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源远流长,如一棵古老的大树,根深叶茂,本固枝荣,使亿万华夏儿女,得以承荫其下,永享福泽。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历史悠久的灿烂文明,正是因为她是有生命的,她是一棵树,一直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不断吸收营养,适应环境,自我生长。中医,就是中华文化这棵千年古树上一枝千年虬枝。她因中华文化而生,吮吸着中华文化之养分而长,千百年来,她的浓荫庇佑着炎黄子孙,给他们以健康的体魄、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智慧的哲学思想。虽然,近百年来,这虬枝曾被刀砍、虫食、火烧,但只要中华文化的根还在,中医的枝与中华文化的主干还紧密相连,中医就不会死。随着国家对中华文化的复兴越来越重视,中医一定会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机。
中医的基本理论是祖辈们经过漫长的生存实践,在与疾病的斗争中不断总结出来的规律。在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先人们不断汲取当时社会的哲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开始,中医有了文字的传承。从《难经》《神农本草经》到《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等,历代医家努力学习继承、探索实践、发展整理,代代传承,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理所应当要由我们继续传承给后人,将中医发扬光大是我辈中医人的责任与使命。
中医理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传承中医理论首先就必须传承中医文化中所蕴含的震古烁今的中华文化理念。
《道德经》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守住了源头才能生生不息、永生不灭。中医文化的内涵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的。无论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还是具体理法技艺,甚至生活起居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源头。中医学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已深深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因此,中医学的传承也应该建立在中华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对文化本源和精华思想的复归、守护和传承必将成为中医文化传承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果说中华文化是最兼容并蓄的文化,是“和”的文化,那么,中医就是“致中和”的医学,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正是古人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中医正是在这种理念中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医学的。中医文化的传承绝不仅仅是医理医术,更重要的传承应该是医德。药王孙思邈所著《大医精诚》被誉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他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
他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行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大医精诚”可谓对医者仁心仁术的最好诠释。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应该一生都在学习,向经典学习、向恩师学习、向疾病学习。同时,医者父母心,对病人要有一颗如病人父母一般的仁爱之心。只有拥有了精湛的医术、诚挚的德行、仁慈的心与“和”的境界,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医。传承中医文化就是要引千道清泉汇医者仁术,开万吨富矿铸医者慈心。
传承中医文化就是要传承中医文化的精诚仁和的人文精神。
现代人的许多疾病是由心理原因或精神原因导致的,或者因心理、精神因素而加重的。美国医师E.L.Trudeau的墓志铭镌刻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曾有一句名言:“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这些都说明了安慰、鼓励性的语言在医学服务中的重要性。以医生权威的身份用积极的语言去安慰病患,不仅能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安全,同时也能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隐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最终战胜疾病。可以说,人文属性是医学的本质属性之一。
而人文属性正是中医的一大特点,这不仅体现在理论建构和医疗思维上,也体现在诊疗方式上。中医的诊疗方式,无论是望闻问切还是导引按跷、针灸推拿,都通过医患之间的紧密接触,体现一种人文关怀。中医看病不是针对病,而是针对人。不是只看化验结果,根据“病”来决定开什么药打什么针做什么手术,而是看人的阳阴表里虚实寒热,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甚至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节,来决定用什么治疗方法。这种通过对人的关注了解患者罹患疾病的过程渗透了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医生逐渐建立起来的信任和信服,对治疗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的作用。因此,中医在诊疗过程中的一颗医者仁心也显得格外重要。我刚从医时,曾经师从我的恩师抄方学习,通过跟师学习基本上掌握了治疗某些疾病的规律。但是,当我独立去给病人看病的时候,即便遇到了同样的病例,却仍然难以很好地医治病人。按理说,我已经学会了相应的知识,但为何老师的治愈率比我的治愈率要高?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患者对于恩师的信赖。患者面对我的老师这样一位慈祥和善、关心病人的名老中医,所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些治疗药品和治疗手段,他们对老师的崇拜和信任,使他們不仅会按照老师的嘱咐按时、按方吃药,更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强大精神动力,而这种精神动力对于疾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从这里也能看出,中医的人文属性是其一大特色和优势。
在我的学医路上,要感谢我的众多授业恩师的指引。他们不仅仅为我授业解惑,更用他们对精诚仁和的身体力行,教给我什么是中医最宝贵的传承。现在的我,也有了很多信赖我的患者,很多时候他们更像是我的亲友。在我给他们诊疗的过程中,有时候,一席话的开解安慰、一句充满信心的“没事,不用担心,很快就会好的”,比针灸、汤剂的效果来得还要快、还要好。这就是“诚”的力量、“仁”的力量,这就是身为中医的正能量。
现在的我也是一名中医学院的老师,也有很多可爱的学生。他们是中医未来的希望,面对他们,我肩负着中医文化传承的责任。如何把中医的德与术、理与技、精诚与仁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我辈中医人应该长期思考的课题,也是中医这一神圣的职业赋予我们的使命。
中医的基本理论是祖辈们经过漫长的生存实践,在与疾病的斗争中不断总结出来的规律。在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先人们不断汲取当时社会的哲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开始,中医有了文字的传承。从《难经》《神农本草经》到《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等,历代医家努力学习继承、探索实践、发展整理,代代传承,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理所应当要由我们继续传承给后人,将中医发扬光大是我辈中医人的责任与使命。
中医理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传承中医理论首先就必须传承中医文化中所蕴含的震古烁今的中华文化理念。
《道德经》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守住了源头才能生生不息、永生不灭。中医文化的内涵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的。无论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还是具体理法技艺,甚至生活起居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源头。中医学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已深深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因此,中医学的传承也应该建立在中华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对文化本源和精华思想的复归、守护和传承必将成为中医文化传承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果说中华文化是最兼容并蓄的文化,是“和”的文化,那么,中医就是“致中和”的医学,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正是古人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中医正是在这种理念中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医学的。中医文化的传承绝不仅仅是医理医术,更重要的传承应该是医德。药王孙思邈所著《大医精诚》被誉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他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
他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行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大医精诚”可谓对医者仁心仁术的最好诠释。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应该一生都在学习,向经典学习、向恩师学习、向疾病学习。同时,医者父母心,对病人要有一颗如病人父母一般的仁爱之心。只有拥有了精湛的医术、诚挚的德行、仁慈的心与“和”的境界,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医。传承中医文化就是要引千道清泉汇医者仁术,开万吨富矿铸医者慈心。
传承中医文化就是要传承中医文化的精诚仁和的人文精神。
现代人的许多疾病是由心理原因或精神原因导致的,或者因心理、精神因素而加重的。美国医师E.L.Trudeau的墓志铭镌刻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曾有一句名言:“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这些都说明了安慰、鼓励性的语言在医学服务中的重要性。以医生权威的身份用积极的语言去安慰病患,不仅能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安全,同时也能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隐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最终战胜疾病。可以说,人文属性是医学的本质属性之一。
而人文属性正是中医的一大特点,这不仅体现在理论建构和医疗思维上,也体现在诊疗方式上。中医的诊疗方式,无论是望闻问切还是导引按跷、针灸推拿,都通过医患之间的紧密接触,体现一种人文关怀。中医看病不是针对病,而是针对人。不是只看化验结果,根据“病”来决定开什么药打什么针做什么手术,而是看人的阳阴表里虚实寒热,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甚至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节,来决定用什么治疗方法。这种通过对人的关注了解患者罹患疾病的过程渗透了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医生逐渐建立起来的信任和信服,对治疗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的作用。因此,中医在诊疗过程中的一颗医者仁心也显得格外重要。我刚从医时,曾经师从我的恩师抄方学习,通过跟师学习基本上掌握了治疗某些疾病的规律。但是,当我独立去给病人看病的时候,即便遇到了同样的病例,却仍然难以很好地医治病人。按理说,我已经学会了相应的知识,但为何老师的治愈率比我的治愈率要高?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患者对于恩师的信赖。患者面对我的老师这样一位慈祥和善、关心病人的名老中医,所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些治疗药品和治疗手段,他们对老师的崇拜和信任,使他們不仅会按照老师的嘱咐按时、按方吃药,更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强大精神动力,而这种精神动力对于疾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从这里也能看出,中医的人文属性是其一大特色和优势。
在我的学医路上,要感谢我的众多授业恩师的指引。他们不仅仅为我授业解惑,更用他们对精诚仁和的身体力行,教给我什么是中医最宝贵的传承。现在的我,也有了很多信赖我的患者,很多时候他们更像是我的亲友。在我给他们诊疗的过程中,有时候,一席话的开解安慰、一句充满信心的“没事,不用担心,很快就会好的”,比针灸、汤剂的效果来得还要快、还要好。这就是“诚”的力量、“仁”的力量,这就是身为中医的正能量。
现在的我也是一名中医学院的老师,也有很多可爱的学生。他们是中医未来的希望,面对他们,我肩负着中医文化传承的责任。如何把中医的德与术、理与技、精诚与仁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我辈中医人应该长期思考的课题,也是中医这一神圣的职业赋予我们的使命。