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树需要温暖的阳光,需要和煦的春风,需要滋润的雨露。后进生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都在急切地等待充满生机的春天到来!作为教师,走近后进生、研究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笔者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理解、爱心、表扬、信任、环境”五要素,不断探索,循序渐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理解是转化工作的基础
初一学生本是天真无邪的,没有天生的坏学生,他们之所以染上种种坏习惯,变成后进生,总是有原因的。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方面:父母的溺爱、家庭的破裂、“小群体”的误导、生活的突变、学习目的不明等等。在具体教育转化的工作中,首先必须了解、理解他们,笔者总是把学生犯的错误看得很平常,从不大惊小怪,更没有动不动就训斥质问或处罚。如,找学生谈话时笔者采取的是理解学生的方法,以伙伴的口气对后进生说:“要是我,我也会像你那样做,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这样做对你有好处吗?”等等宽容的话语、温和的态度,让学生觉得“老师真理解我,我一定要替老师争气!”只有理解学生,站在朋友的角度去教育后进生,才能找到他们跟不上的真正原因。只有理解,才能赢得后进生的亲近;只有理解,才能带给后进生前进的动力。
二、爱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
教师的爱,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于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因而来不得半点虚伪造作。一般来说,每位教师都关心自己的学生,但真正要关爱后进生恐怕很难,因为后进生通常的表现是迟到、早退、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完不成、不讲卫生、课间打架闹事、考试成绩较差等。针对这些现象,笔者从不训斥学生,往往是以母亲般的心情找学生谈话,然后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平时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表现,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有目的地与学生交流,无论从语言、行动上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是在关心他。人都是有感情的,后进生也是如此,因此,“转化一名后进生比培养一名优等生价值更大”,只有爱之深,才能盼之切。
三、表扬是转化工作的突破口
后进生往往存在自卑和被别人瞧不起的心理,要促使他们转化,首先要选好突破口,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笔者班上有一名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上课不专心听讲、不交作业、爱打架、爱告状,每一件坏事都少不了他,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的确无处不坏。在一次“找缺点”的作文课上,全班学生都列举这名学生“爱告状”,于是笔者以“爱告状”为突破口,指出“爱告状,说明他善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同学一定很聪明。告人状,说明他知道那种行为不对,有是非判断能力。”笔者这样的分析和对他的肯定,打消了他觉得一切都不如别人的消极情绪。从此,他变得更加听话,各方面转变很大。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只要我们抓住他们的个性特点,把握契机,多表扬、多鼓励,从正面引导教育,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就能让他们以长克短,发生转化。
四、信任是转化工作的催化剂
有的学生成为后进生,其客观原因是缺乏自信心。作为教师,不能只靠讲大道理说服教育,还必须了解情况,要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身体等各方面情况,同情他们的痛苦与不幸。例如,本班有一名学生,活泼好动,但他脑子里装的全是恶作剧,专替别人“打抱不平”。笔者每次找他谈话,他都以最好的态度向笔者承诺,但总是过不了多久又犯了。一次竞选班干部时,笔者事先与他沟通,鼓励他只要有自信心,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干部,在竞选时他站起来承诺:“我相信自己能行,会干好生活委员的工作,请大家相信我。”他当上了班干部,让恶作剧变成了关心同学的好事。又如,一个爱迟到的学生,笔者让他管钥匙,他做到了善始善终;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笔者给予适当的帮助,他变得更加活泼好学……自信是每个人走向成功的原动力,作为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自信,转变自我。
五、环境是做好转化工作的保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可以教育人,改变人,这是十分浅显的道理。“孟母三迁”就是为了“优化”教子的环境。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一个温暖、和谐、上进的班集体氛围,可以激发后进生热爱集体的品质。笔者十分注重班级文化,例如,在窗台上摆几盆鲜花、开辟丰富多彩的学习天地、出生动有趣的墙报、张贴严而又活的班级公约等,这样既美化了学习环境,又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有了这样的集体,就是顽石也会被熔化,何况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初一学生?因此,良好的环境为转化后进生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总之,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任何调皮和捣蛋的学生都是能转化的。正如苏霍姆林斯说过的“每一个学生就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来。”
一、理解是转化工作的基础
初一学生本是天真无邪的,没有天生的坏学生,他们之所以染上种种坏习惯,变成后进生,总是有原因的。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方面:父母的溺爱、家庭的破裂、“小群体”的误导、生活的突变、学习目的不明等等。在具体教育转化的工作中,首先必须了解、理解他们,笔者总是把学生犯的错误看得很平常,从不大惊小怪,更没有动不动就训斥质问或处罚。如,找学生谈话时笔者采取的是理解学生的方法,以伙伴的口气对后进生说:“要是我,我也会像你那样做,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这样做对你有好处吗?”等等宽容的话语、温和的态度,让学生觉得“老师真理解我,我一定要替老师争气!”只有理解学生,站在朋友的角度去教育后进生,才能找到他们跟不上的真正原因。只有理解,才能赢得后进生的亲近;只有理解,才能带给后进生前进的动力。
二、爱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
教师的爱,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于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因而来不得半点虚伪造作。一般来说,每位教师都关心自己的学生,但真正要关爱后进生恐怕很难,因为后进生通常的表现是迟到、早退、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完不成、不讲卫生、课间打架闹事、考试成绩较差等。针对这些现象,笔者从不训斥学生,往往是以母亲般的心情找学生谈话,然后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平时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表现,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有目的地与学生交流,无论从语言、行动上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是在关心他。人都是有感情的,后进生也是如此,因此,“转化一名后进生比培养一名优等生价值更大”,只有爱之深,才能盼之切。
三、表扬是转化工作的突破口
后进生往往存在自卑和被别人瞧不起的心理,要促使他们转化,首先要选好突破口,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笔者班上有一名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上课不专心听讲、不交作业、爱打架、爱告状,每一件坏事都少不了他,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的确无处不坏。在一次“找缺点”的作文课上,全班学生都列举这名学生“爱告状”,于是笔者以“爱告状”为突破口,指出“爱告状,说明他善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同学一定很聪明。告人状,说明他知道那种行为不对,有是非判断能力。”笔者这样的分析和对他的肯定,打消了他觉得一切都不如别人的消极情绪。从此,他变得更加听话,各方面转变很大。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只要我们抓住他们的个性特点,把握契机,多表扬、多鼓励,从正面引导教育,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就能让他们以长克短,发生转化。
四、信任是转化工作的催化剂
有的学生成为后进生,其客观原因是缺乏自信心。作为教师,不能只靠讲大道理说服教育,还必须了解情况,要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身体等各方面情况,同情他们的痛苦与不幸。例如,本班有一名学生,活泼好动,但他脑子里装的全是恶作剧,专替别人“打抱不平”。笔者每次找他谈话,他都以最好的态度向笔者承诺,但总是过不了多久又犯了。一次竞选班干部时,笔者事先与他沟通,鼓励他只要有自信心,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干部,在竞选时他站起来承诺:“我相信自己能行,会干好生活委员的工作,请大家相信我。”他当上了班干部,让恶作剧变成了关心同学的好事。又如,一个爱迟到的学生,笔者让他管钥匙,他做到了善始善终;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笔者给予适当的帮助,他变得更加活泼好学……自信是每个人走向成功的原动力,作为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自信,转变自我。
五、环境是做好转化工作的保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可以教育人,改变人,这是十分浅显的道理。“孟母三迁”就是为了“优化”教子的环境。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一个温暖、和谐、上进的班集体氛围,可以激发后进生热爱集体的品质。笔者十分注重班级文化,例如,在窗台上摆几盆鲜花、开辟丰富多彩的学习天地、出生动有趣的墙报、张贴严而又活的班级公约等,这样既美化了学习环境,又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有了这样的集体,就是顽石也会被熔化,何况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初一学生?因此,良好的环境为转化后进生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总之,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任何调皮和捣蛋的学生都是能转化的。正如苏霍姆林斯说过的“每一个学生就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