误错了意。为此,我在复习训练时还特别着重他们审题习惯的培养,刚开始时,训练他们即兴说题,即面对一道新题,说出答案,再说出题中关键词及有效信息,这种即兴答题法既节省大量写的时间,又最大限度开动了学生的脑筋,还把学生的审题思路,审题习惯暴露无遗,这时,有些学生答题不对或不准确,出现了审题错误,找不出题中关键词及有效信息的现象。这样,让他再大声读一遍题,边读边思考,重新理解题意,找出错误之源,这时,许多学生会恍然大悟,叫道:“我看错题了”、“我想错了”。这样的审题训练,使学生的审题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审题失误大大减少,理解题中关键词及有效信息既快又准,这样,做起试卷的效果得到极大提高。
四、科学安排、各个击破
高三的时间是很短的,怎样合理、科学地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进行教学与复习呢?我的做法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学,时间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与练习,其中《中国历史》既可按专题讲,也可突破教材的章节按时期讲。总之,不能遗漏重要的知识点,特别要注意《考试说明》中已明确了的那些知识点。对《世界历史》可用“滚雪球”式的方法讲述和复习,即一面讲新知识,一面复习、考查旧知识,加强对高一、高二所学知识的巩固。除按此方式进行教学与复习外,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还应按单元进行“小综合”训练,力求“横中有纵”,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阶段:专题知识结构教学,时间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的三月至四月中旬。在这一阶段中,专题复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达到“纵中有横”,实现“纵横交错,经纬沟通”。这时,教师可将前面所学知识列成专题进行讲述式复习,把分散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个知识群,连缀成一条条有头有尾的知识链,进而编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知识网。在这里,历史专题的划分宜粗线条、粗框架,而不宜细碎、零散。如中国古代史一般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几条线索,中国现代史则可划分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各阶级的探索史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而将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民族解放斗争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别史及国际关系史等几个专题即可。同时,在这一阶段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教会学生运用知识。
第三阶段:综合及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的四月中旬至五月底。这一阶段的教学与复习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把學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形成复习迎考的最佳心理状态。以《考试说明》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模拟套题和思维性较强的问答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在这一阶段还要对学生加强培养对问题做出完整准确表述的能力。
总之,在高三复习最后的冲刺阶段,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是我们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复习方法,制定高效的复习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才是提高历史复习效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2018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8期陕西师范大学主办
[2] 2018年《历史教学问题》1-8期华东师范大学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