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对农作物的种子、地下根、茎等造成较大危害。对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为地下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下害虫;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地下害虫有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主要危害作物的种子、地下根、茎等。作物在受害后轻者萎蔫,生长迟缓,重者干枯而死,造成缺苗断垄,对作物产量影响很大。为此笔者对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一、发生情况
地下害虫在我市农作物田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危害,他们所危害作物的种类繁多。生产中常危害以下几类作物,一是禾本科作物,主要是玉米、水稻和谷子。如蝼蛄将幼苗根部咬成乱麻状,还在水稻行垄间串隧道,引起苗与土分离,形成一行行或一段段枯死,引起缺苗断垄。二是花生果和甘薯的块茎,引起花生果空壳、烂果,造成甘薯裂口子。三是大葱地下茎受害。四是蔬菜苗被咬死。
二、发生特点
1.金针虫
金针虫成虫在地面以上活动时间不长,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嫩叶,危害不严重。幼虫可以危害玉米、小麦、豆类及各种蔬菜等,咬食播下的种子、为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咬食幼苗须根、主根或茎地下部分,使其生长不良甚至枯死,一般受害苗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不整齐而呈丝状,这是金针虫危害后造成的典型危害状。
2.蛴螬
蛴螬食性很杂,主要危害麦类、豆类、花生等大田作物和蔬菜果树的种子、幼苗及根茎,咬食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引起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不但造成减产,且咬食后病菌容易侵入。
3.蝼蛄
蝼蛄是最活跃的地下害虫,成虫、若虫均危害严重。咬食各种作物的种子的幼苗,特别喜食刚发芽的种子,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特别是蝼蛄在土壤表层善爬行,往来乱窜,隧道纵横,造成种子架空不能发芽,幼苗吊根失水干枯而死。
4.地老虎
地老虎主要危害玉米,1~2龄幼虫日夜群集在雜草或作物的心叶或叶背上取食,将心叶咬成针孔状,叶片展开后呈排孔。3龄以后幼虫进入暴食阶段,分散为害,昼伏在1.7 cm以内的土表内,夜晚出来,尤其在天将亮露水多时活动最甚。其将幼苗从近地面茎部咬断,把断苗拖到洞口取食,4龄后,每条幼虫一夜可咬断3~5株幼苗,甚至10株以上,造成缺苗断垄。
三、发生原因
1.虫源基数高
受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等政策影响,我市各小麦主产区大力发展果、菜、林业,果树、蔬菜作物及多种绿化植物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极大地丰富了地下害虫成虫的食源,从而加大了地下害虫虫口数量。此外,近几年秸秆还田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大,秸秆还田面积达到90%以上,连续几年进行秸秆还田的麦田土壤疏松,食源丰富,极有利于地下害虫幼虫生长发育。
2.气候条件较有利
我市地下害虫优势种为蛴螬,占到地下害虫总量的90%以上,平均亩虫口数量远超防治指标,其危害程度取决于当年的气候条件。近几年以来,我市9~10月降水较常年偏多,田间底墒充足,小麦播种后墒情良好,气候偏暖,都有利于地下害虫(蛴螬)在小麦秋苗期危害。
3.防治不力
由于地下害虫活动隐蔽,群众防治意识淡薄,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面积小,处理时用药量不足,导致地下害虫整体防治不力,呈逐年加重态势。
4.肥料使用不当
初孵幼虫多先取食土中腐植质,然后取食作物地下部分。近年来,我市主要以尿素、复合肥等作底肥或追肥,很少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加重了作物受害程度。
5.天敌减少
随着近年来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杀伤了大量地下害虫的天敌,如蟾蜍、青蛙、蜥蜴、鸟类等。
四、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1)土壤旋耕后进行镇压,减少土壤孔隙,恶化害虫生活条件。在蛴螬大量发生的地块,冬初翻耕土壤,直接消灭一部分蛴螬,同时将大量蛴螬暴露地表或浅土层中,使其被冻死、风干、天敌啄食。
(2)对作物秸秆等残体实施综合处理。一是发展规模养殖,用生物消化的方法处理一部分秸秆;二是发展秸秆燃烧发电,用燃烧的方式处理一部分秸秆。作物秸秆直接还田要控制还田数量,并且同时施用化学杀虫剂。
(3)除草。在整个生育期要及时除去地边、沟渠边和空荒地的杂草,减少地下害虫的中间寄主和产卵场所。
(4)施用腐熟有机肥。用秸秆和牲畜粪堆沤的肥料吸引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进入活动并产卵,如不腐熟,则其中含有的大量虫卵将被带到土壤中。因此,一定要施用经过高温腐熟的有机肥。
(5)适时灌水。土壤中的温湿度环境对地下害虫的生长和活动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试验证明,地下害虫最适的土壤湿度在15%~20%。当土壤含水量达到35%~40%时,则停止为害,潜入20 cm以下深土层中躲藏[4]。所以,应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情况下,通过浇水来控制地下害虫的为害。
2.物理防治
(1)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蛴螬成虫、金龟子、蝼蛄和小地老虎成虫都有很强的趋光性。在3、4月用黑光灯诱杀小地老虎的成虫,在夏秋季节用黑光灯诱杀金龟子和蝼蛄,都能显著降低虫口密度。
(2)糖醋液诱杀。金龟子、小地老虎对糖醋液有趋性,可在3月底用糖醋液诱杀。糖醋液的配制是白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9份、90%的敌百虫1份调匀,放在盆内。每1 hm2放30面盆,每盆2 L,盆高度为1.2 m,每天需要补充适量的醋。
(3)毒饵诱杀。小地老虎成虫和蝼蛄可用毒饵诱杀:先将麦麸或棉籽饼5 kg用文火炒香,再用40%乐果乳油10倍液拌潮,在无风闷热的傍晚撒施到菜园中进行诱杀,用量37.5 kg/hm2效果很好。
3.化学防治
(1)毒土法。用50%辛硫磷3.75 kg/hm2,加水37.5 kg/hm2,喷于375 kg/hm2的细土上拌匀成毒土,于播种时撒于播种沟,既杀虫又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2)药剂灌施。在害虫大量发生时(5月中旬)可随水灌施50%辛硫磷15 L/hm2。由于灌施用药量大,对蔬菜污染严重,所以不提倡用此法,但在繁种田可以适当利用。
(3)喷药防治。在蔬菜出苗期,用50%辛硫磷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幼苗根部土壤,间隔7 d连喷2次,以防治白天躲藏在浅土层中的小地老虎以及预防其他地下害虫的为害,确保全苗。
参考文献
[1] 陈啸寅,马成云.植物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陈祥.林业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03
[3] 耿继光.无公害农产品适用农药安全适用问答[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 陈祥.林业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03
[关键词] 地下害虫;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地下害虫有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主要危害作物的种子、地下根、茎等。作物在受害后轻者萎蔫,生长迟缓,重者干枯而死,造成缺苗断垄,对作物产量影响很大。为此笔者对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一、发生情况
地下害虫在我市农作物田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危害,他们所危害作物的种类繁多。生产中常危害以下几类作物,一是禾本科作物,主要是玉米、水稻和谷子。如蝼蛄将幼苗根部咬成乱麻状,还在水稻行垄间串隧道,引起苗与土分离,形成一行行或一段段枯死,引起缺苗断垄。二是花生果和甘薯的块茎,引起花生果空壳、烂果,造成甘薯裂口子。三是大葱地下茎受害。四是蔬菜苗被咬死。
二、发生特点
1.金针虫
金针虫成虫在地面以上活动时间不长,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嫩叶,危害不严重。幼虫可以危害玉米、小麦、豆类及各种蔬菜等,咬食播下的种子、为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咬食幼苗须根、主根或茎地下部分,使其生长不良甚至枯死,一般受害苗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不整齐而呈丝状,这是金针虫危害后造成的典型危害状。
2.蛴螬
蛴螬食性很杂,主要危害麦类、豆类、花生等大田作物和蔬菜果树的种子、幼苗及根茎,咬食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引起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不但造成减产,且咬食后病菌容易侵入。
3.蝼蛄
蝼蛄是最活跃的地下害虫,成虫、若虫均危害严重。咬食各种作物的种子的幼苗,特别喜食刚发芽的种子,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特别是蝼蛄在土壤表层善爬行,往来乱窜,隧道纵横,造成种子架空不能发芽,幼苗吊根失水干枯而死。
4.地老虎
地老虎主要危害玉米,1~2龄幼虫日夜群集在雜草或作物的心叶或叶背上取食,将心叶咬成针孔状,叶片展开后呈排孔。3龄以后幼虫进入暴食阶段,分散为害,昼伏在1.7 cm以内的土表内,夜晚出来,尤其在天将亮露水多时活动最甚。其将幼苗从近地面茎部咬断,把断苗拖到洞口取食,4龄后,每条幼虫一夜可咬断3~5株幼苗,甚至10株以上,造成缺苗断垄。
三、发生原因
1.虫源基数高
受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等政策影响,我市各小麦主产区大力发展果、菜、林业,果树、蔬菜作物及多种绿化植物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极大地丰富了地下害虫成虫的食源,从而加大了地下害虫虫口数量。此外,近几年秸秆还田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大,秸秆还田面积达到90%以上,连续几年进行秸秆还田的麦田土壤疏松,食源丰富,极有利于地下害虫幼虫生长发育。
2.气候条件较有利
我市地下害虫优势种为蛴螬,占到地下害虫总量的90%以上,平均亩虫口数量远超防治指标,其危害程度取决于当年的气候条件。近几年以来,我市9~10月降水较常年偏多,田间底墒充足,小麦播种后墒情良好,气候偏暖,都有利于地下害虫(蛴螬)在小麦秋苗期危害。
3.防治不力
由于地下害虫活动隐蔽,群众防治意识淡薄,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面积小,处理时用药量不足,导致地下害虫整体防治不力,呈逐年加重态势。
4.肥料使用不当
初孵幼虫多先取食土中腐植质,然后取食作物地下部分。近年来,我市主要以尿素、复合肥等作底肥或追肥,很少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加重了作物受害程度。
5.天敌减少
随着近年来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杀伤了大量地下害虫的天敌,如蟾蜍、青蛙、蜥蜴、鸟类等。
四、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1)土壤旋耕后进行镇压,减少土壤孔隙,恶化害虫生活条件。在蛴螬大量发生的地块,冬初翻耕土壤,直接消灭一部分蛴螬,同时将大量蛴螬暴露地表或浅土层中,使其被冻死、风干、天敌啄食。
(2)对作物秸秆等残体实施综合处理。一是发展规模养殖,用生物消化的方法处理一部分秸秆;二是发展秸秆燃烧发电,用燃烧的方式处理一部分秸秆。作物秸秆直接还田要控制还田数量,并且同时施用化学杀虫剂。
(3)除草。在整个生育期要及时除去地边、沟渠边和空荒地的杂草,减少地下害虫的中间寄主和产卵场所。
(4)施用腐熟有机肥。用秸秆和牲畜粪堆沤的肥料吸引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进入活动并产卵,如不腐熟,则其中含有的大量虫卵将被带到土壤中。因此,一定要施用经过高温腐熟的有机肥。
(5)适时灌水。土壤中的温湿度环境对地下害虫的生长和活动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试验证明,地下害虫最适的土壤湿度在15%~20%。当土壤含水量达到35%~40%时,则停止为害,潜入20 cm以下深土层中躲藏[4]。所以,应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情况下,通过浇水来控制地下害虫的为害。
2.物理防治
(1)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蛴螬成虫、金龟子、蝼蛄和小地老虎成虫都有很强的趋光性。在3、4月用黑光灯诱杀小地老虎的成虫,在夏秋季节用黑光灯诱杀金龟子和蝼蛄,都能显著降低虫口密度。
(2)糖醋液诱杀。金龟子、小地老虎对糖醋液有趋性,可在3月底用糖醋液诱杀。糖醋液的配制是白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9份、90%的敌百虫1份调匀,放在盆内。每1 hm2放30面盆,每盆2 L,盆高度为1.2 m,每天需要补充适量的醋。
(3)毒饵诱杀。小地老虎成虫和蝼蛄可用毒饵诱杀:先将麦麸或棉籽饼5 kg用文火炒香,再用40%乐果乳油10倍液拌潮,在无风闷热的傍晚撒施到菜园中进行诱杀,用量37.5 kg/hm2效果很好。
3.化学防治
(1)毒土法。用50%辛硫磷3.75 kg/hm2,加水37.5 kg/hm2,喷于375 kg/hm2的细土上拌匀成毒土,于播种时撒于播种沟,既杀虫又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2)药剂灌施。在害虫大量发生时(5月中旬)可随水灌施50%辛硫磷15 L/hm2。由于灌施用药量大,对蔬菜污染严重,所以不提倡用此法,但在繁种田可以适当利用。
(3)喷药防治。在蔬菜出苗期,用50%辛硫磷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幼苗根部土壤,间隔7 d连喷2次,以防治白天躲藏在浅土层中的小地老虎以及预防其他地下害虫的为害,确保全苗。
参考文献
[1] 陈啸寅,马成云.植物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陈祥.林业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03
[3] 耿继光.无公害农产品适用农药安全适用问答[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 陈祥.林业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