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城市森林生态学概念,通过分析中国主要大城市建立各自特色的城市森林生态圈归纳出四点在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以南宁市为例,说明如何指定和实施城市森林生态圈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关键词:城市森林;生态圈;注意问题;南宁市
【分类号】:C912.81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和环境的世纪,更是城市林业发展的大好时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森林建设方兴未艾,各地在建设城市森林的目的、目标、结构、功能等方面各显特色,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合肥、长沙、扬州等十几座大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和规划,以城市为中心建设环城绿带和放射状公路绿色走廊,形成森林包围城市之势,充分体现了重视城郊森林建设的主导思想[1]。把“森林引入城市,将城市建立在森林中”己成为人类的迫切需要[2]。通过建设城郊森林生态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培育和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是现代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标志,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本保证和迫切需要,是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研究的重点之一[3]。
1. 城市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是把森林看作一个生物群落,研究构成这个群落的各种树木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和它们所在的外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4]。城市森林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城市森林生态学基本原理有:
1.1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最小限制因子原理;耐受性原理。
1.2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生态位原理;生物多样性促使群落稳定性原理。
1.3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生态演替原理;生态平衡原理;
1.4 城市森林规划与经营:遵循园林艺术、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景观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整体性和系统性原理。
2. 城市森林生态圈建立应注意的问题
2.1 生态效益最大化
提倡“环城林带”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城市生态建设设计理念,从注重景观到注重生态功能的转变;突破城市建成区范围,实现城郊一体化布局,且此建设模式将成为主流;追求城市森林布局与结构的自然化,实现城市与城郊森林的完美融合;城郊森林植被结构复杂化,层次化,自然化,管理模式分类化(商品林、公益林等);注重林网和水网一体化。使城郊的涵养水源效益、保持水土效益、固碳制氧效益、净化空气效益、增强森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保护和培育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优化河流生态系统等生态效益最大化。
2.2 景观效益最大化
提倡“生态园林模式”。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追求景观质量的同时更加强调生态理论,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城市森林构建,使城市景观效益达到最大化。
2.3 经济效益最大化
提倡“生态经济模式”。利用城郊森林生态圈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园)等循环经济将是实现城郊生态发展的产业生态化、环境生态化的重要手段;利用近郊农田,改变产业结构,如种植经济果木林等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城郊旅游产业结构多样化,林业生产要素实现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良性循环,进而推进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
2.4 社会效益最大化
提倡“生态文明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塑造城市文脉,升华民族城市森林文化,强调城市生态个性化发展都将成为城市生态设计的灵魂。拓宽公众参与城市林业建设的渠道,促使社会效益最大化。
3. 城市森林生态圈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以南宁市为例
3.1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市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园林理论、森林美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南宁森林城市总体规划》为政策依据,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建设宗旨,以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城市人居环境,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执行森林的分类经营为基础,以现代林业科技为依托,以营造防护林和风景林工程为重点,以大环境绿化、大范围营造为主要建设内容,且人工植树造林、低效林抚育改造、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达到充分发挥森林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减灾防灾、生态安全等方面的能够作用,以突出森林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构建南宁环城森林生态系统屏障。
3.2 建设目标
3.2.1 通过科学的构建,合理配置不同的绿化造林模式和绿化改造模式,营造以阔叶林为主的混交林,改变生态圈区现状由尾叶按、马尾松等纯林占大比例现象,使植物多样性趋于丰富,森林群落结构趋于合理,森林质量和防护效能逐步提高,有效地完善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目标。
3.2.2 通过对建设区的营建技术探讨,营造“近自然”森林群落,为南宁市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及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改善城市景观效果,培育和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增强对水土流失、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提供基础条件,达到宜居环境,生态环境、景观效果显著改善的目标。
3.2.3 通过生态圈的建设与南宁市城市大环境绿化与城市公园、居住区、单位庭院和城市道路绿化有机结合,建成“点、线、面”相结合、即城市林网化。最终达到提高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2.4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绿城—南宁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将南宁市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并在东南亚一带具有国际影响的“森林型生态城市”,提供坚实的外围生态基础,必须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和结构完整、生态功能完备、景观效果良好、综合效益显著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屏障,以期把南宁市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核心区域以及为广西“首善之区”南宁市提供良好生态支持。
参考文献:
[1] 彭蓉,郭美锋,王辉.浅谈城市生态圈建设[J].山东林业科技,2005(l):69-70.
[2] 张鼎华.城市林业[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 王雁,彭镇华,王成.21世纪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的趋势[J].林业科学研究,2003,16(6): 748-753.
[4] 何兴元,金莹杉,朱文泉,等.城市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02, 13(12):1679-1683.
关键词:城市森林;生态圈;注意问题;南宁市
【分类号】:C912.81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和环境的世纪,更是城市林业发展的大好时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森林建设方兴未艾,各地在建设城市森林的目的、目标、结构、功能等方面各显特色,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合肥、长沙、扬州等十几座大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和规划,以城市为中心建设环城绿带和放射状公路绿色走廊,形成森林包围城市之势,充分体现了重视城郊森林建设的主导思想[1]。把“森林引入城市,将城市建立在森林中”己成为人类的迫切需要[2]。通过建设城郊森林生态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培育和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是现代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标志,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本保证和迫切需要,是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研究的重点之一[3]。
1. 城市森林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是把森林看作一个生物群落,研究构成这个群落的各种树木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和它们所在的外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4]。城市森林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城市森林生态学基本原理有:
1.1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最小限制因子原理;耐受性原理。
1.2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生态位原理;生物多样性促使群落稳定性原理。
1.3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生态演替原理;生态平衡原理;
1.4 城市森林规划与经营:遵循园林艺术、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景观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整体性和系统性原理。
2. 城市森林生态圈建立应注意的问题
2.1 生态效益最大化
提倡“环城林带”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城市生态建设设计理念,从注重景观到注重生态功能的转变;突破城市建成区范围,实现城郊一体化布局,且此建设模式将成为主流;追求城市森林布局与结构的自然化,实现城市与城郊森林的完美融合;城郊森林植被结构复杂化,层次化,自然化,管理模式分类化(商品林、公益林等);注重林网和水网一体化。使城郊的涵养水源效益、保持水土效益、固碳制氧效益、净化空气效益、增强森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保护和培育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优化河流生态系统等生态效益最大化。
2.2 景观效益最大化
提倡“生态园林模式”。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追求景观质量的同时更加强调生态理论,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城市森林构建,使城市景观效益达到最大化。
2.3 经济效益最大化
提倡“生态经济模式”。利用城郊森林生态圈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园)等循环经济将是实现城郊生态发展的产业生态化、环境生态化的重要手段;利用近郊农田,改变产业结构,如种植经济果木林等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城郊旅游产业结构多样化,林业生产要素实现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良性循环,进而推进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
2.4 社会效益最大化
提倡“生态文明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塑造城市文脉,升华民族城市森林文化,强调城市生态个性化发展都将成为城市生态设计的灵魂。拓宽公众参与城市林业建设的渠道,促使社会效益最大化。
3. 城市森林生态圈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以南宁市为例
3.1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市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园林理论、森林美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南宁森林城市总体规划》为政策依据,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建设宗旨,以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城市人居环境,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执行森林的分类经营为基础,以现代林业科技为依托,以营造防护林和风景林工程为重点,以大环境绿化、大范围营造为主要建设内容,且人工植树造林、低效林抚育改造、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达到充分发挥森林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减灾防灾、生态安全等方面的能够作用,以突出森林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构建南宁环城森林生态系统屏障。
3.2 建设目标
3.2.1 通过科学的构建,合理配置不同的绿化造林模式和绿化改造模式,营造以阔叶林为主的混交林,改变生态圈区现状由尾叶按、马尾松等纯林占大比例现象,使植物多样性趋于丰富,森林群落结构趋于合理,森林质量和防护效能逐步提高,有效地完善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目标。
3.2.2 通过对建设区的营建技术探讨,营造“近自然”森林群落,为南宁市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及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改善城市景观效果,培育和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增强对水土流失、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提供基础条件,达到宜居环境,生态环境、景观效果显著改善的目标。
3.2.3 通过生态圈的建设与南宁市城市大环境绿化与城市公园、居住区、单位庭院和城市道路绿化有机结合,建成“点、线、面”相结合、即城市林网化。最终达到提高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2.4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绿城—南宁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将南宁市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并在东南亚一带具有国际影响的“森林型生态城市”,提供坚实的外围生态基础,必须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和结构完整、生态功能完备、景观效果良好、综合效益显著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屏障,以期把南宁市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核心区域以及为广西“首善之区”南宁市提供良好生态支持。
参考文献:
[1] 彭蓉,郭美锋,王辉.浅谈城市生态圈建设[J].山东林业科技,2005(l):69-70.
[2] 张鼎华.城市林业[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 王雁,彭镇华,王成.21世纪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的趋势[J].林业科学研究,2003,16(6): 748-753.
[4] 何兴元,金莹杉,朱文泉,等.城市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02, 13(12):1679-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