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担经是鲁西南地区的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刻影响着当地的祭祀活动,具有传承伏羲功德、祭祀祈福的價值。为了让当代大学生深刻理解担经这一民俗文化的功能与现实意义,笔者从该民俗文化活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特点、社会功能、文化传承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非物质文化的内涵以及非物质文化传承对当代文化发展的作用,以人文的视角感知担经,使这种传统的民俗活动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担经;传承与创新;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担经是鲁西南人民在庙会期间,根据当地习俗而形成的一种独有的民俗艺术形式,也是祭祖太昊伏羲、女蜗的地方性活动。被许多专家称为“真图腾”、原始“巫”文化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也有担经的一席之地。担经扎根于民间,演出的融资问题经常发生,这样不利于民俗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新一代的青年受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多对这一民俗缺乏兴趣,在这种现状下,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笔者希望通过对人文视域下鲁西南担经的传承与创新思考这一课题的研究,让大学生感受担经这一民俗艺术形式的魅力,提升他们主动了解并保护担经文化的意识,为地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担经与我国传统民俗艺术的对比研究
对生命的热爱,对先祖的敬畏,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对子嗣后裔的祈盼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个典型特征。比如太昊陵古庙会上的布艺创作、摊舞表演等,这些都体现了古往今来人类对新生命的关怀和爱护。担经这种以歌舞祭拜亡故的习俗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和过程,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死亡的美学认识和超然的审美态度。
摊舞是一种古老且独特的宗教戏剧表演艺术,在我国被称为是戏剧中的活化石。它的主要功能是祭祀祖先、敬拜神灵、祈福求运和娱神。摊舞作为民间活动的常用礼仪,其仪式十分隆重。它有独立的曲谱,唱词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舞戏的要领简单,情节易懂,肢体动作激烈,结尾有庄重似雕塑式的造型,模式化较明显。面具是摊舞的一个特色,它是用桃木和柳木雕刻而成的,面具的表面被彩锢涂绘。当演员表演时,他会在头上戴上一个具有不同寓意的面具,借助面具表现自身角色的心理活动,尽管外形浮夸张扬,但充满了神秘感。
担经和摊舞都属于原始舞蹈的类型,具有稚拙古朴的风格,承载着人民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两者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比如受传统审美意识的影响,古人喜欢使用简单、朴实且熟悉的东西,所以摊舞与担经相比,前者的制作材料较简陋。这两种舞蹈的差异性反映出古代祭祀舞蹈的发展与演变离不开时间作用下的文化积淀和地域性社会形态的变化。
二、担经的艺术特点分析
歌颂神灵功德和积德行善的经歌是担经表演的形式之一,最常见的是独唱、齐唱,只有少数经歌可以对唱。表演者在担经表演前要先上香拜神,双手举着黄香过头顶,在三次拜祭仪式后,将黄香插入香炉之中。集体跪拜时,通常唱两首或三首经歌,经歌的演唱更像是叙述故事或祈福。任何民俗艺术都会受到时代潮流的波及,其形式和作用不可能一成不变,但最值得庆幸的是担经的演唱形式和曲调仍然保持着最初的形态。
担经经歌追求以歌词内容与听众产生共鸣,先写歌词而后谱曲,用旋律展现歌词的魅力,因此,演唱者往往对声音和表演有着高要求和高标准。经歌在结构上讲究简单化,基本结构以五话七字为主,通常歌名就是经歌的句数;歌词的显著特点是口语化,词意直白,如《十二个月》中的歌词:二月里龙抬头,王三姐飘彩绣花楼,彩球单打人那个,薛平贵头上有玉球。经歌十分讲究押韵,甚至有些经歌是一韵到底。押韵不仅使经歌音色统一、旋律优美,而且唱起来朗朗上口、易学好记。如《十盼母》属于每句都押韵,“一盼我母进经堂,老母保俺寿限长,献清茶来点明香,俺给老母是亲娘;二盼我母永无灾,老母保俺吃长斋,吃长斋来有功德,自自在在坐莲台。”
经歌的歌词和歌名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部分经歌的歌名中包含数字,歌词内容中通常也有数字的痕迹,如《十二封信》《正月里正月正》;二是经歌的结尾处通常以敬神祈福的歌词结束,如“南无佛、佛莲生,念个真经给善家们听,念一个真经俺敬敬神圣”。这样更能借语寄情,使歌词内容更丰富,增加经歌的内在情感。
三、担经在当今时代社会功能的体现
传统的担经作为祭祀、娱神的舞蹈,具有祭祀、祈福、还愿的功能,参与担经的表演者为儿女和家人积累福分,向神灵表达自己最诚挚的敬意。在社会发展的影响下,担经的功能除了祈福、敬拜、还愿、积德修福之外,还具有强身健体、释放压力、共享生活资源的功能。
如今,参加担经活动者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老年人借助这种形式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加与外界的交流,年轻人则多为了强身健体,享受民俗文化带给他们的美好。比如,有的年轻人在参与担经的过程中抛却烦恼,与同伴沟通聊天,营造了友爱的氛围,承担起了传承与发展担经的重任。
担经这种传统的表演形式逐渐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它不仅承载着悠久的文化遗存,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担经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有利影响,同时他们也弘扬了担经文化。担经这种艺术形式使舞者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为周围人带来了欢乐。如今,担经在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中更新了舞蹈形式,比如把担经推向广场舞的行列,可见它已经成为当地民众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宣泄的途径,进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千百年来担经一直像史诗一样在鲁西南地区生生不息,它从来没有被历史所埋葬,始终随社会而发展变化着,并且见证着当地的变迁。担经的艺术魅力将永久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鲁西南人民。
四、担经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担经兴盛除了受当地老百姓的传承和保护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来宣传担经文化,深入贯彻落实建设文化名城,发展地方经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目标。鼓励有关部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攻克各类民间组织在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例如,政府可以投资打造担经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将现代人追求的原乡情怀寄托于担经民俗体验中,力图使鲁西南的风景区、历史区和人文区连成一线,成为“好客山东”特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在享受鲁菜、亲近自热之外还能欣赏担经民俗表演,置身其中,宛若回到过去的历史中。政府还可以为担经表演者搭建专门的戏楼或者中心广场,当地人民可以在其中进行艺术创作、演艺展示、组织创意秀等,将这一民俗文化沿着合理健康的轨迹发展下去。尽管社会环境不断变迁,人民的生活需求不断提高,担经的传承和发展处境艰难,但是政府和相关部门会为此做出不遗余力的扶持。
担经的传承与创新应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原则为基础。真正的民俗艺术在民间,属于大众文化,大众才是文化遗产的主体。在继承民俗艺术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内涵的发扬,融入生活和社会,在现代城市中焕发生机,让民俗文化“活”起来。
综上所述,担经作为鲁西南地区的典型地方性民俗文化,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了使担经这一民俗艺术形式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当代大学生应当主动提高保护民俗艺术的自觉性,使担经的传承具有社会公认的功能和现实意义,从而使担经健康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张鹭.周口民间经歌的传承与保护[J].文学教育(下),2012(02).
[2]李梦华.论鲁西南乡村“担经”与农村社会建设[J].农业考古,2012(01).
[3]肖宁.浅析鲁西南筝艺术的发展与艺术特色[J].都市家教月刊,2013(10).
【关键词】担经;传承与创新;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担经是鲁西南人民在庙会期间,根据当地习俗而形成的一种独有的民俗艺术形式,也是祭祖太昊伏羲、女蜗的地方性活动。被许多专家称为“真图腾”、原始“巫”文化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也有担经的一席之地。担经扎根于民间,演出的融资问题经常发生,这样不利于民俗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新一代的青年受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多对这一民俗缺乏兴趣,在这种现状下,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笔者希望通过对人文视域下鲁西南担经的传承与创新思考这一课题的研究,让大学生感受担经这一民俗艺术形式的魅力,提升他们主动了解并保护担经文化的意识,为地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担经与我国传统民俗艺术的对比研究
对生命的热爱,对先祖的敬畏,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对子嗣后裔的祈盼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个典型特征。比如太昊陵古庙会上的布艺创作、摊舞表演等,这些都体现了古往今来人类对新生命的关怀和爱护。担经这种以歌舞祭拜亡故的习俗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和过程,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死亡的美学认识和超然的审美态度。
摊舞是一种古老且独特的宗教戏剧表演艺术,在我国被称为是戏剧中的活化石。它的主要功能是祭祀祖先、敬拜神灵、祈福求运和娱神。摊舞作为民间活动的常用礼仪,其仪式十分隆重。它有独立的曲谱,唱词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舞戏的要领简单,情节易懂,肢体动作激烈,结尾有庄重似雕塑式的造型,模式化较明显。面具是摊舞的一个特色,它是用桃木和柳木雕刻而成的,面具的表面被彩锢涂绘。当演员表演时,他会在头上戴上一个具有不同寓意的面具,借助面具表现自身角色的心理活动,尽管外形浮夸张扬,但充满了神秘感。
担经和摊舞都属于原始舞蹈的类型,具有稚拙古朴的风格,承载着人民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两者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比如受传统审美意识的影响,古人喜欢使用简单、朴实且熟悉的东西,所以摊舞与担经相比,前者的制作材料较简陋。这两种舞蹈的差异性反映出古代祭祀舞蹈的发展与演变离不开时间作用下的文化积淀和地域性社会形态的变化。
二、担经的艺术特点分析
歌颂神灵功德和积德行善的经歌是担经表演的形式之一,最常见的是独唱、齐唱,只有少数经歌可以对唱。表演者在担经表演前要先上香拜神,双手举着黄香过头顶,在三次拜祭仪式后,将黄香插入香炉之中。集体跪拜时,通常唱两首或三首经歌,经歌的演唱更像是叙述故事或祈福。任何民俗艺术都会受到时代潮流的波及,其形式和作用不可能一成不变,但最值得庆幸的是担经的演唱形式和曲调仍然保持着最初的形态。
担经经歌追求以歌词内容与听众产生共鸣,先写歌词而后谱曲,用旋律展现歌词的魅力,因此,演唱者往往对声音和表演有着高要求和高标准。经歌在结构上讲究简单化,基本结构以五话七字为主,通常歌名就是经歌的句数;歌词的显著特点是口语化,词意直白,如《十二个月》中的歌词:二月里龙抬头,王三姐飘彩绣花楼,彩球单打人那个,薛平贵头上有玉球。经歌十分讲究押韵,甚至有些经歌是一韵到底。押韵不仅使经歌音色统一、旋律优美,而且唱起来朗朗上口、易学好记。如《十盼母》属于每句都押韵,“一盼我母进经堂,老母保俺寿限长,献清茶来点明香,俺给老母是亲娘;二盼我母永无灾,老母保俺吃长斋,吃长斋来有功德,自自在在坐莲台。”
经歌的歌词和歌名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部分经歌的歌名中包含数字,歌词内容中通常也有数字的痕迹,如《十二封信》《正月里正月正》;二是经歌的结尾处通常以敬神祈福的歌词结束,如“南无佛、佛莲生,念个真经给善家们听,念一个真经俺敬敬神圣”。这样更能借语寄情,使歌词内容更丰富,增加经歌的内在情感。
三、担经在当今时代社会功能的体现
传统的担经作为祭祀、娱神的舞蹈,具有祭祀、祈福、还愿的功能,参与担经的表演者为儿女和家人积累福分,向神灵表达自己最诚挚的敬意。在社会发展的影响下,担经的功能除了祈福、敬拜、还愿、积德修福之外,还具有强身健体、释放压力、共享生活资源的功能。
如今,参加担经活动者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老年人借助这种形式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加与外界的交流,年轻人则多为了强身健体,享受民俗文化带给他们的美好。比如,有的年轻人在参与担经的过程中抛却烦恼,与同伴沟通聊天,营造了友爱的氛围,承担起了传承与发展担经的重任。
担经这种传统的表演形式逐渐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它不仅承载着悠久的文化遗存,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担经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有利影响,同时他们也弘扬了担经文化。担经这种艺术形式使舞者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为周围人带来了欢乐。如今,担经在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中更新了舞蹈形式,比如把担经推向广场舞的行列,可见它已经成为当地民众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宣泄的途径,进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千百年来担经一直像史诗一样在鲁西南地区生生不息,它从来没有被历史所埋葬,始终随社会而发展变化着,并且见证着当地的变迁。担经的艺术魅力将永久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鲁西南人民。
四、担经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担经兴盛除了受当地老百姓的传承和保护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来宣传担经文化,深入贯彻落实建设文化名城,发展地方经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目标。鼓励有关部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攻克各类民间组织在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例如,政府可以投资打造担经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将现代人追求的原乡情怀寄托于担经民俗体验中,力图使鲁西南的风景区、历史区和人文区连成一线,成为“好客山东”特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在享受鲁菜、亲近自热之外还能欣赏担经民俗表演,置身其中,宛若回到过去的历史中。政府还可以为担经表演者搭建专门的戏楼或者中心广场,当地人民可以在其中进行艺术创作、演艺展示、组织创意秀等,将这一民俗文化沿着合理健康的轨迹发展下去。尽管社会环境不断变迁,人民的生活需求不断提高,担经的传承和发展处境艰难,但是政府和相关部门会为此做出不遗余力的扶持。
担经的传承与创新应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原则为基础。真正的民俗艺术在民间,属于大众文化,大众才是文化遗产的主体。在继承民俗艺术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内涵的发扬,融入生活和社会,在现代城市中焕发生机,让民俗文化“活”起来。
综上所述,担经作为鲁西南地区的典型地方性民俗文化,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了使担经这一民俗艺术形式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当代大学生应当主动提高保护民俗艺术的自觉性,使担经的传承具有社会公认的功能和现实意义,从而使担经健康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张鹭.周口民间经歌的传承与保护[J].文学教育(下),2012(02).
[2]李梦华.论鲁西南乡村“担经”与农村社会建设[J].农业考古,2012(01).
[3]肖宁.浅析鲁西南筝艺术的发展与艺术特色[J].都市家教月刊,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