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高中课改中,修订后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科育人价值的角度,凝练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学科核心素养。传统文言经典篇目在教材中所占比例较大,但对于教材的深入利用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如果能科学地确定教学拓展的方向,挖掘教材,就有可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获得思维的发展。围绕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拓展。
一、文化知识的拓展积累
文言经典中包含了许多古代文化方面的知识,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有适当拓展,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同时,这些文化常识也往往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学习课本文言文的时候要对相关知识进行解读积累。
人教版必修一《张衡传》一文短小精悍,与古代文化常识有关的内容却很多。文章第一段“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以孝立身,任用官员要求廉正,因此,察举孝廉就成为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察举孝廉原为两个科目,汉武帝时期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然而终两汉之世,孝廉往往连称而混同于一科。被举者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儒经的儒生,被举后,没有官职者授以官职,原为小官者升为大官。“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举孝廉,除郎中”“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两句就是课本知识的运用。再如《张衡传》中“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翻译为现代汉语意思是“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下车”课本的注解指官吏初到任。《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於蓟。”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为“下车”,与“下车”同义的还有“下车伊始”。由此可以延伸出和“下车”相反的“悬车”,“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居家,悬车不用。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中“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就出现了这个知识点。
传统文言经典中的一个词可能隐含大量的古代文化知识,教师在对这些包含有丰富信息量的词语进行解读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既紧扣考点,也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逻辑思维的训练
高中文言经典教材,大多文质兼美,隽永含蓄,是提高语言素养甚至训练思维的凭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学习“以学生获得受益,練成读作上熟练技能为要”。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密不可分,有别于简单的动作技能训练,语言训练主要是一种心智技能的训练,对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其中烛之武语言中严密的逻辑思维与超人才干让人叹服。首先,烛之武见到秦穆公之后的第一句话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句话看似平常,却表现了一种示弱求和的态度,消除了秦人的戒备心理,秦晋围郑,敌对双方剑拔弩张的压迫气氛一扫而光。接着,烛之武让自己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反复陈述“秦晋围郑”对秦国的利害得失。先分析亡郑存郑对秦的利害。“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句话明白指出亡郑对秦无益,因为“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从地理位置看,郑国在东,晋国在中,秦国在西,周在南,秦须南越周或中越晋才能拥有郑国,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亡郑秦虽无所失,但晋得郑后,疆土拓宽了,相对的,秦国便小弱了。然后,烛之武从秦晋关系上谈了郑国存亡的利害。晋约秦攻郑,虽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前者只不过是借口,后者才是实质,晋国是想通过此次行动,为取得霸主地位创造条件。烛之武明白秦穆公同样有称霸中原的野心,所以秦晋的军事联盟并不稳固,着眼于这一点,烛之武先回顾历史,接着又预示末来,烛之武立足天下争霸的现实,指出晋若欲称霸,那么亡郑后势必继续扩张,那时作为晋紧邻的秦能不是晋的目标吗?最后秦师撤退。
通过烛之武的言语,我们不难看出,他紧紧围绕郑国存亡这一中心议题,通过正反两面的对比、现实与假设的对立、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变化,陈述利害,事实清楚而不含混,方向明确而无疑问。正是这种缜密的思维、诚恳的态度,打动了秦穆公,终于使郑国转危为安。分析文言教材中的逻辑思维,也是应该拓展的方向。
三、思辨能力的培养
阅读时对作品存疑是鲁迅先生倡导的“拿来主义”的方法,是一种“站着读书”而不是“跪着读书”的姿态。批判性思维具有分析性、独立性和反思性的特征,它是一种主动的、独立的不受情境暗示的、具有建设性的思考活动,是思维之再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批判思维的培养,本质上就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经典文言文,对于蔺相如,常见的评价是“公忠体国”与“智勇双全”。其实蔺相如也是汲汲于功名的人,这是一次学生的玩笑“蔺相如不是在玩弄秦王吗”使我重新思考得出的结论。当时,在我的鼓励下,学生说出了他的看法:秦国乃虎狼之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用十五座城池来换一个“和氏璧”,一定不可能,蔺相如在出使之前该明白。作为赵国的使者,蔺相如的任务是减少秦国的敌意,但他却不断地撩拨秦王,秦王按照他的要求“斋五日”,以隆重的仪式来接受和氏璧,他却提前把宝物偷偷送回国了。这不是在戏弄秦王吗?
其实,我也见过古人对蔺相如的异议只是并未深究。宋代杨时的《蔺相如论》、宋代司马光的《廉颇论》、明代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他们对蔺相如都有微词。比较司马迁、司马光等人的观点,会发现他们的立足点有差别。司马迁赞美蔺相如,更多的是站在蔺相如自我实现的角度;而司马光等人对蔺相如的贬低,则更多的是站在国家和集团利益的角度。笔者推测,司马光身处宋朝,强敌环伺;而且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儒学之士,且高官显贵,忠君报国意识浓厚,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立场和司马迁不同。他们的指责不无道理,却忽视了蔺相如的个人实现的动机。相较之下,司马迁的评价更合乎历史情境,也更加客观。如果确认蔺相如是个追求功名的战国士子,那么,其言行的矛盾之处或能得到一些合理的解释:出使,当然是为了赵国的利益,但同时也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登上政治舞台;他需要冒险,不冒险,此生无望;他敢冒险,因为他有胆识,他看到了秦赵之间短时间内不会作战,这给他展示自己的外交才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空间。承认蔺相如“汲汲于功名”,也无损于蔺相如的“公忠体国”的美好形象。他一诺千金,以生命来实践自己许下的诺言,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可见,蔺相如也是个有智谋有情义的人。以此为基点,再去读原文,事实、逻辑和情理基本达成一致了。合理化,这才是思辨的目的,才是批判性思维追求的目标。
上述三个拓展文言教材的方向,兼顾了学生文言知识的获得与思维的发展。通过科学拓展教材利用的方向,使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思维训练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作者通联:广东江门市棠下中学。
一、文化知识的拓展积累
文言经典中包含了许多古代文化方面的知识,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有适当拓展,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同时,这些文化常识也往往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学习课本文言文的时候要对相关知识进行解读积累。
人教版必修一《张衡传》一文短小精悍,与古代文化常识有关的内容却很多。文章第一段“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以孝立身,任用官员要求廉正,因此,察举孝廉就成为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察举孝廉原为两个科目,汉武帝时期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然而终两汉之世,孝廉往往连称而混同于一科。被举者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儒经的儒生,被举后,没有官职者授以官职,原为小官者升为大官。“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举孝廉,除郎中”“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两句就是课本知识的运用。再如《张衡传》中“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翻译为现代汉语意思是“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下车”课本的注解指官吏初到任。《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於蓟。”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为“下车”,与“下车”同义的还有“下车伊始”。由此可以延伸出和“下车”相反的“悬车”,“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居家,悬车不用。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中“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就出现了这个知识点。
传统文言经典中的一个词可能隐含大量的古代文化知识,教师在对这些包含有丰富信息量的词语进行解读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既紧扣考点,也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逻辑思维的训练
高中文言经典教材,大多文质兼美,隽永含蓄,是提高语言素养甚至训练思维的凭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学习“以学生获得受益,練成读作上熟练技能为要”。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密不可分,有别于简单的动作技能训练,语言训练主要是一种心智技能的训练,对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其中烛之武语言中严密的逻辑思维与超人才干让人叹服。首先,烛之武见到秦穆公之后的第一句话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句话看似平常,却表现了一种示弱求和的态度,消除了秦人的戒备心理,秦晋围郑,敌对双方剑拔弩张的压迫气氛一扫而光。接着,烛之武让自己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反复陈述“秦晋围郑”对秦国的利害得失。先分析亡郑存郑对秦的利害。“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句话明白指出亡郑对秦无益,因为“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从地理位置看,郑国在东,晋国在中,秦国在西,周在南,秦须南越周或中越晋才能拥有郑国,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亡郑秦虽无所失,但晋得郑后,疆土拓宽了,相对的,秦国便小弱了。然后,烛之武从秦晋关系上谈了郑国存亡的利害。晋约秦攻郑,虽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前者只不过是借口,后者才是实质,晋国是想通过此次行动,为取得霸主地位创造条件。烛之武明白秦穆公同样有称霸中原的野心,所以秦晋的军事联盟并不稳固,着眼于这一点,烛之武先回顾历史,接着又预示末来,烛之武立足天下争霸的现实,指出晋若欲称霸,那么亡郑后势必继续扩张,那时作为晋紧邻的秦能不是晋的目标吗?最后秦师撤退。
通过烛之武的言语,我们不难看出,他紧紧围绕郑国存亡这一中心议题,通过正反两面的对比、现实与假设的对立、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变化,陈述利害,事实清楚而不含混,方向明确而无疑问。正是这种缜密的思维、诚恳的态度,打动了秦穆公,终于使郑国转危为安。分析文言教材中的逻辑思维,也是应该拓展的方向。
三、思辨能力的培养
阅读时对作品存疑是鲁迅先生倡导的“拿来主义”的方法,是一种“站着读书”而不是“跪着读书”的姿态。批判性思维具有分析性、独立性和反思性的特征,它是一种主动的、独立的不受情境暗示的、具有建设性的思考活动,是思维之再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批判思维的培养,本质上就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经典文言文,对于蔺相如,常见的评价是“公忠体国”与“智勇双全”。其实蔺相如也是汲汲于功名的人,这是一次学生的玩笑“蔺相如不是在玩弄秦王吗”使我重新思考得出的结论。当时,在我的鼓励下,学生说出了他的看法:秦国乃虎狼之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用十五座城池来换一个“和氏璧”,一定不可能,蔺相如在出使之前该明白。作为赵国的使者,蔺相如的任务是减少秦国的敌意,但他却不断地撩拨秦王,秦王按照他的要求“斋五日”,以隆重的仪式来接受和氏璧,他却提前把宝物偷偷送回国了。这不是在戏弄秦王吗?
其实,我也见过古人对蔺相如的异议只是并未深究。宋代杨时的《蔺相如论》、宋代司马光的《廉颇论》、明代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他们对蔺相如都有微词。比较司马迁、司马光等人的观点,会发现他们的立足点有差别。司马迁赞美蔺相如,更多的是站在蔺相如自我实现的角度;而司马光等人对蔺相如的贬低,则更多的是站在国家和集团利益的角度。笔者推测,司马光身处宋朝,强敌环伺;而且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儒学之士,且高官显贵,忠君报国意识浓厚,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立场和司马迁不同。他们的指责不无道理,却忽视了蔺相如的个人实现的动机。相较之下,司马迁的评价更合乎历史情境,也更加客观。如果确认蔺相如是个追求功名的战国士子,那么,其言行的矛盾之处或能得到一些合理的解释:出使,当然是为了赵国的利益,但同时也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登上政治舞台;他需要冒险,不冒险,此生无望;他敢冒险,因为他有胆识,他看到了秦赵之间短时间内不会作战,这给他展示自己的外交才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空间。承认蔺相如“汲汲于功名”,也无损于蔺相如的“公忠体国”的美好形象。他一诺千金,以生命来实践自己许下的诺言,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可见,蔺相如也是个有智谋有情义的人。以此为基点,再去读原文,事实、逻辑和情理基本达成一致了。合理化,这才是思辨的目的,才是批判性思维追求的目标。
上述三个拓展文言教材的方向,兼顾了学生文言知识的获得与思维的发展。通过科学拓展教材利用的方向,使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思维训练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作者通联:广东江门市棠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