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校笺见笃实,诗画融通出新裁--吴企明教授访谈录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企明,1933年生,江苏吴县人。1960年从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苏州大学任教,现为该校教授。长期从事唐诗宋词、题画诗、诗画关系研究,主要著作有《唐音质疑录》《王建〈宫词〉研究五稿》《诗画融通论》《唐诗与绘画艺术》,并有《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辛弃疾词校笺》《刘辰翁词校注》《唐朝名画录校注》以及《恽寿平全集》《中国历代题画诗》(与杨旭辉、史创新合著)等古籍整理著作,参与《全唐五代诗》《中华大典?隋唐五代文学分典》《唐才子传校笺》等的编修工作。其中,《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获2012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悍寿平全集》获2015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刘辰翁词校注》获2015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二等奖,《唐朝名画录校注》获2016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特等奖,《辛弃疾词校笺》《历代题画绝句评鉴》分获2018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二等奖、普及读物奖。本刊特委托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戴一菲博士采访吴教授,现整理出这篇访谈录,以飨读者。
其他文献
去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今年是新中国七十年华诞。中国艺术研究院最重要的刊物《文艺研究》迎来创刊四十周年,回顾并进一步探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艺理论建设成就的活动,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展开,如同在隆起的群山的胸襟上,献一朵不败的花儿,意义鲜亮和馨香。
各位学界朋友、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文艺研究》迎来了创刊四十周年。我代表文化和旅游部,向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文艺研究杂志社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四十年来为我国文艺理论研究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几代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本文基于一份来自中国的长跨期微观非血亲父子(女)配对数据,在剧除基因遗传影响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政府公共服务政策对个体代际职业流动的影响。为了弱化家户选择能力上的内生性,我们侧重从政府公共设施布局的角度来刻画公共服务机会。研究结果表明:(1)覆盖有学校、医疗卫生及公共设施等公共品的社区中,子女在代际间职业向上流动上具有显著优势;(2)在考虑居民主动选择政策及估计方法等进一步检验中,结论保持稳健;(3)平均而言,享受着更好的公共服务机会的居民,在受教育年限上显著地高于其他条件相同的非公共政策恩惠地区居民,这最
《降临》是一部奇异科幻电影,它的文本重心放在地球人与外星人相遇时的语言理解问题上,语言学理论成为其结构支架。它把语言与未来认知结合在一起,这就赋予其日常语言所不具备的预知未来功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未来语言学。科幻故事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判断形式,它不是日常判断,而是在叙事中建立镜像式判断。在判断形式上,它既包含了日常判断形式,又包含了故事叙事的镜像内核。这一故事判断正是叙事的审美内涵。科幻叙事展现了文学审美的基本维度。
城市并非由混凝土、玻璃和砖块组成,而是由居住其中的身体、习惯和居民的运动构成。日常的行为实践带着它们的运动创造了城市空间的私密行程,并围绕这些行程的探寻和展演重绘了城市的地图。2016年上海双年展的"51人项目"以一种展演实践重新定义了城市与艺术和日常的关联。这一系列作品几乎无意识地创造出一种"行走-记忆-考古"的征象,让表演与日常不可界定,从而在展场和街道之间创造新的领地。这些看似透明、散漫的日常实践例证,试图越过规划性的、确定情景中的政治意图,在"都市加速"中保有一种对乡愁的审慎追踪。它们
厦门之于鲁迅并非只是中转站和消沉期,而是他从思想革命者转向国民革命同路人的最终完成阶段。鲁迅最初到厦门时情绪低落,但因北伐胜利而政治热情高涨,并表现出强烈的"党同伐异"倾向,一方面认同广州政府和国民党左派,另一方面则将同属新文化阵营的顾颉刚斥为反动的研究系,甚至在女师学潮和厦大学潮上表现出了悖论态度。总体来看,厦门鲁迅的"党同伐异"是一个从朋党到政党、从文化到政治的革命强化阶段,由此"暴力的批判"开始变成"批判的暴力",导致鲁迅后来转向了"横站"的新知识分子革命伦理。
陈寅恪与朱自清之间的学术互动,是现代学术史上鲜为人知而又耐人寻味的生动案例,集中体现于《韩愈与唐代小说》一文从退稿到刊用长达十余年的曲折历程之中。陈寅恪的撰述宗旨,不止于文学史考证,而是以西学之道,还治西化迷思,为韩愈古文及其儒道正名,以述学姿态回应时代思潮,参与文化重建。朱自清对陈文态度的变化,与他调和新旧的思想趋向密不可分。在渐行渐近的道路上,陈、朱更加注重揭示传统相对于现代的种种价值,将学术理念落实为话语实践,这在中国学术现代转型历程中颇具典范意义。
从写作时间和动机入手考察《朝花夕拾》,可以认为这部作品是鲁迅在《野草》之后,用另一种方式对自我生命、心灵的再审视与再体认。《朝花夕拾》前半部所凸显的"乐趣"问题和后半部所关注的"受辱"话题,共同揭示了鲁迅在回眸过往生命时,对身受的诸种精神之伤的凝视。由于发现已经写出的10篇环环相扣的文章与《〈呐喊〉自序》形成了潜在的接续关系,鲁迅放弃了《朝花夕拾》原计划中的第11篇。这反映出,既与《野草》相映又与《呐喊》相连是《朝花夕拾》的总体特征。在旧事中发现并建构意义来解释当下,是"旧事重提"的内在动力,
《狂人日记》与现代中国的青春想象既有紧密关联,又存在深刻差异。狂人借助"第二次觉醒",将主体位置从此前的凌驾状态向下位移到现实境遇中,滤去疯狂、焦虑、优越感等消极情绪,"精神界之战士"实现战斗实践的常态化。狂人的两次觉醒与主体位置的移动,置放到古今思想资源中对照,具有青年成长的原型意味。狂人对"浪漫主义自我"的超克,是鲁迅站在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处,为现代中国的青年文化、青春想象提供的重要启示。
元杂剧的演述方式在戏剧范畴里的特异形态,并非是由其角色扮演方式决定的,而是缘于曲词叙事与角色扮演的配合方式,与当时的"扮词话"同样表现为以角色扮演作为曲词讲唱的配合方式,故可称之为"扮乐府"(元人统称散曲、剧曲为乐府)。它属于宋元伎艺"依相叙事"演进形态的一种,从扮演伎艺来看,是角色扮演借用散曲艺术成就的结果;从曲词叙事来看,则是散曲唱演方式置于角色扮演中的呈现形态。在元杂剧发展的早期,角色扮演还只是一种伎艺表述方式,尚未落实到书面文本,还未成为剧本编写的表述方式和体例规范;而曲词编写已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